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一次王上的夸奖,让一文一武两个大臣反目成仇,多次的劳苦功高成为其他臣子的眼中钉。 在个人利益面前,国家利益取得了胜利,一场负荆请罪成为流芳千古的佳话。 可人们只看到书本中流传的美好故事,却不知道二人最后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一次王上的夸奖,让一文一武两个大臣反目成仇,多次的劳苦功高成为其他臣子的眼中钉。
在个人利益面前,国家利益取得了胜利,一场负荆请罪成为流芳千古的佳话。
可人们只看到书本中流传的美好故事,却不知道二人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泪目。
[var1]
一代名相蔺相如的机敏
说到负荆请罪,这是我们课本上出现过的文言文,这个成语我们也是耳熟能详。
自古以来文臣和武将向来不和,文臣讨厌武将直来直去的脾气,而武将不喜欢文人文绉绉的性格。
在古代臣子之间,看不顺眼的不仅仅是身份,还有功劳。
[var1]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天下还是四分五裂,甚至出现了7个国家。
国家众多就会导致纷争多,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最开始的时候,赵国还没有这么强大,为此经常受到秦国的欺负。
据说在赵国发现了一块和氏璧,玉石可是贵重的装饰物品,也是雕琢玉玺的重要材料,所以玉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
[var1]
一个上等的好玉更是价值连城,和氏璧更是世上仅有的一块美玉。
当时的秦昭王看上和氏璧,一心想要从赵国手中抢来,于是借口给秦国其他人观赏,但是赵国使者蔺相如识破了秦昭王的计划,便说玉上有瑕疵,他指给大王看。
当和氏璧重新到了蔺相如的手中,为了保护住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让秦国割让土地交换,不过蔺相如了解秦昭王的为人,他并不值得信任。
[var1]
暗中让自己的手下怀揣和氏璧逃离秦国,这个时候的蔺相如再次见到秦昭王,把和氏璧已经回到赵国的事情告诉了秦昭王,并且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油烹之刑。
秦昭王听闻这件事勃然大怒,不过并没有惩罚蔺相如,反而让蔺相如回到自己的国家。
经过这一战,蔺相如在赵国可谓是十出名,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并没有让秦国讨到便宜,为此赵王多次称赞蔺相如的聪明。
[var1]
让蔺相如出名的事情不止这一次,在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于是在渑池见面。
赵惠文王害怕秦国的威严并不想去,在蔺相如和廉颇的劝说下,还是选择了前去赴宴。
秦昭王虽然是讲和的,但是他还是想羞辱赵惠文王,以此来报和氏璧的仇。
不过在赵惠文王身边的蔺相如,一直保护着赵惠文王。
[var1]
在酒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秦昭王想让赵惠文王弹琴,碍于秦昭王的威严,赵惠文王还是弹了琴,为此被秦国的史官记录下来。
蔺相如见状,于是自己用性命强迫秦昭王为赵惠文王击缶,并让赵国的史官也记载下来。
秦昭王见一次不行,于是想要另觅机会找回颜面,于是在酒酣淋漓的时候,秦国使者说让赵惠文王割让城池以表诚意,而蔺相如紧接着让秦国割让咸阳作为回礼。
[var1]
在一来二去中,秦国自始至终都没有占到赵国的便宜,而在渑池附近都是廉颇的军队,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为此只能看着赵惠文王安安全全的回到赵国。
一场流芳千古的负荆请罪
赵惠文王成功返回赵国,自己没有丢失颜面也没有丢失领土,为此赵惠文王在朝廷上夸奖蔺相如,还晋升了蔺相如的官职。
看着蔺相如的前程大好,廉颇心生怨恨,毕竟前去参加渑池会的不仅仅是蔺相如。
