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人为什么恨商鞅?

秦国人为什么恨商鞅?

()
中文名:
秦国人为什么恨商鞅?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这句话基本代表了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人对商鞅的评价。 先别惊讶,往下看文章。 1、秦国的逆袭 秦国,原本边陲小国,一直被中原各国瞧不起,还起了个绰号“秦夷”,诸侯开会都不通知秦国,不带它玩。 秦国的逆袭过程,不再赘述,从几张地图就可以看出。 [

秦朝名人推荐

这句话基本代表了两千多年前的秦国人对商鞅的评价。

先别惊讶,往下看文章。

1、秦国的逆袭

秦国,原本边陲小国,一直被中原各国瞧不起,还起了个绰号“秦夷”,诸侯开会都不通知秦国,不带它玩。

秦国的逆袭过程,不再赘述,从几张地图就可以看出。

[var1]

公元前356年,秦国启动商鞅变法,开始一路逆袭。

三次进攻魏国,收回河西之地;攻占巴蜀,版图迅速扩大。

[var1]

公元前307年,击败韩国、楚国。

[var1]

连续攻楚,公元前278年,攻陷楚国首都郢都,楚王不得不东迁。

[var1]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击垮赵国,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东方六国无一敢单独抗衡秦国。

[var1]

以长平之战为标志,武力统一的趋势已经明朗化,此时距离商鞅变法100年。

在这100年的时间里,秦国攻城略地,人们不再称它为“秦夷”,而改称“虎狼之秦”。

秦国的强大,始于商鞅变法,这几乎是历史公论,但是历史书并没有告诉我们,秦国人是如何评价商鞅的?

2、秦人恨商鞅

秦国有两位有名的改革家:百里奚和商鞅,百里奚帮助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商鞅让秦国逆袭成战国唯一的霸主。但是,秦人对两人的评价,截然相反。

百里奚去世时,“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商鞅被车裂时,只留下了“

秦人不怜”的历史记载。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很多人认为秦国的制度是先进的,它使得秦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变法打击了旧贵族,通过军爵制的“利出一孔”,为平民提供了一条上升渠道。乍一看,有利于平民百姓,他们应该感谢商鞅才是。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秦国人怎么可能不同情商鞅的悲惨结局呢?他不仅被车裂,而且全家被杀。

白起战功赫赫,最终被秦昭襄王赐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遂自杀,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白起号称“人屠”,曾一次性屠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这样的人都受到秦人的思念,而富国强兵的功臣商鞅却没人同情。

商鞅的功劳比白起更大,结局被白起更悲剧,毕竟白起没有全家被杀。秦人既然同情白起,有一万个理由也应该同情商鞅啊。

秦国强大是事实,但后人忽视了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

第一次将国家与民众对立起来,国家的富强建立在百姓的贫穷与愚昧之上。

《秦制的“理想国”与“巨婴国”:民弱则国强,民愚则易治》

秦国军爵制的所谓平等,为平民提供一条上升渠道,并不能掩盖血统等级制。军爵制只是血统制的补充,而不是取代了血统制。

《秦国军爵制的幻觉:披着平等外衣的不平等游戏》

所以李学勤先生就在《中国古代文明十讲》说:

“有的著作认为秦的社会制度比六国先进,我们不能同意这一看法。从秦人相当普遍地保留野蛮的奴隶制关系来看,事实毋宁说是相反。”

[var1]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并无多大差别,再加上领土和人口也没有哪一国能占据绝对优势,因此,秦国要想在军事竞争中取胜,没法做增量,只能在存量上下手。

因此,商鞅变法的本质上就是加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和压榨,以使尽可能多的民力为国家所用。秦国的军费水涨船高,但民众承担的税负、徭役和兵役十分沉重,人身自由和精神供给几乎没有。

可以说,商鞅变法至秦灭,

这150年是苦逼的秦民无处可逃的时代。

秦国民众的税负之沉重,很多文献都有记载,比如董仲舒的“三十倍于古”,比如贾谊在《新书》评价秦国:

“秦不能分尺寸之地,欲尽自有之耳。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耳,十钱之费,弗轻能致也,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

民众缴纳10钱,到国家手上的只有1钱,国家所得甚少,民众苦不堪言。

秦民人身控制之严格,《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老百姓实行什伍编制,不得聚族而居,犯法连坐。不主动告发犯罪的人处以腰斩之刑,窝藏犯罪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等处罚。私下打斗闹事,按各自的轻重程度施以相应的处罚。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以及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为官奴。

秦国之愚民,详见《秦制的“理想国”与“巨婴国”:民弱则国强,民愚则易治》,推崇“国富而贫治”、“民愚则易治也”,将诗书礼仪仁智信(“六虱”)这些东西,看做是危害国家的东西,要铲除。

总之,

秦国的核心就是强化对百姓的管控和汲取,把老百姓当当成猪来养,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养猪场和监狱。

[var1]

所以,虽然秦国的逆袭以商鞅为开端,但秦人对商鞅是恨之入骨。商鞅变法的每一条法令,无不贯彻“

逆民之情”这四个字,十几年下来,秦国百姓对他是怨声载道。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了赵良与商鞅的一段对话,赵良说:“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身为秦国国相不为百姓造福,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聚积祸患啊。

赵良还说商鞅“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你的所作所为就是在积聚老百姓的怨恨。

秦人就用卫国的一首诗《相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

诅咒商鞅为什么不去死呢?

