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旧贵族之中身份比较重要、并亲附新兴贵族、且没有参与“五将乱晋叛乱”的栾盾,则被赵盾重用,升任下军将。栾枝去世后,一度失去卿位的栾氏家族因此重入晋国六卿行列。 [var1] 这一次晋国朝堂中卿士位置的调整方案,是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非国君任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而旧贵族之中身份比较重要、并亲附新兴贵族、且没有参与“五将乱晋叛乱”的栾盾,则被赵盾重用,升任下军将。栾枝去世后,一度失去卿位的栾氏家族因此重入晋国六卿行列。
[var1]
这一次晋国朝堂中卿士位置的调整方案,是晋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非国君任命、而由卿士来主持的人事安排,着手进行这次朝堂调整的正卿赵盾,也因此更加牢固地将晋国军政大权紧握于手中,并在之后的近二十年间,以此展开操执权柄、征伐不臣、建立功业的“夏日之阳”生涯。
周顷王四年(公元前615年),为了报复晋国屡次背信偷袭秦国之仇,秦国国君秦康公以令狐之战后逃亡秦国的晋大夫士会为谋士,策划向晋国的羁马(山西永济)发起攻击。赵盾得到秦国出兵挑衅的消息后,也不甘示弱、亲率六卿出兵迎战。在这一次迎击秦军的军事行动中,下军将栾盾第一次以卿士的身份随军出征。
晋军出兵后,和入侵的秦军隔着河曲(山西芮城西风陵渡)对峙,晋上军佐臾骈认为秦军远道而来、后勤供应吃力,于是向赵盾建议以深沟高垒与其对峙,不必对攻,秦军只能在粮草用尽后等退兵。赵盾同意了臾骈的意见,下令晋军坚守营垒,不和秦军直接对战。
秦军找不到机会和晋军交战,秦康公忧心后勤补给,于是向士会问计。士会建议秦康公派小股部队去故意挑衅不服从上军佐臾骈军令的上军司马、赵盾的堂弟赵穿的赵氏私兵,赵穿骄傲自满,一定会私自出兵来和我们作战,而赵穿一出兵,赵盾为了堂弟的安全,必将出兵和我军交战。秦康公随即按照士会的计划行事。
随后,秦军小股部队对晋上军实行骚扰挑衅,上军司马赵穿果然中计,私自领兵出营追逐秦军,赵盾听说赵穿擅自出兵,心急如焚,于是命三军出动,提前向秦军发动攻击,秦晋两军因此在河曲交战。
经过一天的交战后,两军不分胜负,秦康公于是暗地里准备撤退。臾骈建议赵盾在大河边设下埋伏,偷袭秦军,一定能大获全胜。赵穿对压过自己一头的臾骈不服气,大唱反调说还没有掩埋阵亡将士的遗体,实在不人道,偷袭秦军也太阴险,不能这样做。而下军佐胥甲自恃是赵氏的重要盟友,也不顾及下军主将栾盾的颜面,出面支持赵穿,一起起哄。赵盾见状,只得取消伏击,放秦军撤离了河曲。
[var1]
这一次河曲之战晋军没有能够全胜,上军司马赵穿、下军佐胥甲要承担责任、接受治罪。但赵盾班师后,对追责赵穿的事情绝口不提,其他卿士慑于赵盾的权势,也不好继续追究,于是这件违反军令的事情就这么算了。被助手胥甲当面冒犯了权威和军令的下军将栾盾,当然也没有任何话可以说。
周顷王五年(前614年),赵盾在诸浮召集诸卿举行会议,商议是否将之前流亡的狐射姑、士会等人接回国来,协助处理国政。中军佐荀林父建议迎回狐射姑,赵盾也有些动心,但赵盾的心腹亲信郤缺不同意,认为狐氏是主动作乱后被赶出晋国的,对晋国有怨恨,所以不能让他们回来搅乱朝堂,而士会则是被逼流亡到秦国,本来没有罪过,可以接回来。在议事中,栾盾同意了郤缺的意见,认为接回士会对晋国比较好。
