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对马岛紧邻朝鲜,位于朝鲜、日本两国之间的朝鲜海峡中间,与朝鲜有很多贸易往来。对马岛与朝鲜的关系十分微妙:朝鲜看待对马岛,俨然当成自己的属国一般;对马岛的岛主在与朝鲜的外交往来中,也经常在书信中自称“臣”。
而丰臣秀吉也用同样的目光看待朝鲜,在他看来,朝鲜只不过是对马岛的属国。基于这样的错误认知,丰臣秀吉命令对马岛的宗义调、宗义智父子去和朝鲜交涉,要求朝鲜国王渡海到日本,前往京都(日本称为“上洛”),向日本表示臣服;如若不从,他就渡海攻打朝鲜,对朝鲜加以“诛伐”。(《宗家文书》)
宗氏家族一方面不得不遵从关白丰臣秀吉的命令,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朝鲜是不可能轻易向日本表示臣服的。他们不想使用强硬的外交手段破坏和朝鲜之间的经贸关系,因为这是他们的重要经济来源,攸关其生死。于是,宗氏就想玩弄手段,欲向朝鲜传递假消息,将丰臣秀吉要求朝鲜国王渡海向日本臣服的意思,曲解成日本新立国王,想要同朝鲜建立外交关系,希望朝鲜能派出通信使到日本。等到朝鲜通信使渡海赴日,他们再向丰臣秀吉传递假消息,报告是朝鲜派出的臣服使者来了,试图以此蒙混过关。
万历十五年九月,宗氏家族派遣家臣橘康广携带一封伪造的国书出使朝鲜,与朝鲜进行交涉。在这封“国书”中,宗氏假以丰臣秀吉的口气,向朝鲜声称“天下归朕一握”,要求朝鲜派出通信使赴日。而朝鲜对日本的国情也有误解,当时在位的朝鲜国王是宣祖昭敬大王李昖(yán),他以为丰臣秀吉是弑杀了其君主后成为日本国王的。基于这一错误理解,李昖只愿接待日本来使,而不愿与其建立外交关系。朝鲜君臣经过商议后,推说水路辨识不清,拒绝向日本派出通信使。交涉失败的橘康广回到对马岛,将情况报告给了宗氏父子。收到消息的丰臣秀吉大怒,下令将橘康广处死,又将他的族人全部杀死。(《惩毖录》)
之后,丰臣秀吉急于使朝鲜臣服的欲望突然停滞下来。直到近两年以后的万历十七年(日本天正十七年,1589年)三月二十八日,丰臣秀吉才在写给宗义智的信中,再一次对宗氏的外交成果表达了强烈不满,要求朝鲜国王在当年夏天速速至日本京都谒见,否则他将使家臣小西行长(同时也是宗义智的岳父)、加藤清正率领筑紫国之兵讨伐朝鲜。宗义智担心一旦出兵征伐朝鲜,会影响到对马岛与朝鲜的经贸往来,于是向丰臣秀吉请示,他先渡海到朝鲜,去劝说朝鲜国王渡海来日,让加藤清正、小西行长暂缓出兵。丰臣秀吉同意了宗义智的这一请求,于是宗义智招来博多圣福寺的僧人景辙玄苏、宗氏一族的家老柳川调信,以及博多的岛井宗室等25名商人,组成对马岛外交团队,渡海前往朝鲜进行交涉。(《朝鲜阵记》)
六月,宗义智一行抵达朝鲜,朝鲜国王安排吏曹正郎李德馨为宣慰使,负责迎接他们,把他们带到了朝鲜的首都王京(今韩国首尔)。宗义智向朝鲜再次提出了派遣通信使赴日的要求,朝鲜君臣经过商议后,决定先看看日本的诚意。数年之前,倭寇在“乷(shā)背同”等朝鲜奸民的带路下,侵略朝鲜全罗道的竹岛,杀死了边将李大源。这些朝鲜奸民流亡日本,未能被朝鲜捕获,朝鲜朝廷对此深以为恨。当宗义智提出向日本派遣通信使的要求以后,朝鲜朝廷便要求日本交还朝鲜奸民,并释放被俘虏的朝鲜人口,以此试探日本的诚意。
为了促使通信使来日,宗义智答应了朝鲜朝廷的要求,他派遣柳川调信回到对马岛,捕获十几个居住在日本的朝鲜奸民,送回朝鲜。除此之外,宗氏还抓捕了先前入侵朝鲜的倭寇头目“紧时要罗”“三甫要罗”“望古时罗”,一并送交朝鲜处置;又送还了先前被倭寇俘获到日本的116名朝鲜人,以表诚意。朝鲜国王李昖感到很有面子,他先是下令处死朝鲜奸民,之后赐给宗义智一匹内厩的好马,并亲自在别殿设宴招待宗义智一行人。同年十一月,李昖认为日本既已表示出诚意,便决定派遣三名使者渡海赴日,分别为正使黄允吉、副使金诚一、书状官许筬。(《惩毖录》《汉阴文稿》《乱中杂录》《朝鲜阵记》)事情敲定下来后,宗义智等人的使命终于完成,但他们向丰臣秀吉汇报时,却诡称朝鲜将派遣使节渡海,向日本表示臣服。