很多历史印象流的人,想当然认为秦国百姓应该感谢商鞅才是,事实恰好相反,他们对商鞅恨得咬牙切齿。

在六国还能磨磨洋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在不行就依附于贵族,还能少交些赋税,多留点粮食。但秦国人不行,没有自己的闲暇时间,能听的音乐、能看的书,就那么几种,他们是帝国的一颗螺丝钉,每天做什么、想什么,已经被规划好了。不听话,就打断你的腿。

秦国国家实力是强大了,但民众就太苦逼了。

民众不恨你才怪呢!

当时的秦国百姓,就用脚投票来说明了一切。

3、秦人逃离秦国

纵然秦国用严刑酷法阻止民众离开,但总有秦人冒着生命危险逃离秦国。

出土的岳麓秦简《为狱等状四种》里,就记载了多例民众从秦地逃往楚地的案例。

比如,有一个秦国政府抓捕14人的案子。

其中4人是秦人,越境“偷渡”到了楚国南郡;另外10人是楚国南郡百姓。公元前279年,秦国占领南郡后,这14人向更东边的楚地逃亡。

其实,秦国制定严刑酷法限制民众出行,已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如果不是总有人想走,干嘛用刑罚来限制呢?

就比如,北韩严格限制国民出境,但南韩有必要限制吗?

实际上是统治者自己心虚了。

[var1]

岳麓秦简记载了一个叫“学”的秦国少年,伪造将军冯毋择的书信,想从胡阳少内官那借钱、买衣服和兵器,然后“去邦亡荆”,即逃往到楚国去。

除了逃往楚国,也有秦人逃往魏国的,岳麓秦简《魏盗杀安、宜等案》简164记载,一个秦人买了大刀,打算杀人抢钱作为路费,要“亡之魏”,逃到魏国去。被秦国抓住后,判处了“磔”刑,即割裂肢体处死。

从这些材料看,秦人逃亡过程中往往还伴随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也可见这些秦人的忍无可忍。

正因为大量秦人的逃亡,秦国的统治者专门制定了残酷的《

亡律》。岳麓书院藏秦简2088记载,匿藏逃亡者的,与逃亡者同罪。

秦简2009记载逃走的城旦舂被抓回来,脸上刺字,哪怕自己回来自首,也要鞭笞一百。怀孕的女舂,则用大铁刑具束缚。

秦简1997记载,牧马的城旦逃走被抓回,要砍掉左腿,继续当城旦。男女百姓逃亡,其家人要被判处迁徙,基层干部不报告也要被罚款。

除了单独逃亡,秦简还记载了“群亡”,即秦民的集体逃亡。

岳麓秦简还记载,如果让秦人逃亡到边关外的“蛮夷”部落,从提供消息的人到逃亡者,都要被脸上刺字判处为城旦舂劳作。如果是逃到边关内部的蛮夷部族,就要将提供消息的人脸上刺字判处城旦舂。

从这些记载来看,不仅反映了秦国对逃亡问题的严惩不贷,也反映了秦人出逃的频繁。不但有个体逃亡,还有集体逃亡;不仅逃往六国,还有一些宁愿逃亡到边关外的蛮夷部落去,也不能忍受秦国的残酷统治。

是这些秦人不爱国了吗?当然不是,两千年前古人的国家观念可没有今天这么普及。他们逃离秦国,原因只有一个:“秦士戚而民苦也。”

秦国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

4、外国人不愿做秦民

本人开头用地图直观展示了秦国版图的逐步扩大,但是,光看地图是不够的的,因为地图无法告诉人们一个事实:

秦国能占领土地,但无法有效获取土地上的人口。

《商君书·徕民篇》就记载了长平之战时期一位秦国大臣进谏秦王的话:

“自魏襄以来,野战不胜,守城必拔,小大之战,三晋之所亡于秦者,不可胜数也。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也。”

自魏襄王(公元前318年)以来,大小战争,秦国攻必克战必胜,三晋割给秦国的土地数不胜数。即使这样,他们还不屈服,是因为秦国仅能取得他们的土地,而不能夺去他们的人民。

真的是这样吗?秦国是天下第一强国,统一华夏的“天命所归”,怎么可能没人愿意当秦民呢?

