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之败、白起被杀、六国合纵,看起来后果很严重;但凡事不要只盯着表象,实际上,它们对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我们想的那么大。 就在邯郸之败后的下一年,发生了一起宣告旧秩序彻底崩盘的事件:秦国攻打西周,周赧王向秦国“谢罪”。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邯郸之败、白起被杀、六国合纵,看起来后果很严重;但凡事不要只盯着表象,实际上,它们对秦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我们想的那么大。
就在邯郸之败后的下一年,发生了一起宣告旧秩序彻底崩盘的事件:秦国攻打西周,周赧王向秦国“谢罪”。这一事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各诸侯国已经完全沦为了秦国案板上的鱼肉。
看待秦朝之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不能只盯着表面上热闹的战争和宫斗,而要结合那个时代的人文特征,关注到几起划时代的事件。
第一件,就是三家分晋,这也是史家公认的战国阶段的开始。它标志着原有政治逻辑的彻底改变:春秋时期虽然已“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还经常发生公卿杀害诸侯、改立新主的事件,但是,从未出现过诸侯被公卿取而代之的案例。
[var1]
三家分晋
但随着晋国被韩、赵、魏三卿瓜分,并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正式承认,标志着“以智、力相雄长”弱肉强食时代的来临。
但即使这个时期,周天子仍旧被供在神坛上,被各方心照不宣的当成了一件舆论武器。比如在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年),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迅速崛起,享受了“王致伯于秦”的待遇,即被周天子封为诸侯之长,原本视秦国为蛮夷的各国纷纷前来入贺,这就是周王室这面旗帜仅存剩余价值的体现。
第二件,就是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秦国将军杨摎攻打西周,无力抵抗的周赧王亲自赶到咸阳领罪,献出了下辖的三十六个城邑、三万人口。
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周王室彻底完了。当时虽然东西周并立,但周赧王才是名正言顺的周天子,东周那边只是“东周君”而已。周天子向诸侯国磕头谢罪、献上城池人口,以及象征权力的九鼎,实际上就意味着周王室的灭亡。
在传统概念中,战国的结束是以秦灭六国为标志。但是,在史学界还有一种观点: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这起事件,已经意味着新时代的到来。
[var1]
《资治通鉴》
以《资治通鉴》为例,作为编年体史书,它所有章节、小节都是以帝王年号为名。在战国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这段期间,章节名是《周纪》;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的小节名是“赧王下五十九年”。而从次年开始,已经变成了《秦纪》,小节名也成了“昭襄王五十二年”。
天下共主周天子已经向秦国投降了,那东方各国存在的法理依据是什么?没了,他们既然坐视周王室覆灭,那就只能面对这样一个结果:面度虎狼之秦,以往还能扯起周王室的舆论大旗,如今只能靠势力硬顶了。那他们有实力吗?有,但也没有,关键看他们怎么想、怎么做。
强大如秦国,也有害怕的事物:六国合纵。这个难题,从商鞅变法后就一直存在,直到嬴政时期仍旧是秦国君臣最头疼的问题。比如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魏国人尉缭对嬴政的那番话:“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纵”。
从理论上而言,当然是6>1;但实际上,自从苏秦组织六国合纵开始,秦国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逐渐茁壮成长、一步步蚕食东方各国。原因就在于,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各国不可能真的拧成一股绳。
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秦国变强,但也不希望其他国家壮大(齐国差点被灭就是案例);他们一方面反感秦国吞噬他国领土,另一方面想着法子从盟友身上割肉;合纵攻秦即使获胜,得利的也是与秦国接壤的三晋,赔本赚吆喝的事,谁会真的出力?
