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联军伐吴的大决战,最亲密的盟友却为何在生死关头背信弃义

楚国联军伐吴的大决战,最亲密的盟友却为何在生死关头背信弃义

()
中文名:
楚国联军伐吴的大决战,最亲密的盟友却为何在生死关头背信弃义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var1] 本期话题公元前519年,前后持续近80年的吴楚战争终于迎来了转折的时刻,楚国令尹阳匄和司马薳越率领七国联军在州来与吴国展开决战。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一边倒的战役,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阳匄和薳越先后在战争中丧命,三个盟国的军队遭

秦朝名人推荐

[var1]

本期话题公元前519年,前后持续近80年的吴楚战争终于迎来了转折的时刻,楚国令尹阳匄和司马薳越率领七国联军在州来与吴国展开决战。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一边倒的战役,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阳匄和薳越先后在战争中丧命,三个盟国的军队遭到吴国致命的摧毁。更重要的是,楚国原本最亲密的盟友竟然在生死时刻背信弃义、撤兵潜逃了!楚国春秋战史上最窝囊的失败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var1]

[var1]

对再战州来的前景,虽然令尹阳匄和左司马沈尹戍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了悲观,但这场决定吴楚两国前途与命运的决战还是不可避免地在公元前519年到来了。

两阵对圆之际,楚国的民困兵疲、内乱纷争还是藏在铠甲之下的暗疾,吴人未必知道底细,但楚国急剧下滑的联军作战能力,可是被吴国统帅公子光(也就是后来弒君篡位的吴王阖卢)瞧了个明明白白:

[var1]

吴公子光曰:“诸侯从于楚者众,而皆小国也,畏楚而不获己,是以来。吾闻之曰:‘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啮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中略)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三国败,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奔。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陈整旅。”——《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这一次吴国兵犯州来,楚国令尹阳匄以抱病之躯挣扎着组织诸侯联军东来救援。行军途中,阳匄不幸病亡,联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由司马薳越接掌。

但即便对手新丧主帅,士气低落,吴军仍然慑于楚国既往的声威,小心翼翼地撤退到州来以东的钟离组织防御。

[var1]

对吴国来说,以往挑战楚国的最大困难在于,他不是在同楚国一国作战,而是在同楚国率领的诸侯联军作战。

要用自己的一把刀去对抗人家的五把刀、十把刀,左右招架已属不易,转守为攻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一次薳越率领的联军一到州来,吴王僚脑子里蹦出的第一反应还是龟缩防御,先后撤到钟离,扎稳了阵脚再说。

但眼明手辣的公子光提醒王僚,楚国这一回的联军可比不得从前了:

和从前楚灵王征吴时率领的诸侯联军不同,这一次薳越率领的联军当中不见了郑、宋等中原诸侯的身影,参与联军行动的陈、蔡、顿、胡、沈、许等清一色都是依附于楚国的江淮小国。他们本不愿来趟吴楚之战的这趟浑水,只是慑于楚国的威权,不得已出兵助阵。

公子光说,别看他们派兵来了,其中心猿意马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人暗地里对楚国恨得牙根儿痒痒,比方说——蔡国。

[var1]

公子光的这番观察是令人震惊的。

如果他说的是实情,那将意味着楚国赖以对抗吴国的杀手锏——联军作战能力正在消退。

但这会是真的吗?要知道,楚平王与蔡国的渊源可非同一般哪。

早在多年以前,担任大夫的公子弃疾出访蔡国,便娶了郹阳封人之女为妻,生下儿子芈建。后来楚灵王发兵灭蔡,弃疾又被任命为首任蔡公。

正是这位蔡公与故蔡国大夫蔡朝吴结成政治同盟,连手推翻了楚灵王的统治。弃疾取灵王而代之,成了楚平王。而助平王一臂之力的蔡朝吴也因此获准恢复蔡国。

联姻之谊,同盟之义、复国之恩,照理说蔡国应该是楚国最亲密的盟友才对,为什么偏偏是它对楚国怀恨在心呢?

再说这边儿,和飞扬跋扈、谤满天下的楚灵王截然不同,楚平王谦逊低调、和蔼可亲。他那灵活而柔软的外交手腕曾经搏得过中原政治精英如郑国子产、晋国叔向等人的极口称赞。

[var1]

那为什么这一次联军伐吴,从前愿意出兵为楚灵王站台的郑、宋等中原国家却不发一兵一卒来协助楚平王呢?