[var1]
如果没有廉颇在外坐镇,秦国也不会放走赵惠文王,为此廉颇认为自己的功劳比蔺相如大。
况且蔺相如做的事,都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为此廉颇常常会说,自己如果遇到蔺相如,必定要羞辱他。
而蔺相如听到这句话以后,常常会称病躲着廉颇,为此蔺相如的门客们疑惑不解,甚至认为蔺相如胆小怕事。
[var1]
蔺相如解释着,因为双方都有功劳,秦国不敢攻打赵国,也并不是畏惧蔺相如一人,而是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只有这两个人在一起,所以秦国不敢攻打赵国。
如果他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就会被秦国抓住可乘之机,赵国就会岌岌可危。为此蔺相如才会躲着廉颇,就为了防止被秦国抓着把柄。
这时候蔺相如的门客才知道,躲避并不是因为惧怕,而是因为国家远远大于自己的利益。
[var1]
而蔺相如这句话也被廉颇听到了,廉颇自然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为此专门赤裸上身背着荆棘前去请罪,最终蔺相如和廉颇和好如初。
将相和为此也成为一代佳话,赵国也因为廉颇和蔺相如得以壮大。
都说美人迟暮,英雄白头,最可悲的就是壮志凌云却身老神衰,赵国出名的人物蔺相如和廉颇本应该有着完美的结局,但是他们最后的结局却让人们唏嘘不已。
[var1]
蔺相如身为一个名相,有着出色的头脑和才华,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赵惠文王离世以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
自古以来皇帝就忌惮老臣,生怕他们凭借自己的人脉和能力对付新上任的君主,为此廉颇和蔺相如也被新上任的赵王所忌惮。
蔺相如的下场
[var1]
赵孝成王继位以后,秦国便派兵前来攻打赵国,本来廉颇的身体还是可以上战场的,但是赵孝成王根本不敢用老臣。
偏偏秦国看出来赵孝成王在忌惮什么,于是表示自己现在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
提起赵括,我们熟悉的成语就有一个和他有关系,就是“纸上谈兵”。
[var1]
要说真枪实弹的上战场,赵括什么都不会,但是谈论兵法兵书,赵括便可以侃侃而谈。
战场是检验将军的唯一地方,赵括虽然有能力,但根本上不了战场。
但是赵括是新人,赵孝成王也是新君,对于老将廉颇很是忌惮,正好趁这个机会将其换掉。
这时的蔺相如已经重病在身,甚至上不了朝,在听说这件事以后,还是坚持的上书告诉赵孝成王不能换掉廉颇,而且在文中也说了“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何变也。”
[var1]
毫不掩饰地指出赵括只会读自己父亲的书,并不知道变通。
蔺相如的上书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后赵孝成王还是选择了用赵括,把廉颇换下。
这就是十分惨烈的长平之战,昔日的老搭档被赵孝成王替换,赵国也因此大伤元气,蔺相如在史记中消失不在。
自此史书上并没有关于蔺相如的记载,不过蔺相如最后留在史书上还是表示他重病缠身。
[var1]
以重病之躯看着长平之战惨败,最后赵国被秦国围困,自己殚精竭虑经营起来的赵国最后险些毁于一旦。
再加上重病折磨,蔺相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国被赵孝成王险些毁掉,最终在悲愤交加中病重离世。
只不过史书没有详细记载,我们只能和长平之战等结合一起揣摩出来。
[var1]
廉颇相对于蔺相如,他身为赵国的良将,内心肯定和蔺相如一样。
不同的是,廉颇身体还算硬朗,肯定能够参加战争,不过相对于蔺相如无能为力地看着赵国沦陷,廉颇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空有一身本领,却得不到施展。“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良将却并不能上战场发挥自己的功劳,还要被皇帝猜忌。
