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四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是不得善终,一个人被君主抛弃,唯独孙膑落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var1] 一、我们先看看这四位都是什么下场。 1、苏秦和张仪,在《史记》中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现在很多人抓着《战国策》不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四个人中,就有两个人是不得善终,一个人被君主抛弃,唯独孙膑落得了一个安享晚年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
[var1]
一、我们先看看这四位都是什么下场。
1、苏秦和张仪,在《史记》中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现在很多人抓着《战国策》不放,表示苏秦和张仪,那是不同时代的人。其实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毕竟《战国策》出锅的时间,要晚于《史记》。
《战国策》成册时间,在西汉末年,就算它沿用了战国时期的史料,也不能说明它更具有权威性,毕竟《史记》也沿用了大量战国的资料,而且还编写在《战国策》前面,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机会更大。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去写清朝的历史人物比较可信,还是民国时期去写这些人物比较可信呢?一目了然的事情,非要争来争去。
姑且认为苏秦和张仪是一个时代的人,苏秦先从鬼谷学校毕业,他擅长游说诸国,很快就在赵国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这个时候师弟张仪来找他,结果苏秦拒之千里之外,气得张仪撒丫子就跑路,发誓要去秦国,利用强大的秦国报复苏秦。
[var1]
原来苏秦不是真心要远离张仪,而是觉得张仪的才能,在自己这边反而是一种浪费,只有到了秦国,跟他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彼此的正确性,才是正路。
苏秦早年游说六国,成为了六国的从约长,也就是俗称的配六国相印。在苏秦的努力之下,六国联军将秦国打得15年不敢出函谷关。
联盟解散以后,燕国又被齐国胖揍了一顿,这个时候苏秦想不开,以燕国间谍的身份,前往齐国担任客卿。表面上是帮助齐国称霸,实际上是为了给齐国拉仇恨。
结果在苏秦的努力之下,五国伐齐的局面再次形成,乐毅带着五国联军,连下齐国70多座城池,齐湣王还被没有参加联盟的楚国给宰了,齐国差点就亡了国。
苏秦给齐湣王带来亡国之祸,你觉得他还能善终吗?所以说最终苏秦是被齐湣王车裂而死,下场的确凄凉。
[var1]
2、张仪的小日子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张仪气愤之余到了秦国,开始在秦国发挥自己的特长,那就是口才。在他的努力下,秦惠文王正式称王,而张仪也顺利地成为了秦国的相国。
张仪给秦国效力的方法,就有些变态了。因为这哥们不安分于做秦国的相国,没多久居然跑魏国去做相国了。
张仪本来就是魏国人,可是他却为了秦国的利益,跑回魏国做相国,还整天帮助秦国出主意,让魏国蒙受损失。最终张仪顺利完成了出卖母国的任务,重新回到秦国做相国。
在张仪的布局之下,秦国相继占领了蜀国和巴国,真正拥有了整个川地,为后来积累粮草和顺流而下伐楚奠定了基础。
张仪这哥们还很不厚道,因为他戏耍了楚怀王。说好背弃齐国,就可以得到秦国的商於六百里土地,结果只给了六里。差点把楚怀王给气哭了。
他什么也不要,就是要宰了张仪,结果一出兵,就被秦国和齐国合伙胖揍了一顿。这回楚怀王是真的哭了,因为他又割让了两座城池给秦国。
张仪要这么混下去,秦国的名声可就彻底废了,所以到了秦武王上台以后,特别不喜欢张仪。无奈之下的张仪,只好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秦国,再次前往魏国担任相国。一年以后,张仪善终。
[var1]
3、孙膑和庞涓,那是一对生死冤家。这两位也是师兄弟关系,庞涓是师兄,但是智谋能力比不上师弟孙膑。庞涓毕业得早,所以早就在魏国混得风生水起。
孙膑毕业以后,出来找工作就想到了自己的师兄。结果到了魏国,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所以把孙膑的俩膝盖骨给挖了。
孙膑被齐国人救了以后,发誓将来要找庞涓报仇。这不,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就是孙膑报仇的最好机会。
典型战法便是围魏救赵。最早是赵国被魏国欺负,赵国找齐国求援,齐国派孙膑作为军师前去支援。结果孙膑不按照套路出牌,他不去救邯郸城,而是直奔魏国首都大梁而去。
吓得庞涓撒丫子就要来救援大梁,没想到孙膑在半路上设伏,于桂陵将庞涓擒获,大败魏军。这回庞涓是被放回去了。
第二次是魏国欺负韩国,大魏王这哥们总是喜欢欺负邻国,韩国又跑来向齐国求援。齐国还是派了孙膑做军师。没想到孙膑故技重施,再次攻打大梁。
这回庞涓依旧回来救援,他本来有防备的,后来看齐国减灶逃窜,且丢盔弃甲,他认为齐国这回完蛋了,所以带领骑兵加速去追,结果孙膑这哥们在马陵又设伏,把庞涓逼上了绝路。在一个坑里掉两回,庞涓再也没脸在战国军事界混了,于是拔剑自刎。
[var1]
4、孙膑归隐山林了。关于孙膑的结局,其实是一个谜。一般来说,孙膑是归隐山林了,因为他总是劝说田忌不要放弃兵权,可田忌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就是不听。
等到田忌回到齐国以后,果然就被齐国相国邹忌给迫害了,田忌无奈之下,只好逃到了楚国,而孙膑也跟着前往楚国。
楚王对他们好吃好喝地款待,还给了他们封地让他们好好过日子。田忌后来回到了齐国,至于孙膑的结局说法不一。
有人说孙膑依旧留在楚国,写书立传,教书育人,终老于山林之中,有人说孙膑跟着田忌回到了齐国,依旧是归隐山林,总之是善终。
[var1]
二、为自己的志向奉献生命,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苏秦和庞涓,这两个人比很多普通人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辈子要的是什么,而且这辈子一直在为自己的志向而努力。
最关键的是,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在各自的领域功成名就。甭管最后他们的结局如何,这个过程,就是值得后人们所敬佩的。
人活着不就是一个过程吗?任何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中间这一段,是我们所能真正拥有,真正掌握的。
所以说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毕竟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等到老了以后,回首这一生,才发现碌碌无为,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想为苏秦和庞涓点赞,这两个人学有所成以后,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纵九死而无一悔,令人感佩。
[var1]
总结:人活着,过程比结局重要的多。
张仪和孙膑,他们在回首一生的时候,会怀念自己无所事事的时候吗?肯定不会的。孙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在齐国做军师的日子,而张仪一辈子也不会忘自己在秦国做相国的时候。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明白,那是他们人生中,最闪亮的时刻。张仪后来被秦武王赶走,去魏国做了相国,人生其实已经谢幕了。
而孙膑归隐山林,也没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地方了,至少以这两个人志向来看,是这么个情况。所以说一定要把过程活精彩了,至于结局,其实没那么重要。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几个人,其实也没有过分看重他们的结局,而是更关心他们在建功立业的时候,表现得多么突出。
参考资料:《史记》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