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始皇尚水德,还是天数思想,为何秦国流行数以六为纪?

是秦始皇尚水德,还是天数思想,为何秦国流行数以六为纪?

()
中文名:
是秦始皇尚水德,还是天数思想,为何秦国流行数以六为纪?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在中国人眼里“六”代表着“顺遂”的意思,很多人喜欢选择“六”这个数字往往是因为看中“六”的好寓意。在秦朝也流行“数以六为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写道:“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但是这其中原因至今仍

秦朝名人推荐

在中国人眼里“六”代表着“顺遂”的意思,很多人喜欢选择“六”这个数字往往是因为看中“六”的好寓意。在秦朝也流行“数以六为纪”,《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写道:“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但是这其中原因至今仍然是有争议的,有说是因为秦始皇崇尚水徳,也有的说是受到天数思想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为什么秦朝流行“数以六为纪”。

[var1]

1、秦朝是水徳之始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太史公也认为秦始皇是因为信“水徳”,才会为了顺应水徳命数,在制定度量衡的时候“数以六为纪”。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水徳。

五德之说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五德,即“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五种德行。五德周而复始,形成循环。五德之说也常常被用来来解释王朝的兴衰与变迁 。

秦朝王室以黄帝作为为自己的祖先,黄帝是土德,少昊是木德,颛顼是金德,帝喾是火德,帝尧是水德,帝舜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属于金德,周文王属于火德,按照这样的顺序从而推导出秦朝属于水徳。

在五德学说之中,“六”是水徳对应的数字。

所以为了顺应水徳,秦始皇就“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将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度量数字都改为“六”。除了这些日常度量衡,“六”这个数字在秦朝的运用十分广泛。

秦始皇在咸阳所建造宫殿的数目、在各地刻石的字数、秦阳陵虎符铭文、甚至是阿房宫的瓦当、“锺鐻金人”的个数都是六的倍数。还有当年秦始皇封禅,各项设施之高度、广度标准;强制迁徙咸阳的户数甚至是秦俑中的发辫数字皆与“六”有关。

支持“数以六为纪”是因为秦始皇尚水徳的另一方面是秦朝的其他方面规定,制度也和“水徳”一说关系密切。在五德学说中,水尚黑。而秦朝的服饰多为黑色,就连皇帝的龙袍也是一黑色为主。五德学说中又有,水尚阴,水徳对应刑杀。秦朝在刑法方面,主张刑罚严厉,不重视仁义和气。

因为秦朝方方面面的规定都和水徳有关,所以很多学者都把“秦始皇崇尚水徳”作为解释秦朝很多问题的选择。

[var1]

2、有关“水徳”解释的疑点

但是,在后世人对史料的考证和对比中发现,“数以六为纪”并不是秦朝特有,只是在秦朝比较流行。

早在先秦时期,“数以六为纪”就已经形成,在两汉时期依然流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重了“六艺”;春秋战国和周之间重视六卿;《周礼》中的分官制度为六官。《左传》中记载的“郑六卿”“晋六卿”、宋“六卿”乃至周“六军”与诸侯“三军”、晋国之“六正”与“三十帅”都可以证明,“六”这个数字早就被普遍的使用。

也就是说,秦朝“数以六为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受到一些先前思想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秦始皇崇尚水德”这一点。

而且,“水徳”这种说法最大的疑点就是:汉朝的纪数方式。尽管汉代的五德属性因为刘邦和项羽的对峙有所争议,但是汉代在制定度量衡上并没有遵循“五德学说”这个规律。因为不论是“土命”对应的数五还是“火命”对应的数七,都没有在汉代得到体现。

汉代大多制度都是遵循秦朝旧制,但是在数字的规定上却和秦朝不同。汉朝受秦朝影响很大,五德之说在古代对君王德影响其实很大,这样的有悖于五德之说,这些种种不禁让人怀疑,秦朝的“数以六为纪”是否是为了顺应水徳?