万历十八年(日本天正十八年,1590年)三月六日,宗义智带领朝鲜通信使渡海赴日。当时的交通条件并不便利,经过4个月的艰难跋涉,直到七月二十一日,一行人才到达日本京都,等候谒见丰臣秀吉。通信使一行人到达日本时,丰臣秀吉出兵20余万人,击败了割据关东的大名北条氏。而东北的伊达氏等大名,也顺应时势向秀吉表示了臣服。至此,经过丰臣秀吉的东征西伐,终于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统一了日本三岛。
万历十八年九月一日,丰臣秀吉从关东归阵,回到京都。两个月后的十一月七日,朝鲜通信使一行人在京都的聚乐第谒见丰臣秀吉,奉上朝鲜国书。丰臣秀吉认为朝鲜使者是来表示臣服的,因此态度非常傲慢,接待朝鲜使者的仪式十分潦草,连宴席专用的器具都没有准备,只用浊酒和大饼招待对方。
宴会结束后,朝鲜使者告退,一行人到达和泉的堺港等待丰臣秀吉答复朝鲜国王的国书。丰臣秀吉由于宗氏的伪报,认为朝鲜此次来京都,是来向日本低头臣服的,他可以理所当然地号令朝鲜了。因此,丰臣秀吉在答复朝鲜的国书中,强调自己是太阳之子,有一统天下的天命,同时表示他有意征服大明,在日本、朝鲜、大明三国留下芳名,并要求朝鲜作为日本征讨大明的急先锋。十一月中旬,丰臣秀吉的这封国书送交到了在堺港待命的朝鲜使者处。
丰臣秀吉在答书中,露骨地写下“易吾朝风俗于(大明)四百州”,侵吞大明的野心昭然若揭。
万历十九年(日本天正十九年,1591年)一月二十八日,在景辙玄苏、柳川调信的护送下,朝鲜通信使从对马岛渡海回到朝鲜釜山浦。但等朝鲜通信使回国之后,宗氏一族就不再对丰臣秀吉的本意进行掩饰。宗氏致信朝鲜,提出日本借道朝鲜南边进犯大明,并要求朝鲜作为日军的向导,与日军一起行动。而当时的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因为这一层关系,面对日本提出的要求,朝鲜表示拒绝,认为日本虽然是“友邦”,但大明是“君父”,朝鲜身为“堂堂礼义之邦”绝对不可能做出如此不忠不义之事。(《朝鲜通交大纪》)
八月五日,丰臣秀吉的爱儿鹤松夭折,这给秀吉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打击。为摆脱失落的情绪,让自己从悲伤中尽快走出来,丰臣秀吉加快了对外侵略的步伐。第二天,他招来相国寺的僧人西笑承兑,表明了自己要征讨大明的意志,计划次年三月出兵。(《鹿苑日录》)
同时,丰臣秀吉又让西笑承兑和另外一名僧人惟杏永哲起草文书,要求明白告知明朝,日本将要对其用兵。丰臣秀吉的属下们都劝说丰臣秀吉在纸上写好话,以麻痹明朝,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但丰臣秀吉认为这种手段非常下作,与砍断正在睡觉之人的头颅没有什么区别,他坚持将出兵大明的意图写明白,让明朝事先做好警备,堂堂正正地与其一决胜负。(《看羊录》)
九月二十四日,丰臣秀吉下达了出兵朝鲜、进攻大明的军令:“朝鲜既遣使归服,师至,勿掳掠。若或改图,岂敢抗前行?至于汉土,文弱成习,不能当我武必矣。加藤清正、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等以九州之兵为先锋,毛利辉元与同族及四国将士为次队,其余逐次航海。而本州使尾张中纳言、会津少将留守,以护帝都,建伽蓝。夫龙虎之将,熊罴之士,飚击而进,电掣而过,战胜攻取,前歌后舞,四百余州,可措顾而定矣。然事有次序,先从朝鲜进兵,建行营于名护屋。大斾亲临,指挥军事,以垂无前之伟绩于万世,岂不快哉?(《旧记杂录后编》)”
