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是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是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
中文名:
东周开始,诸侯纷纷割据争雄,为何最后是地处极西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秦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能统一天下,是因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var1] 周平王动迁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周天子只剩“天下共主”之名,导致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并且不再朝见周天子,为此有了春秋时期的

秦朝名人推荐

秦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秦国能统一天下,是因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var1]

周平王动迁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周天子只剩“天下共主”之名,导致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并且不再朝见周天子,为此有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让各国有了图强的契机,这便是秦国的机遇,是为天时。

地利是秦国地处偏僻的西北,距离中原较远,虽然因此被诸侯疏远,当做夷狄一样对待,但同样也因秦国地处偏僻,给了秦国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就比如战国时期的韩国,虽然地处中原,但周围却是强国环伺,阻碍了韩国的发展空间,因此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弱的诸侯国,成为被秦国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人和是指秦国的君主,虽然自秦穆公为秦建立霸业后,秦国就开始进入持续衰落阶段,但自秦献公开始,直到秦始皇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期间,秦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昏君。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六位君主为秦国积累了强大的国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这便是《过秦论》中所说的“奋六世之余烈”。

[var1]

有天时机遇、地利加持,加上明君人和,秦国在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稳定了大后方,使秦国与晋国、楚国、齐国并称为春秋四大强国。之后到了战国时期,秦献公继位后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为其子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国力与日俱增, 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最终统一了中国。

秦国的统一进程

东周开始,周王室衰微,导致大国间的争霸战争开始,使秦国迎来了机遇,而秦国地处偏僻的西北地区,给了秦国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再加上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君主一直都算得上是明君,而且秦国重视人才,不分国界的吸纳人才,并大胆任用这些人才。

自秦穆公开始,秦国便开了任用客卿制度(授予非本国人的高级官员)的先河,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公孙鞅、公孙衍、张仪、魏冉、范雎、蒙骜、吕不韦、尉缭、李斯等人都是秦国吸纳的外来人才,秦国正是靠这些外来人员变得不断强大。可以说秦国的客卿制度是秦国最后能够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var1]

虽然在战国时期,客卿制度并不是秦国独有的,同为战国七雄的山东六国也都吸纳过外来人才,比如卫国人吴起就得到过鲁国、魏国、楚国的重用,但这些诸侯国却无法做到,像秦国那样重视、信任外来人才,吴起也是因为鲁元公和魏武侯的猜疑,才被迫先后离开了鲁国和魏国,转投楚国,但因为厉行变法得罪了守旧贵族,最终惨遭杀害。

随着楚悼王和吴起的去世,吴起在楚国的改革运动也就此夭折。虽然秦惠文王继位后,由于宗室贵族的原因,也杀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但秦惠文王并未废除对秦国有利的商鞅变法,尽管商鞅变法严重触动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秦昭襄王即位后,又继续将商鞅变法作为秦国的国策。

并彻推行军功爵制,提拔重用平民出身的人才,为此,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秦国的历史舞台之上,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可谓是历历在目。或许山东六国也不乏一些贤明的君主,但六国的君主并没有秦国君主那样的魄力,山东六国会因为一位明君有过短暂的兴盛,也创造过霸业,但后代君主却不能守住先祖的基业。

[var1]

反观秦国,自秦献公继位后,秦国历史上出现的几乎都是明君雄主,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改革,秦国自此国力与日俱增,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基础;秦惠文王当政期间,不断开疆拓土,壮大实力,攻灭巴蜀两国后,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秦国也是在秦惠文王时期改公称王,嬴驷也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秦王的君主。秦昭襄王继位后,继续推行秦国的霸业,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了三晋、齐、楚两大强国,之后又通过长平之战,使山东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元气大伤,为此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至此,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只剩时间问题。

虽然秦武王(在位四年)、孝文王(在位一年,正式在位三天)、庄襄王(在位三年)在位时间不久,没来得及为秦国做出太多的贡献,但三位君主也都属于明君,即便在位时间比较短暂,但对秦国也有一定功绩,秦国的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var1]

等嬴政继位时,秦国已经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而六国虽未消亡,但已近乎沦为秦国之郡县。齐、楚两大强国徒有虚名;赵国元气大伤;韩国和魏国已经向秦国称臣,剩余的燕国仅比韩国稍强一些而已,可以说此时的秦国已经是万事俱备,不过却不太需要东风,最终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用武力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

秦国虽然地处极西,但却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才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而秦国最后能统一天下,也是因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正是商鞅变法才使秦国变得富强,同时造就出一支战无不胜、可以横扫六国的强大铁军。

耕战策略成就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抱负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140年(公元前361年),一个名叫公孙鞅的卫国人因为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正巧听闻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于是公孙鞅便西行入秦,来到了秦都栎阳,他希望能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在秦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最终通过“富国强兵”之策完全打动了秦孝公。

[var1]

在公孙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国内进行变法改革,并大力支持公孙鞅。从此公孙鞅执掌大权,一场彻底的变法改革在秦国国内推行开来,同时公孙鞅给秦国制定了一个延续140年的国策:耕战策略。

什么是耕战呢?简单来说就是耕田和打仗,那么为什么要实行耕战呢?因为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依托才能使国家独立,国君也才能受到他国的重视、尊重,所谓“弱国无外交”,力量才是提高国家地位的根本。但只拥有力量也不行,如果缺少粮食,即便国土万里,带甲百万,国家也难以为继,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不断扩大的战争。

《商君书·慎法》记载:“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

不过君主役使百姓,劳苦的事莫若耕田,危险的事莫若战争,没有百姓情愿为君主做这两件事,于是商鞅用刑罚来强迫、用赏赐来驱使,百姓如果追求利益或是躲避刑罚,就只能去耕田和打仗。之后秦国很快便富强起来,军队战斗力也得到不断加强。

[var1]

自此,秦人生活中主要只有两件事:种地耕田、练兵打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秦国不仅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同时也铸就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铁军,最终秦始皇用强大的武力统一了中国。

结语:

秦国最终能统一天下,主要源于五点原因:周王室的衰微,让秦国有了机遇;秦国地处偏僻的西北,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秦国多出明君雄主,带领秦国走向强大;秦国重视外来人才,客卿制度成就了秦国;最后商鞅变法中的“耕战策略”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抱负。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