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估计当时的韩人最后悔的就是,怎么偏偏就出生在了韩国呢,担惊受怕不说,受尽白眼也不提,但分分钟都可能丢了小命,这就让韩国民众无法接受了。 不过韩国能够跻身战国七雄之列,还是有点资本的,至少在韩国不到200年的国祚里,有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估计当时的韩人最后悔的就是,怎么偏偏就出生在了韩国呢,担惊受怕不说,受尽白眼也不提,但分分钟都可能丢了小命,这就让韩国民众无法接受了。
不过韩国能够跻身战国七雄之列,还是有点资本的,至少在韩国不到200年的国祚里,有15年左右的光景,诸侯国未对韩国用兵,这是韩国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创造这一“奇迹”的人,是曾被韩国民众所鄙夷的郑之贱民——申不害。
申不害在韩国的声名鹊起,是源于一次“示弱”的外交,而申不害强韩的15年,也正是从此时正式拉开了序幕。
[var1]
公元前354年,不可一世的魏惠王把矛头对准了韩国,意图教训一下这个并不听话的“兄弟”,随即出兵伐韩,并且包围了韩国宅阳。
重兵压境之下的韩国,举国上下一片恐慌,此时刚继位4年的韩昭侯,也没了主意,他深知打是打不过的,但直接割让城池求和,则未免又失了颜面。
说到颜面,韩昭侯又摇了摇头,因为他想到这几年自己早已经没了颜面,连宋国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更何况其他的大国,韩昭侯数了数,这几年的具体败绩如下: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硃。——《史记·韩世家》
不过,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君主,对于这次魏国进攻,还是不愿意轻易妥协的,至少不愿意再割让城池了,于是韩昭侯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召集群臣集思广益。
可是韩国众多大臣,却都束手无策,而这时候申不害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看似很憋屈但很有效果的建议——示弱。
[var1]
在申不害看来,魏惠王出兵伐韩无非就是找找面子,只要给足了魏惠王面子,不仅可以不用割让城池,还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让魏国撤军,正所谓:
弱魏之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
(出自《战国策·韩策》)。
这一建议得到了韩昭侯的采纳,亲自执珪(珪指臣子觐见天子时所持的玉器)朝拜魏王,魏王见到了自降身份的韩昭侯自然很是满意,不用动刀兵,就能达到目的,魏惠王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于是就撤了兵并和韩国约为友邦。
魏惠王退兵之后,韩昭侯对申不害也刮目相看,这位来自郑国的“贱民”,自此成为了韩昭侯的心腹谋臣,而就是从这时起,申不害在韩国政坛开始崭露头角。
申不害,原本是郑国人,后来韩国灭了郑国,申不害摇身一变成了韩人,后来还做了韩国的一名低级官吏,在韩昭侯继位之前,申不害依然在底层摸爬滚打,想想也是,旧贵族把持的朝堂,申不害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var1]
历史的精彩之处,就是处处隐藏着意外,对于申不害来说,魏国的进攻就是他生命的转折点,能不能把握住,这对于申不害来说,还是一个难题,因为仅凭一件事是不足以打动韩昭侯不顾出身来重用自己的。
而当申不害正在发愁的时候,魏惠王再次为申不害的露脸送去一个机会,因为魏惠王又举兵攻打赵国的邯郸去了,这次战役在历史上也极为有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围魏救赵。
说到这,不少人可能就要说了,围魏救赵是魏国魏惠王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赵国不敌向齐国求援,齐国派出了孙膑和田忌,在孙膑的建议下,齐军进攻魏国的大梁,逼迫庞涓回救,然后在庞涓回救的路上设下伏兵,打了魏国一个落花流水,这分明和韩国没有关系啊。
其实不然,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赵国也向韩国求援了,韩昭侯对于该不该和齐国一起驰援赵国,还征询了申不害的意见,等到申不害摸清了韩昭侯的想法之后,就建议韩国和齐国一起出兵,韩昭侯深以为然,于是联合齐国攻打魏国,救援赵国。
[var1]
虽然在这次战争中,韩国的存在感很低,但毕竟最后的结果是齐国打败了魏国,韩国作为“战胜国”,得没得到好处,这点不重要,重要的是韩国也找回了点面子
,韩昭侯对此很开心,申不害的才能也进一步得到了韩昭侯的认可。
或许仅仅认可还不够,还得有实际的作为,而《史记·韩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韩昭侯)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按照时间我们做下推算,这个时间点是在公元前352年左右,韩国这次攻打东周领兵的人在文献上没有给出确切的记载,不过很可能是申不害。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力排众议,破格任用申不害为相,所以韩国这次出兵攻打战斗力几乎为零的东周,很可能是韩昭侯在为提拔申不害铺路
。
