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三个子爵国僭越称王; 战国时期,大王满地走! [var1] 1、楚国——第一个僭越称王 商朝时,楚人在部落之争中落败被迫迁至南方,与百越地区蛮夷部落杂居。周文王时期,楚人首领鬻熊来到其身边为推翻商朝出谋划策,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并没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春秋时期,三个子爵国僭越称王;
战国时期,大王满地走!
[var1]
1、楚国——第一个僭越称王
商朝时,楚人在部落之争中落败被迫迁至南方,与百越地区蛮夷部落杂居。周文王时期,楚人首领鬻熊来到其身边为推翻商朝出谋划策,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并没有分封楚人,直到周成王时期,才分封楚国为子爵国。诸侯国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楚国为第四等。因为楚国地位低,且与蛮夷杂居,颇被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国看轻,在周天子举行会盟时,楚国国君没有资格进入大厅,只能坐在厅外,还要充当服务员的角色。
楚人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地位,直到熊通做了楚国君主。他是楚国第17任君主,此时楚国占据了江汉平原,灭掉了周边小国,国力强大,而经历了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式微,熊通派人给周天子带话:
“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意思是我楚国军队,可以保护周王室,请周天子提高楚国地位。周桓王没有同意,熊通非常生气:
“王不加我,我自尊耳!”
于是楚国不再求周天子改封其为侯爵,直接称王了,熊通即楚武王。
面对楚国的僭越之举,周天子无力讨伐,只得发表口头抗议,自此楚国君主均称王。
[var1]
2、吴国——周王室对其称王喜闻乐见
吴国的建立源于泰伯奔吴。周太王有3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从小便有王者之像,深受周太王喜爱,因此周太王想传位给姬昌,但受制于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感受到了父亲的为难,便毅然决然和二弟仲雍出走至南方,融入当地蛮夷部落,以成全周太王与周文王。泰伯在如今的江苏南部建立了勾吴古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正式被封为吴国,也是子爵国。
吴国传承到第17任国君寿梦,国力强大,加上旁边的楚国已经称王,便也称王了。不过与楚国称王受到的待遇不同,寿梦称王后还到洛阳认祖归宗,受到周王室的热烈欢迎,丝毫没有感到不快。因为周天子知道,没有当年泰伯奔吴,周太王就不能传位给周文王,就没有现在的周天子,喝水不忘挖井人。
3、越国——跨越数千年的逆袭
越国始建于夏朝,是大禹的后裔,因中原地区政权变换,迁到如今江浙一带,周朝建立后被封为子爵国,地位与楚国相差无几,颇受中原诸侯国的歧视。
允常是越国第38任君主,此时距离越国立国已经过去上千年,越国国力强大,眼看楚国和吴国已经称王,允常也不甘落后,自称越王。允常的儿子便是勾践,在位期间卧薪尝胆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霸,迁都琅琊后欲进军中原,完成了跨越千年的逆袭。
4、徐州相王——战国时期对周王室尊严的践踏(公元前334年)
韩赵魏三国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启。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成为战国第一个超级大国,魏武卒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传承到魏䓨时,国力开始走下坡路。反观齐国田婴齐在邹忌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依靠田忌和孙膑在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中两次大败不可一世的魏武卒,正式取代魏国成为第一强国。
衰落的魏国西有秦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战略环境非常恶劣,经常被欺负,为改善不利局面,魏䓨采纳惠施的建议,折节事齐,前往徐州朝见田婴齐,并尊田婴齐为王,这便是齐威王。齐威王不好意思独自称王,便拉上魏䓨一起称王,这便是魏惠王,史称齐魏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拉开了战国七雄称王的序幕,周王室的尊严彻底丧失。
[var1]
5、龙门称王——标志着秦国的正式崛起(公元前325年)
秦国自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国力逐渐强大。嬴驷继位后,重用公孙衍、张仪等人,夺回了河西之地,建立了进军中原的桥头堡。
为了彰显秦国的强大和东出的决心,嬴驷效仿齐魏两国,在龙门称王,史称秦惠文王。在东方六国眼中,位居关外的秦国就像当年的楚国一样,是蛮夷之地,现在“其君冠冕,其君沸扬”,东方诸国终于感受到了强大的威胁。首当其冲的便是魏国,丢掉河西之地后几乎天天被秦国揍,为了拉拢盟友,在秦国称王的同年,魏惠王尊韩国君主为王,即韩宣惠王。拉拢了韩国,魏惠王本以为可以喘口气,结果韩魏两国一起被秦国揍,这就直接导致了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称王活动。
6、五国相王——对抗强秦的一次集体高潮(公元前323年)
公孙衍收复河西之地后,本以为秦惠文王会让他做相邦,结果相邦之位给了张仪,公孙衍心中失落,便离开了秦国,前往魏国。
公孙衍久居秦国庙堂,深知秦国君臣的东出野心,于是他便想联合诸国合纵攻秦,为了加强诸国联系,使他们稳定团结在“合纵”大旗下,公孙衍说服魏惠王,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五国相王”,魏国、韩国、燕国、赵国、中山国相互承认对方王号,至此战国七雄全部称王,几年后诸国在公孙衍的率领下第一次合纵攻秦。
五国当中,中山国最为弱小,作为战国扛把子,齐国觉得中山国不配称王,想要联合燕国等攻打中山国逼迫其去除王号,未能成功。
此外第一次合纵攻秦失败后,赵武灵王觉得羞愧,认为赵国的实力还不足以称王,于是在国内自称“君”,对外还是称王。
7、东西二帝——王者的强强对话(公元前288年)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和齐国国力遥遥领先,堪比冷战时期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在魏冉的建议下,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既是尊重对手,也为了离间东方诸国的关系,秦昭襄王派使者前往齐国,尊齐闵王为“东帝”,齐闵王“欣然接受”。
苏秦入齐后,劝说齐闵王放弃帝号,联合诸国合纵攻秦,齐闵王觉得齐国一家独大总比现在的局面好,便宣布去除帝号,并以秦国僭越帝号联合诸国攻秦。
秦昭襄王得到消息后,也被迫去除帝号,第三次合纵攻秦自然瓦解。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