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进入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 《资治通鉴》详详细细记载了两件大事:一是秦国伐蜀,二是燕国政变。这两件事,深刻影响着历史走向,对古人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长久的挑战。我们先从第一件事谈起。 “苴”“蜀”和“巴” 秦国伐蜀,《资治通鉴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这一讲我们进入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
《资治通鉴》详详细细记载了两件大事:一是秦国伐蜀,二是燕国政变。这两件事,深刻影响着历史走向,对古人的思想观念也造成了长久的挑战。我们先从第一件事谈起。
“苴”“蜀”和“巴”
秦国伐蜀,《资治通鉴》的记载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文字小有改动。第一句话就改了一个关键字:《史记》说的是“苴蜀相攻击”,《资治通鉴》改成了“巴蜀相攻击”。
[var1]
《史记》版本的“苴”,常见的读音是jū,前边讲过,那时候的巴蜀一带属于华夏文明眼中的蛮族地带。蛮族没有成型的文字体系,事物的名称往往有音无字,而当华夏文明需要记录巴蜀事件的时候,只能依据读音找一个字随便配上。这就意味着,只要读音差不多,这个字也行,那个字也行,哪个都没错。
但华夏文明总喜欢显摆自己的优越性,给蛮族的部落名和地名找对应汉字的时候特别爱找一些辣眼睛的字眼,不是虫字边就是犬又旁。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欧洲列强的国名一个比一个更像蛮夷。
“苴”和“蜀”从字面看都不太顺眼,“苴”后来很少用了,《资治通鉴》版本的“巴”成为主流。“巴”也不是一个好字眼,它是象形字,模拟蛇的模样。传说当地有一种大蛇,能吞掉一头大象。《山海经》说过:“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蛇虽然大,但消化能力和身材并不匹配,吃掉一头大象足足需要消化3年。
西晋大才子左思写出成名作《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文章就有讲到“屠巴蛇,出象骼”,说的是杀掉巨大的巴蛇,取出大象的骨骼,很有画面感。事情本身当然只是夸大其词,但隐藏在夸大其词背后的,就是华夏文明对巴地的刻板印象:到处是蛇,极其凶险,宜居指数为零。
[var1]
周慎靓王五年,“巴蜀相攻击”,这话给我们的感觉是:巴和蜀两大蛮族势力打起来了。对应今天的地理,大体上说,巴是重庆一带,蜀是成都一带。巴蜀两地向来不和,《华阳国志》说“巴蜀世战争”,世世代代打个没完。直到今天,重庆人和成都人还经常彼此看不惯,很有意思。
韩国的挑衅
这一回巴和蜀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资治通鉴》没交代,但胡三省在注释里讲到,蜀王把兄弟封在汉中,号为直侯,直侯名叫葭萌,所以直侯所在的城邑也叫葭萌。直侯虽然是蜀王的兄弟,但偏偏跟近邻巴王走得很近,所以当巴蜀交恶的时候,蜀王气不过亲兄弟吃里扒外,于是攘外必先安内,先对直侯下手了。
直侯打不过哥哥,逃到巴国避难。巴国也不抗打,向秦国求救,蜀国得不了手,也向秦国求援,这才开启了引狼入室的一段大戏。
这里还需要交代一下,巴蜀之地所谓王与侯,只是华夏文明拿自己的政治概念套上去的称呼,并不能和周代宗法结构之下的王侯体系等量齐观,我们理解成“首领”就可以了。再看葭萌,熟悉《三国演义》的同学对这个名字应该很有亲切感,因为刘备入蜀的时候,在葭萌关很有戏份。
葭萌在今天四川省广元市,东北不远就是汉中,西南300多公里是成都,东南同样300多公里是重庆。所以这个地方有“川北门户"之称,北方军队如果拿下了葭萌,就方便向南占据四川了。
[var1]
葭萌一度改名汉寿,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位名,并没有一个叫“寿亭”的地方。但“汉寿亭侯”经常被误解为“汉朝的寿亭侯”,宋朝还有人伪造过“寿亭侯印”。
话说回来,巴国请秦国帮忙打蜀国,蜀国请秦国帮忙打巴国,所以秦国需要决定两件事:第一,蹚不蹚这趟浑水;第二,要帮忙的话,到底该帮谁?但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我管你们谁对谁错,谁亲谁疏,我只想趁火打劫——那么趁火打劫也还是有必要拉一派打一派的,怎么安排才好呢?
秦惠文王准备出兵伐蜀,但决心不容易下,因为蜀道难,交通成本实在太高。
正在这个时候,韩国竟然打过来了。《资治通鉴》没交代韩国在五国伐秦失败,修鱼之战惨败之后,怎么还敢单枪匹马挑战秦国,推想起来,大概是公孙衍新近就任韩国总理,舍不得扔掉自己头上“合纵主持人”这个政治标签,所以主动出击一下,大约不会和秦国硬碰,只是摆出一个政治姿态,一来提振国内士气,二来向天下诸侯宣示立场。
[var1]
秦国如果能够看出这层道理,对韩国的挑衅应该就不会当真了,可以全力以赴对付巴蜀。但秦国这边,要么是没人看得出,要么是即便看得出,但毕竟强敌压境,生怕万一有个闪失。所以在军事部署方面就有了两个选项:一是向东伐韩,二是向南伐蜀。张仪建议伐韩,司马错建议伐蜀。该听谁的好呢?那就开个会讨论一下吧。
挟天子以令于天下
辩论双方,张仪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名人,而对面这位司马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露面。在《史记》的最后一章,司马迁追溯家族血脉,说司马氏原先是给周天子做事的,后来离开周王室,落脚在晋国,再后来开枝散叶,有到卫国的,有到赵国的,还有到秦国的。司马错就是司马氏在秦国的分支,司马迁就是司马错的直系玄孙。司马氏在秦国成为名门,正是从司马错开始的。
司马错和张仪展开辩论,如果我们并不知道结果的话,一定会把赌注押在张仪身上,毕竟张仪是战国时代数一数二的名嘴,只有陈轮能和他互有攻防。更何况张仪这一回的发言,目的并不是忽悠外国君主,而是真心替自己的老东家谋福利,一番利弊分析实实在在,不耍花招。
[var1]
张仪的意见是:秦国这一时期的基本国策,应该是拉拢魏国和楚国,把它们稳住,然后去打韩国,突破韩国的三川、新城、宜阳,在东周国和西周国的近郊展示兵威,把周天子按住,这样的话,九鼎就归我们了,天下的户口图籍也归我们了,我们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实现帝王大业。
张仪还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说人们争名逐利,争名要在朝廷里争,逐利要在市场上逐,现在韩国的三川之地和周王室的地盘就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如果不争这些,反而去跟蛮夷相争,这岂不是和帝王大业背道而驰了吗?
在张仪提出的战略里边,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挟天子以令于天下”。前边讲过,周王室的直辖地盘已经分裂为东周国和西周国了,合称二周,二周面积不大,全部领土都被韩国包裹着,所以要想挟天子,首先就得打韩国,突破韩国的西部疆域才能够抵达二周。
[var1]
在张仪看来,周王室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名头还是不能小觑的,所以二周虽小,却是天下枢纽。如果说张仪想错了什么的话,那倒是可以这么问他一下:假如二周真的是天下枢纽,那么把二周牢牢包裹着的韩国怎么就没能成就帝业呢?
张仪的方案到底在不在理,司马错又会怎样反驳,我们下一讲再谈。
关于”“挟天子以令于天下””,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历史事件?这是不是一种高明的策略?为什么?希望在评论区看到你的想法。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