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人扛木头发奖金的事例,也被后人广泛引用,是现在公司兑现承诺,留住人才的杀手锏。 如果说商鞅是个伟大的改革家,不如说他是个情商高手。 他洞察人性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创造出不为而为的奇迹来。 别以为商鞅只是通过变革使秦国取得了强国梦。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那个让人扛木头发奖金的事例,也被后人广泛引用,是现在公司兑现承诺,留住人才的杀手锏。
如果说商鞅是个伟大的改革家,不如说他是个情商高手。
他洞察人性能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创造出不为而为的奇迹来。
别以为商鞅只是通过变革使秦国取得了强国梦。
他还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哪一个变法改革者不是思想家呢?
[var1]
如果你不任用他,请务必杀了他
商鞅最初只是魏国丞相公叔痤的一个小侍从,别因为商鞅是个小侍从就小瞧他,他其实有显赫的背景和家世。
他是卫国君侯的儿子,姓公孙,名鞅。
因为不是正妻所生,在那个重视嫡传的年代里,商鞅虽然根正但是苗不红。
他年轻就爱好研究刑名方面的学问。
至于为什么败落到给别人做跟班,只有天知道。
做跟班其实也有做跟班的能力,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成为大佬的小弟。
商鞅这个小弟就很不简单,让大佬有了很可怕的危机感。
大佬公叔痤忧国忧民,且在魏国地位杠杠的。他忧国忧民的原因竟然是来自于自己的跟班商鞅。
这是一个超级人才!
超级人才不甘久居人下,他日一定会飞黄腾达。
公叔痤得了病,魏惠王来看他。
不无担心地说:“你要好起来呀!万一你的病有个好歹,魏国以后依靠谁呢?”
依靠谁?依靠我的小弟呗,他可比我厉害,更有本事。
于是他对魏王说:我要为你推荐一个人才。
[var1]
魏王点头说:好啊!你鞠躬尽瘁,这个样子了还挂念国家的发展,真是人生不过百当怀千岁忧啊!你推荐的是哪个王公贵族,还是学者隐士啊?
我推荐的就是我的跟班公孙鞅,别看他年纪轻轻,却有奇才,大王完全可以把国家大事全部托付给他,让他去治理。
魏王听后没说话,心想这老家伙烧糊涂了吧?
大佬见魏王心不在焉的样子,进一步说:你一定要听我的话,如果你不用他,那么你一定要他在这个世界消失,要是让别的公司挖走了,我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魏王点头答应。回头对侍从说:大佬病得真厉害,真是糊涂了!竟然推荐了他的跟班。
大佬知道魏王不会用商鞅,摇头叹息,叫来商鞅,对他说:刚才魏王询问能够接替我任国相的人,我给魏王说让他任用你。
看他的意思应该不会同意。我当先考虑君而后考虑臣的立场,因而劝大王,如果他不任用你就该杀了你,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还是赶紧逃吧!
商鞅听自己的老大这样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如果魏王听你的话,一定会任用我,如果魏王不听你的话,怎么会杀我呢?
有这番见解,商鞅不是一般人。
[var1]
商鞅确实不是一般人,当然更不是“二班”的,他是“尖子班”的尖子。
公孙痤去世后,这尖子生见得不到任用,听说秦孝公正在求贤,想重整秦缪公时的霸业,于是他就到了秦国。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何况是金刚石呢!
而魏王因为这一次用人的失误,为自己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他后来后悔说:“当初不应该不听公叔痤的话啊!”
知识改变命运
商鞅来到秦国,依靠原来在公孙痤手下时积累的人脉,商鞅找到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
现代人费心费力投门子找路子时,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小儿科,他们总能摆平一些看起来难以办到的事情。
景监向自己的老大秦孝公推荐了商鞅。
商鞅第一次见秦孝公,显然没有摸准秦孝公的喜好,天南地北一通海吹,秦孝公听着听着竟打起了呼噜。
事后秦孝公责备景监说:你这是推荐了个什么人?无知且狂妄。这样的人怎能托付大事呢?
