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有白起、范睢、廉颇和赵括。 秦国之所以能赢,一方面是秦军有能征善战的战神白起领军,另一方面是因为赵孝成王赵丹的昏聩,中了秦相范雎的离间计,阵前换帅,启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替代了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 说到这里,插个曲,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有白起、范睢、廉颇和赵括。
秦国之所以能赢,一方面是秦军有能征善战的战神白起领军,另一方面是因为赵孝成王赵丹的昏聩,中了秦相范雎的离间计,阵前换帅,启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替代了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
说到这里,插个曲,知道范睢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说起成语“睚眦必报”,知道的人肯定多,这个成语就和范睢有关。
[var1]
这个实际能力连自己的母亲都看不上的赵括,果然葬送了廉颇好不容易才稳固下来的防线,不但自己被秦军所杀,还连带手下45万赵军将士被白起坑杀。
要知道,白起征战一生,死于他手下的六国军人,少说也有200万之多,仅长平一战,就占了近四分之一。
当时赵国的人口也就300万,一下子失去近50万青壮年,可见这次失败给赵国造成的冲击是多么的巨大和深入骨髓,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没个十年二十年根本恢复不过来。
[var1]
当然,白起还是讲点人性的,把240名乳臭未干的赵国士兵放回了赵国,算是给了赵孝成王一点点薄面,也给长平赵军留了点血脉。
本来,按照白起的计划,应该是乘胜追击,趁赵国还没有醒过来劲,一鼓作气拿下赵国都城邯郸,这样赵国也就完了,白起也可以为秦国的统一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白起只是武将,左右不了秦王和秦国的政治。
可笑的是,秦国范睢用在赵国的反间计,这个时候又被赵国反手就甩到了秦国范睢的身上。
[var1]
秦国丞相范睢
原来,见秦军势大,惊恐万状的韩国和赵国立马聘请苏秦的族弟纵横家苏代去咸阳游说范睢,说哎呀你看,这个白起现在功劳这么大,如果他再拿下邯郸,那就更如日中天了,到时候,丞相您的地位恐怕就会动摇啦,您愿意处于白起之下吗?再说,这仗打来打去,秦国也没有占多大便宜,不如叫赵国割地求和,这样咱秦国不但打了胜仗,还得到了土地,而没有仗打,白起也立不了新功,您的位置也稳当,何乐不为呢?
[var1]
要说苏代还真是个人才,句句入心,几句话就打动了范睢。本来这个范睢吧,还算公心为上,但面对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还是被动摇了。于是后面我们就知道了,范睢给秦昭王灌了点鸡汤,大王啊,你看这仗打的,虽然我们胜利了,但也死了不少人,十几万呢,再打下去士兵就疲沓厌战了,我们也需要休养生息,现在赵国愿意割地求和,不如,就这样算了吧?
于是,赵国就暂时活了下来。
活下来,才有机会,赵国的机会来了。
那么秦国打的是赵国,韩国慌什么呢?不慌才怪,不光韩国,魏国楚国等等没有一个不慌的,唇亡齿寒,如果赵国死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所以他们必须联合起来,单打独斗都不是秦军的对手。
长平之战的耻辱,反手就被赵国还了回去。
秦军一撤,赵国却耍赖不想割地了。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昭王意识到了不对,不能够再留赵国活下去了,它必须死!
