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向百姓公布法律文书,孔子得知后捶胸顿足,大呼晋国要亡

晋国向百姓公布法律文书,孔子得知后捶胸顿足,大呼晋国要亡

()
中文名:
晋国向百姓公布法律文书,孔子得知后捶胸顿足,大呼晋国要亡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孔子为什么会这样惊诧呢?拿他的话来说就是:“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为什么老百姓看到法律条文就不再尊敬那些贵族了呢? [var1] 晋国大臣叔向早已对此做了解释。当时

秦朝名人推荐

孔子为什么会这样惊诧呢?拿他的话来说就是:“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为什么老百姓看到法律条文就不再尊敬那些贵族了呢?

[var1]

晋国大臣叔向早已对此做了解释。当时,郑国执政子产也铸了一座大鼎,将国家法律条文铸在上边,并把鼎放在城中繁华之处向世人公布。叔向看到后惊诧莫名,给子产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若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激幸以成之,弗可为矣。”老百姓通法律了,就会引用法律去对抗贵族老爷们了!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对平民用刑,权力可以说是大到了极点。即使有人制定了一些法律,也会被藏于秘府,为贵族所垄断,不让百姓知道。只有保持这种神秘性和恐怖性,才便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然而,刑鼎一铸,这种垄断便被打破了,老百姓可以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贵族阶级的权力自然就被削弱了。

事实上,正如孔子和叔向所怀疑的那样,刑鼎的问世并不是某位卿大夫无意间的一时冲动,而是在奴隶社会日益衰落,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不断攫取政权的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刑鼎之中确实蕴含着削弱奴隶主贵族权力的意图。拿晋国来说,刑鼎的出现就有几个大的政治背景。

[var1]

首先是代表旧势力的晋君的式微。从晋平公开始,晋国君权就开始逐步滑落,大权逐渐转移到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各家卿大夫手中,其中最有实力的就是韩、赵、魏、范、中行及智氏等六卿。范宣子是范氏族长,赵鞅是赵氏族长,荀寅是中行氏族长,都是六卿中的代表人物。范宣子制定刑书,赵鞅和荀寅再把它铸到鼎上,首先针对的就是晋君。有了成文的法律,卿大夫们就可以与晋君抗衡。

其次是晋国六卿之间的竞争与平衡。六卿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合作的一面,也有竞争的一面,在晋国政坛上轮流坐庄,相互制衡。在还没有哪家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可以一举打破平衡、消灭其他对手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相对稳定的局面,获得和平发展的空间,六卿之间需要通过协商建立一套共同承认的、能够用来调解彼此矛盾的游戏规则,而这正是刑鼎可以起到的作用。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六卿之下的士人、国人等群体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提升,六卿铸刑鼎的举动,也是在向这些群体让渡一部分权力,以达到笼络人心的目的。

[var1]

正如孔子所料,随着晋君权力不断向卿大夫转移,在刑鼎铸就的79年之后,即公元前434年,六卿中剩下的韩、赵、魏三家几乎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晋君从此开始名存实亡,并于58年后彻底从历史中消失。不仅晋国如此,以三家分晋为标志,中国也由春秋迈进了战国,由奴隶社会走向了封建社会。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张剑锋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