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
中文名: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对秦人而言,秦始皇确实是结束了一个旧世代,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但是对汉人而言,他却是代表着一段暴虐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代表着启动了中国统一大门的开始。 确实,他既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眼中、口

秦朝名人推荐

对秦人而言,秦始皇确实是结束了一个旧世代,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但是对汉人而言,他却是代表着一段暴虐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代表着启动了中国统一大门的开始。

确实,他既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眼中、口中和心中,秦始皇有着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各取所需,各种论点南辕北辙地很难有交集出现,可是,秦始皇只有一个!所以笔者用"一代王者"这个中性词汇来定位他。

[var1]

秦始皇画像

二、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秦始皇(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是他作了皇帝以后的称呼。他是秦庄襄王的嗣子,去孝公之时已有六世。他是在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因为是正月出生,所以命名为正,或作政,姓赵氏,因其为秦王后裔,故后世多以嬴政称之。

嬴政之生于邯郸,乃因其父庄襄王子楚,当时在赵国充当质子,其母本为阳翟大贾吕不韦的宠姬,“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var1]

邯郸

就是《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这段记载,言之凿凿地指出秦始皇是个私生子,而且他的父亲不是子楚,而是名为吕不韦的这个人。太史公的这段说辞确实骇人听闻!若果为真,则不待汉初吕后率诸吕之乱政,天下恐怕早就易主为吕家的天下了?

然而这种说法,到底有几分的可信度?笔者是存疑的。除了《史记》所载之事,未见于先秦其他典籍的理由以外,其所载之吕不韦拥立在赵国为人质之子楚诸事,和《战国策‧秦策》所载之相关内容也大不相同,前人辩之已详。

在太史公的"理论论据"难以服众的情况下,我们再从"事实论据"来检验此事的真实性如何?

事实上,我们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后宫情事,一向是讳莫如深的禁忌话题,也是稗官野史最喜欢渲染的八卦消息。在没有现代医学科技的支持之下,确实难以判定谁是谁非?张文立先生说:"关于秦始皇帝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本来是没有实质的意义的。"这样的说法,笔者是十分赞同的。因为在没有新证据的支持下,所有的怀疑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会造成各具立场的双方,各自表述,却永远难以说服对方。

[var1]

吕不韦和赵姬剧照

如此,对厘清历史真相一点帮助都没有。还不如搁置争议,多去研讨其一生的行事风格与思想观念来得实际一些。所以,对于张先生接下来说的:"不过,如果详加比较,始皇帝的性格倒是与吕不韦相近,而与其父庄襄王不相侔。"笔者就持保留态度了,因为这个说法,不但对解开始皇帝的身世之谜毫无帮助,反而埋下了另一个争议的伏笔,似乎未尽妥当。

嬴政在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庄襄王死了,他继位为秦王。开始了他轰轰烈烈却又极具争议的一生。生前,他备受臣民敬畏,声势直追三皇五帝;死后,却遭千夫所指,骂名百世犹不绝于耳。"是是非非,褒褒贬贬,二千多年。三、事业和功迹

或许是他的光荣和名誉在他生时就已挥霍殆尽了,他的事业和功迹来不及让秦人记上一笔,江山就已易主了。继起的汉人对他是不怀好感的!从贾谊的〈过秦论〉开始,汉人对其是一片挞伐之声,谤议汹汹,响彻云霄,秦始皇的"暴君"形象从此就被确立下来。而他也确实作过几件让人发指的坏事。

[var1]

焚书坑儒画

诸如为了压制六国潜藏的反对人士,他不惜焚书坑儒,以致背上摧残文化的恶名;加上贪图个人的享受,和恋栈权位,他强招大批民力广筑宫殿,大修陵墓,劳民伤财莫此为甚!这些事实掩盖了他在政治上的功业,甚至被刻意地忽视或抹煞它的存在,这样当然是不恰当的。

始皇十三岁就继立为秦王,这是因为他的父祖两代,都"享国日浅"的关系。以至于让他未成年就要挑起治国的重担,幸好秦国从商鞅变法之后,实力早已凌驾在山东六国之上。

〈秦始皇本纪〉说:“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暨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继位,委国事大臣。”

由此可知,秦始皇虽是少年继位,但是他所继承的先人遗产却是相当可观的。不论是在疆域上、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和制度上都已经傲视群雄,他可以毫不费心地置身其中。

于此,不得不让人佩服,商鞅变法所奠定的法治制度,带来当时秦国政治社会的稳定,不会因为四年之内三易其君,而有不测之祸。

[var1]

