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迁都咸阳既是需要避开旧贵族势力也因当地水陆交通便利

秦国迁都咸阳既是需要避开旧贵族势力也因当地水陆交通便利

()
中文名:
秦国迁都咸阳既是需要避开旧贵族势力也因当地水陆交通便利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王国维考证:“有周一代,秦之都邑分三处,与宗周、春秋、战国三期相当。曰西垂、曰犬邱、曰秦,其地皆在陇坻以西,此宗周之世秦之本国也。曰汧渭之会,日平阳、曰雍皆在汉右扶风境,此周室东迁,秦得岐西地后之都邑也。日泾阳、曰栎阳、日咸阳,皆在泾渭下游

秦朝名人推荐

王国维考证:“有周一代,秦之都邑分三处,与宗周、春秋、战国三期相当。曰西垂、曰犬邱、曰秦,其地皆在陇坻以西,此宗周之世秦之本国也。曰汧渭之会,日平阳、曰雍皆在汉右扶风境,此周室东迁,秦得岐西地后之都邑也。日泾阳、曰栎阳、日咸阳,皆在泾渭下游,此战国以后秦东略时之都邑也。“

从雍城到栎阳

雍城是周僖王五年(前677年)到周安王十九年(前383年)秦国的都城。唐李吉甫说:四面高曰雍,又四望不见四方,故谓之雍。”秦雍城遗址在今渭河北岸的陕西凤翔县城南,后世称为南古城。1962年,对秦雍城遗址进行了勘查和部分发掘。

遗址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面积约11平方公里。出土以陶器为主,有盆、罐、缸、瓮、晶、钵、豆、绳纹水道(农民称“凤凰肠子”)、井圈、板瓦、筒瓦以及云纹、葵纹、“年宫”和“械”等字样的瓦当,还有铜建筑构件,石磨、石犁、铜锛等生产工具。

雍城的地理位置重要,适当汧河流入渭河的交会点,即“汧渭之会”。又扼秦蛉通巴蜀的交通要道,土壤肥沃,生产发达,开发较早。雍城又称雍隙,隙义孔道。唐代所发现的刻有文字的著名文物石鼓,即是雍城遗物。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说,石鼓“在县南二十里许”,当即在秦的礼神中心三畴原所在。

“石形如鼓,其数有十”,字体为秦箍(大篆),文体为诗,内容为记周宣王畋猎之事。这是存世最早的文字刻石。发明用石材刻字记事,借垂久远,是在甲骨和青铜两种材料之外的一大贡献,一直广泛应用到现在。

[var1]

商鞅

《史记·秦本纪》记载:“德公元年初居大郑宫”,这是秦始都雍城。从德公开始,直到秦朝灭亡近五百年间,雍城始终居于特殊地位,秦人凡有大事都要到雍城告祀祖庙。如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商鞅修成咸阳宫,这时秦虽已迁都栎阳,但《史记·商君列传》却说是“秦自雍徙都之”,而不说是自栎阳徙都之。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秦始皇年满二十岁,他的加冕典礼,也要去雍城举行。雍城最繁华的时代是在穆公时代。是当时西北最有名的城市。其时秦霸西戎,盛极一时。

从栎阳到咸阳

栎阳故城遗址位于今临潼县栋阳镇东的武家屯附近,在咸阳铁路阎良车站东南约十公里处,秦自周安王十九年(前383年)到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都此三十余年。

栎阳亦在渭河北岸。西临石川河,南近清河和渭河,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秦国雍城、栎阳、咸阳都在渭河北岸,这是应该注意的。当时渭河南北两岸各有一条东西交通大道,河北的一条更加重要,可以与当时农、工、商都很发达的晋国交通。秦都栎阳就是这条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城市。

“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现在当然仅为一普通农村。1962年,武家屯管庄村农民平整土地,发现一铜,内装八枚金饼,经考古学者研究,认为是秦都栎阳时的遗物。金饼上有字,名“金”,为战国时的通货。

[var1]

秦孝公

前五世纪前后,秦国由于奴隶主贵族势力膨胀,中央政权极度不稳,有“数易君”,“君臣乖乱”的记载。武公穆公以来秦人“饮马于河”的局而已不存在。周安王十八年(前384年),具有非凡政治才能的秦献公、秦孝公先后执掌政权。为了摆脱妇奴隶主贵族势力对政权的干扰和就近指挥对山东六国的战争,献公继位的第二年,就“城栎阳,徙都之”,励精图治,秦国又开始强大起来。

秦孝公即位后,继续献公的事业。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宣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士”。于是商鞅到了栎阳,开始变法。孝公前期一系列变法政令都是在栎阳发布的,栎阳在商鞅变法中起了重要的政治作用。

秦亡以后,项羽在鸿门宴后大封诸侯,司马欣被封为塞王,都栎阳。刘邦西都关中,初亦驻栎阳,至高帝七年(前200年)长乐宫修成,才迁都长安。刘邦父亲死后亦葬栎阳北原,名太上皇陵,并在栎阳城内置万年县守陵。因此,直到汉代,栎阳依然是一个有名的城市(曾修东渭桥以通栎阳)。

终点咸阳

《史记·秦本纪》说: “孝公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

秦自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迁都咸阳,至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亡,都咸阳共144年,咸阳在秦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咸阳位于渭水河畔,水陆交通便利,更有利秦国向东南的发展。秦迁都栎阳、咸阳,是新兴地主阶级夺取秦国政权后势力增强,并力图夺取全国政权的一个重要尝试。

[var1]

秦国中后期迁都示意图

秦孝公所以在秦国建都栎阳三十多年后迁都咸阳,是因为咸阳北依九峻山,南临渭河畔,是关中东西路水陆交通的枢纽,是理想的迁都地方。献公由雍迁栎阳,不是秦国最高统治集团没有认识到咸阳的重要性,而是秦国当时还比较弱小,建都咸阳易于遭受占据着河西之地的强大的魏国的突袭。

周灵王十三年(前559年),晋败秦军后就曾追击秦军至泾水以西的棫林。献公改革内政,秦国复强,接连击败魏国。孝公继位后,任用大政治家商鞅变法,“内务耕稼,外劝战死”,秦国一跃而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秦渡黄河围魏安邑,安邑被迫降秦。秦国已强大到能够保卫自己领土不受侵犯,建都咸阳的条件已经成熟。孝公迁都咸阳后,在长达一个半世纪里,咸阳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尤其是最后十余年,咸阳更跃升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关于“咸阳”二字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今本《三辅黄图·三辅沿革》说:“咸阳在九峻山渭水北,山水俱在南,故名咸阳。 “咸阳在九峻山之南,渭水之北。山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阳,故名咸阳。“

《汉书·地理志》王先谦补注引《三秦记》“在九峻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元和郡县图志》说:“山南曰阳,水北曰阳,县在北山之南,渭水之北,故日咸阳。”

项羽占领关中后,烧宫掘坟,大火三日不灭。今始皇陵、阿房宫、咸阳宫等遗址,处处可见火烧的痕迹。中国历史上一座经营了一个半世纪的著名都城,就这样毁于一场大火之中。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中日万历战争(万历平壤战役)

平壤之役是亚洲战役史上著名的步、炮、骑协同攻坚战。此役明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公平地讲,到了明朝中后期,军队体制和练兵手段已经很落后,而规模却过于庞大,这就难免造成士兵素质整体低下,不像日军经过多年的内战打拼,兵精将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刚刚,摩洛哥把西班牙踢回老家!| 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