[var1]
于是,秦昭王就派白起领兵出征。但此时的白起,因为长平之战后的遭遇,已经有些心灰意冷,并不愿意再打仗了,就称病拒绝了。
没办法,只好由王陵领军攻打赵国。开始还挺顺利,不久就把赵国都城邯郸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围是围了,但秦军就是打不下小小的邯郸城。为什么呢?很简单,邯郸已经是赵国最后的退路,已经是退无可退了。
赵国人一看这退不退都是死,还不如拼命一搏打它个鱼死网破呢。于是,整个邯郸城都动员起来了,上至国君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秦军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了。
要说自赵武灵王开始的胡服骑射等等军事改革不是白给的,虽然这几年赵国损失惨重,但军队和人民的战斗力、战斗意志还是相当可观的。
战国时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更是散尽家财,把自己家里的妻妾都编到了军队里面保卫邯郸城。
邯郸城里同仇敌忾,秦军久攻不下损失惨重。
这还不算,赵国派出去搬的楚国与魏国的救兵也打了过来。
[var1]
毛遂自荐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下毛遂。这位平原君的食客,虽然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但在出使楚国搬救兵时大放异彩,不但说服楚王派春申君黄歇领军支援赵国,也留下了这个让自己名垂青史的“毛遂自荐”的成语。
至于魏国的救兵,信陵君魏无忌一出“窃符救赵”,协助赵国完成了邯郸破秦的艰巨任务。
这一仗,战国四公子中的三个闪亮登场,三国斗秦,惊世之举和不世之功让人佩服。
这一仗,赵国赢的是哀兵必胜,赢的是内有斗志,外有援兵。
这一仗,不但断送了秦军30万人马,一代战神白起也因为秦昭王的猜忌,不得不自刎身亡,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var1]
老将廉颇再出征,打燕补血,赵国重生
赵国虽然在保卫邯郸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那也是惨胜,损失非常大,最起码青壮年男丁死伤殆尽。北方的燕国一看,正是薅赵国羊毛的好时候。
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不知死活的燕王就派兵进攻赵国,妄想捞取好处。
但这个时候的赵孝成王长了个心眼,就把老将廉颇请了回来,老将军啊,国难当头,可堪军国大事的,还要靠您啊。
要说廉颇这个人为什么后世评价那么高呢?自然是他对赵国的忠心耿耿,虽然长平之战被伤透了心,但国家需要的时候有人义无反顾,这就让人敬佩了。
[var1]
小小的燕军,面对久经沙场的老将,哪里是廉颇的对手。几仗下来,不但把燕军的首领杀的杀,捉的捉,甚至还围困了燕国的都城蓟。
这下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燕王慌了,战国军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得不割地求和,把五座城池送给了赵国才躲过一劫。
赵国一看,这活不错啊,虽然和秦军作战损失不小,但还可以从燕国这里补偿嘛。尝到甜头的赵国于是隔三差五就去燕国转一圈,收获颇丰。后来甚至还把这个主意打到了魏国的头上,这个时候的赵国早忘了当年魏国是如何支援自己抗秦的。
慢慢地,失血严重的赵国,又满血复活了。
[var1]
守边塞,斩匈奴,李牧奇功盖世。
此时,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出场了。
也许有人会奇怪,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的时候,大名鼎鼎的李牧在哪里呢?为何没有存在感?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牧正在边关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匈奴对赵国的威胁就如悬在头上的剑,李牧大军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就算长平之战失利和邯郸之围最危险的时候,赵孝成王都没有动调回边关军队的心思,可见李牧当时处境的严峻性。
那么,面对凶猛如虎狼之师的匈奴,李牧是如何做到大破其十万精兵呢?这就是李牧的过人之处了。
[var1]
作为一代名将,李牧早就把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搞得清清楚楚。匈奴的优势是骑兵,来如风去无影,劫掠一番就跑了。而赵军呢,则以步兵为主,虽然早已经实施了胡服骑射,但毕竟不是草原民族,在根本上还是有所差距的。
要想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就得另辟蹊径。李牧采取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坚壁清野、敌来我退,固守不战。而且对敢于主动出战的将士,李牧则给予惩罚。一时间,大家都很不理解,但李牧也不解释。
当然,李牧也没闲着,一边让士兵吃好喝好,一边让他们苦练杀敌本领。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算是没从李牧这里捞到啥好处,还被折腾得不轻。但赵国这边却不干了,李牧你这是干啥?是不是怕匈奴了?就连赵王都派人训斥李牧胆小如鼠。
但李牧对这些诋毁和闲言碎语根本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他有自己的算盘。
[var1]
一看李牧根本是油盐不进,愤怒的赵孝成王干脆撤了李牧的职务,换了一名大将取而代之。
这名接替李牧的将领是谁,史书上没有说,但绝对是一个不了解匈奴、只知道讨好赵王的角色。这货一上任,就开始和匈奴硬碰硬,匈奴来了就出兵迎战,跑了就追,几次三番下来,损失惨重。
醒悟过来的赵孝成王一看不是这回事,就赶紧重新启用李牧,要不然边关都被匈奴打残了。
李牧也不含糊,用我可以,但打仗这事我说了算,我还是老办法,行就干,不同意就另请高明。
没门,赵王也就同意了,反正边关交给你了,咋行你就咋整。
重新走马上任的李牧,对待匈奴的战略还是老三篇:避战、吃饭、练箭!
这下子可把这些天天吃得饱饱的将士们憋得快疯了,将军,咋还不打啊,都急死我们了!打,当然要打,要不然天天让你们吃得这么好干嘛?