不管真相是不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从申不害为相开始,韩国进入了“申不害强韩变法”的15年。
申不害变法在历史上虽然没有商鞅变法的名气大,但对于韩人来说,这段时间是最扬眉吐气的时刻,不过变法者要有权力才行,比如说商鞅变法前担任了秦国的左庶长,吴起在变法前担任了楚国的令尹,所以韩昭侯也给了申不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
[var1]
申不害本身就有才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云: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这下又得到了韩昭侯的器重有了权力,申不害就在韩国开启了轰轰烈烈地变法。
申不害也是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在韩国的变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修政教、外合诸侯。
申不害内修政教是以拿旧贵族开刀为开端,整顿吏治为突破点,整肃军队为手段,进而加强君主集权。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变法,在政治上都是以吏治作为突破点,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也不例外,但是奴隶制还没有完全解体的战国时代,政治是被旧贵族所垄断的。
要变法,就要先“革”了他们的命,申不害作为“郑之贱民”,对于这些贵族是没有好感的,自然也没有多少顾虑,得到了韩昭侯的认可之后,立即对韩国的三大贵族(侠氏、段氏、公厘氏)下手。
申不害的这种雷厉风行的变法开端,可谓是一石三鸟,首先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其次震慑了反对变法的旧贵族,最后三大家族的财产充实了韩国国库。
[var1]
这样的开局,申不害很满意,至少让他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权力和财富,这为他接下来的深入变法奠定了基础。
革了几大贵族的“命”,申不害也有了底气,于是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官员身上,
一个国家的吏治清不清明这关乎着能否强大,如果吏治一片昏暗,强大也只是一纸空文。
所以申不害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他主张因能而授官,韩国的官员见识到了申不害的手段,背后又有韩昭侯作为靠山,官员各个心惊胆战,无不兢兢业业,韩国朝堂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想想也是,不用心工作丢了乌纱帽事小,丢了小命可就真不划算了。
整顿了吏治,申不害又把方向转到了军队上,在战国乱世,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有自保能力,申不害对于这点认识的很清楚,所以他又向韩昭侯讨要了韩国上将军一职。
申不害在军队上的改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贵族的私家军队进行收编,二是对士兵进行严格训练,这样一来韩国又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var1]
说到这,不少人就会说了韩昭侯为何就那么信任申不害呢,给了相位,又给了上将军之位,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难道就不怕申不害有非分之想?
其实韩昭侯还真不害怕,因为申不害做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韩昭侯的集权能力,所以对于申不害的变法,韩昭侯是十足的支持者。
申不害外合诸侯主要表现在看准时局,站对队伍。
纵观韩国的历史,申不害在大局方面的眼光,是可以排到前三的,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比他更厉害的人物,或许只有韩非。
申不害深知韩国弱小,并且是处在强国的夹缝中,想要生存,必须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和看准时局,说白了就是谁强大就跟着谁混。
这虽然听起来有点没骨气,但却是一种生存的艺术,就好比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的韩国在围魏救赵扮演的角色,就说明了申不害对“国际”局势把握的很好,当魏国不可一世的教训这个教训那个的时候,申不害看到了齐国的脸色,之后便站在了齐国一边,随着齐国对魏国作战的胜利,韩国也努力的刷了一把存在感。
[var1]
等到申不害当了韩相之后,外合诸侯的政策依然没有改变,这里就要说一则故事了:
大成午从赵来,谓申不害于韩曰:子以韩重我于赵,请以赵重子于韩,是子有两韩,而我有两赵也。——《战国策·韩策》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说的是赵国的大成午从赵国带话给在韩国当国相的申不害说:您通过韩王使我在赵国受到重用,我就可以通过赵王使您在韩国受到重用,这样您就等于有了两个韩国,而我就等于有了两个赵国了。
这段话虽然是说两位大臣为得到国君的重用而耍的“心眼”,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申不害为相期间和赵国的大成午关系很好,这也就意味着韩国和赵国的关系也不错,至少在申不害为相期间是如此。
