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 本期主要讲述战国时期发生的故事——冯亭献城、初战失利以及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冯亭献城。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交战国是秦国与赵国,交战的主角是赵国的廉颇、赵括以及秦国的王龁、白起。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
本期主要讲述战国时期发生的故事——冯亭献城、初战失利以及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冯亭献城。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交战国是秦国与赵国,交战的主角是赵国的廉颇、赵括以及秦国的王龁、白起。
战争以赵国四十五万主力部队损失殆尽而失败告终。此一战,秦国亦伤亡士兵二十万。
[var1]
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冯亭献城。时间到了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后,国力开始迅速上升。(详情可参考之前发表的“商鞅变法”)
经过几代秦国君王对变法的深入实行,等到秦昭襄王这一代,秦国已然成为天下的霸主,天下难有与其抗衡者。(详情可参考之前发表的“战国七雄秦国”)
而此时东方的齐国经过二十多年前的乐毅伐齐后,国力大大衰退,也已经无法再能与秦国争雄于天下(详情可参考之前发表的“即墨之战”)
放眼天下,能再与秦国一战的也只有北边的赵国。因为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虽在综合国力上不及秦国,但在军事实力上却是唯一一个能与秦国一争高低的国家。(详情可参考之前发表的“战国七雄赵国”)
[var1]
冯亭献城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冯亭献城。公元前262年,强大的秦国发动了对韩国的侵略战争,并一度打败韩军,占领韩国野王。(即现今河南沁阳)
占领野王之地的秦国,犹如一把利刃插进韩国的腹部,使得韩国本土与上党郡之间被分割开来,两地之间的联系完全被截断。
眼见上党郡犹如一个在外的“孤儿”,随时会被秦国给吞并,韩国的国君韩桓惠王索性做起了人情买卖,他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换得秦国罢兵韩国。
[var1]
冯亭献城
上党郡郡守冯亭向韩桓惠王谏言秦国的狼子野心,请求韩王将上党郡献给赵国,以将秦之祸水北引,并借以获得赵国的支持。
然而韩桓惠王怕得罪秦王,并没有听从冯亭的建议,而是执意要求冯亭将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秦国。
无奈的冯亭为了不使上党郡落入暴秦手中,回到上党后便以国仇家恨煽动上党郡各地的百姓抗秦。另一面,自己则带着上党郡的人口户册与地图只身来到了赵国。
赵孝成王隆重的接见了冯亭,对于敬献的上党郡,赵孝成王在征询了大臣的意见后,也接受了上党郡的归属。
[var1]
冯亭献城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初战失利。赵国接受了上党郡后,引起了秦国的强烈不满,秦王认为自己辛苦征战本该获得的土地竟让赵国坐享其成,于是便让王龁领兵进攻赵国。
赵孝成王见秦国发兵,便听从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派廉颇老将军领二十万赵兵驻守于上党郡附近的长平(即现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以防止秦军从此地进入赵国腹地。
秦将王龁见赵军已有准备,为了防止日后韩国从背后搞小动作,便没有直接指挥秦军向赵国攻去,而是调转军队再次攻向了韩国。
[var1]
初战失利
秦国以强大的队伍迅速占领了韩国的缑氏(即现今河南偃师市)和纶氏(即现今河南省登封市),以威慑韩国,使得韩国不敢再与秦国为敌。另一方面,秦军在王龁的带领下,又转向了上党郡。
此时的上党郡内并没有多少守军,赵国也还没有正式接管,因此,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上党郡很快就落入了秦军的手里。
秦国记恨上党郡百姓的亲赵疏秦,便对城里大肆烧杀抢掠,百姓惶恐,纷纷逃离上党郡,朝赵国境内逃去。
此时,位于上党最近的长平,廉颇也带领部分士兵来到两地交界接应百姓。
[var1]
廉颇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初战失利。没有了后顾之忧,又尽得上党郡十七城的王龁这下便开始放心率秦军来攻长平之赵军。
在摸清了秦军的情况后,赵军统帅廉颇首先向秦军发动了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而秦国军队的侦察兵却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这一战,秦国军队略占了上风。
廉颇见秦军经过败韩以及夺上党等一系列胜战下来,士气非常旺,战斗力非常强盛,便没有再主动进攻的意思。
可是,赵军不进攻秦军并不意味着秦军就不进攻赵军。两个月后,秦军发起主动攻击,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
[var1]
初战失利
秦军此时军势正旺,廉颇不敢与之正面交锋,于这一年的七月命士兵筑起了围墙,赵军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
王龁见赵军不正面交战,只是被动防御,便担心长期下去自己远离本土,粮草接济困难,到时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冒着重大伤亡的危险再次发起了对赵国的强攻,最终虎狼之师还是夺下了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廉颇见秦军英勇无比,便依托有利的地形,筑起了层层防御工事,以疲惫秦军。
一方面,廉颇依旧命令士兵不与秦军交战,只依托工事积极防御。廉颇此取是想消耗秦军的战斗力,以以逸待劳的方式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秦军。
[var1]
初战失利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战争最怕的就是大后方的不稳固。就在廉颇积极防御以疲惫秦军时,邯郸城里的赵孝成王坐不住了。
自从与秦国有过多次交锋后,赵国基本都能战胜对方,尤其是在上次的阙与之战大败十万秦军后,赵孝成王就认定赵国足以与秦国抗衡。(详情请参考之前发表的“阙与之战”)