于是,赵盾之派晋国大夫魏寿余使用苦肉计归降秦国,将士会直接骗回了晋国,重新成为晋国大夫。由此可以看出,赵盾还是有着宽广的胸襟,在不触动他实际地位的前提下,赵盾愿意和其他人合作,共同开创晋国的霸业,对士会是这样,对栾盾也是这样。
周匡王元年(前612年),赵盾以心腹、上军将郤缺为主将,率领上、下两军,向楚国当时的最后一个附属国——蔡国发起进攻,作为下军将的栾盾随同出征。在随后的作战中,郤缺、栾盾率军攻克了蔡都,迫使蔡庄侯逃亡。蔡国的宗主国楚国此时是若敖氏实际执掌国政,楚庄王尚在“三年不鸣”中,所以楚国没有出兵救蔡,蔡庄侯无奈之下,只得和郤缺签订了“盟约”,回归晋国。
同一年,晋灵公年满十五岁,第一次以国君的身份参与了诸侯会盟,与宋昭公、卫成公、蔡庄侯、陈灵公、郑穆公、许昭公、曹文公等诸侯国君在扈地达成盟约。晋灵公的成长,标志着赵盾将不再具有代替国君主持会盟、并因此名正言顺掌握朝政的资格。虽然这一次盟会还是由赵盾在暗中实际控制,但他的权威和地位,已经逐渐被晋灵公所压制,君臣之间,即将因权力的分配而产生巨大矛盾、并不断激化,最终使得托孤之臣和襁褓中成长起来的国君走到了不死不休的决绝地步。
[var1]
降服蔡国后,赵盾原本准备趁热打铁,继续对藐视晋国霸主地位的齐国用兵,以维护晋国在诸侯中的权威地位。但就在赵盾率诸侯联军向齐国进军的途中,突然接到了晋灵公的命令,让晋军撤退。起先赵盾以为是秦国来攻,于是遵命撤军,可回国之后才知道,原来是齐国给晋灵公送去了大量的贿赂,这才使见钱眼开的晋灵公以国君的身份下令晋军撤退。赵盾虽然强势,但总不能和国君去公开一争高低,只得忍下这一次的暗亏。
此后,晋灵公如法炮制,对诸侯们的贿赂来者不拒,充当掮客、收取好处,使得晋国的大国颜面都丢尽了,虽然赵盾屡次谏言,晋灵公总是不听,还把这个当做和赵盾的较量。晋文公、晋襄开创的霸业,在晋灵公的胡闹之下,逐渐不稳,诸侯们表面上恭维、吹捧晋灵公,其实在暗地里拿他当笑料看。晋国的盟友宋国、郑国都开始疏离晋国,并有转投楚国的举动。
在晋灵公依仗国君身份和正卿赵盾处处对着干的时候,身为下军将的栾盾,继续秉承家族一直以来的“骑墙观望”风范,没有过多的选择支持哪一方,而是明哲保身、两不相帮。
周匡王三年(前610年),为了继续削弱赵氏的实力,晋灵公将姐夫赵穿(赵穿是晋襄公女婿、也是赵盾堂弟)遣送到郑国去做人质,以惩罚他“河曲之战”时的过错。赵盾因为确实是赵穿有错在先,所以并没有做出反应,默许了国君对赵穿的处罚。
见赵盾有退缩之意,晋灵公更加得意,除了对外继续拆赵盾的台外,在国内也变本加厉地暴虐妄行,残害国人;甚至为了享乐随意加税,文公、襄公时代晋国称霸的基础——“被庐法”,都被晋灵公所损害动摇。赵盾、荀林父、栾盾、士会等臣子屡次进谏,晋灵公充耳不闻,并生出逆反心理,甚至怀疑赵盾有废立之心,对这个当年拥立自己即位的老臣起了杀心。
[var1]
周匡王五年(前608年),准备消灭赵氏的晋灵公再次以“河曲之战”失利为由追究责任,将当初附和赵穿的下军佐胥甲问罪,取消他的下军佐职位,发配到卫国去做人质,改以其子胥克继任下军佐。
对于这个人事调整,胥事家族倒是没有话说,毕竟卿位保住了。但赵盾却有苦难言,胥甲是自己的亲信,也是朝堂上最有力的支持者,他的被逐,标志着赵氏失去了一个助力,其他卿族也将不再视赵氏为唯一的权威,即将倒向年轻的国君。而赵盾认为,在卿士之中,胥甲的主官、下军将栾盾是最有可能疏离赵氏的第一人。