但事实确实如此,秦国的强盛与战功赫赫,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他们都不愿意当秦民。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的前两年,秦国攻占韩国的上党地区,韩国的上党郡守冯亭派人前往赵国求助,理由是“

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最终,上党归赵国,民众无逃亡。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纵横家苏代求见秦国丞相范睢,劝说秦国退兵:

“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

秦军围困了邢丘和上党,结果上党的民众全跑去了赵国,天下之人不想做秦国的百姓已经很久了,假如现在灭了赵国,那么,北边的赵国人定会跑去燕国,东边的赵国人定会逃往齐国,南边的赵国人则会迁往韩、魏,秦国能得到多少赵国百姓,想必你心里也有数。

范睢与白起是政敌,苏代的目的是离间二人关系,用实际利害关系打动范睢,从而达到退兵的目的。因此,苏代这番话,必须符合实情,毕竟作为政治家的范睢也不是忽悠过来的。苏代所说的““其民皆不欲为秦”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var1]

电视剧《大秦赋》的惹众怒台词

苏代见范雎之后两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又有齐国人鲁仲连发出了“义不帝秦”的誓言。当时,秦军围困赵都邯郸,有人劝赵尊秦昭王为帝。客游赵国的鲁仲连站出来反对说,“彼秦,弃礼义”秦国乃弃礼仪之地,

“虏使其民”,把民众当成囚犯一样对待,“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我鲁仲连宁愿跳东海而死,也不愿做秦国的百姓。

苏代、冯亭、鲁仲连的话,或许会因立场不同,多多少少难免对秦国带有偏见,但《商君书·徕民》不会存在这种问题,《徕民篇》是秦国大臣写给秦王的一篇政论文章,核心主旨是劝说秦王对民众好一点,以吸引六国百姓投奔秦国。原话是:

“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而晋之无有也信,秦之有余也必。如此而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

民众无非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田宅。三晋各国的田宅不够分配是确凿的事实,秦国的田宅大量多余也是确凿的事实。但即使这样,

民众却不愿西来,是因为当秦民非常苦啊。

该大臣还批评了秦国“弱民”的执政方针:

“三晋之所以弱者,其民务乐而复爵轻也。秦之所以强者,其民务苦而复爵重也。”

三晋各国之所以弱,是因为那里的政府放任民众追求快乐,且动不动就免租免役赐给民众爵位,秦国之所以强,是因为这里的政府强迫民众吃苦耐劳,且很少免租免役和赐予爵位。

正是这种苛政,使得“

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夺其民也。”

《徕民篇》认为长平之战后,秦国的军事优势已经确立,现在该对民众好点了,因此建议秦王颁布优惠政策吸引六国百姓,免除三代人的徭役赋税,不征发他们参加战争,垦荒的土地十年不收税。如此,“足以造作夫百万”,必可招来大量的百姓入秦。

很显然,这位大臣的话白说了,秦国不仅没有实施惠民政策,反而吸纳韩非子的愚民思想,在“民务苦”上更进一步。

[var1]

秦国占领楚地后,楚国民众也是纷纷逃离秦国的“魔爪”。

前面提过的岳麓秦简《为狱等状四种》,那个秦国政府抓捕14人的案子里,就有10人是楚国南郡百姓。公元前279年,秦国占领南郡后,他们向更东边的楚地逃亡。

另一个案例,秦军攻打楚国“荆庐溪”(洞庭湖附近)这个地方时,抓获了一名叫做“多”的22岁男子。经审问后发现,这个“多”是十年前跟着他的母亲一起“亡荆”,从已被秦军占领的南郡,逃亡到更南边的楚地来的。

秦军无论是占领三晋地区,还是占领楚国,他们的百姓都是选择东迁、南迁或北迁,就是没有西迁入秦的。迄今为止,无论是传世的文字资料,还是出土的简牍,

只有六国百姓不愿做秦民,而绝无六国百姓纷纷逃入秦国的记载。

[var1]

公元前260年的战国形势

民众用脚投票,足以说明了秦制政权里国家与民众的对立。

秦国对本国民众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不能随便走动,需要重重关文,一旦发现“非法”离开,就是重罪。秦国民众没得选,但六国民众有得选,只要有一丝可能,他们都不愿意当秦民。

所以,当我们想当然以为战国民众对超级大国秦国纵然不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应该是羡慕秦国时,现实却是“啪啪”打脸。

甭说羡慕了,逃离都还来不及呢!

他们对秦国避之不及,原因只有一个:秦国民众的日子不好过。

你要是回到战国,你是想去六国自在一点呢,还是愿意全年无休,以做秦国的一颗螺丝钉为荣呢?

小结

说到底,脱离阶级谈国家利益都是耍流氓,秦制的目标,显然不是民众的利益,而是皇权和皇权周围少数人的“皇图霸业”。所以,流入秦国的,都是秦王欣赏的显贵,去了有很大可能当官,普通民众才不会傻傻地去当炮灰呢!

当时,七国之中欣赏和崇拜商鞅的,恐怕只有秦国统治者。

要记住,长城很伟大,但你是修长城的人。“感动商鞅”之类的情怀,统治者抒发一下就罢了,你就别跟着瞎起哄了。

作为一名普通人,如果连这点都看不清,还一味地为秦制叫好,崇拜商鞅,那他一定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人。

—END—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