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楚国兵力达20万人之多,且“楚之为兵,天下强敌”,战斗力很强,而吴军却只有3万多人。 [var1] 而且,楚国疆域辽阔,吴国如果只是一直在边界地区来回争战,耗不过人家。但要想给予楚国致命一击,需要深入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然而,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楚国兵力达20万人之多,且“楚之为兵,天下强敌”,战斗力很强,而吴军却只有3万多人。
[var1]
而且,楚国疆域辽阔,吴国如果只是一直在边界地区来回争战,耗不过人家。但要想给予楚国致命一击,需要深入楚国腹地,师行千里,犯下“劳师袭远”的兵家大忌!
然而,最终,吴军却成功完成了这一壮举,甚至险些一举灭楚!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长计议
吴楚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60多年,双方爆发了十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var1]
因此,吴王阖闾早早将破楚作为其主要目标。
阖闾上台后,求贤任能,崇简去奢,兴修水利,制甲练兵!
前512年,吴王阖闾见国力渐盛,人才渐齐,遂决心大举攻楚。
然而,初任吴军之将的孙武却指出:民劳,未可,待之!
尽管吴国渐强,但与楚的差距仍然很明显,立即大举进攻,最多像此前的十次战争一样,打成旷日持久的角逐,不可能从根本上大败对手!
只有从长计议,沉着冷静,等待时机,才能寻达机会,给敌致命一击!
当然,所谓“待之”,并不是消极地守株待兔,而是“多方以误之”,主动出击,创造时机!
小规模出击,情况摸底!
吴国没有立刻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小规模出击是必须的!
[var1]
吴军先是连续发动小规模出击,灭掉了依附楚国的徐、钟吾、束等国,并攻取了楚养邑,蚕食楚国之地!
小规模冲突中,楚国的兵力优势无法施展,吴国将帅的指挥才能却足以充分发挥。
前508年,吴人让桐国背叛楚国,让舒鸠氏引诱楚军出击。吴军趁机袭击楚军,大破楚军于豫章地区!
连番的中小规模冲突,不仅使吴国控制了一些位置重要(尤其北面)区域,为以后对楚的决战创造了良好的侧翼安全。
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冲突,使吴军对楚军的运动规律有了进一步认识!
如此,吴国开始实施其第二步:疲楚误楚。
疲楚误楚
大家都知道,以楚国之大,吴国要想靠这样的蚕食灭楚,如同一只蚊子想把大象叮死一般不现实。
因此,关键还要“多方以误之”,给楚国陷入更大的麻烦,才可能真正改变局势!
早在吴王阖闾上台之初,就曾请教伍子胥方略。
从楚国投奔而来的伍子胥,献出了“疲楚误楚”之策:楚国军令不一,政出多门。没有一个人愿意独自承担楚国的忧患。因此,我一军出击,他们只能全军来迎(扯皮后常见的解决方法)!如此,我分三军轮番袭扰,你进我退,敌退我进,必能使其疲惫!在疲惫的调动中,敌人一定会出现破绽,到时候,我军再一举破敌!
当然,伍子胥所言,只是一个基本思路,要真正落实到位,还要对敌人的运动规律有进一步了解。
在前期的小规模冲突中,楚军集结、机动缓慢,“一师至,彼必皆出”的规律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var1]
因此,吴国遂开始第二步:疲楚误楚。
接下来的六年里,吴国频繁出击,连续袭击了楚国的夷、潜、六以及豫章等重地,使楚军疲于奔命,斗志沮丧!
由于吴军每次都浅尝辄止,因此,疲惫不堪的楚军渐渐“摸清”了吴军的“规律”:都是骚扰!没必要那么急着做出反应!
既然如此,绝杀的时候到了!
大迂回
要给楚国致命一击,仅靠边疆来回冲突不行,要深入其腹心之地,调动并歼其主力,攻破郢都。
然而,吴楚已交兵6、70年,自吴楚边境深入楚地,寻其主力,恐怕是自杀行为。
伍子胥、孙武指出:大王要伐楚,“必得唐、蔡乃可”,要拉拢唐、蔡。
自唐、蔡入楚,可以直逼汉水,瞬间逼近楚国的心脏!
同时,由于唐、蔡都是蕞尔小国,对楚国没有什么威胁,因此,楚国在这个方向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御。
楚国搞霸权主义这么多年,唐、蔡也确实深受其害,因此,他们很快投入了吴国一方。
于是,前506年,也就是蔡、唐与吴结盟的同一年,吴国发起了奇袭!
[var1]
吴军水陆3万人,乘坐战船,沿淮河西进,随后又失船上岸,以劲卒3500人 为前锋,在唐、蔡两国军队的配合导引下,迅速通过了著名的冥阨三关,直逼汉水东岸!
楚国见此,惊恐不已,被迫在战略被动之下仓促迎战,发兵日夜兼程奔赴汉水西岸!
如此,吴楚之间的战略决战,在吴军掌握战略先机的情况下展开了!
“鼓励”对手的错误
吴楚隔汉水对峙。
此时,吴军人少而精锐,利在速战,一举破敌;而楚军人马众多,且在“主场”,补给充分,利在持久。
因此,楚左司马沈尹戍提出了一个绝杀之法:您在这里带兵与之相持,我去方城集结部队,袭其后方,阻塞冥阨三关,断绝其补给。然后,我们夹击之,必能一举破吴!