这份军令表明,丰臣秀吉的主要目标是征讨大明,并没有下死命令攻打朝鲜,只是让日军经由朝鲜入侵大明,并让日军登陆朝鲜以后不要进行掳掠。丰臣秀吉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多少还是受惑于对马岛宗氏此前搞出的外交伪报,认为朝鲜已经遣使表示臣服,所以仍给朝鲜留了一定余地。但同时,丰臣秀吉也采取了灵活手段应对突发情况,他表示如果朝鲜不转变为臣属日本的立场,那就先打朝鲜,再从朝鲜进兵攻打大明。
万历二十年(日本天正二十年,1592年)一月五日,经过一番战前总动员,丰臣秀吉将大部分兵力集结在肥前的名护屋,开始部署征明日军。
本文摘自《万历朝鲜战争全史》
当年,如来佛祖在盂兰盆会上定下取经大计之后,责成观世音菩萨分管此事,当她下山去寻取经人的时候,路过玉真观,曾对金顶大仙说,取经人大约两三年就能到灵山,结果却花了十四年时间,整整超出预算十多年。最后连金顶大仙都说,观音菩萨骗了他。按照观音菩萨的法力推测,她不可能详情>>
清朝的和珅可是大大的有名,那就是世界第一贪。可惜当年也曾是个孤儿,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小时候就和弟弟何琳寄人篱下,整天看继母和别人的脸色行事,而且早期仕途不顺,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因为机缘凑巧,才与皇帝结缘,不想一步登天,从此在皇帝身边效力,后来呢,详情>>
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二、他死后,其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三、他死后,不要在他陵寝的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l详情>>
在弱肉强食的中国封建社会年代, 战争成了各路霸主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吞并之战,或者是对抗他国敌对势力的侵略之战,亦或者是开疆扩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在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而每一次战争都在历史篇章里书写下了浓详情>>
江户时代,以儒教为媒介所进行的思考是留给日本人的精神遗产,虽说不是全部,但首先是或基本上是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到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日)相良亨随着幕藩体制的确立,德川政权得以巩固,和平的时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详情>>
说道秦桧,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陷害岳飞的侩子手,是一个奸臣,那秦侩究竟是如何陷害忠良岳飞的呢?下面让小编与你一起了解一下当时事情发生的经过。 宋军正要渡河,乘胜追击,却受到宰相秦桧(huì)的阻挠。秦桧鼓动宋高宗与金人议和,并以宋军立即撤军作为议和的详情>>
作为华夏文明的始祖,黄帝公孙轩辕历来为后世所敬仰,传说中的黄帝不仅一统华夏众部落,而且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 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不仅如此,后世的道家也视他为道家先祖,道家亦被称为“黄老之术&rd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