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对付赵氏的动作太过于明显,使得赵氏因此而反扑,晋灵公同意赵盾将赵穿从郑国接回来,担任自己的御甲戎首(侍卫总管)。晋灵公觉得赵穿是自己姐夫,和公室关系密切,将来也会站在自己一边。可晋灵公不知道的是,他所做出的这个愚蠢决定,将来会让他死不瞑目。
就这样,逐渐长大的晋灵公对当年支持自己继位、可随后却专权多年的老臣赵盾越来越厌烦,早就想从赵氏的手中夺回大权。不过赵盾行事沉稳、党羽诸多,有确实为国立下不小的功劳,如果公开举兵讨伐的话,难度很大。因此,晋灵公想要以暗杀的方式来除掉赵盾。
周匡王六年(前607年)七月,晋灵公以御甲力士鉏麑为杀手,命他伺机暗杀赵盾,但鉏麑在潜伏赵盾私宅中准备刺杀赵盾时,被赵盾临上朝前的恭敬、严肃举动所震撼,心中羞愧无比,主动中止了刺杀,然后自尽而亡。赵盾从此加强了防备,以防再有人暗杀。
九月,不甘心失败的晋灵公再次安排甲士及猛犬藏在公宫,然后请赵盾进宫饮宴,准备趁机杀害赵盾。但赵盾在贴身卫士提弥明以及忠义之士灵辄的襄助下,坚持等到了赵氏家臣们的接应,从公室甲士的戈下逃脱,随后带着部分家臣离开绛都,准备逃亡国外。
[var1]
晋灵公驱逐赵盾后得意洋洋,准备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调整朝堂人事。而在国君和赵氏撕破脸时,中军佐荀林父、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胥克等人均不发表意见,观望得失。上军将郤缺、上军佐臾骈心中依旧支持赵盾,但面对咄咄逼人的国君,不敢显露心态,于是也不发一言。晋灵公眼看就将夺回大权,实现自己的无上权威。
恰好这个时候,晋灵公的姐夫、赵盾的堂弟赵穿进宫觐见晋灵公,向晋灵公表示自己的投靠意愿,并当众抨击堂兄赵盾,任凭国君处置赵氏大宗,只求保住自己的封邑即可。
晋灵公见姐夫如此忠心,于是没有疑心,继续让他担任御甲戎首,保护自己。可不过十余天后,周匡王六年(前607年)九月二十六,晋灵公在前往公室花苑——桃园游玩途中,被早有准备的赵穿突然指挥甲士袭击,晋灵公当场被弑杀于桃园中,时年约二十岁。
国君被杀后,赵盾从避难处被赵穿接回绛都,继续担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重掌晋国军政大权。而其他诸卿中,上军将郤缺、上军佐臾骈因为在赵盾逃亡时暗地里支持赵氏,所以都获得了比之前更大的权力。中军佐荀林父、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胥克这三位观望、徘徊的臣子,则被赵盾所疏远,虽然没有因此丢掉卿位,可此后只能在朝堂上当个人肉布景、手中的大部分权力都被分配给其他卿士(尤其是胥克,其家族原本是新兴贵族,但胥克因为晋灵公驱逐其父胥甲后,将卿位继续交给胥氏家族,所以对国君感恩戴德,疏远了原本的盟友赵氏;赵盾复位之后,由此极为厌恶胥氏)。
就这样,在晋国这又一次的内部争斗中,下军将栾盾、以及长久以来秉承“骑墙、平衡”策略的栾氏家族,终于因为过于明哲自保的行为而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赵盾复位后,马上派赵穿到王都雒邑,迎晋文公幼子、公子黑臀回国,继承晋侯之位。周匡王六年(前607年)十月初三,公子黑臀朝拜武公庙后正式即位,即晋国第二十五代晋侯——晋成公。
[var1]
晋成公即位后,封赏拥立自己的功臣,除了诸卿继续各安其位外,那个弑君的臣子赵穿也被堂兄赵盾明降暗升、表面上革去御甲戎首之职,然后以晋成公的名义“胙土命氏”,把他封到邯郸为邑大夫,建立了赵氏别支——邯郸氏,赵穿,就是晋国邯郸氏的始祖。
