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法家:申不害的“术”,为何没能彻底改变韩国?

谈法家:申不害的“术”,为何没能彻底改变韩国?

()
中文名:
谈法家:申不害的“术”,为何没能彻底改变韩国?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但随着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周王室的信誉和形象大大受损,诸侯之间的战争再不是争霸即可,进入了弱肉强食的兼并丛林,不变法不图强,就只能坐着等死。 [var1] 这时法家各派代表最容易找工作,因为各国君主的目标通过法家各项主张最容易达成,如孔孟那

秦朝名人推荐

但随着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周王室的信誉和形象大大受损,诸侯之间的战争再不是争霸即可,进入了弱肉强食的兼并丛林,不变法不图强,就只能坐着等死。

[var1]

这时法家各派代表最容易找工作,因为各国君主的目标通过法家各项主张最容易达成,如孔孟那种一味推崇德治,听起来虽然很高大上,可实行起来却太理想了,根本不适应丛林争霸赛,被抛到一边。

而我们能知道的是,齐楚韩魏赵韩秦7国变法,秦国是最成功的,在秦国拉开变法序幕的商鞅重“法”,而非“术”、“势”,就像华山派也有剑宗气宗之分一样,法家这3派主张倾向不同,便导致了他们各自在推行变法时注意的重点不同。

[var1]

商鞅的重“法”,重点在于让新法能长久维持下去,不依靠君主的权威,也不依靠驭下的权术,而是让新法在现实中打下稳固根基,譬如说,依靠商鞅新法通过战功在秦国崛起的新贵族们,自然会维护新法,这样即使商鞅被车裂,新法依然能在秦国继续推行使用。

《史记·秦本纪》载:“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

孝公死后,原本就和商鞅站对立面的秦国保守旧贵族甘龙即刻跳出来主张恢复秦穆公时期旧制,但秦惠文王没有听从,这就能证明商鞅变法的成功,商鞅真正挽救了积弱的秦国。

[var1]

而与商鞅对比,在韩国实行变法的申不害,变法成效却只维持了一时,没能真正改变韩国在七雄中实力靠后的局面,甚至,当秦王嬴政展开灭六国行动时,韩国还成了最先从战国大擂台上被踢下去的那个——

公元230年,韩国土地被秦军彻底占领,嬴政在韩国故地置颍川郡,宣告了韩国已成为过去式。这其中固然有韩国地理位置就特别吃亏,被秦、齐、魏、楚团在中间难以喘息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但申不害的变法,确实没能为韩国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道路。

韩国的早早灭亡,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申不害在韩国为相那15年有点白干。那申不害的变法与商鞅有何不同之处,为何商鞅的新法能长久,申不害的新法却无法在韩国久存呢?

[var1]

申不害属于“术”派。他强调君主的权威,强调君主要集权,臣子不得有任何越权行为,君主要时刻注意,绝不能让臣子权力凌驾于君主之上,申不害的思想明显对支持他变法的韩昭侯有所影响。

《韩非子》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酒宴,韩昭侯喝醉了睡着了,掌帽官看到后担心他冷,便找了件衣服给他盖上。

可是,这原本应该是掌衣官做的事情,等韩昭侯醒来,得知一切,便把两边都处罚了。因为他觉得掌帽官的做法是越俎代庖,有越权嫌疑;至于掌衣官那就更简单了,失职。

虽然有理有据,但如此一来,往后谁还敢轻易关心君王的身体,谁还敢去做自己职责之外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呢?君主的权威的确加强了,可如此法度,都系在君王的能力与权威上,一旦遇上个能力不足的人,法便无所依托,就像没有打下稳固根基的大厦,建得快,倒得更快。

[var1]

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与商鞅变法确有相同之处,他们都非常注重农业发展,《申子》中提到过,“土,食之本也”,在申不害看来,那些早期圣王能够掌管天下,粮食丰足、国家富有是很重要的因素,若是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再强调仁义道德又有什么用?

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法家在现实主义问题中的先进之处。然而,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首先是冲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威胁君主集权的强族下手,其次便是整顿官吏,以考核形式优胜劣汰——这其实与现代一些公司的管理有相似处。

现代管理中也不乏注重个人权威的老板,但这样的老板,未必能看到公司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未必能从长远角度出发设立一套可持续发挥作用的稳定运行机制,譬如奖惩要么格外宽松要么突然严格,给员工一种公司的运营在老板一人,不需要我多做什么,多想什么,多做多想反而会招人侧目,不如混日子的感觉。

[var1]

韩国的变法就颇有这种风格,据《韩非子》,就连申不害本人都曾为自己的亲人求官,岂不是将“法”的地位置于君主权威之后?若法可随着君主的心意而变,那这种“术”指导下的变法只能争取一时之功,绝不能成就长远之效。

公元前337年,申不害死,2年后,韩国宜阳之地被秦军占领,韩昭侯想不通,抑郁在心闭门不出,不久也去世了。这两人先后一走,韩国变法就没能很好延续下去,实际已算失败。

变法是触动利益的,本就很难,若是不能在现实基础上看到未来,审时而变,仅凭一时策略就想高枕无忧,那么必定只能被淘汰。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