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代所有的大诸侯国当中,韩国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在它整个的发展历史当中我们都很难看到它有什么大的作为,韩国在战国七雄当中的地位基本上如同燕国是一样的,虽说它们都位列战国七雄,都是战国时代比较大的诸侯国,但是这两个国家在战国时代确实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在战国时代所有的大诸侯国当中,韩国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在它整个的发展历史当中我们都很难看到它有什么大的作为,韩国在战国七雄当中的地位基本上如同燕国是一样的,虽说它们都位列战国七雄,都是战国时代比较大的诸侯国,但是这两个国家在战国时代确实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的,或者说它们对于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推动作用。
[var1]
韩国与燕国王道统治不同
燕国是因为长期以来坚守的王道政治传统阻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让这个国家极力地反对通过压迫性的战争来制止国家臣服,从而也就导致了在战国时代,燕国并没有主动出击去消灭其它的国家,哪怕是在乐毅伐齐的军事行动当中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也没有将齐国灭国,因此,这就让燕国失去了很多壮大起来的机会,没有吞并其他国家的土地,也就让这个国家在原本的实力面前停滞不前,所以在整个战国时期,燕国一直都是鲜有作为的。
韩国如同燕国一样也是一个并没有大的作为的国家,但是韩国与燕国所受到的限制却是不一样的,燕国是因为历史底蕴太过于久远,王道的政治传统在国内扎根太过深重,一时之间难以改变长久以来固守的政治传统,导致燕国很难进行突破,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var1]
可是韩国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韩国是战国时代新兴起的一个国家,虽然它原本是晋国的一个家臣,可以说它在没有成为一个国家之前就能够接触到诸侯大国的统治形式,但这个国家毕竟没有什么历史底蕴,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底蕴,这虽然是它的弊端,但是同时也有它好的一面,那就是这个国家不需要像燕国那样被历史传统所束缚,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内部,根据历史的发展潮流进行创新。
实际上进入到战国以来,韩国所面对的形势比燕国要好很多,可是这个国家的发展却与燕国一样默默无闻,一个新兴起来的朝气蓬勃的国家,与一个长久被王道政治传统所束缚的老气横秋的国家一样默默无闻,在这其中就有一些难以理解的韵味了。那么韩国到底为什么没有抓住大好的发展形势呢?
[var1]
三晋分家的韩国,其发展不如赵国、魏国
韩国与赵国、魏国一样都是出自于晋国的诸侯国,与赵国和魏国一样都是历史底蕴并不深厚的国家,可是它的发展状况却并不像魏国和赵国那样顺利,魏国虽然没能够长久的兴盛下去,但是在战国初期的时候它也是最为强盛的国家,赵国虽然最终也没能够一统天下,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却成为了秦国一统天下最大的阻碍,成为了唯一能够在军事方面与秦国相提并论的国家,相比于这两个国家的成就,韩国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那么立国时间相同,历史底蕴也大致相同,为什么这三个国家的发展却完全不一样呢?在这样的发展过程当中,韩国的哪些君主又要为这样的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呢?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韩国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国家走向覆灭的,同时了解一下,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哪些君主改为此担负责任?
[var1]
韩昭侯时期,韩国的术治被阴谋权术所笼罩,与秦国的法治不同
第一位要说到的君主是韩昭侯。其实一提起韩国,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阴谋权术这四个字,因为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韩国确实是一个被阴谋权术所笼罩的国家,虽然说这个国家也是崇尚法治的,但是它的那种法治与秦国所实行的那种法治是完全不相同的,秦国的法治是在国内为平民百姓以及君主和贵族们划定了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制定了一个明确的框架,将所有人都约束在这个框架之下,包括君主也不例外。
因此,秦国的法治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规则,可以说是约束整个国家人民行为的最有效的武器,这样的法治是透明的,也是极其具有作用的。
但是韩国的法治却不相同,韩国的法治是不能够凌驾在君主之上,也就是说,法治只是君主实现自己内心所想的一种武器,换句话说就是韩国的法治是非常不透明的,法律条文可以由君主擅自改动,甚至在这样的法治的统治之下,人们为了能够位居高位,为了能够获得君主的宠信,开始运用各种诡计,渐渐的在韩国国内就形成了一种崇尚于阴谋权术的风气,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术治。
韩国的这种术治最先实行就是从韩昭侯开始的。可是有趣的是,韩国并不是一个一开始就崇尚阴谋权术的国家,与之相反的是,韩国在刚刚立国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忠勇正直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赵氏孤儿中,韩国就是著名的主角。
[var1]
如果当时没有韩国出手帮忙,赵氏孤儿也不可能被保全,我们单纯从这一个历史事件来看,就能够体会到韩国国内的那种正气,在当时的时候韩国的政治体制还是非常正道的,虽然那个时候的韩国并没有进行什么变法,但是它的国家风气并不混乱,大臣们所走的路都是按部就班的,整个国家的发展体制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可是这样的发展进程中,在韩昭侯的申不害变法之后完完全全地被改变了。
申不害与商鞅都是法家人,但其变法却完全不同
申不害变法是与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同一时期进行的,申不害秦国的商鞅一样都是法家的人物,但是这两个人所进行的变法却是完全不相同的,申不害是一个非常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因此他很会观察韩昭侯的内心所想,也正是因为如此韩昭侯他才是异常的信任,他不像商鞅一样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法律条文进行办事。