商鞅变法

加上当时朝中文武大臣俱为一时俊彦,所有的有利条件似乎都加诸在这位少年王者的身上,而他也紧紧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长期混乱的中国划下句点,统一六国。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他个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当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谈他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之前,我们可以先对他的整个人生作一次纵向的切割,也就是在他将近五十年的生命中(公元前259年至前210年),他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截然不同的多样面貌,笔者也应该用不同的眼光和标准,来评量他在不同时期的心理转变和其分裂的性格。对一个大权在握的独裁者而言,想要彻底解析他的性格和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如想象中的简单。

[var1]

秦始皇雕像

因为独裁帝王的内心世界常常是孤独和寂寞的,他们的行事作风令人难以捉摸,也很难去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此要彻底解析秦始皇之前,我们可以将他的人生,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从上面这个表看起来,秦始皇在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中,如果按照他的政治活动纪录,恰好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我们姑且名之为"儿童暨青少年时期",此一时期又可以他十三岁继位为秦王作为一道分水岭,再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前八年他在赵国度过,作为一个人质之子,他过得一点也不快乐,甚至于在小小心灵中留下了被人欺压的巨大阴影,久久挥之不去。日后他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童年邯郸故里,将这些欺压过他们的仇家全部坑杀,仇恨心之强烈,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var1]

青年嬴政剧照

八岁之后他随父亲回到秦国,不旋踵间又被拥立为秦王,命运的安排让他一头掉入了政治的漩涡中。或许这不是他当初的生涯规划,但是看他日后的所作所为,他倒是很快地学会各种政治操作的手法,并且充分运用他的权力,即使这些作为让后世咒骂不已,他还是乐此不疲。

第二个时期是他的人生巅峰时期,年纪介于二十一岁到三十七岁之间,也就是他的青年时期。在此一时期中,他已彻底摆脱掉政治花瓶的角色,将王者的权柄从大臣的手中不落痕迹地要了回来。

首先,他将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的长信侯嫪毐党羽一举肃清,并逼使另一权臣吕不韦畏罪交出相印。种种的强势作为,出自一个初出茅庐,过去几乎没有声音的少年王者身上,就不得不让人对他刮目相看了。

[var1]

嫪毐 影视形象

原来他在人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八年",并非白白地厮混过去,而是为着日后的有效统治,学习更多的政治权术与本领,他悄悄地未雨绸缪,静待时机的到来。

果然一出招,就将两位当朝最有权势的政治老手拉下马来,则其城府之深,手段之高,亦令人叹为观止了。其胆识与谋略尚不仅止于此而已,他在逐步掌握大权之后,听从策士的建议,不忘将因为秽乱宫廷,导致母子关系几成陌路的生母帝太后,迎回咸阳甘泉宫奉养,稳住了宗室大臣的向心力,更是一记安定社稷、巩固政权的高招。

在安定了内政之后,他集中了全部的心力,次第灭掉了东方六国,肇建了一个亘古以来未有之统一帝国。孝公以来,经过商鞅变法的奠基、浇灌,终于在始皇手上,全面地开花结果;也圆了秦孝公以来"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志,并吞八荒之心"的美梦。

[var1]

秦朝地图

始皇的政治事业攀上巅峰之时,正值他的壮年时期开始(38岁),他有很大的机会当千古帝王的楷模,但是他显然志不在此。笔者这样的看法,并不是说他能力不够,或是他贪淫无道,荒废政事。

事实上,我们从文献中发现,他不但不以繁重的政事为苦,还是一个日兴夜寐,乐在其中的工作狂。当时他所信任的两个方士,侯生和卢生就曾经说过:"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再加上他称帝后的十一年间,曾经巡狩天下五次之多;在当时那种驷马一车的交通条件下,其辛劳可想而知;甚至于其最后的生命余光,也是在东巡途中熄灭的。所以,姑且不论其如此做的目的为何?能为国事忧劳至此,已属难得。若非其暴君的形象,二千多年来深植于人心,笔者几乎要为他的勤政精神拍板称道两句的。

[var1]

秦始皇东巡

因此讥其为"贪得权势,以致如此"的评语恐非公允之辞?如果说是因为他生性多疑,以致凡事不愿假手他人的说法,可能更为贴近事实,笔者亦作如是观。在此一时期中,因为天下初定,秦始皇事实上推出了许多褒贬互见的重大政策。

利多政策方面,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首先他废除了周初以来的封建制度,改行郡县制,建构一个高度集权中央的新政府体制,加速帝国意志的贯彻和行政效率的提升。

郡县制还享有"百代犹行秦政法"的高度评价。再来的利多政策则是为了因应疆域统一之后,庞大的社会流动与经济需要,他为文字、度量衡、车轨、货币等制定了统一的规格,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稳定作用。

参考文献:

《史记今注》

《史记》

《秦始皇帝传》

《秦集史》

《秦始皇评传》

《新译古文观止》

《过秦论》

《新译说苑读本》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