倘若两国关系很僵,又或者连年处于战争,别说这种带话了,估计两人见面都要眼红,这种相互“提携”的事情也是断然不会发生的。
由此可见,申不害通过在内政上的变革强大了韩国,通过在外交上的联合稳定了政局,最终成就了韩国最为鼎盛的15年。
[var1]
正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
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在申不害变法强韩的这十五年,他的能力是被认可的,但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人的作用不可忽视,此人就是申不害背后的韩昭侯。
如果没有韩昭侯的鼎力支持,申不害想要在韩国变法,根本没有可能,而韩昭侯对于申不害的变法理论是极为认可和积极配合的,他也是申不害提倡的“术治”最直接的受益人,此外,他还用申不害的这套理论摆了申不害一道。
事情是这样的:
申不害当了韩国国相之后,就为他堂兄向韩昭侯求个官当当,申不害自认为自己有大功,韩昭侯对自己也是言听计从,这一小小的请求根本没什么意外,水到渠成的事。
但让申不害想不到的是,韩昭侯拒绝了,申不害很生气,韩昭侯就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非所谓学于子者也,听子之谒,而废子之道乎?又亡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谒乎?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战国策·韩策》
意思是说:
我这样的做法不正是从你那里学到的治国之策吗?我是该答应你的请求却废弃你的执法主张呢,还是推行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是你教给我的要根据功劳的大小而授予不同等级的官爵,现在你为你的堂兄向我求官,我该听从哪种主张呢?
[var1]
申不害听了这套理论,估计脸都涨成了猪肝色,于是赶紧退出跪在门外请罪,并称赞韩昭侯是自己理想中的好国君。
不管申不害的称赞是否为真心实意,但我们能看出,韩昭侯对于申不害变法的理论是遵从的,也是大力支持的,所以韩国能够因申不害变法而强,韩昭侯也功不可没。
不过申不害的变法强韩也只是持续了15年,申不害死后两年,韩国又成为了周边诸侯国欺负的对象,《史记·韩世家》记载:(韩昭侯)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那么问题就来了,申不害的变法为何不能像商鞅变法那样促秦成帝业,而是仅仅只持续了15年呢?
申不害的变法内容很少以法律的形式做出规定。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成功的变法,而究其根本是商鞅把变法的内容举措,全都以《律》的形式做了规定,而之后的秦国历代君主,都以此为治国之本。
[var1]
但是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却很少进行到这一步,而这一步却是变法至关重要的,少了这一步变法就少了传承的方式,这就好比著书立作,把东西写下来,传承千年都有可能,但是如果用“口述”的方式,能够传承几代呢?
申不害的变法对于掌权者个人的能力要求太高。
申不害变法的核心是“术”,这个字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君主驾驭臣子的办法,是以君主不能信任臣子为基础的,充斥着“耍小聪明”的味道,并不是治国大道。
就好比上文我们提到申不害为堂兄求官的事,虽然韩昭侯是以“因能授官”为由而拒绝,但其中亦充斥着对申不害的不信任,这也就对君主的个人能力要求高,君主贤明还好,他可以通过这套理论加强对臣下的控制,但是如果君不贤,那么这套变法理论就成为了“鸡肋”,更有甚者还可能成为昏君更昏的“助力”。
反观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秦国君主对于臣子是绝对信任的,就拿范雎向秦昭襄王举荐郑安平和王稽来说,虽然这两人,并没有多少才能,秦昭襄王还是重用了,当然这并不是说秦昭襄王的这种做法就好,但至少可以让范雎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var1]
综上所述,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申不害变法的话,即:
申不害变法用“术”有余,而定法不足,虽然可强大韩国一时,但无法强大数代,因为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无法从根本上强韩的失败的变法。
此外,
韩国处于强国的夹缝中发展空间受限,
韩国经过申不害变法强大起来,但令人称道的成绩也只是“诸侯不来侵伐”,想要从周边大国里抢口肉吃很难。
而韩国与秦国接壤,是秦国主要征伐目标,这也是韩国很难向外发展的原因,在秦国的强大实力下,韩国所想最多的就是如何自保,后来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韩国是秦国主要蚕食对象,秦灭六国时,韩国也是第一个被灭的国家,也是对这点的诠释。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战国策·韩策》、《史记·韩世家》、《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六国年表》、《史记·秦本纪》、《史记·商君列传》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