景监又埋怨商鞅。
[var1]
商鞅说:我用尧、舜治国的方法来劝导大王,是他的心智不能领会啊!
是啊,你用大学知识给小学生上课,他能听懂吗?
过了5天,景监再请秦孝公见商鞅。
商鞅这一次用王道治国理念来给秦孝公交谈,结果秦孝公还是不满意。
商鞅你用中学知识来教小学生,他还是不懂。
再次请见,商鞅给秦孝公谈理想、谈未来,秦孝公感觉挺满意。
于是告诉景监,你的客人不错,我可以给他具体谈谈了。
商鞅对景监说:我用春秋五霸的治国方法去说服大王,看来他准备接受了。
于是商鞅拿出了详细规划,描绘秦氏集团的美妙前景。
就这样,商鞅又一次和秦孝公进行了谈话。
这一谈,可以说让秦孝公非常感兴趣,两人谈了几天都不觉得疲倦。
景监问:你用什么方法打动了大王的?我们的老大高兴极了。
[var1]
商鞅说:“我劝大王采用古代帝王治国的方法,建立夏、商、周那样的盛世,可大王说:‘那样时间太长了,我等不及。’所以我就用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他,他才特别高兴。可是这样就不能与殷、周的德行相媲美了。”
秦孝公急功近利,就想让商鞅帮助他快速强大,这应该是秦国统一后很快灭亡的原因吧!
于是秦孝公任用了商鞅。
商鞅被任用后,急于想表现自己的能力,就打算通过变法来使秦国变得强大,又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于是商鞅开始提出自己的方案,作为一个高级打工仔,拿不出一个像样的项目来,使自己的公司有所变化,会让老员工戳脊梁骨的。
于是就劝秦孝公立即行动来支持自己变革。
一场改革派与保守派人辩论在朝堂上展开了。
商鞅说: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墨守成规;只要能利益百姓,也不必遵循旧制。
裁判秦孝公说:说得好。
[var1]
保守派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
其实现代经验告诉我们,“变”才是这个世界的实质;“不变”就要落后挨打,难道这个世界不是这样吗?
商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俗,读书人拘泥于自己的见闻。
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行,但不能和他们谈论常法以外的变革。
三代礼制不同却各成王业,五伯法制不一却各成霸业。
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为礼制所束。”
保守派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常法;没有十倍的效用,就不能更换旧器。
仿效常法不会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
不得不说改革真的很难,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让人在这种旧制度下乐享其成,谁愿意选择一条没有路的路去前行呢?
[var1]
商鞅说:“治理国家没有固定的模式,有利于国家就不必仿效旧法。
所以汤武不依旧法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变旧礼而灭亡。
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遵循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说得好!”秦氏集团董事长,孝公最后拍板,“就按商总经理的方案执行!”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最终确定了变法的命令。
商鞅变法
有了董事长的支持,要人有人,要钱给钱,一定要把竞争对手其他六个集团打败!
新法的内容是什么呢?主要是为战争做准备。
第一,全民皆兵。百姓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
奖惩分明,不告发坏人的腰斩,告发坏人的跟斩杀敌人一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罪。
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升爵受赏;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处以刑罚。
国君亲属宗族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名册。
可见当时的生存环境多么恶劣,战争竟是一种常态。
[var1]
现在何不是如此呢?不要以为和平就忘战,那是很危险的。
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数量、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
有军功的享受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第二,农工商业的管理。一家有两个以上壮丁不分居的,赋税加倍。
致力于农业生产,使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劳役或赋税。
从事工商业因懒惰而贫穷的,妻、子全部没入官府为奴。
这一条法律有意思,“因懒入刑”,这会大大激励人们辛勤付出。如同“鲶鱼效应”促使社会都运转起来。
这一系列改革无疑会大大刺激老百姓参与国家建设的动力,促使社会有一个全新的提升。
新法就绪,可商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不相信通过努力就能改变命运。
于是就有了历史最著名的“挪木得金”的经典时刻。
[var1]
商鞅在都城市场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中能把木杆挪到北门的人,工钱是十金。
百姓觉得这么简单的事,又这么高的工钱,太不可思议了,没人敢相信这是真的。
没人来应差,其实这也是商鞅想看到的结果,毕竟这么多年老百姓习惯了习惯。
“能把木杆挪到北门的,赏五十金!”
