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真正的刽子手?从战神白起看长平之战背后的故事

谁才是真正的刽子手?从战神白起看长平之战背后的故事

()
中文名:
谁才是真正的刽子手?从战神白起看长平之战背后的故事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var1] 一、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功大于过?还是反之? 1. 长平之战爆发前因以及战役后果 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爆发了一场持久且又双方兵力消耗极大的战役——长平之战。要说起这场长平之之战的爆发,还得要从“上党之争”开始说起:公元26

秦朝名人推荐

[var1]

一、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功大于过?还是反之?

1. 长平之战爆发前因以及战役后果

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爆发了一场持久且又双方兵力消耗极大的战役——长平之战。要说起这场长平之之战的爆发,还得要从“上党之争”开始说起:公元262年,秦出宜阳,拿下了韩国的“野王”城。因秦占领了“野王”之后,韩国的上党和韩国都城的联络都切断,导致了上党成为了一块孤立无援的地盘。在这个紧要的关头,韩王不得不选择把上党十七城送给秦国来给自己一丝喘息的机会。

秦国的目的也很明显,拿下“野王”城,就是要上党这块地盘。因为这样可以完成秦武王时期的战略目标:“寡人欲容车通三州,窥周室,死不恨矣。”说白了,就是要取代周室王的天下,而这一步战略性必须要东出,其中最为大的一个阻碍就是赵国。如果拿下了上党,那么紧接着就可以攻进赵国的都城邯郸。只是没有想到,上党最后落入了赵国的手中,于是就爆发了这一场长平之战。

其实一谈及长平之战,很多的人可能只会记得赵括,毕竟“纸上谈兵”的印象太过深刻。其实在最初,并不是赵括为主帅,而是廉颇。公元前260年,赵国任命廉颇为主将,秦国任命王龁为主将。赵国廉颇采取坚守不出的战略,而秦国也攻不下来。为此,两军展开了长期的对峙。只是没有想到,赵国的后备军需粮草不再支持长期的坚守,为此赵王也很是不满廉颇,加之又听信秦国反间计,用赵括换掉了廉颇。

结局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史记中有过对此战役的记载:“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秦国秘密换掉了王龁的将领,改用了白起上场。对于一个初上战场的赵括,白起利用他急于求胜的心思,假意失败,最后围困赵括,让赵括陷入了包围且孤立无援的状况,最后失败了长平之战,秦国赢得了胜利。

[var1]

2. 长平之战胜利,白起功过不能相抵

诚然,这场战役能够胜利,是因为白起的上场,利用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打的对方兵力损失惨重。从这个层面来说,白起是有功之人。不过,他也同样有过。史记中对这场战役有过很详细的记载,“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说得也并不是假话。

可以说,白起这场战,靠的就是“自损八百,伤敌一千”的战略,导致了秦国在短时间内军事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后来的邯郸之战中,还败给了赵国。同时,该场战役的胜利并没有达到最开始的目的——“上党之争”。在这之后,上党的十七座城池仍然在赵国的手中,所以秦国真的不算胜利。

而且因为战后,白起设计坑杀了赵国几十万的投降士兵这件事情,导致了秦国一下子受到了政治外交上的限制。在邯郸之战中,赵国能够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仍旧采取外交政策赢了秦国。这其中不乏有白起的“坑杀”杰作。所以他所谓的功,跟其过错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var1]

二、白起之死,是君主所为,还是死得其所?

1. 历史固有功高震主兔死狗烹,前有例子,后有迹可循

在长平战役三年之后,白起以一句“我何罪与天下爱而至此哉?”,在流放之前被秦昭王赐死。可以说,他是被逼迫的。而世人谈及白起之死,也不免大多有些义愤填膺,皆道秦昭王无任何容人之心,有过河拆桥的嫌疑。

但是否真的是秦昭王无容忍之心?不尽然。且看一开始,白起欲在长平之战之后乘胜追击,满足历来战役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计划,被秦昭王下令退兵之后,便一直称病不起,找着借口不再带兵。后来甚至在秦昭王屡次三番邀请出战之时仍旧拒绝,甚至在秦昭王攻邯郸接二连三败退的时候,白起还来了一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来嘲笑秦王。这样的下属,想必没有任何一个君王愿意有容人之心。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秦昭王是害怕白起功高震主,威胁到自己的位置而采取了这样的做法。不过,这放在历史中,秦昭王也不是第一例,甚至也不是最后一例,这实在不能成为秦昭王赐死白起的黑点。