[var1]
楚将囊瓦答应了这个建议,沈尹戍立刻去方城集结部队去了。
然而,正如伍子胥所说,楚军军令不一,政出多门,内部矛盾极大。
武城大夫黑和史皇怂恿囊瓦:您以元帅的身份统帅这么多人,已足以立功!为什么让沈尹戍分享功劳?
于是,囊瓦立刻渡河进攻!
[var1]
其实,囊瓦的做法,很“聪明”:如果出击不能取胜,再退回来执行原计划不就好了?如果出击取胜,那我就能独得全功!
这样的“智慧”、小聪明,实在太常见了!
然而,吴军喜欢的就是这种“小聪明”。
吴军可不会急着把你赶过汉水去,他要的是全歼!
因此,吴军利用楚军的“小聪明”,“配合演出”,连连后退,引诱楚军前进。
[var1]
到了大别山南麓的柏举,吴军认为:决战决胜的时候到了!
夫概的指挥
坚决提出决战的是阖闾的兄弟夫概:囊瓦不仁,手下没有必死之心。我为先锋进攻,必能打乱敌人,然后大军齐出,必然能取胜!
夫概得出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
整个撤退过程中,从小别到大别,夫概一直率领吴军与楚追军进行小规模交战。
一方面,在这些交战中,楚军总是失利,且士气越发低落,疲惫不堪。
另一方面,夫概对楚军各部的情况已有掌握。
因此,只要选择好出击方向,是可以给敌人制造足够混乱的。
同时,当时,楚又有援军抵达,但彼此相互轻视,互不协作,各自立营。
这样的部队,兵力虽多,在混乱中根本无法协调,很容易演变成大崩溃!
然而,阖闾还持重,否决了这个意见。
[var1]
熟料,夫概却表示:“臣义而行,不待命也!”直接率军冲击,并很快击溃了楚军。
阖闾见状,立刻挥动大军,引发了楚军的崩溃!
楚帅囊瓦果然垃圾,抛弃军队,去投郑国了。而其他几位楚将则战死沙场!
群龙无首的楚军,崩溃了!
然而,楚军必然兵力众多,一时抓也抓不完,如果追击的姿势不正确,也是可能让其重整旗鼓的。
在楚军逃到清发水时,争先渡河。阖闾企图立即猛攻。
夫概指出:困兽犹斗,何况是人?现在急着进攻,敌人背水一战,我军还不一定搞得过!不如“半济而企后可击”,这样前面有人逃命逃走了,后面的人羡慕,必然也“努力”逃跑!我们就好办了!
阖闾采纳其计算,果然以极小的代价斩获众多!
[var1]
可以说,孙武、伍子胥的战略谋划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战场临阵指挥,决战决胜,吴军还是依靠夫概!
破郢
此时,原本跑去抄吴军后路的沈尹戍见状,也紧急赶来相救。他们会合败退下来的楚军,企图阻击吴军。
[var1]
其实,这时候的楚军,兵力仍也不在吴军之下,放在平时,胜负难说。
然而,此时的吴军,正是杀疯了的时候,他们没有停下来对峙,而是立刻发起猛攻。
老规矩,先打弱敌,引发敌人的崩溃!
吴军趁败退的楚军正在埋锅造饭,迅速发起袭击!士气低落的楚败兵迅速崩溃!
随后,吴军又趁连胜之失,对沈尹戍部发起总攻!
沈尹戍拼死作战,但毕竟大势已去,阵亡!
如此,楚军全线崩溃,再无力抵抗了。
吴军五战五胜,直逼郢都!
楚国虽然在郢及周边要地部署了防御兵力,企图负隅顽抗。
郢都城池坚固,楚国在各地仍然有庞大的地方军,如果楚王坚持抵抗,未必会败!
然而···楚昭王吓破了胆,带着妹妹和少数臣子逃走了!
那还打个屁!
吴军一来,楚军皆各自散去!
柏举决战后的第十天,吴军一举破郢!
功亏一篑
然而,入郢的吴军,后续的善后举措失误了。
吴军入郢后,大肆掠杀,捣毁楚国的宗庙,咂毁楚国重器“九龙之钟”,火烧楚国粮仓。
为了羞辱楚国君臣,吴“以班处宫”,吴王阖闾、伍子胥、孙武等人占据楚君臣的财宝,奸淫其妻女,伍子胥更是将楚平王掘墓鞭师!
[var1]
如此,原本对楚统治者不满的楚人组织起来反抗,“奋臂而企为之斗”、“各致其死”,坚决抗吴。
而原本仇视楚国的列国,也为吴国的暴行所震惊,开始同情楚国。秦国开始出师救楚。
更严重的是,胜利后,吴国内部矛盾也激烈起来,夫概回国自立为王,与阖闾抗衡。
原本想占据楚地的阖闾被迫回国与夫概相争。
而留在楚地的吴军也在内外交困下难以为继,被迫撤回了吴国。
灭楚之事,功亏一匮!
此战,吴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奇迹。
在孙武、伍子胥等战略大师的辅佐下,吴国抓住楚国的弱点,先以小胜剪其羽翼,又以分军进取疲敌误敌,为决战决胜创造了条件!
其后,吴军又以远距离大迂回,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战火直接烧到楚国的心脏地区,赢得了战略主动!
其后,在决战的战场指挥中,吴军先是后退诱敌,后是果断出击,再是时缓时急的追击,牢牢把握节奏,决战决胜,一举歼敌!
吴军在此战中的创新,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从此,“约日定地”的会战模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连续作战、运动歼敌、灵活机动、出奇制胜,成为我国古代战争的崭新特点!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