[var1]
秦惠文王
因此,历代秦国对外都是文武并用,无论是秦惠文王任用张仪连横,还是秦昭襄王的远交近攻,都是利用了各国的小算盘,通过小恩小惠、或萝卜加大棒,对各国分而化之、离而间之,慢慢的温水煮青蛙......而后来嬴政收买、刺杀各国大臣,实际上是这一路线的延续。
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就是秦国对外战略的正反面案例。
不见硝烟的战场,才是主导长平之战结果的关键因素。当初赵国不费一兵一卒接受上党,得罪的不仅仅是秦国,更有东方各国。秦国固然是虎,但赵国也像头狼;它原本就武力爆表,此时凭空得到大片领土、大量人口,各国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坐山观虎斗,才符合各国的利益;随后秦昭襄王利用赵王急于求和的心理,巧使离间计,更是彻底打消了各国援助赵国的念头。
但邯郸之战又是另一码事。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的军事脊梁被打断,秦国已经获得了巨大战争红利;但就像白起说的那样:“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眼红的各国,此时如同被打了鸡血,正处在难得的愿意联手的阶段。如果秦国延续之前的套路,换个目标,或者用小恩小惠收买下魏、楚、齐,也许步子会更扎实;但秦昭襄王在短期内过于咄咄逼人,反而招致了各国的一致反抗,这才导致了邯郸失利。
[var1]
邯郸之战示意图
但邯郸之战对秦国的打击到底多大?看史料记载。《史记·秦本纪》中这样记录邯郸之战:“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撤退,在汾城驻扎休整了两个多月。那么接下来呢?“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就在下一年,杨摎攻打韩国,斩首四万;随后猛攻赵国,夺取二十多个县,斩首九万。
正是看到这副凶残架势,被吓得战战兢兢的周赧王才起了联合各国攻秦的念头,结果被秦国反手爆锤,不得已孤身前往咸阳磕头认罪。
即使在后来,仍旧爆发了多次各国合纵攻秦的事件,甚至还取得了一些胜利、甚至还攻到了函谷关。但这并没什么用,他们能一时打得赢,但却站不住,毕竟各国联军不可能一直待在一起;一时的危机促成的联盟,怎么可能敌得过秦国的强悍实力、顽强意志?
我们看看随后秦昭襄王干了些啥。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前255年),秦国人夺取了周王朝的宝鼎、重器,并将西周文公姬延(即上一年的周赧王)赶走;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年),杨摎伐魏,攻下吴城;随后,韩王亲至咸阳朝见昭襄王,魏国宣布全国听命于秦王;秦昭襄王五十四年(前253年),“王郊见上帝于雍”,秦昭襄王举行祭天大礼,这以前可是周天子的业务;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
[var1]
秦昭襄王
在这之后,秦孝文王在位3天而死,紧接着是秦庄襄王三年,随后是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在秦国的体系下,单单更换国君带来的影响并不大,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君更迭的过程,伴随着各利益团体的博弈;更迭完毕之后,又将是旷日持久的利益划分、王权与相权的博弈。
比如当初秦昭襄王上位,背后是芈八子(宣太后)与惠文后等势力的残酷争夺:“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随后,更是一番血腥屠杀,诸位宗室公子、惠文后都死于非命;到了昭襄王后期,魏冉等人也被除掉......而嬴政登上秦王之位的过程,同样伴随着残酷的内斗。
而在所有内务搞定后,秦国才能统一思想、专心对外,这就是秦昭襄王死后,秦国大业耽搁许久的原因。
因此,相对于六国合纵,最耽搁秦国统一天下进程的反而是内部的王位更迭:换了王不可怕,由此带来的人事格局博弈、利益重新划分、战略操作层面的重新布局,将会消耗秦国太多的精力与时间,给六国以喘息之机。
至于白起被杀,对秦国更谈不上多大的打击。在军功爵制度下,秦国从不缺名将;那时的白起以魏冉时期的老臣自居,公然对抗秦王的命令,落得自杀并不冤。秦国的强大,强在高度集中的王权、把全国捆绑在农战之上的体系;如果秦国没有这么多内耗,以那时已经接近完善的格局,统一天下或许会提前很多。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