[var1]
这个的匈奴呢,也被李牧不打只跑、而且还时不时扔点诱饵的策略搞得膨胀得不得了,自认为可以秒杀赵军了,就放松了警惕,开始大摇大摆地向赵军腹地进击了。
李牧呢,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而且这样的机会一般人李牧都不告诉他,这也是为什么李牧遭质疑的原因,但也是李牧能够出奇制胜的所在。
这不,终于有一天,膨胀得无边匈奴单于,在赵军数千军士佯败的引诱下,大举进入了李牧早已经布好的包围圈里,被赵军结结实实地扎了个大口袋。
战神李牧一声令下,只见15万英勇善战的赵军将士在一千多辆战车的掩护下,以一万多骁勇的骑兵为先导,向已经成为瓮中之鳖的匈奴发起了致命的冲锋。
刹那间,刀光剑影闪烁,匈奴军血流成河。
[var1]
打运动战匈奴有优势,打包围战阵地战,匈奴只能等死。一仗下来,杀得是天昏地暗,十万匈奴军被消灭殆尽,只有狡猾的单于带着数十骑逃跑,不久就郁郁而终。
干掉了匈奴以后,李牧率军一鼓作气,灭了周边另外几个和赵国作对的胡国,如襜褴,东胡,林胡。
此后,十余年,匈奴远遁,不敢骚扰赵国边境。
李牧大破匈奴之战,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官方记载的大规模兵团级的破击匈奴之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至于后世西汉等朝代,在对付匈奴的策略上,都多多少少借鉴了李牧成功的战略战术。
战国四大战神,战国有其二,为何还是被秦国灭了?
赵国最终被秦国灭了,一方面是历史大势,另一方面,也是赵国自己做的,摊上了二杆子傻国君赵悼襄王赵偃,还有奸臣郭开。
本来嘛,这货他爹赵孝成王已经够二了,弃用廉颇导致45万赵军被秦军坑杀,后来还知道重新请廉颇出山,一下子干翻了燕国,用李牧打残了匈奴,赵孝成王也算二并快乐着,干出了点小成就。
赵孝成王死后,他的儿子赵悼襄王就是个二傻子兼智商缺陷,摊上一个这样的混蛋君王,也说明赵国的气数已尽,再多的廉颇和李牧也救不了场。
[var1]
我们看看这货上台后干的好事。
本来嘛,他爹赵孝成王已经让为赵国重整旗鼓立下汗马功劳的廉颇代理了相国职位,但他一上台便免了廉颇的职务,派乐乘去取代廉颇。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那是因为他一直看不上廉颇,一个老头子有啥了不起的,还有可能是想夺回廉颇手里的军权吧。
廉颇也不是省油的灯,想想自己一心一意为赵国考虑,反而被排挤,气不打一处来,带上自己的老伙计们把这个乐乘打跑了,当然自己也待不下去了,就跑到了魏国,当然跟随他的那5万精兵也跑了,不和赵国玩了。
没有了廉颇的赵国,就开始了被秦军压着打的痛苦历史。屡战屡败的赵国国君这个时候想起了被自己逼走的廉颇,但心里又没有底,毕竟廉颇年纪是真的大了。于是就派人去看看廉颇老人家的饭量如何,这就是著名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来历。
要说廉颇在魏国也并没有得到重用,毕竟他的赵国的老臣,魏国国君自然是不信任他的。
心灰意冷的他也想回赵国重新效力,一看赵君派人来考察,当场就满血表现,别看我年纪大了,身体没有问题,能吃能战!不信您看。
于是在使者面前那是大吃特吃,胃口极好,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这是啥概念?想象不到吧。饭后老将军还披挂上马,那可是威风凛凛,雄风犹在啊。
[var1]
可怜的廉颇老将军,为了能够回去效力,也是拼了。所谓的国君虐我千百遍,我待国君如初恋,也不过如此吧。
使者看了很满意,这老爷子风采不减当年,老爷子您等着我回去给国君汇报一下。
谁知道一转身,这使者就把廉颇给卖了,对赵悼襄王说,哎呀廉颇老将军很能吃,饭量不错,可就是和我说话的一会儿功夫,就去厕所拉了三次!
