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与纵横家 春秋战国时期游说成风 游说诸侯难在知心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失去权力和威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诸侯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纷纷招揽才智之士。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人才流动空前活跃,知识分子靠游说君主参与政治成为一种普遍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鬼谷子与纵横家
春秋战国时期游说成风
游说诸侯难在知心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失去权力和威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诸侯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纷纷招揽才智之士。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人才流动空前活跃,知识分子靠游说君主参与政治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
然而,游说君主难度极大,不仅要有资金、人脉做依托,还要选对目标,了解游说对象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心理状况,如稍有闪失便前功尽弃。正如韩非子在《说难》中所说的:“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难也;又非吾辩之难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游说的艰难不是难在以我所知去说服对方;也不是难在能否以善辩的口才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是难在能否以纵横捭阖的气势把道理说透彻。所难的是要清楚地了解被游说者的心思,使自己的游说适合他的心意)。”
以孔子的圣明,游说各国诸侯,结果是大失所望,无功而返。孟子游说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随后他又到了梁国,梁惠王也不听取他那一套理论,认为他的思想大而无当,于事无补。孔孟之所以游说失败,是他们的仁义学说“不合时宜”,无法引起各国君主的兴趣。司马迁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即使是最终获得成功的游说者,也曾经历过多次失败。如商鞅游说秦孝公时,第一次用五帝之道游说,秦孝公边听边打瞌睡,一点也听不进去;第二次用三王之道游说,秦孝公的表现比上次略好一点,但还是不能让他满意;第三次用春秋五霸之道游说,秦孝公对他的言论有所肯定,但还没有充分听取;直到第四次以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才完全满意,“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苏秦初出道时,选择秦惠王作为游说对象,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黑貉之裘弊,黄金百金尽”,回到家乡时“形容枯槁,面目犁黑”,家人对他不理不睬,“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var1]
一次见面就征服诸侯
虞卿驺衍备受礼遇
当然,游说成功的人也不少。
《史记》记载,虞卿穿着草鞋打着雨伞去见赵孝成王。头一次见面,赵王就赐给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对;第二次见面,赵王竟封他做赵国的上卿,虞卿的游说本领可谓高超。
齐国人驺衍精通阴阳五行学说,撰写了《终始》、《大圣》等文章共十多万字,他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德”的推移变化而发展演变的,不同的时代只有按照与它相应的“德”来治理国家才能治好。这种学说在诸侯国很受欢迎。所以驺衍游说各国均获得成功。当他去梁国时,梁惠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执宾主之礼”。后来他又去赵国,平原君侧着身子给他引路,还用袖子给他掸坐席。当他到燕国时,燕昭王请求做他的学生,并专门建造了一座碣石宫给他住,并亲自到那里接受他的教导。同样是名闻天下的大学者,驺衍游说诸侯所受的礼遇与孔子“菜色陈蔡”以及孟子“困于齐梁”简直有天壤之别。
魏国人范雎游说诸侯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最初他想游说魏王,但因家贫缺乏资金,只好先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手下做事。有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他能言善辩,便派人赐给他十斤黄金和牛酒等物,范雎辞谢不敢接受。须贾知道后,认为范雎把魏国的秘密泄露给齐国,回国后告诉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大怒,命人痛打范雎,打断了他的肋骨,打掉他的牙齿。范雎装死,他们就把他扔在厕所,宾客喝醉了,轮流往范雎身上撒尿。后来范雎在魏国人郑安平和秦国使者王稽的帮助下逃往秦国。由于他精通游说之术,没过多久就取得了秦王的信任,被拜为客卿,几年后,又当上了秦国的相国。
范雎为人爱憎分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他给郑安平和王稽高官厚禄,在须贾出使秦国期间当众让他出丑,对各国使者公开说要魏齐的人头,使魏齐狼狈逃窜,自刎而亡。在范雎的权力如日中天时,燕国人蔡泽在游说了大大小小许多诸侯均不如意后来秦国,他劝范雎功成身退,以免重蹈商鞅、吴起、文种的覆辙,范雎接受他的意见并把他推荐给秦王,蔡泽后来也被秦王拜为相国。
