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大胜后,秦昭襄王为何赐白起一死,却让范雎得以善终?

长平之战大胜后,秦昭襄王为何赐白起一死,却让范雎得以善终?

()
中文名:
长平之战大胜后,秦昭襄王为何赐白起一死,却让范雎得以善终?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秦昭襄王乃是少有的明主,他赐白起一死,绝不会出于一己之私愿。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却让收取贿赂,极力罢战给了赵国喘息机会的范雎善终呢?他的决定其实没错。 [var1] 将相之间的事情始末 长平之战,白起斩杀赵卒45万,威名显赫。在白起看来,

秦朝名人推荐

秦昭襄王乃是少有的明主,他赐白起一死,绝不会出于一己之私愿。秦昭襄王为何赐死白起,却让收取贿赂,极力罢战给了赵国喘息机会的范雎善终呢?他的决定其实没错。

[var1]

将相之间的事情始末

长平之战,白起斩杀赵卒45万,威名显赫。在白起看来,经此一战,赵国已经失去抵抗之力,如果不给他喘息时机,以大胜之师乘胜追击,则赵国都城邯郸一举可灭。

赵王自然也深知形势危急,为了避免赵国被灭国,于是派出使者前往秦国见秦相范雎,不仅贿以重金,还带了一套游说之词。

赵王派的人名为苏代,是苏秦的弟弟,有名的纵横家。赵王“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苏代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范雎,使赵国得以保全。

苏代利用了人性中的贪婪和嫉妒,他先以丰厚的钱财贿赂范雎,又对范雎晓以利害。苏代认为,白起此番长平一战,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如果他能够再进一步攻下邯郸,灭亡赵国。他的功劳将达到一个顶峰,“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

[var1]

赵国如果灭亡,秦国距离一统天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秦昭襄王将建立不世功业,届时登基称帝,以白起之功,必然位列三公,到时候您范雎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范雎一听,深以为然,决定劝说秦昭襄王接受赵国割地六城,以和为贵。秦昭襄王觉得范雎说的有道理,“王听之”,于是秦赵两国就此罢兵。

“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这件事情范雎不仅得到了丰厚财物,还限制了白起的功劳,可谓一举两得。但是白起却失去了位于周、召、吕望之列的天大功劳,这让他很生气,与范雎不合。

白起之死

白起作为秦武将集团的代表,他自然希望通过建立不世功勋来获得利益,同时维护自己的武将集团在朝廷的地位。换句话说,白起想攻灭赵国邯郸,有自己的私心。

长平之战虽然取胜,但是却花费整整三年时间,最终白起能够取胜,主要得益于赵国换将,赵括让他有了可乘之机,但这只是直接原因。白起获得长平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秦国的国力远胜赵国,经过长时间的消耗战,赵国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var1]

秦昭襄王对他的信任和赌上国运的全力支持,也是获胜的关键。也就是说,长平之战的取胜,是国君、国力、武将三者的比拼,白起只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长平之战的结果虽然看着美妙,斩杀了45万赵卒,但是秦兵也损失过半,这3年来的消耗同样让国内15岁以上青壮人数骤减,并且国力空虚。

秦赵两国之间的僵持,不是秦汉的对垒,在他们周围还环绕着5位虎视眈眈的强敌。所以,白起为了成就自己的吕望之功,想一举攻灭赵国,其实是一种私心大于公心的举动。这种拼上所有夺得一时胜利的行为,显然对秦国一统天下的长远目标不利。

秦昭襄王不想拼死攻灭赵国,因为“攻赵”是其他国家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灭赵”,他们绝不会束手旁观。万一其他五国联兵而来,风险太大,几代人的努力岂不是毁于一旦?从全国考虑,秦昭襄王并不希望白起继续用兵,而是希望稍作缓和,休养生息。

白起回国后,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秦昭襄王调整好了,派兵攻邯郸时,白起生病了,就让五大夫王陵带兵前去,结果损失五校(一校8000人)兵马。

