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哭孙权,堪称东吴教父,整个吴国都怕他

骂哭孙权,堪称东吴教父,整个吴国都怕他

()
中文名:
骂哭孙权,堪称东吴教父,整个吴国都怕他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此人就是东吴一代名臣张昭!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有印象,他在赤壁之战前夕,力主投降曹操,是著名的主和派,他怎么有胆量敢斥责孙权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张昭是彭城人,年轻的时候非常好学,研习《左氏春秋》,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一代名士。之后官

秦朝名人推荐

此人就是东吴一代名臣张昭!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有印象,他在赤壁之战前夕,力主投降曹操,是著名的主和派,他怎么有胆量敢斥责孙权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张昭是彭城人,年轻的时候非常好学,研习《左氏春秋》,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一代名士。之后官府多次征召张昭为官,但张昭都不答应,甚至惹怒徐州刺史陶谦,将其逮捕,幸亏好友出面,才摆脱牢狱之灾。张昭为何不愿做官呢?或许他在等待着自己心目中的主公吧!

之后天下大乱,张昭到江淮一带逃难,没想到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他——孙策!孙策对张昭委以重任,“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同时待他如同至亲好友一般,“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张昭不负所望,尽力辅佐。不久,孙策病死临终前,他对张昭说了一番足以与白帝托孤齐名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当时孙权只有18岁,资历尚浅,但张昭竭尽全力,与周瑜通力合作,将整个江东稳定下来。孙权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喜欢打猎,经常遭到张昭的劝谏,但孙权只是一笑置之。

[var1]

一次孙权在钓台大宴群臣,喝得很嗨,于是对大家说:“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张昭一听这话,立马回到自己的车中,孙权一见不妙,赶紧派人去请,张昭正色说道:“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孙权一听这话,脸有惭色,下令散会。

后来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称王,孙权闻讯后,想派使者册封,张昭强烈反对,双方在朝堂上发生激烈争吵。孙权勃然大怒,握着佩刀吼道:“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大意是说,我够您面子的啦,你在满朝文武面前折辱我,我怕失手砍到您!

张昭不愧是东吴教父级的人物,他熟视孙权良久,哭着说道:“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我知道我说的话不敢用,但一想起当年太后临终前的嘱托,犹言在耳啊!孙权是大孝子,一听这话,也丢下刀,与张昭相对而泣。

[var1]

君臣二人哭完,张昭走后,孙权还是派出了使者,张昭大怒,一气之下此后,不再上朝。孙权也很愤怒,你不来,就永远别出来了,命人把张家的门塞上。张昭对付孙权也有一手,你从外面塞,我从门里堵住。后来孙权后悔,派人去请,张昭怎么也不买皇帝的账。孙权于是派人放火,想逼张昭出门。但张昭早把孙权看透,依然不出。

君臣两人僵持良久,孙权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是张昭家门口等着,“住门良久”。皇帝在家门口做门卫,这待遇也没谁啦!张昭的儿子苦劝,最后扶着张昭出门,君臣这才和好如初。史书记载“昭容貌矜严,有威风,吴主以下,举邦惮之”。

236年,张昭病死,时年八十一岁,随着这个唯一一个能牵制孙权的人离世,东吴陷入异常动荡的皇室斗争当中,而始作俑者就是孙权!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微信公众号:纵横五千年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万历四大征(明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浙江省的临安县,杭州市与嘉兴市之间,为何反复划分了6次?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浙江省各个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金华市、衢州市、温州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浙江省的临安区,也就是当年的临安县级市、临安县。在五六十年代,围绕临安县的归属,嘉兴与杭州之间,曾经反复多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