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引人注目的“兄弟”——贤德的子鱼与不智的宋襄公

《左传》中引人注目的“兄弟”——贤德的子鱼与不智的宋襄公

()
中文名:
《左传》中引人注目的“兄弟”——贤德的子鱼与不智的宋襄公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宋襄公虽然名列“春秋五霸”,但在位仅十四年,宋国国力不强,霸业如昙花一现,对列国情势之影响有限,所以《左传》中有关宋襄公的事迹并不多。 然而,在极少的篇幅之中,《左传》以简洁的风格、利落精要的笔法,将宋襄公迂腐固执的形象,作了一番完美的刻画

秦朝名人推荐

宋襄公虽然名列“春秋五霸”,但在位仅十四年,宋国国力不强,霸业如昙花一现,对列国情势之影响有限,所以《左传》中有关宋襄公的事迹并不多。

然而,在极少的篇幅之中,《左传》以简洁的风格、利落精要的笔法,将宋襄公迂腐固执的形象,作了一番完美的刻画,这正呼应了宋襄公如昙花一般的霸业——虽然短暂,却令人印象深刻。而令人过目不忘的原因,除了宋襄公本身具有鲜明的性格之外,自是得力于《左传》作者灵活运用了“对比法”来塑造人物。

[var1]

宋襄公画像

在《左传》中与宋襄公对照的人物,正是与其同进同退的子鱼——“襄出则子鱼立,襄入则子鱼退”。子鱼和襄公的对比演出,不仅汇集了读者的目光,更让两位主角的性格有了立体且完善的呈现。

一位是贤德睿智的谏臣,一位是迂腐不智的君王。这一对,不愧是《左传》中最引人注目的兄弟、君臣。

子鱼器识卓越,智慧过人

宋襄公即位后,遂任命子鱼为左师掌理国事,宋国因此而大治。在《左传》的记载中,作者以一“治”字作为结尾,行文简洁利落,为子鱼的智慧和能力作了有力的见证,亦展现了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左传》中对子鱼和宋襄公的描写最多、刻画最深的自然是“泓水之战”。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讨伐郑国,楚国伐宋以救郑。

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

子鱼去年冬天预言之灾祸发生了。宋军和楚军在泓水对峙,子鱼认为敌人尚未渡河,可以即刻下令攻击,遭到宋襄公的反对;楚军渡河后,列阵未成,子鱼再度请求攻击,宋襄公则再次反对;待到楚军摆好阵势展开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在此役中受伤。

[var1]

《东周列国·春秋篇》宋襄公剧照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三传对“泓水之战”的记载,以内容而言并无太大差异;就人物而言,《左传》、《谷梁传》都以宋襄公及子鱼为主角,《公羊传》则以“有司”替代了子鱼的位置,对于官吏姓名并未提及。

就叙述手法而言,《公羊传》、《谷梁传》以对话为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依序记录臣子不断请求攻击楚军,而宋襄公一再拒绝;但《左传》则采用“先叙后议”的方法,将“泓水之战”分成两部分,并分别处理:前半部分以对话来呈现作战过程,后半部分则阐述宋襄公和子鱼的作战理念,在史料处理及谋篇技巧方面,《左传》显得独具一格。

宋、楚“泓水之战”被后世列为《左传》十大战役之一,作者仅用六十个字叙述,非常简洁。子鱼两度请求进攻时,宋襄公一再反对,《左传》只用“未可”、“不可”四字带过。

在玲珑看来,作者此举“故弄玄虚”,只记录事实,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读到这里大家都认为宋襄公胸中自有甲兵数万,且胜券在握。此乃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写作手法。

前半部分读者们满心期待的结果,却是令人气结的扼腕叹息——“宋师败绩,公伤股”;后半部分先记宋襄公“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写子鱼“明耻、教战,求杀敌也”,可见子鱼言战之淋漓痛快,足破宋襄公之迂腐。宋襄公不合时宜的思想,对照子鱼精确求变的兵法论述,君臣二人精拙立见。

[var1]

《东周列国·春秋篇》宋襄公剧照

又,宋、曹、邾、鄫四国在曹南会盟,鄫子来不及参加,结果宋襄公要求邾文公杀死鄫子来祭祀土地神,子鱼以“得死为幸”强谏;两月后宋军包围了不肯顺服的曹国,子鱼再度诤谏,期盼宋襄公偃武修德。相比迷信、鲁莽的宋襄公,冷静、理性的子鱼,和他谋国处事的明确理念,显得格外出众。

在战场上,子鱼是胸中自有甲兵的军事家;在庙堂上,子鱼是见解犀利、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对传统的德治观念自有坚持,却不因此拘泥而墨守成规,无愧是一位文武兼修、具有多元智慧的贤臣。