赵孝成王见廉颇与秦军的几次战斗都颇为失利,并且见廉颇不积极与秦军作战,只是一味的防御,于是他对廉颇有许多的不满了。
[var1]
长平之战
就在这时,赵国大臣楼昌见君王对廉颇心生怨意,便让赵王向秦国请和。赵王思量了一番同意了楼昌的建议,并派使臣郑朱前往秦国与秦王议和。
秦王见赵国派使臣前来议和,便以隆重的礼仪接待了郑朱。
秦王一方面假装同意赵国的议和,挽留郑朱在秦国多停留几日;另一方面则派出间谍在各诸侯国之间大肆宣扬赵国与秦国议和并结盟,以此来打消各国同赵国合纵,使得赵国更加孤立无援。
见时间差不多了,秦王又突然拒绝了赵国的和议,此时无奈的郑朱只能回到邯郸,向赵王禀告了这件事。
[var1]
秦昭襄王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赵国使者刚走,秦国相国就派人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来到邯郸,一方面他们买通一些赵国权贵,一方面他们在邯郸城内大肆宣称廉颇打不过秦军,秦军害怕的是当年阙与之战打败秦军的赵国主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赵王的耳朵里,赵王原本就对廉颇很不满意,再加上赵括这小子生得一幅伶牙俐齿,平时讨论各地战事那是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赵孝成王也就信以为真了。
见君王想要更换前线主将,蔺相如与赵括之母皆以赵括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为由劝谏国君,然而赵王并未理会,依旧以年轻的赵括替换了廉颇。
秦王见自己的反间计已经奏效,便也偷偷的把前线的王龁换成白起。而此时双方的兵力是赵国四十五万,秦国六十万。
[var1]
白起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赵括来到前线后,把之前跟着廉颇的一线将领全都撤换成了自己的将领。
赵括依照赵王的意思,在赵军中调整了一番之后,便主动对秦军发动了进攻。
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知道秦国已经暗地里用名将白起换下了王龁,就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赵括也不回,打算将秦军的营垒攻破。
白起见赵括上当,便令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迅速机动到赵军的后方以截断赵军的退路。另一面,又令一支五千的精骑兵直插营垒与赵军之间,将赵军分割成两部分。
[var1]
长平之战
赵括见军队被秦军分割,后路又被堵截,便发起了对秦军营垒的强势进攻,企图攻破营垒以打破这种不利局势,然而秦军营垒坚固不比,赵军屡攻不破。
见攻破营垒无望,无奈的赵括只能命令士兵于原地固守,以待援军。
见赵军开始防御,白起又命部分军队向固守的赵军不停的发动快速战,以疲惫赵军。另一面,白起再让部队截断了赵军的粮草,企图饿死固守的赵军。
在被围困的第四十六天,赵军早已断了粮草,也没有援军。见生还无望,此时的赵括发出了他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道命令。
[var1]
长平之战
他将军队分成了四支,然后每支部队强行轮番冲击突围,经过几轮冲杀,秦军每被冲出一道口子又立马有其他秦军顶替上去,终于精疲力尽的赵军没有了攻势。
而此时的秦军也被赵军的这一番冲杀损失惨重。
为了减少秦军更少的伤亡,以及防止赵军突围出去,白起让在包围赵军的秦军士兵里安排了很多弓弩手。
此时,赵国士兵饿死的饿死,战死的战死,甚至连有的士兵的尸体都被其他军士给吃了。赵括为了带领士兵走出去,亲自带领士兵向秦军冲击,结果被四处飞来的箭矢给射杀于队伍之中。
[var1]
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没有了主将的赵军很快也都向秦军投降了,秦军这一战共斩杀五万赵军士兵,俘虏赵军四十万。
然而战事并没有因为赵军的投降而结束。
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的一天,秦将白起以自身粮食紧缺,以及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为由,采取欺骗的手段,把四十万的赵国降兵全部坑杀,只留下年纪较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经此一战,赵国一蹶不振,再无力抗秦,而秦国也于此战中损失二十万,秦国也元气大伤。
[var1]
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失败分析。这一战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斗,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赵国失败的原因有:
赵孝成王的愚昧。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临阵换帅,竟以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换下赵国名将廉颇。
赵孝成王的固执。所谓知子莫若父,知子莫如母。昭王不听从大臣蔺相如以及赵母的劝阻,执意让赵括统领赵军。
赵括的军事无能。面对数量以及装备、士气均强于自己的秦军,竟然选择主动进攻,这无异于以卵击石,给秦军送人头。
秦昭襄王的聪明狡诈。先是以欺骗的手段同意赵国议和,孤立赵国,然后又以离间计使得赵王临阵换帅。
秦昭襄王的用人之能。果断撤换主将,以白起替换王龁。
白起的超高军事指挥才能。先是佯败引诱赵军,其次是分割包围赵军,最后再以断绝赵军粮草,使其内部分化。
[var1]
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长平之战。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冯亭献城、初战失利以及长平之战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战国时期的人物故事之邯郸之战。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商鞅变法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秦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赵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阙与之战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即墨之战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