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迁都对战国局势有何影响?放任了秦国崛起,为自己撅好了坟墓

三晋迁都对战国局势有何影响?放任了秦国崛起,为自己撅好了坟墓

()
中文名:
三晋迁都对战国局势有何影响?放任了秦国崛起,为自己撅好了坟墓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北宋)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随着牛耕和铁器的普遍推广,春秋战国时

秦朝名人推荐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北宋)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随着牛耕和铁器的普遍推广,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大片未曾开垦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这些新开垦的良田也不再是国有的性质,逐渐演变成了私田,这就造成了民不再尽力于公田,从而使原本固有的以国有(王室所有)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基础开始崩溃,进而促使奴隶制度的土崩瓦解。

[var1]

井田制瓦解

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变革。

上层建筑的变革,往往不能平静过渡,因为社会性质的变化,会损害和剥夺既得利益者的固有权益,这就会造成变革过程中困难重重,但不变革不能生存,更不能强大。

于是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君主们,相继展开了变法运动,与此同时,奴隶主、旧贵族和新兴地主之间的矛盾也被彻底激化,正所谓“变中有乱,乱又刺激了变”。

说到这时期的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就不能不提,因为它奠定了秦国的强大乃至最后完成大一统的基础,就变法的程度而言,秦国的变法也是最为彻底的。

[var1]

商鞅变法前夕

变法能不能成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因固不可少,但外因也不可忽视。

本篇飞鱼就从“三晋迁都”入手,浅析秦国为何能安心变法,继而完成统一大业。

那么三晋迁都对战国整体局势又有何影响?其实是放任了秦国崛起,为自己撅好了坟墓。

三晋迁都。

韩赵魏三家分晋而成为诸侯后(《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原本各自的封邑就成为了都城,韩国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赵国定都晋阳(今山西太原),魏国定都在安邑(今山西夏县),由此可见韩赵魏被称为“三晋”也是名副其实。

但分晋之后这三家,都有了大动作,那就是迁都,公元前386年左右,赵国把国都迁到了邯郸(今河北邯郸),公元前375年左右,韩国把国都迁到了新郑(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61年左右,魏国把国都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迁都的时间有几种不同说法,飞鱼暂以杨宽先生《战国史》记载的说法论之。

[var1]

三家分晋

不少人认为三晋一致向南迁都是被秦国给打怕了,其实不尽然,因为秦国的强大是从商鞅变法开始,而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也就是说三晋迁都之时,秦国对三晋的威胁还没到逼它们迁都的程度。

那么三晋的迁都为了什么呢?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在中原腹地争夺土地和人口,因为迁都会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重心统统南移,就好比在池塘边钓鱼一样,不自觉就会把身体往前倾,只为更好地看清池塘里的鱼。

秦国崛起。

三晋一直是阻挡秦国东出的屏障,三晋迁都之后,偏居一隅的秦国迎来了春天,三晋争相逐鹿中原而忽略秦国的时候,秦国悄然崛起了,但当三晋回过神认清局势时,已经晚了,因为秦国的变法已经完成了。

可以说,正是因为三晋放松了对秦国的监视,让秦国有了稳定的十余年,可以专心变法,这也是秦国能够彻底变法的外部原因,倘若在秦国变法之时,三晋没有转移战略方向,而联合兵出秦国,那么秦国国内变法的反对势力势必会借机发难,而使变法夭折。

[var1]

战国士兵

但,历史没有如果,当韩赵魏争相把战略重心南移的时候,其实也已经注定了不会有结果,因为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战争最为频繁的地方,韩赵魏的迁都虽然当时看似有利,其实不知不觉已经把自己拖进了战争的泥潭。

秦国变法期间国内稳定,而外又无战事,这在战国时期是非常罕见的平静,当然也是秦国强大最为关键的时期,秦国经过商鞅两次变法,彻底成为了山东诸侯不可撼动的庞然大物,正如秦国后来的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所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诸侯末日。

三家分晋后的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先强大起来的诸侯,在此时秦国被压缩在函谷关以西不得东出,但是后来继位的魏武侯逼走了在西河之地看着秦国的吴起,当秦国东出,魏国再无可挡之将,随之秦国夺回了魏国军事重镇西河之地,这是魏国开始衰弱的标志,也是秦国对外扩张的起点。

当三晋迁都之后,秦国东出之路更加势不可挡,三晋最终沦为了被秦国慢慢吞下的肥肉,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灭了韩国开始,历经十年攻灭六国而统一华夏,说白了秦始皇能成就如此不世之功,历代的积累断不可少,而商鞅变法则是这些积累的基础。

[var1]

秦灭六国示意图

如果把秦国的逐步强大比作盖房子的话,商鞅的变法就是房子的地基,而后代的积累则是逐渐添砖增瓦,直到秦始皇的时候,这栋坚不可摧的城堡已经建成了。

山东六国最后的结局,其实当三晋向南迁都,放任秦国的变法和崛起时,就已经注定了,因为随着秦国变法的推进,更为先进的封建制也慢慢形成,秦灭六国从社会性质的变革上,也是更为先进的封建制逐步取代了落后奴隶制的过程。

飞鱼说:

三晋迁都对战国局势有何影响?放任了秦国崛起,为自己撅好了坟墓,你可能会说,只是迁都而已,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因为国都不是寻常的城池,乃是一国之命脉。

当三晋的国都都在秦国东出的路上守着时,秦国对外的扩张会异常吃力,但是迁走之后,军备力量自然会降低不止一个层次,后来魏国旧国都安邑被秦国轻而易举就攻破了,就是明证。

[var1]

秦国统一后的疆域图

从“三晋迁都”入手,浅析秦国为何能安心变法,继而完成统一大业,三晋向南迁都,把诸侯国的视线都集中在了中原腹地,当山东诸侯为几座城池打的不可开交时,暗中变法的秦国却冷眼看着这一切,当这些诸侯折腾得差不多时,秦国挨个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纵观其余诸侯国的变法之路,在国内变法的同时,国外的战事也未曾间断,虽然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终究无法彻底改革,其根源就在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提供支撑,所以又可以说,秦国的统一是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下的必然事件。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战国史》、《资治通鉴》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