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十二月(公元228底或229年初)发动的陈仓之役。 [var1] 2、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九年(魏太和五年)二月(公元231年)发动的二次围攻祁山战役。 3、姜维于延熙十六年(魏嘉平五年)夏(公元253年)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1、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十二月(公元228底或229年初)发动的陈仓之役。
[var1]
2、诸葛亮于蜀汉建兴九年(魏太和五年)二月(公元231年)发动的二次围攻祁山战役。
3、姜维于延熙十六年(魏嘉平五年)夏(公元253年)围攻南安之役。
而其中二次围祁山的退兵并非真的粮草不足或者是运输不及,小编根据《李严传》以及《资治通鉴》的有关记载可以得知,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李严。
李严谎报的是因为天下大雨,运粮不便,要求诸葛亮撤军。但是诸葛亮在撤军途中,李严却又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并上奏后主说诸葛亮是“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而《资治通鉴》上说李严“又欲杀督运岑述以解己不办之责”。陈寿在《李严传》中认为是李严“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小编根据上述史料中李严的表现,认为这说明了2点:1、军粮是充足的(李严自己也说了),没有供应不上的情况。2、下大雨或许有些影响运粮的时间或人力财力,但没有到李严所说的难以运粮(所以李严要杀运粮官岑述灭口)。因为这两点都是立刻可以查证的,所以李严在诸葛亮回来前急着为自己开脱,一边恶人先告状,一边要杀人灭口。
[var1]
至于李严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就难考证了。
或许是因为他不赞成北伐。
或许只是他的一时懒惰。
或许是他妒忌诸葛亮的功勋(小编的猜测是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托孤的重臣,刘备给二人的分工是李严管军事,诸葛亮管政事,后来诸葛亮却一手全抓了,李严或许已经有些不平衡了,再加上诸葛亮二出祁山节节胜利,大败司马懿,眼看要成大功了,李严有些嫉妒了,嫉妒的人做事往往是不顾后果的;当然这只是小编的猜测,是一家之词,究竟如何只有李严自己知道了)……
[var1]
言归正传,因此诸葛亮、姜维二人发动的十四次对魏战役中,真正因为粮草不足而退兵的只有两次。而诸葛亮发动三次大规模战争的时间分别是建兴六年正月至四月、建兴九年二月至六月、建兴十二年二月至八月,都在四个月以上,皆没有粮草的问题,反是陈仓之战只有一个月就粮草不足而退了。总体上说,军粮并非是蜀汉的软肋,魏国采取的坚壁战术如果只是为了耗费蜀军的粮草,那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战术。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