[var1]

2.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总归逃不过死得其所

如果非要评价白起之死,也始终逃不开死得其所四个字。诚然,如此之说,或许很多的人会反驳,白起是谁?一代名将,为了秦国付出了这么多的精力,乃至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秦国。不置可否,白起的军事才能几乎是公认的。按照后人的诉说,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得到功成身退的圆满结局。可白起真的不是死得其所吗?是的。

这还要说到秦国的军事制度,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商鞅变法的其中一个内容。在商鞅变法的军功授爵制度中,不同的爵位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将有不同的待遇。以此来诱惑士兵们奋勇杀敌,在战场上打下一场又一场胜利的战役。

而其中的细分就有些更为的诱惑了,《韩非子·定法》中曾这样记载过秦国的军功奖励制度:“商君之法曰:斩首一者爵一级...斩首二者爵二级...”。大意大概是如果斩杀了敌方一个士兵,就可以进一级的爵位,如果说斩杀了两个敌人,就可以进两级的爵位。甚至还有更甚者,在《商君书·境内》中指出:其战也,五人来薄为伍,一人羽轻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大意是说,五个人为一个队伍,如果说在这个队伍中一个人战死,那么其他的四个人就会获罪,唯一能够将功折罪办法就是杀更多的敌人,并且在杀敌数量上超过战死数量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赏赐。

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有的军功奖励和敌方的斩杀数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士兵想要更多更好的待遇,更高的爵位,那么就要不断的斩杀多个敌人。虽然,这样的军功奖励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把利剑,这样可以让士兵在利益的加持下更加奋勇的在战场上杀敌。可是商鞅似乎忘记了,利益太大的时候,人也是会在利益中迷失自我,这样的军功制度存在太多的弊端。

再次回想起长平之战之后,被白起坑杀的几十万的投降士兵,你们还会认为白起是一代战神,而不是一代杀神吗?我们根本不能排除,他是否是为了军功制度才采取这样残忍的做法,毕竟长平一战,秦国士兵也死伤惨重。如此说来,武安君白起又何谈不是因为自己的杀戮而死得其所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进尽阬之,是足以死”。

[var1]

三、战神名将逝去,后人惋惜,而那几十万的士兵终于闭上了眼

1.白起之死值得,至少安抚了那几十万的士兵亡魂

白起的死对于秦国来说不值得,后人也一直再说,秦昭王不应该在那个时候就赐死白起,若是留着他,其他国家都会因为白起的存在,而率先就会在心理压力上输掉,更别说战役上了。事实上,在后面的邯郸战役中,因为失去了一代战神,秦国也是接二连三的败退,可见,失去白起秦国的损失有多么重大。

可是,对于那几十万被坑杀的士兵来说,白起之死值得,至少他们终于能够彻底的“闭上眼”。就好像,白起在临死之前说“是以足死”的话语一般,他的死足以慰藉那数十万的亡魂。

2.利益熏心的时代,我们很难保持初衷

白起有坑杀几十万降兵这样深重的杀戮之风,我们不能全然怪白起。要知道,在这样利益熏心的军功制度下,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住自己的初心,更何况是依靠着杀敌建立众多军功的白起了。尝到了更多甜头之后,谁愿意停步不前?

是的,利益熏心的时代,我们很难保持自己的初衷。也难为可以记得“人之初,性本善”的真理,这不是白起的错,错是那个时代铸就了一个如此的白起!

一代英雄逝去,我们应该惋惜的是其才能没有得以最后的价值,也应该惋惜他最后没有风光的战死在沙场。不过,我们不可以对之过错放任不理,谁又能替那群数十万被坑杀的士兵们原谅一代将神白起呢?

参考文献:

《战国策·秦策二》

《韩非子·定法》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吕氏春秋·应言篇》

《商君书·境内》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