子鱼直言直谏,忠心耿直

每当宋襄公有所举动,《左传》便记载子鱼以讽刺之言贬之。《左传》不仅以对比的手法刻画了子鱼和宋襄公之形象,也肯定了子鱼之善谏。为了呈现子鱼直言直谏的特质,从子鱼出场到退场,作者极尽语言描写之能事,鲜活了子鱼的谏臣形象。

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

宋桓公生病,太子兹父再三请求父亲立年长且仁德的子鱼为君,子鱼则以为能让国的兹父才是仁者,自己不如他且受国不合礼制,便快跑而出。

在玲珑看来,“兄弟让国”在诸雄争霸的春秋时代本属异事,《左传》特别以当事人现身对话的方式来表现,显得格外生动、深刻。子鱼先破“仁”字,后驳“长”字,可见《左传》运用了“倒换”之笔法。无论是有意还是巧合,这种笔法恰好为子鱼和兹父日后的对立,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线索,亦暗示了子鱼的谏臣身份。

行动是人性格的表现,语言则是人内心世界的显露。因此,对行动的描写一定要选择最有意义的行动,最好是有思想性且又能显示人物性格的行动。正因如此,除了条理清楚的对话之外,《左传》对人物行动的描写亦匠心独具,“遂走而退”四字,不仅与对话相呼应,也显示出人物果断、耿直的性格,子鱼的谏臣形象已呼之欲出。

[var1]

《东周列国·春秋篇》齐桓公剧照

在上文“宋公要求邾文公杀鄫子祭祀神灵”这一事件中,子鱼对宋襄公失德越礼的行为,感到义愤填膺。他以“用”字为轴心,先提出“用人祭祀难道不违反礼制吗?”其次质问“如果祭祀的目的是为了人,那么用人祭祀,谁敢享用?”宋襄公一心想效仿齐桓公,子鱼便以齐桓公作为例子,说明霸者尚德的道理,最后直“怼”宋襄公:“如今一会盟就侵害两国国君,霸业如何能成?”

子鱼连续说了四个“用”字,字字铿锵;连续三次提问,条条入理;最后子鱼以“得死为幸”作结,锋利简洁,令人叹服。这段诤谏宋襄公的言辞,不仅突显出子鱼仁厚的性格,也显露出他具备智者的见识,当然最重要的是,它确立了子鱼忠心耿直的谏臣形象。“得死为幸”四字不仅展现出他直言无讳的气概,也流露出他内心深深的忧愤。

遗憾的是,子鱼这番诤言似乎没有让宋襄公觉醒,宋襄公仍然想依赖武力称霸。这对当年互相让国、后来齐心协力的兄弟,开始显出不同的性格和政治理念。

[var1]

《东周列国·春秋篇》宋襄公剧照

僖公二十一年春天,宋襄公举行了“鹿上之盟”,子鱼认为小国争当盟主是灾祸,宋国恐怕要灭亡了。子鱼此诤言,言犹在耳,但宋襄公不能听,结果秋天时宋襄公在孟地会盟时便被楚国俘虏,直到冬天才被释放。

《公羊传》详细地记载了这一起“绑架事件”。简而述之,就是:楚国背信,俘虏了宋襄公,并且以此要挟宋国,没想到子鱼临危受命、回国继位,如此一来,宋国有了新君,楚国的诡计便无法得逞,只好释放了宋襄公,子鱼亦不负所托,归政宋公。

《公羊传》的记载,显示出兄弟二人互信互助、无私无我的高尚情操;反观《左传》的记载,则着重在子鱼对宋襄公的诤言。子鱼两次诤言中出现了三个“祸”字,与之前宋襄公让国时的连续三个“仁”字相映成趣;宋襄公虽然被释放,但子鱼仍指出“祸犹未也”,显示出子鱼之忧患意识,也为宋襄公的命运预作暗示。

[var1]

《春秋左氏传》

子鱼言辞虽简短,但直言直谏的气势十足,他当已意识到宋襄公之不自量力、称霸心切,所以言语愈加激烈。子鱼示警频频、宋襄公一意孤行,二人已渐行渐远,在《左传》作者对比手法的描写下,这对兄弟的形象更加鲜明:一是仁厚贤明,一是昏庸愚昧;一是高瞻远瞩,一是短视近功。

宋襄公的迂腐不智,不仅让子鱼痛心,也让后人气结。面对执迷不悟的宋襄公,子鱼不断诤谏,即使在“泓水之战”战败、宋襄公重伤之际,子鱼依旧直言直谏,其忠心耿直的性格全然流露,而这一段精彩的退场谏言,亦为他的谏臣形象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