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韩国贵族公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政论家、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文章行云流水,构思巧妙,推论严密,著有《韩非子》。《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十万余字,是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是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思想深邃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韩非,韩国贵族公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政论家、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文章行云流水,构思巧妙,推论严密,著有《韩非子》。《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十万余字,是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是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思想深邃,文笔犀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ar1]
韩非师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是李斯的同门师兄,更是得到秦始皇的赏识。按理说韩非可以凭借他过人的才华在朝堂上大显身手,但是这“才华”并没有让他得志,反而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二、始皇青睐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韩非的忠实“粉丝”,秦王对于韩非的欣赏相当之高。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可以得知,韩非心系国家,见到韩国一天一天国力削弱,便屡次上书劝谏韩王,但是韩王并没有采纳韩非的建议。韩非心中苦闷,便写下了《孤愤》《五蠹(du)》等著作。
后来秦王读到《孤愤》《五蠹》等书时,大吃一惊,心中迫不及待想见见韩非。《史记》中这样说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始皇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但是为了能和韩非交往,可以“死不恨矣”,可见秦王多么欣赏韩非。李斯告诉秦王,这是韩非写的书,秦王立即派兵攻打韩国。韩王期初不重视韩非,知道秦国打上门,才不得以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var1]
但是史记中记载的未免太过夸张。秦王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为了得到一个人便出兵攻打另一个国家未免太荒唐。战争损耗国家人力财力物力,打一场仗对国家百害而无一利,秦王怎么会如此轻率决定。况且秦王要统一六国是已经有的想法,不会为了得到韩非就攻打韩国。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另一种说法较为可靠,《秦始皇本纪》中李斯劝说秦王先攻下韩国,以此来恐吓别的国家,韩非为了自己的国家出使秦国求和,并非秦王要为了得到韩非攻打秦国。
按理说秦王对韩非如此欣赏,韩非到达韩国后应该得到重用,可是为什么会死在秦国的大牢里呢?
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韩非到达秦国后,秦王很喜爱他。但是他的同窗李斯却很嫉妒他。李斯与韩非是昔日同学,按理来说关系应该不至于那么差,但是此时是在朝野之上,李斯认为韩非的才华远超自己,心思狭隘的他生怕韩非会动摇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到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写道:“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还没有重用韩非,就被李斯、姚贾嫉妒,于是他们就到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说韩非终究是韩国的公子,将来不一定会为我所用,大王现在要吞并六国,韩非一定会帮着韩国,您现在留着他就是个祸患,不如趁早将他处理掉。秦王也认为此话有理,所以就同意了。
[var1]
可怜韩非被下秦国监狱,想要去见秦王解释都没有这个机会,只能含冤喝下毒酒。
四、韩非之死
对于韩非的死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韩非是因为李斯的嫉妒而死。《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看来司马迁的想法也是韩非死于李斯嫉妒。但是这里后世众说纷纭,也有人认为韩非慧极必伤,他的死亡是他自己造成的。
有学者认为韩非之死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在《战国策·秦策》中记载燕、赵、吴、楚四国联军要攻打秦国,秦王给姚贾一千斤黄金,让他解散四国攻秦的谋略,并分别跟四国缔造盟约成为友好邻邦。
这时韩非觐言秦王,说姚贾用秦王的珠宝私自结交诸侯。但是秦王相信姚贾而不相信韩非,便把韩非杀掉了。也就是说韩非死亡似乎是自己咎由自取。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秦王要攻取韩国之时,韩王让韩非出使韩国,并与韩非商量削弱秦国的国力。这一说法似乎也佐证了韩非出使秦国是为了削弱秦国并不是求和。所以两种说法互相矛盾,韩非的死亡也成为一大谜团。
[var1]
五、韩非的法家思想及影响
韩非的死因虽然成迷,但是他的思想却流传了下来。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很多观念都为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后的历朝历代的治国理念都提供了理论依据。
[var1]
韩非的理念超前且合理,他在《韩非子·有度》中提出“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旨在坚持法律的公平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人,即使他能言善辩英勇无比,也不能与法律抗争。
法律既不偏袒权贵,也不遗漏百姓。韩非子还提倡“因情而治”。“因情而治”是韩非在《八经》中提出的治国观点。韩非子提倡治理天下,必须依据人情。韩非认为赏赐要优厚,惩罚要严格,不能优待暴行而惩罚贤者。要把法制贯彻下去,不能让权贵私下实施刑罚,君主也要赏罚分明,不能与臣子共享赏罚权力。
除此之外,韩非还提出“言无二贵,法不两适”,国军的命令最尊贵,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双方,可以看出韩非对严格法律的推崇。
[var1]
韩非子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后世也奉行韩非的治国理念。可以说在依法治国的今天,韩非的法家思想对现在我们的生活都有巨大的贡献。
常燕生在《法家思想的复兴与中国的起死回生之道》一文中阐述,中国今日统一国家的基础,是两千年前的法家替我们造成的,如果没有商鞅,李斯等实际的政治家,如果没有韩非等系统的思想家,秦始皇的统一大帝国决不会出现,中国以后两千年中大国家的轮廓和基础也不会完全描画和奠定起来。所以两千年前的韩非早已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他的思想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并对今天的治理国家还起到了一定作用。
总结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韩非说:“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说的是韩非依据法度作为行为规范的绳墨,决断事情,明辨是非,用法严酷苛刻,极少施恩。韩非对于法律的贯彻严苛,并严格执行。韩非的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专制,加速了秦朝统一六国,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对后世王朝的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秦始皇本纪》《战国策·秦策》
《韩非子·有度》《八经》《韩非子·问辩》《法家思想的复兴与中国的起死回生之道》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