申不害的变法当中,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决策都是以照韩昭侯的心意进行决定的,也就是说,法律条文的实施基本完全是按照君主的个人喜好来的,这就在韩国形成了一种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很多人如果想要位居高位。
[var1]
首先就需要得到君主以及君主信任的臣子的宠信,这样自己的升迁之路就会变得十分的平稳,如此一来,阿谀奉承之风在韩国就渐渐形成了,这就直接导致了韩国所任用的所谓的人才,并不是真正的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而大多数都是通过一些方法和使用获取君主信任的人,这些人虽然获得了君主的宠信,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作用。
如此一来,韩昭侯的申不害变法也就成为了一个空壳,甚至比空壳更要严重的是,让本身忠勇正直的韩国渐渐成为了一个笼罩在阴谋权术当中的国家,所以,虽然韩昭侯和申不害变法是一种创新型的举动,但是我们并不能够说这次的变法为韩国带来了实际的利益,相反正是这次变法成为了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以在韩国渐渐衰弱的过程当中,韩昭侯要付一定程度上的责任。
[var1]
韩桓惠王间接导致了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
第二个要说到的君主是韩桓惠王,韩桓惠王这个人在韩国的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十分出名的君主,因为受到了韩国阴谋权术之风的影响,韩桓惠王也不能身处其外,以至于这个人与韩国绝大多数的国君一样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如果提起韩国的发展进程,这个人又是不得不说的一人君主,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是这个人在位时期的统治形式间接地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
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的爆发是非常具有偶然性的,因为在那个时候,赵国已经是非常强大的,秦国并没有将其作为东进道路上第一个攻打的对象,而韩国本是十分弱小的,在秦国东进的道路上也是首当其冲,可是韩桓惠王为了保证韩国的宗庙社稷,不惜向秦国进献十七座城池,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行为阻止秦国的进攻。
可是韩桓惠王手下的将军冯亭却私自将这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并且通过这样的行为成功的激起了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韩国自然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得以脱身,历史上说冯亭的这种做法,韩桓惠王本身是不知晓的,但是究竟历史的真相如何我们现在已经不能够再去探索了。
[var1]
可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如果不是因为长平之战的爆发,韩国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韩桓惠王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他也间接的保护了韩国的宗庙社稷,对韩国也算是一位有贡献的君主了。
韩王安的水工郑国疲秦计划,让韩国赔了夫人又折兵
最后一个我们要说的是韩王安。韩王安这个人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在热门动漫《天行九歌》当中就有这个角色,想必大家对于这个人也是比较了解的。与韩国的历代君主一样韩王安也没有摆脱韩国阴谋权术的影响,相反他所受的影响比韩国历代国君都要严重,在此基础之上便有了水工郑国疲秦事件的发生。
当时韩王安想要保护韩国的宗庙社稷,但是他并没有通过正当的手段来发展韩国,而是想要通过水工郑国疲秦的计划来拖垮秦国,当时的秦国正遭遇连年大旱,八百里渭水平川等农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此时的秦国及其需要一位优秀的水工来修建水利设施,改善国内深受旱灾影响的局面。
这个时候韩王安将自己国内最优秀的水工郑国派去了秦国,他希望郑国能够迷惑秦王嬴政,让其大肆修建水利设施,耗费秦国的财力物力,并用这些巨大的财力物力修建破沟坏渠,以此来拖垮整个秦国的发展。这样的做法可谓是非常的可笑,韩国想要保证自己的宗庙社稷,想要抵抗秦国的进攻首先应该是要发展整个国内的经济,让整个国家的发展拥有一个良性的循环。
[var1]
同时,秦国正饱受旱灾的影响,韩国应该保护好水公郑国阻止他进入秦国修建水利设施,可是韩王安却拱手将这样一位优秀的水工送给了秦国,让秦国有机会修建郑国渠,也让秦国有机会摆脱旱灾的影响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经济。
这样的一番谋划,韩国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实这就是韩王安崇尚阴谋权术的一种具体的体现,在他这样的政策影响之下,韩国已经不能够健康地发展了。在韩国人看来,阴谋诡计是可以改变整个历史的格局的,可是历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定律,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一点小小的伎俩就改变它的轨道。
因此,韩王安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非常幼稚的,水工郑国进入秦国之后,不仅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郑国渠修建完成之后,他的疲秦计划也浮出了水面。这样的谋划让秦王嬴政大怒,立即发兵攻打韩国,弱小的韩国并不能够承担秦国的进攻,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var1]
综述
笔者认为,正是韩国的覆灭成了秦国灭国之战的开始,成为了山东六国覆灭的开始,可以说在这样的较量当中,韩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输家。韩王安的那种阴谋权术不仅没能够给韩国带来实际的利益,不仅没能够拖垮秦国,更是让秦国有了攻打韩国的借口,给韩国带去了灭亡的灾难,韩国安在韩国覆灭的这件事情上要负主要的责任。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自从韩昭侯进行深不害变法之后,韩国已经偏离了它最先的发展轨道,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航线,如果韩国不能够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的话,哪怕是有像秦王嬴政那样雄才大略的君主也并不能够让韩国在恢复往日的发展生机。可是可惜的是,韩国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是一直以阴谋权术为荣耀,甚至在历史的大趋势面前依旧想要通过小伎俩来改变这种趋势。这样的国家真的是非常的可悲,同时它的灭亡也不值得我们任何人同情。
参考文献:《左传》、《战国策》、《史记》等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