商鞅一下子把工价提高了五倍。
这下子更没人敢相信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就在老百姓纷纷赶来看热闹的时候,终于有人动心了,屠夫阿三心想:自己光棍一人,整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不了豁上这200来斤,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阿三分开众人,扛起杆木就走,众百姓都笑嘻嘻跟着看热闹,商鞅当场赏他50金。
哇!真的有唉!别人羡慕不已,也后悔不已,可机会只有一次,并不是每个人能把握住的。
商鞅见时机成熟,于是就颁布了新法。
[var1]
新法颁布施行一年以后,老百姓到国都投诉新法不便的人数以千计。
变法最大的阻力竟然是来自于上层。
正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
商鞅说:“新法行不通,是因为上层的人先犯法。”
于是奏请秦孝公,将依照新法处罚太子。
太子国家之器,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因此处罚了监督太子行为的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把处以墨刑(在脸上刺字。这是一种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刑罚,士人深以为耻)。
这也为商鞅以后的惨死埋下了种子。
这样一来,新法很快得以推行。
新法推行十年,秦国老百姓受益匪浅,社会治安良好达到了路不拾遗的地步。老百姓的生活也大大改善,都步入了小康。
富裕起来的秦国又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合乡并镇,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把小城镇、村落并成了县,设置了县令、县丞,全国共计三十一个县。
“县”的设置竟然是商鞅的功劳。
此时太子太傅公孙虔又触犯了法律,被处以劓刑(割掉鼻子的刑罚),商鞅给太子党杠上了,动不动就对太子的人下手,这也太不给自己留后路了吧?
[var1]
诚信不信的商鞅
商鞅变法五年,秦国就强大了!周天子把祭肉赐给秦孝公,这是最高礼遇。
各国诸侯都来祝贺。
商鞅成功了!
不能不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随便一个人就能闪古耀金,各种思想碰撞出耀眼夺目的火花。
武将们都能攻城拔寨,将星闪烁。变法成功的商鞅当然也想逞能一把:我商鞅不但能治国,也能安邦。
于是商鞅请求攻打魏国。对于这个自己曾经的老东家,商鞅一点也不留情面。
当时的魏国很衰,刚刚被齐国的田婴和孙膑虏了一把,大将军庞涓也死了。
对于这个秦国的邻居,商鞅有信心干掉它。
秦孝公听了商鞅的建议,就派商鞅率军去攻打魏国。
无奈之下,魏国派公子卬领兵迎击。
两军摆阵对峙。
[var1]
商鞅当初在魏国时,曾与公子卬关系不错,于是他心生一计……
商鞅给公子卬去了一封信,说:“我们当初是朋友,相处得很快乐,如今成了敌我两军的将领。
不如让我们会面结盟,畅饮几杯各自退去,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能相安无事吗?
公子卬认为商鞅说的对。就同意了商鞅的请求,前来会盟。
可惜公子卬想多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只不过是利用我们的善良来让我们“自废武功”罢了。
公子卬傻乎乎地来到秦营,和商鞅把酒言欢,商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乘势攻打魏军,魏军的司令官都被俘获了,这仗还怎么打?
就服商鞅这么不仗义!做人做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诚信可言?
这还是当初那个让人扛木头发奖金的商鞅吗?那时候可是言而有信,可现在……
这一仗直接把魏国打回了原型,割地赔款,连都城都迁移了。
魏惠王痛哭流涕,后悔地说道:“我真后悔当初没采纳公叔痤的意见啊。”
这个世界上最贵的药就是后悔药!你有钱买不到!
[var1]
魏惠王你也不要难过,你的仇会有人给你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吗!