大约在周定王元年(前606年)左右,赵盾的忠实支持者、晋上军佐臾骈去世,上军佐位置空缺;按晋国朝堂以往正常的人事晋升制度,应该是由下军将栾盾继任上军佐,然后下军佐胥克升任下军将,再从公族大夫(其实是异氏大夫居多)中挑选一人出任下军佐。但赵盾怨恨栾盾当初在晋灵公和自己发生激烈冲突时没有表明支持自己的行为,不愿提拔栾盾;胥克也因为背弃赵、胥同盟,亲近晋灵公,为赵盾所厌恶疏远。
于是,赵盾越过了原本有资格升任的栾盾、胥克,把同属新兴贵族的先氏家族中的第三代、先轸之孙、先且居之子先榖拉入朝堂,越级担任上军佐;此后,先榖成为了赵氏新的朝堂盟友,在之后的日子里不遗余力地无条件支持赵盾。而站错了队(或者说根本没有站队)的栾盾、胥克,则因为不合赵盾的心意,只能无奈地继续呆在下军将、下军佐的位置上,充当朝堂议事中的人肉布景。
被赵盾利用权力打压之后,栾盾在朝堂上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行事也木讷迟钝了许多,之后晋国许多内外国策的商议过程中,身为下军将的栾盾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意见,都是随着赵盾的命令而机械执行。这样也好,之前走错了路,导致被赵盾所疏远,但毕竟没有公开和赵氏对立,导致像狐氏一样被驱逐出国,失去所有权力地位。栾氏的卿士位置还握在栾盾手中,这样将来也有栾氏翻身的机会。
于是,晋成公继位之后的栾盾,除了在朝堂上不多发表意见之外,继续勤勤恳恳的办理国君和正卿所交待的事务,同时也不和其他卿士家族过多联系,不结党营私。因此,赵盾虽然厌恶栾氏,但终究考虑到得团结晋国内部的新旧贵族们,一致对外、稳固霸业,所以,栾盾和他的栾氏家族在晋成公时期,虽默默无闻,但总算保住了朝堂上的位置,不至于被扫地出门。
[var1]
周定王六年(前601年),晋中军将兼执政大夫、实际执掌晋国朝政二十年之久的“夏日之阳”赵盾去世。临终前,赵盾安排自己的亲信盟友、上军将郤缺越级接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将朝堂排名第二的中军佐荀林父继续摁在原职上(也是忌惮荀林父和赵氏不是一条心,有意压制)。
郤缺升任中军将后,他留下的上军将之职由上军佐先榖继任。按道理说,当年先榖越级担任上军佐,已经抢了下军将栾盾、下军佐胥克的位置了,此次先榖再次晋升为上军将,那么他的上军佐职位,也将改由下军将栾盾按次序晋升(胥克则继任下军将)。
但出于对栾氏和胥氏的猜忌和不放心,赵盾即使将要去世,也要安排手段,继续压制栾氏和胥氏。在他的临终安排下,接任中军将的郤缺以晋成公的名义,将从秦国回归的士会拉入了卿位,越级担任了上军佐,使得栾盾和胥克晋升的愿望落空,在下军将和下军佐的位置上继续蹉跎(栾氏和胥氏因为当初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赵盾,这下可是肠子都悔青了)。
不同于赵盾的强势和霸道,郤缺忠直勤勉、敦厚谦虚,担任晋国正卿后操执国政并不逊色。晋国内部诸卿对于这样的安排,大多数觉得还可以接受。即使是几次受委屈的栾氏,也觉得目前情况下,继续等待、将来再图发展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栾盾对于久久不能晋升之事也就忍了。