关于上面的这些疑问,多年以后,楚国左司马沈尹戍道出了答案:

[var1]

夫无极,楚之谗人也,民莫不知。去朝吴,出蔡侯朱,丧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使不聪明。不然,平王之温惠共俭,有过成、庄,无不及焉。所以不获诸侯,迩无极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传》

就领导素质而言,楚平王和大有为的楚国先君成王、庄王相比亦不遑多让。但楚平王不但没能像他的先人那样问鼎春秋霸主的宝座,反而沦为司马迁笔下几乎两度毁灭楚国的罪人,沈尹戍说,这多半都要归咎于楚平王身边的谗臣——费无极。

[var1]

造成楚平王同诸盟国间的裂痕,费无极正是始作俑者。

根据《左传》记载:

楚费无极害朝吴之在蔡也,欲去之,乃谓之曰:“王唯信子,故处子于蔡。子亦长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吾助子请。”又谓其上之人曰:“王唯信吴,故处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而在其上,不亦难乎?弗图,必及于难。”夏,蔡人逐朝吴,朝吴出奔郑。王怒,曰:“余唯信吴,故寘诸蔡。且微吴,吾不及此。女何故去之?”无极对曰:“臣岂不欲吴?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吴在蔡,蔡必速飞。去吴,所以翦其翼也。”——《左传·昭公十五年传》

在楚平王执政的第三年,谗臣费无极阴谋排挤蔡国大夫蔡朝吴。

他一面假意替蔡朝吴抱不平,扬言凭借在平王篡位、蔡国复国过程中立下的殊勋,蔡朝吴不应在蔡国政坛屈居人下。

[var1]

另一面,费无极又将谋取更高的政治地位说成是蔡朝吴本人的野心膨胀,并向蔡朝吴的上司示警。果然,恋权固位的上司抢先一步动手,驱逐蔡朝吴,逼迫他出亡郑国。

蔡朝吴出亡事件表面上看是费无极挑拨离间的结果,但背后不乏楚平王阴险的政治用心。

虽然蔡朝吴在公元前529年发动的那场蔡国复国运动客观上帮助了楚平王政变篡位(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往期文章《蔡国的重生,楚国的毁灭,一介平民如何导演这场左右国运的政变》),但是作为新任楚国元首,楚平王是不能容忍蔡国脱离楚国控制的。

蔡朝吴那样处心积虑地要将“楚国蔡县”恢复为“蔡国”,这其中便潜藏着摆脱楚国、走向独立的离心倾向。费无极对楚平王说,朝吴就是蔡国的翅膀,剪除了他,蔡国就再也飞不出您的手掌心了。对这一点,楚平王嘴上不说,心中该有赞许。

在费无极的影响下,楚平王一直试图通过干涉内政、甚至直接政变来确保对蔡国——这个最大附属国的牢固控制。

蔡朝吴出亡郑国的6年之后,费无极收受了蔡国公子东国的贿赂,假借楚平王的名义向蔡国施压,迫使蔡人放逐了现任国君朱,另立东国为君。当楚平王问责费无极的时候,他辩称:蔡侯朱对楚国有二心,而东国的父亲既与楚平王有些渊源,他本人又在楚平王的支持下登基即位,必然会对楚国忠贞不渝。

[var1]

可这位“忠贞不渝”的新蔡侯最终还是死在了楚国,时间恰在吴、楚大战州来的前一个月。至于他的死因,《春秋》和《左传》都无记载,遂成了一个千古难解的历史之谜。

一位贤大夫的被迫放逐,两任国君的频繁更迭,像这样野蛮干涉蔡国内政的做法丑化了楚国在蔡人心目中的形象。

从前的盟友之义、复国之恩也随之被新生的仇恨所掩盖。那楚平王与蔡国脆弱的联姻之谊呢?更是以一种极不光彩的方式宣告结束的。

[var1]