商鞅立此军功,秦孝公给商鞅发了15个城邑作为奖励。因为封地有“商邑”,所以卫鞅才被正式称为“商鞅”。也因为有了封地,也被称为“商君”。
面对如此高的荣耀,商鞅私欲开始膨胀,也注定了他的结局。
商鞅之死
人一旦私欲膨胀,欲望就会遮蔽智慧。在没有智慧的人生路上,能走多远?
朋友孟兰皋给商鞅推荐了门客赵良。
当初从门客起家的商鞅对门客还是很重视的,以朋友之礼会见了赵良。
商鞅的想法是要赵良为己所用。
赵良暗示商鞅说:“我听说:‘不该占有的职位而占有叫作贪位,不该享有的名声而享有叫作贪名。’我要是接受了您的情谊,恐怕就是那个既贪位又贪名的了。所以不敢从命。”
赵良劝说商鞅功成身退。
[var1]
商鞅说:“你不满我对秦国的治理吗?”
赵良说:“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叫作聪,能够自省叫作明,能够自制叫作强。虞舜曾经说过:‘自我谦虚的人被人尊重。’您不如遵循虞舜的主张去做。”
商鞅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无分别,男女老少同居一室。是我教化了他们。又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造成现代化都市。你说我的治理与以前的五段大夫相比怎么样呢?”
赵良说:“五段大夫,是楚国偏僻的乡下人。听说秦缪公贤明,想去拜见,可是却没有路费,于是卖身于秦国,穿着粗布衣服给人家喂牛。
一年后,秦缪公知道了这件事,把他提拔起来。
他出任秦相六七年,东伐郑国,三立晋君,出兵救楚。
在境内实施教化,巴人前来纳贡;教化影响诸侯,四境夷族前来归附。
五段大夫出任秦相,累不坐车,热不打伞,不用随从侍卫,他的德行流传后世,名载史册。
[var1]
他死时,秦国不论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这就是五段大夫的德行啊!
现在您靠宠臣景监的推荐介绍才被重用。身为秦相不以百姓利益为重,却大筑宫阙,这不是为国家建功立业。
惩治太子的师傅,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怨聚祸啊。
您的政令影响百姓比国君的命令还深入百姓人心,百姓响应您的号召比国君的命令更为迅速。
您又面南称君,天天用新法约束秦国贵族子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所以实在不能恭维您呀。
公子虔因为被割了鼻子八年没有出门了,您又杀了祝欢,用墨刑惩处公孙贾……
如果您为贪图商君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政教而自得,结怨百姓,一旦哪天秦王逝世,您丧身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了。”
商鞅没听赵良的劝告。
[var1]
不过赵良说的那个日子很快就到来了。
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
公子虔一伙人告商鞅谋反,派人逮捕他。
商鞅逃到边关,想住旅店,旅店的人不认识他,但是却严格执行,商鞅颁布的法令,没有身份证不能住旅馆,因为住店的人没有证件住店,派出所查到,吊销营业执照不说,店主也要连带判罪。
商鞅长叹一声: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
其实这不算是遗害,只不过是商鞅养尊处优惯了而已。
商鞅又潜逃到魏国。商鞅当初可是骗了公子卬,打败了魏国,魏人当然恨他,这个西方的国务卿太坏了,言而无信,魏国人又怕秦国的强大,就把商鞅送回了秦国。
商鞅回到秦国后,潜逃到自己的封地商邑,并且发动自己的势力,向北攻打郑国。
秦国发兵攻打商鞅,在郑国的黾池(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杀死了他。
[var1]
秦惠王将商鞅五马分尸示众,说:“不要像商鞅这样造反!”并诛灭了商鞅全家。
商鞅之殇就如司马迁评价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可见商鞅做事不讲人情,不知变通,却少仁和。
再就是为了目的、利益不择手段,特别是对待公子卬一事,骗取朋友信任,后又背信弃义。
当获得成功后,趾高气扬,没有礼数。
一个伟大的改革家没有了仁、义、礼、信之时,就是没有智慧的象征。
没有了智慧,也就是到了灭亡的时候了。
商鞅死了,但是“法”还在,秦国就是凭此强大起来,逐渐具备了消灭六国的实力。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