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吴王夫差为何不杀勾践,史书描述了三种人,敢于进谏的忠臣伍子胥,献进谗言的佞臣吴太宰嚭,昏庸无能的君主吴王夫差。最终,夫差在奸臣谗言之下,拒绝了伍子胥的忠言,从而放过了勾践。可以说,史书记载勾勒出了一个骄横跋扈、刚愎自用、昏庸无能的吴王形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对于吴王夫差为何不杀勾践,史书描述了三种人,敢于进谏的忠臣伍子胥,献进谗言的佞臣吴太宰嚭,昏庸无能的君主吴王夫差。最终,夫差在奸臣谗言之下,拒绝了伍子胥的忠言,从而放过了勾践。可以说,史书记载勾勒出了一个骄横跋扈、刚愎自用、昏庸无能的吴王形象。
然而,能够参与春秋争霸的吴王夫差,可谓一代人杰,勾践卑躬屈膝的求和,奸臣三言两语的谗言,就能让他忘了国家大事放过勾践?一批战国竹简解开了真相,以至学者感慨吴王夫差形象被颠覆,吴越争霸的历史需要重写!
[var1]
2008年,清华校友从境外拍卖,得到了2388枚战国竹简,随即捐赠给了清华大学,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清华简”。夏商周断代工程组长的李学勤评价,“(清华简)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2017年,清华简研究团队发布了清华简的第七辑整理报告,其中最重磅的文章叫《越公其事》,详细叙述越王勾践兵败后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重新崛起、灭掉吴国的经历,对研究春秋吴越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令人震撼的是,《越公其事》中的不少记载却颠覆了历史,展现出了另一个谦卑恭谨、谨小慎微的吴王夫差形象。
[var1]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夫差正在练兵,准备攻打越国,于是不听文种劝告,执意先下手为强。夫差闻报,悉发精兵击越,双方爆发了“夫椒之战”。结果,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
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在这种情况下,勾践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请其劝吴王夫差允许越国臣服吴国,所谓“臣事吴、男女服”。
伍子胥闻之,极力反对,认为此时不灭越国,将来肯定后悔莫及。然而,夫差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之计,而听从太宰伯嚭之言,答应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史记》记载是“吴王不听(伍子胥建议),听太宰嚭,卒许越平,与盟而罢兵去。”
这就是传统史书讲述的吴越战争,字里行间的吴王形象非常昏聩。其中,《史记》中的吴王,给人印象稍好,但《国语》之《吴语》和《越语》中的记载,吴王简直昏聩透顶,被越国美女、珍宝等吸引,又听信谗言,而放过了越国。
[var1]
然而,清华简的《越公其事》记载,却颠覆了历史,因为夫差不杀勾践,有着不得已之处。
夫差兵围会稽山,勾践谴使文种求和,“吴王闻越使之柔以刚也,思道路之修险,乃懼”,随后夫差又与伍子胥商量,认为当年先王“天赐衷于吴”,最终守不住而被驱逐回来,如今我军伤亡过半,加之远离吴土,道路修远,后备不济,勾践8000人斗志旺盛,因此权衡之下,决定答应越国的臣服。
吴王曰:“今我道路修险,天命反侧,岂用可知?自得吾始践越地,以至于今,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今彼新去其邦而笃,毋乃豕斗,吾于胡取八千人以会彼死?”申胥乃惧,许诺。
显然,夫差之所以没有乘胜追击剿灭句践,是由于自我评估的实力不足,尤其“凡吴之善士将中半死矣”,更没有了必胜的把握,而不是传统史书中的贪财好色、刚愎自用、拒绝忠良、任用佞臣等原因。
尤其重要的是,从《越公其事》中伍子胥与夫差的对话来看,两人是君臣协商,没有爆发激烈冲突,反而一团和气,最后“申胥乃惧,许诺”。
客观的说,这一段记载的历史,比起历史上充满小说气息的美人计、离间计等,实力估量之后的无奈选择,应该更符合历史事实,也更符合雄才大略的吴王夫差形象。
[var1]
夫差答应勾践臣服之请后,如何面对越国使者文种的呢?《越公其事》中的记载,让人根本就不敢相信!
吴王乃出,亲见使者,曰:“......孤所得罪,无良边人,称尤怨恶,交构吴越.....孤用愿见越公,余弃恶周好,以徼求上下吉祥......孤用委命竦震,蒙冒兵刃,匍匐就君.....孤敢不许诺恣志于越公?”使者返命越王,乃盟,男女服,师乃还。
这一段记载可谓颠覆吴王夫差嚣张跋扈的传统形象,因为这一段话中,简直让人分不清谁才是战胜者。
面对负隅顽抗的越军,夫差言辞极为谦卑,没有一点嚣张跋扈,不仅不像战胜者的言辞,反而更像失败者的求和。最终,吴越双方达成盟约,“使者返命越王,乃盟, 男女服,师乃还”,夫差引兵而回。
[var1]
显而易见,战国竹简《越公其事》,不仅解释了夫差为何不灭越国,也揭开了夫差真实形象,彻底颠覆了传统史书记载。从正常逻辑来看,《越公其事》更符合历史事实,《国语》等传统史书记载,更像讲述一个神奇的故事,贬低吴王来突出勾践,给后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夫差为何失败,勾践为何成功复仇?除了勾践励精图治之外,其实还和夫差争夺春秋霸权有关,消耗了吴国大量实力。夫差北上与晋国晋定公争夺霸主,国内空虚时,遭到越国精锐偷袭。由于长年争夺霸权,国力消耗士兵疲惫,最终被越国击败,夫差身死国灭,留下了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