就这一句话,断送了廉颇重出江湖的希望。郁郁不得志的廉颇,只好远走楚国,在84岁高龄时离开了人世。
这个杀千刀的使者为什么要埋汰廉颇呢?原来这和赵国的奸臣郭开有关。这货素来与廉颇不和,就借机贿赂了这个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不能让赵王重新启用廉颇。
他的目的达到了,赵国也快完了。果然是宁得罪君子,不能犯了小人啊。
[var1]
这个小人郭开,在祸害了廉颇以后,还没有完,又开始祸害李牧了。
此时的四大名将,白起已经死去,廉颇也高老远走他乡,就剩下各为其主的王翦和李牧了。
随着秦国统一六国战争的展开,秦军开始再度进攻赵国。在打了一系列败仗、损失十万兵马以后,招架不住的赵王迁(也就是赵幽缪王,赵悼襄王的儿子,此时赵悼襄王已经死去)赶紧把李牧从边关调了回来。
李牧的回来,让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李牧深知秦军锋芒正盛,必须避开,待秦军懈怠以后,再寻机歼敌。
果然不出所料,秦军还是因为疏于警惕给了李牧机会。善于抓住战机的李牧,一举拿下了秦军的老巢,击溃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这就是著名的“肥之战”。
此后,接任秦国国君的嬴政,又派兵和赵国打了几仗,但都被李牧化解了,而且秦军还吃了不少亏。最著名的就是李牧与司马尚配合下的番吾之战,此战的胜利,也是赵军对秦军的最后一场大胜。
[var1]
这拨秦军失败了,但嬴政并没有放弃进攻计划,于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登场了,开始了他与李牧之间的名将对决。
公元前229年,趁赵国出现灾害国力虚弱,王翦率秦军几十万围困邯郸,来势汹汹,颇有一战将赵国干趴的架势。而此时赵国的当家大将李牧,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携击溃匈奴的威势,和秦军斗得是不亦乐乎。
说是不亦乐乎,实际上是王翦的秦军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李牧还是廉颇对付秦军的老办法,固守不战,任你天天叫嚣,我自岿然不动,你再厉害,能奈我何?
实在没办法的王翦,又想起了前人玩的反间计。我不是打不过你李牧吗?我就找人收拾你。王翦要找的人,自然就是李牧的顶头上司赵王迁。
[var1]
但王翦和他不熟啊,怎么办?好办,赵国不是还有一个郭开吗,这货以前就祸害过廉颇,这次让他去祸害李牧,想来不会拒绝吧。
这个郭开就是个不要脸的小人,自然很容易就被王翦收买,很快就在邯郸散布流言,诬陷李牧和司马尚意图投降秦军,背叛赵国。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赵王迁的耳朵里。这个赵王迁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他的老娘出身红楼,哪有教子的素质,所以这个赵王迁根本就是个废材。对李牧的流言蜚语,他根本是不加分辨,立马派人夺了李牧二人的兵权。
李牧对赵国那是忠心耿耿啊,一看这赵王肯定是被蛊惑了,便不愿意交出兵权,就更让赵王猜忌了。赵王迁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耍了个花招,抓捕并杀害了李牧。
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敌人的离间计上,死在了自己誓死保卫的国君手上。
[var1]
看到李牧悲惨的下场,同名将是王翦是不是心里有那么一点点的惭愧?
无论王翦心里怎么想,无论赵王迁怎么做,李牧的死,确实给了王翦剪除赵国的绝佳机会。主将被冤杀,军心涣散的赵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
很快邯郸就被攻破,这个昏聩的赵王迁也成了俘虏。等被灭国了,赵王迁才知道自己是被郭开耍了,但世上哪有后悔药。
说这赵王迁傻,不是没道理。他爹和他爷对廉颇和李牧再有意见,最多也是削了兵权,留着性命,以后万一需要的时候还有个念想。这傻赵王迁倒好,干脆是将赵国最后的希望李牧杀了,这不是自己断自己后路吗?
[var1]
公元222年,赵王迁的儿子赵嘉被俘,赵国从此成为了历史。
那个奸臣郭开呢,赵国灭了以后在秦国活得很滋润,但这货还惦记着自己埋在邯郸城的那些受贿而来的金银珠宝,于是就雇了几辆大车回到邯郸城把财宝装车运回咸阳。
谁知道,可能是这货多行不义必自毙吧,在开开心心回咸阳的路上,遇上打劫的绿林好汉,被咔嚓了!也算罪有应得吧。
就是可惜了廉颇和李牧这两个被奸臣郭开祸害的盖世英雄,留给后人无限的叹息。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