可排名六卿最末一位的胥克却忍受不了了,原本胥氏也是晋国新兴贵族之一,胥克的祖父胥臣是晋文公当年流亡在外时的亲随,资格不低于先轸、赵衰、狐偃、狐毛等人,曾是晋国的上军佐;胥克之父胥甲继承家族卿位后,也担任过下军佐。但胥甲被驱逐之后,胥氏就有败落的迹象,虽然胥克在晋灵公的支持下,继续任下军佐,可这也得罪了掌握实权的赵盾。桃园之乱后,胥氏被赵盾所忌恨,连续两次没能晋升(栾盾:你以为我晋升了啊),一直是六卿之末的下军佐,被先榖、士会接连超过。
[var1]
根据史料记载,胥克本来就有些身体衰弱症状,精神状况不大好,而受到了赵盾生前身后压制的刺激后,胥克更加气愤,头脑越来越不受控制,甚至公开喧哗朝堂,攻击赵氏、郤氏行事不公、有意打压胥氏,这让继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的徐缺很是难堪,其他卿士也对胥克这种不顾大局的行为侧目鄙视。
为了保持朝堂稳定、维护晋国霸主形象(不然堂堂晋国卿士在朝堂上发神经病、成何体统),同时暗中报答赵盾对自己的知遇之恩,郤缺在刚刚继任中军将的当年(周定王六年),就以胥克身患蛊疾(精神错乱的病症)、不宜继续担任国家卿士的理由,将胥克罢去下军佐之职,安心回家养病。同时,以赵盾的嫡子赵朔出任下军佐,进入朝堂议政。
从此,晋国煊赫家族之一的胥氏,再也没能重新进入朝堂、担任卿士之职,因此,胥氏家族恨透了将他们踢出朝堂的郤氏。近三十年后,胥克之子胥童,在宠信自己的国君晋厉公支持下,发动内讧,将郤氏后人郤锜、郤至、郤犫诛杀,灭郤氏满门,终结了这段恩怨。这些,都是后话了。
新执政郤缺虽然将满腹牢骚的胥克逐出了朝堂,还公权私用、提拔恩主之子进入卿士位置,导致晋国六卿间的平衡被撬动。但郤缺执政风格不失稳重低调,行事大致还算公道(除了对胥克)、品德方面可称高尚,在内政外交方面都没有大的过失。所以,在郤缺执掌朝堂时,晋国诸侯霸主的地位依旧强势,诸卿在表面上也还能保持和睦。所以,心中委屈的栾盾在这一时期牢记教训,更加谨慎、小心翼翼的参与国政,维持着栾氏家业不堕。
周定王七年(前600年),晋成公去世,只比权势赫赫的晋国前任正卿、夏日之阳赵盾晚死了不到一年,安全而平稳地结束了国君生涯,其子太子獳继位,即晋国第二十六代晋侯——晋景公。
就在晋景公即位后不久,低调而谨慎行事多年的栾盾也寿终正寝、盍然而逝(去世的具体时间不明)。从周顷王元年(前618年),“五将乱晋”后被赵盾提拔进入朝堂、担任下军将以来,栾盾虽然也立下了诸多功勋,但是由于他一直秉承家族长期以来遵循的“明哲自保、骑墙观望”之策,所以和执政的赵氏关系并不紧密,一度还被赵盾所厌恶。因此,栾盾在入仕的近二十年时间内,居然一直呆在下军将的位置上,一步也没有前进,晋国自从设置六卿(十卿、十二卿)以来,栾盾是担任同一卿位时间第二久的卿士(仅次于后世的韩起),创造了晋国的历史,虽然这个历史并不那么光荣。
[var1]
不过也还好,郤缺在栾盾去世后,倒没有刻意针对栾氏、像对待胥氏那样将栾氏踢出朝堂,而是简拔栾盾之子栾书进入卿士行列,担任六卿之末的下军佐,好歹维系了栾氏家族的荣誉。而栾盾担任了一辈子的下军将之职,则由前下军佐、赵盾之子赵朔升任。
从此,栾书和赵朔在晋国下军中相互扶持、彼此协助,度过了五年多的同僚时光,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都是后话。而属于栾书的辉煌岁月,以及栾氏家族重新崛起历史,就是下一篇文章中,为大家详细加以叙述的故事了。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