[page]
苏秦搞合纵
张仪搞连横
在战国众多游说之士当中,苏秦和张仪的成就和影响最大。自游说秦惠王失败后,苏秦闭门不出,“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苏秦经过一番刻苦读书钻研后,终于悟出游说术的关键是要“揣摩”对方的心理,一旦能把握对方的心理,成功就有希望了。
再次出道的苏秦做了充分的准备。过去他游说秦惠王,中心议题是“连横”,即建议秦国先联合其他国家,瓦解六国的统一阵线,并且想办法使六国互相攻打,然后再逐一吞并所有国家。这一次他反其道而行之,把游说目标转向六国,游说主题改为“合纵”,其宗旨是把六国联合起来组成统一阵线,共同抵抗强秦,以维持天下局势的平衡。苏秦先到赵国,因被赵肃侯的弟弟奉阳君阻挠,他离开赵国前往燕国,凭着娴熟的游说技巧,他轻而易举地说服了燕文侯,于是燕文侯为他提供车马和财礼,让他到赵国去游说。
苏秦再次来到赵国时奉阳君已死,苏秦和肃侯一拍即合。赵肃侯非常高兴,马上调拨车百辆,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让苏秦以此来说服其他诸侯国参与结盟。有了燕赵做基础,苏秦很快就说服了韩、魏、齐、楚四国的君主,约定六国“合纵”,苏秦为“秘书长”。苏秦派人把六国“合纵”之事告诉秦国,秦国被这个阵势吓住了,竟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攻打六国。
张仪是苏秦的同学,他们都是隐士鬼谷子的学生。当苏秦已说服燕、赵两国君主搞“合纵”时,张仪还没找到出路。因当时秦国想攻打赵国,苏秦担心“合纵”计划被打乱,便有意把张仪找来侮辱一番,激他去秦国,并暗中派人资助他游说秦王。张仪的游说技巧较之苏秦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快就取得了秦惠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客卿。后来他知道自己入秦是苏秦一手安排的,不禁感叹道:“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张仪当上秦国的相国后,建议秦王实施“连横”之策,与六国的“合纵”唱对台戏,天下大局就被苏张二人操控在手中。
[var1]
苏秦撰写《鬼谷子》
游说之风在春秋战国时代如此盛行,有关游说术的著作却甚少。韩非子的《说难》可算是一篇论文,但不够系统。系统之作是《鬼谷子》,该书对游说技巧、揣摩心理、制定权谋、纵横进退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历来被视为纵横家的秘笈。
经学者考证,《鬼谷子》为先秦著作基本上可以确定,但它的作者是谁呢?是鬼谷子还是苏秦?
鬼谷子是极其神秘的人物,《史记》中只提及他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对他的生平并没有提及。《史记》的注解中说:“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就是说其人隐居在鬼谷中,故号“鬼谷子”。《拾遗记》称“鬼谷”即“归谷”,因“鬼”和“归”二字近音,故将“归谷”称为“鬼谷”。《道藏目录》称鬼谷子“姓王,名诩,晋平公时人”,道教著作称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人”。
鬼谷子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但并不一定是《鬼谷子》一书的作者,晋乐壹注《鬼谷子》说:“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以后新旧唐书的《经籍志》都把《鬼谷子》视为苏秦撰。加上《汉书·艺文志》著录《苏子》三十一篇,而没有列入《鬼谷子》,基本上可以推定今本《鬼谷子》是《苏子》三十一篇中的一部分,而其作者就是苏秦。
另外,《鬼谷子》一书中的观点有如苏秦的自述,书中称:“不见其类而说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得其情”正是苏秦游说君主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至于如何“揣摩”对方的心理,苏秦也有办法,他说:“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人的内心世界往往在谈论爱好或厌恶之事时表露出来,苏秦“常以其外表见而知其内隐”,这就是他的“观色知情”之术。
张仪并非大丈夫
像苏秦和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只以个人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国家民族利益,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难怪司马迁说他们是“倾危之士”。关注天下民生、提倡礼乐教化的儒家对他们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战国时的纵横家景春曾问孟子:“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回答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对《鬼谷子》一书,历代学者褒少贬多,柳宗元说:“《鬼谷子》为后出,阻戾峭薄(违背正道而刻薄寡恩),恐为妄言,乱世难信,学者不宜道之。”宋代高似孙则认为:“《鬼谷子》之书,其智谋、其数术、其辞谈、盖出战国之表……其亦一代之雄乎?”明代的胡应麟不同意高似孙的看法,他说:“高似孙之辈取而尊信之,近世之耽好者,亦往往如是。甚矣哉,亦易入人邪说。”宋濂对《鬼谷子》也持否定态度,他说:“鬼谷所言之捭阖、钩箝、揣摩之术,皆小夫蛇鼠之智。用之于家则亡家,用之于国则亡国,用之于天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所宜唾去,而宋人(指高似孙)爱之且慕何哉?”批评者多从道德层面否定《鬼谷子》,但从外交手腕、谈判技巧、揣摸心理等角度而言,《鬼谷子》可以说是经典之作。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