经历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白起宁愿死,也不愿意带兵去打赵国?

经历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白起宁愿死,也不愿意带兵去打赵国?

()
中文名:
经历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白起宁愿死,也不愿意带兵去打赵国?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结果几个月后,秦王想了想又要进攻赵国了。骄傲如白起,之前你打的时候你不打,现在要打,只能生病了。秦王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后自然是不好意思让白起去带兵打,于是就自己鼓捣着打了,结果自然是久攻不下,秦王就找上了白起,结果白起还是不给秦王面子,然后秦

秦朝名人推荐

结果几个月后,秦王想了想又要进攻赵国了。骄傲如白起,之前你打的时候你不打,现在要打,只能生病了。秦王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后自然是不好意思让白起去带兵打,于是就自己鼓捣着打了,结果自然是久攻不下,秦王就找上了白起,结果白起还是不给秦王面子,然后秦王就赐死了白起。

表面上看白起似乎就是因为和秦王赌气所以才不愿意带兵打赵国,实际上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白起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忤逆一国之君的下场,所以自然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我们试着推理一番。

[var1]

“杀神”白起

长平之战

这事还得回到长平之战来说,战争的过程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并不重要,赵军是否是因为赵括才被坑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白起坑杀了赵国45万军民,这就是结果,也就是说秦国打赢了。既然打赢了,为何赵括要冒着天下大不韪做出杀俘这种事情?

我个人对此有两种理解,第一自然就是因为俘虏实在太多,白起也怕这些家伙不老实,弄个“营啸”出来可就不好了。这种理解有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既然是俘虏,那么首先肯定是被缴了械的,其次白起的部队数量绝对远超这个数量。

[var1]

长平之战

而且白起作为当世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应该不会太惧怕这种情况的出现。第二就是秦军这次打是打赢了,但极有可能是惨胜,自己损失也不小。我虽然有两种理解,但更倾向于这一种。

一来,因为白起惨胜,自己手下兄弟也损失比较大,一怒之下杀俘也不是不可能,二来也能解释白起是因为自己部队的数量已经不足以对俘虏形成绝对优势,所以白起才怕这些俘虏生事,于是杀之。

而且杀俘是大事,尤其是当时生产力相当落后,俘虏代表的就是生产力,这一波俘虏押回去,可以干很多事情的,但白起杀俘后并没有被秦王责难,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白起杀俘是迫不得已的,秦王也是默许的。

[var1]

长平古战场

说到这就引出了又一个问题,既然秦军在长平之战中是惨胜,那么白起为什么还要提出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呢?原因很简单,就算秦军是惨胜,但以当时秦国遥遥领先赵国的国力,大家咬咬牙还是可以趁着如虹的气势,一举灭掉赵国的,何况45万人赵国人被白起杀了,当时的赵国肯定是举国服丧啊,士气低落到了极点,这个时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秦王作为一国之君,他考虑的东西自然要比白起这个将军要多得多,要是这一波没打下赵国怎么办,秦国几代人以来的努力岂不是要白费?而且就算能拼尽全力把赵国给灭了,但自身肯定也是强弩之末了,其他国家趁虚而入怎么办?

这些问题白起可以不考虑,但秦王不得不考虑,而如果能回兵补给休整一番,再图赵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来上述的后顾之忧也就没了,而来还可以从赵国身上捞点现成的好处,岂不美哉。

但秦王毕竟只是一个政治家,他更多的还是从政治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很大程度忽略了军事层面的东西,长平之战后他选择退兵自然是有他的考虑,但赵国同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且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力一度强盛,这样的国家一旦缓过这口气来,再想灭就得从长计议了,就算当时的赵国已经腐朽了,但底蕴还是有的。

[var1]

秦昭襄王

白起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宁死也不愿出兵

古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不管是文人还是将军都特别看重自己羽毛,白起也一样,他一生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共计歼灭了六国差不多160余万兵力,未尝一败。别看白起这个“杀神”有杀俘的习惯,但客观上,他的这种行为确确实实相当程度地削弱了六国的实力,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试问这样一个在战场上没有打过败仗的将军会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一个污点吗?自然是不愿意的,且不说履历就不完美了,势必也会成为白起一生的遗憾,甚至到死都在想这件事,与其这样,倒不如抗命到底,一死了之,至少不留遗憾。

[var1]

白起

这并不是白起这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杀神”不自信了,反而说明白起在军事上的素养确实很高。当时别看白起坑杀了赵国45万大军,事实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负责后勤的民夫,正规军的数量应该并不多。

毕竟上面说过,那个时代生产力落后,要准备一场打仗,负责后勤保障的人数往往要比正规军多出许多倍。而赵国作为战国时期的大国,45万这个数字看上去虽然有点多,也确实会对赵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并不是说损失了这45万赵国就真的一蹶不振了。

长平之战后的第一时间,赵国肯定是反应不过来的,想要再组织后勤人手来和秦国决一死战估计够呛,但如果给他几个月的时间,还是可以做到的。

[var1]

战国七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白起之所以能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国,是因为秦国使诈把人家赵国的廉颇老将军给撤职了。长平一败,赵国自然会反应过来是上了秦国的当,自然会再度启用廉颇。

而白起虽然骄傲,但并不自负,廉颇作为和白起同时代的将领,两人自然都对对方颇为了解,同时时代的主角,两人要是打起来,胜负也就五五开。

这一点从后来燕赵之战中也能看得出来,燕国就是想趁着赵国虚弱趁机占点便宜,结果反被赵国教做人了,可见当时赵国的实力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已经不堪一击了。白起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愿意带兵伐赵的。

[var1]

廉颇

自知罪孽深重

上面说过,白起一生征战无数,也确实战功赫赫,对秦国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些功劳都是建立在杀伐之上的,杀俘这事除了受世人诟病外,相信他自己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做是自己在白起的位置上,一面是杀可以削弱敌人实力,帮助己方快速实现战略目标,一面是自己良心的拷问,自己会怎么选?

当然,这不重要,每个人自己心里都有一个答案,我们还是来看白起,他的选择是前者,虽然如此,但不代表白起心中就一丝波澜都没有,尤其是长久以往,白起没患上精神疾病都是他意志坚定的结果。

[var1]

白起

长平一战,白起再次坑杀了45万之众,这一丝波澜在战后终于引起了白起的反思,自己的这种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虽然答案可能还是自己并没有错,但他也不愿意再造杀孽,于是宁死也不愿意在率兵征战,尤其他曾痛下过杀手的赵国。

当然,这个说法比较主观,并不能代表白起的真实想法,大家就当故事看看就行,别当真。

[var1]

白起被赐死

结语

不过白起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而宁死不带兵打赵国,单从结局上来看,至少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不败的神话,一个大家茶余饭后探讨的话题,一个有人爱也有人恨的白起。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