这看起来,“数以六为纪”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史记》中说的“方今水德之始”。

[var1]

3、天数思想的影响

天数思想是古人在对天象研究得出的规律后总结出的思想。在古时候,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原因了解很少,所以认为很多事情是受到天象的影响。因此,对天数思想很是崇奉。

天数思想存在的时间早,对古代的中国人的生活,行为甚至是帝王的决策都有很大影响。从先秦时期就早已流行起的“尚六之风”来看,秦朝“数以六为纪”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天数思想的影响延续了先秦时期的做法。

《周易》把数分为地数、天数,以此来象征着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天数和地数代表的奇数和偶数的不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同时又以数分天地,奇为天,偶为地。天数思想中,和天配位的数字有:“三”“六”和“十二”,《左传》《国语》《逸周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古人认为,天象运转和人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和天象有关的东西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常常会在“地上”的人的生活之中有所体现。“三”“六”“十二”这些直接和天象有关联的数字,势必会被用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var1]

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这样的体现。《左传》中这样写道:“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国语》有云“天之三辰……地之五行”,在这样的的信奉基础上,“天道三人道三”的观念在当时尤为深刻。从这些也可以看出,天数思想的影响力之大。

那既然,“三”“六”和“十二”都是和天象有关联的数字,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都偏偏用了“六”,而不用“三”和“十二”呢?

其实,在秦朝之前,对“十二”的崇奉也很普遍。我国古代有岁星纪年法,就是用木星的公转周期来纪年,其周期也大概为十二年。《左传》中有记载:“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根据天象来看,“十二”是一个很尊贵很重要的数字,一年十二月。

但是,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数最好不过十,古人以“九”为尊不无道理。“十二”虽然符合天象,但是他毕竟已经超过了“十。”《易系辞》 中这样规定:“天一, 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轨,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超过“十”的“十二”无法顺应变化而行鬼神。

而“三”则是因为太小了,如果用“三”来纪数,则会造成很多麻烦。作为“三”的倍数,“十二”的半数,“六”,用来纪数就显得合理很多。而且在天干地支中,十干与十二支相配,与每干相配的不多不少恰好就是六支。以此看出,“六”这个数在天数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拿他来纪数也是最合适不过的。

[var1]

4、一些其他解释

虽然从五行和天象两个角度来解释是主流被认可的两个观念,但是,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发挥作用。简单地为大家梳理梳理。

音律在古时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古人认为:音律和度量衡之间是存在某种奇妙的联系的。

《律历志》是《汉书》将音律、历法、度量衡合并记叙在中的一本综合性的律历,其中称律分为十二,又又分阴阳。这一方法其实也是在模仿来自天文学上的“十二辰”。“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六律六吕,而十二辰立矣。”都是出自《律历志》,这也正好解释了音律和数字之间的联系。

如果是在制定的度量衡的时候考虑到了音律,那么“六”和“十二”是很难被躲过去的。

还有人提出,秦朝的这种度量衡规定,和秦王一统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于秦朝为何如此钟情于“数以六为纪”,学者们的说法其实有很多,至今还没有确定的定论。

一项决定不可能就只是一方面的影响就能够做成的,所以在我看来,秦朝“数以六为纪”的这项规定很有可能融合了多方面的因素。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从“五德学说”还是“天数思想”来看,“六”都是最合适的一个数字。

[var1]

《易经》中有句话叫:“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这句话恰好就是五行学说和天数思想的一个结合。古时候,人们以水来作为依托,用五行解释天地宇宙之间的关系。“五德学说”和“天数思想”其实也是有着关联的。

可惜的是,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早就在他的陵墓中长眠不起了,也不曾留下什么具体的话语来解释秦朝“数以六为纪”的规则。现在的种种说法都只是我们后人根据已经有的史料记载对前朝的合理推断甚至是猜测罢了。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