[var1]
经历了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也知道战场离不开廉颇,在此之后,赵国的青壮年不是死在秦国手里,就是被坑杀。
当时燕国觉得赵国没有喘息的机会,于是趁机发动进攻。
赵孝成王让廉颇抵御,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廉颇终究是良将,他率领老弱病残的士兵打败燕国士兵。
甚至一路攻打到燕国的首都,最后燕国为了不被灭国,只能割让五座城池请求议和。
[var1]
廉颇经历这一战又被赵孝成王重新重用,他知道赵国是离不开廉颇,于是封廉颇为信平君,并且代理相国。
虽然廉颇已经年迈,这个时候的他年龄高达80岁,但是在战场上的廉颇还是有如神助,成功地打败了魏国。
可是在廉颇成功的得到赵孝成王的信任以后,赵孝成王却去世了,新上任的
赵悼襄王
完美的继承了他父亲赵孝成王猜忌多疑的性格。
[var1]
对于廉颇也是充满了怀疑,总担心他凭借自己的士兵欺凌皇帝,于是赵孝成王曾经用过的把戏再次上演,让乐乘取代廉颇的位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如果我是一个文人,经历过皇帝的多次猜忌必然会有脾气,更何况是直来直去的廉颇。
眼看着父亲儿子一样的做派,都对廉颇充满了猜忌,这个时候的廉颇脾气上来了,他不再忍让,直接带兵攻打乐乘。
[var1]
乐乘可不是廉颇的对手,廉颇身经百战,而乐乘初出江湖,方方面面自然比不上廉颇。
面对廉颇的进攻,乐乘很快就败下阵,不过廉颇并不是想要造反,而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且父亲儿子一样的做派,让廉颇觉得很气愤。
他们的爷爷都没这么对付过廉颇,于是廉颇通过打败乐乘的方法发泄自己的不满,表明自己的能力。
取得胜利之后,廉颇也不适合待在赵国,于是他跑到邻国的魏国。
[var1]
不过廉颇的名气太大,为此魏国也不敢重用他,只能好吃好喝的供着廉颇。
当廉颇离开赵国之后,赵国的防卫及百姓生活每况日下,周边邻居无时不刻在欺负赵国,这个时候赵悼襄王想到了廉颇。
在经过长平之战以后,元气大伤的赵国在廉颇的带领下攻打燕国,还能够让燕国步步退让,于是赵悼襄王打算重新任用廉颇。
但是让廉颇和赵悼襄王都没有想到的是,廉颇的对手郭开从中作梗,他不想廉颇重新回到朝廷为官。
[var1]
用钱财贿赂了使者,等到使者前往魏国看廉颇的时候,廉颇也知道赵王的用意,于是专门表现出自己能吃能喝,身体还比较硬朗的样子,甚至披甲上马,告诉使者自己还能够上战场
等到使者给赵王表明廉颇情况的时候,却说廉颇和他畅谈期间,连续多次上厕所。
赵悼襄王认为廉颇就是大小便失禁的老人,不能上战场。
看到使者时,廉颇充满了信心,但是在魏国苦苦等待多日,依旧没有等到赵王的传唤。
[var1]
这个时候的廉颇也明白了,自己被赵王从此抛弃。
廉颇在魏国得不到重用,而魏国的君主也不敢任用廉颇,于是他们悄悄地把廉颇转移到楚国,打算让廉颇在楚国效力。
不过廉颇在楚国并没有表现出卓越的战绩,他的脑海中还是满满的赵国。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廉颇虽然已经年老,但是现在的他却满心都是自己的国家——赵国。
[var1]
只可惜现如今的廉颇已经年迈,曾经的他壮志凌云,但是眼看着自己被国家抛弃,现如今的他日渐消沉。
一年之前的廉颇还可以大口吃饭,披甲上马,一年以后的廉颇却垂垂老矣,只能任人摆布。
短短的一年能让曾经神采奕奕的廉颇变得毫无生机,可见不被赵国重用的这一年,廉颇的内心经历了多么大的折磨。
[var1]
邯郸的月亮照应在楚国的首都,廉颇抬头看着故乡的月亮,脑海中都是自己在邯郸的点点滴滴,怀揣着爱国思想之心,铁马冰河之志,热血澎湃之忱,廉颇长眠在楚国的首都。
这一个晚上,是百万雄兵的战场梦,是激情澎湃的将士心,却终究被君王的不信任消磨成冰冷的魂,日日悲鸣在远离故乡的楚国首都上,回不到自己的国,看不到自己的乡。
参考资料:《中国经典文库》、《成语里的中国通史上》、《史记 廉颇蔺相如传》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