[var1]

秦昭襄王一看情况不妙,就去请白起出征。白起此时已经痊愈,但是他却拒绝了秦昭襄王,理由很多,总之是表达邯郸不可攻打的意思。秦昭襄王无奈,就派范雎去请他。

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昭襄王此举大有深意,他深知白起心里生气,所以亲自去请他,让他消气,结果白起不给面子,秦昭襄王知道范雎与白起不合,白起肯定生范雎的气,所以又派范雎去请他,这不是明摆着,秦昭襄王和秦相都去向白起服软了,可是白起还是不去,还称病不出了。

白起的做法这就有些过分了,惹你生气的两人都向你低头了,你还不依不饶,秦昭襄王也不能向你负荆请罪吧,无奈之下,秦昭襄王只好派王龁替代王陵攻邯郸,希望能够大捷。结果这一次遭遇楚国和魏国援军,“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var1]

消息传回秦国,白起听了竟然幸灾乐祸,“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这样的举动真的惹怒了秦昭襄王和文武百官,最终秦昭襄王将白起逐出咸阳城,但是许多大臣对此表示担忧,“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担心白起日后成为秦国强敌,于是秦昭襄王无奈之下,派人赐死了白起。

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范雎为何得以善终

范雎是一个魏人,郁郁不得志。辗转来到秦国, 遇到秦昭襄王成为他一生的幸运。范雎提出“远交近攻”之策,得到秦昭襄王重用。这一项策略,成为秦国的国策,范雎为秦国一统,其实居功至伟。

范雎又劝秦昭襄王加强王权,废太后,赶走贵族,被秦昭襄王拜相。

长平之战时,在僵持2年多的时候,两国成骑虎难下之势,也是范雎使出反间计,迫使赵国换下廉颇,换上赵括,才为白起取胜赢得了绝佳机会。

[var1]

再说说范雎受贿,嫉妒白起而劝秦昭襄王罢兵的事情,其实范雎这么做,也并不完全出于私心,这也是范雎为什么能够善终的重要原因。

白起临死的时候,说过一句“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这句话他说的一点没错,因为赵卒投降被他坑杀以后,赵国人与秦国人的仇不共戴天,再也无法解开,从那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投降秦人,因为投降也是死,不如拼死一战,还能赢得一线生机。从这一点来看,白起长平之战后,带着疲惫秦兵继续攻邯郸,也会遇到拼死抵抗,恐怕他也很难取胜,迁延日久,其他国家援兵至,则秦国恐怕要有灭顶之灾。

范雎当时迎来赵国的苏代,心里自然明白他的来意。当时的秦国急需一段时间恢复国力,秦昭襄王也不想继续开战,但是苦于面子,如果赵国没有屈服,他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攻击,这也是为什么在长平之战后,“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秦军还继续作战的原因所在。

[var1]

苏代前来,不仅是赵国的救星,又何尝不是秦国的“台阶”呢?所以范雎收取财物,答应了苏代的请求,不仅获得实惠,同时起到“自污”的目的,又让白起罢兵,也符合当时秦昭襄王想要停战的目的。不然以秦昭襄王的雄才大略,他如果想继续攻打邯郸,又岂是魏人范雎只言片语便能够左右得了的?

后来,他举荐的郑安平带兵降赵,范雎知道自己在秦昭襄王那里会失去信任,于是急流勇退,借着举荐蔡泽的机会,自己辞归封地,最终病死得以善终。

综上,范雎看似是一个度量狭窄的小人,为了一己之私而废了国事。其实不然,他只是为达到君主的目的,自己甘愿“背锅”而已。相反,白起因为自己的怒气,在君与相都服软的情况下,依然怒气难平,甚至在秦军失败后幸灾乐祸,岂不是真正的度量狭窄,因私废公的表现吗?

这也是为何白起功高却非罪而死,范雎谋私却得以善终的原因所在啊!

参考文献:《史记》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