公元前523年,费无极为楚平王的太子芈建迎亲于秦。为了讨好楚平王,打击冷落于自己的太子,费无极力劝楚平王将这位还没过门儿的太子妇纳为己有。

嬴氏一下子从楚平王的儿媳、太子建的妻子变成了楚平王的正妻、太子建的后母,太子建由此受到楚平王的猜忌,并在一年后被诬以叛逆之罪,被迫流亡国外,而他的生母也随即遭楚平王逐回了蔡国娘家。

与蔡国之间的这些恩怨纠葛就像一个缩影,折射出了笼络江淮小国的过程中,楚平王的诸多举措失当。

但这些国家密迩荆楚,国势孱弱,对楚国的蛮横无理,只得忍气吞声。心里再不高兴,楚国发兵伐吴,他们也得援甲擐兵,前来助阵。

[var1]

至于那些距离更远、实力更强的中原诸侯,他们对楚国的外交失范可就没这么“宽容”了。郑、宋等国悉数缺席楚国组织的伐吴联军就是明证。

可楚国又怎么开罪他们了呢?

首先是公元前522年,宋元公与世卿华氏、向氏矛盾激化,引发了宋国内乱,这场动乱的影响之大,甚至将晋国、齐国、吴国和楚国等当时列强都卷入其中。楚平王公开支持叛乱的华氏,派司马薳越率师北上接应华登、华貙等叛乱分子。

紧接着,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崩,他的庶长子王子朝仗恃先父宠幸,举兵反叛继位的周悼王。这一场叛乱持续的时间更长,直到公元前516年晋国应悼王之弟敬王的邀请派兵入周,王子朝才失败逃亡楚国。

[var1]

乍一看,楚国在这两次叛乱事件中的选边站队似乎有刻意与晋国作对的意思:晋国支持宋元公,楚国便力挺华氏与向氏;晋国派兵护卫周悼王,楚国便收容王子朝。

这样的选择暴露出楚平王对楚国的外交战略和国际形象缺乏深思远虑。

因为这两次叛乱事件之后,晋国巩固了自己维护礼义秩序、稳定中原政局的正义形象,而楚国则极不明智地扮演了包庇窝藏叛乱者的丑恶角色。

[var1]

不但中原诸侯对楚国的肮脏行径嗤之以鼻,甚至连楚国内部也出现了强烈的质疑之声。

就在司马薳越统率楚军北上宋国之前,楚国太宰犯极力谏阻楚平王说:“放眼天下,如今各国都是大夫专权,世卿执政。还能维持君臣尊卑、纲常伦理的也就是只有宋国了。现在宋国又见君臣相争,倘若我们弃君而助臣,岂不是助纣为虐吗?”

可惜,这样的正确意见,楚平王却不能采纳。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公元前519年的州来大战时,郑、宋等颇具实力的中原诸侯悉数缺席楚国组织的诸侯联军,孱弱的江淮诸国虽然应召前来,却各怀异志,兵无战心。

秋七月戊辰,吴楚双方在鸡父短兵相接。战斗刚一开始,吴军就集中力量攻击胡、沈与陈这三国的军队。

[var1]

由于胡、沈之君年少轻狂、疏于战阵,陈国大夫胶柱鼓瑟,不知变通,三国军队很快被击溃,胡、沈之君和陈国大夫都做了吴军的俘虏。

[var1]

眼看胡、沈初战失利,吴军来势汹汹,本来就不甘心陪死的蔡国、顿国与许国掉头就跑。他们的溃逃冲动了楚军的士气,薳越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把阵势摆开,楚军便已陷入土崩瓦解、万劫不复的败境里了。

鸡父之战可能是楚国春秋战史上最窝囊的失败。这一仗,不但打散了楚国本就脆弱的江淮联盟,更要命的是打垮了楚国对吴作战的信心。

就在鸡父战败的次月,吴国太子诸樊率军入蔡,从郹阳接走了楚国故太子芈建的生母。

眼看着楚平王的前妻被仇敌抢了去,追赶不及的司马薳越羞愤交加。部下劝他道:“索性以兵伐吴,万一侥幸得胜,君王面前,犹可塞责。”

[var1]

但薳越却说:“鸡父之战已经一败涂地,此次再败,我就算自裁也难抵偿罪责。”到了这个地步,薳越对击败吴国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最终,绝望的他在薳澨自缢。

而楚国在接连失去阳匄和薳越这两位重臣之后,距离破郢的灾难也就近在咫尺了。

—THEEND—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var1]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