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不好说

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不好说

()
中文名:
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不好说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实施,在秦朝就已经展开讨论了,而且持续了近千年。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此发表了很多见解。 “臣闻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必树异姓以明贤。”——《六代论》 这句话强调了分封制,在兴盛之时各地诸侯共同治理天下,衰败之时

秦朝名人推荐

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实施,在秦朝就已经展开讨论了,而且持续了近千年。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此发表了很多见解。

“臣闻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必树异姓以明贤。”——《六代论》

这句话强调了分封制,在兴盛之时各地诸侯共同治理天下,衰败之时共同守卫王土,天下安定之时诸侯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天下危机之时一同抵御灾祸。

一、从秦看分封与郡县

[var1]

昔日夏、商、周都是历经数十代才灭亡的,而秦朝却是二世而亡,这原因的到底在哪?将夏、商、周三代与秦国祚的长短归于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不同,即“三代之君,与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忧。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而莫救。”

我们再来看看春秋时期的情况,那时候周王室的影响力虽然已经没有西周时期强盛,各地诸侯虽说都很有实力,但也没有说有那一国出来将衰败的周王室覆灭,这是为何?

很大原因在于晋国,因为晋国强盛且与周王室同宗,这样的话就对其他诸侯有很大的震慑力。这也是分封制在此时的优点。

而到了战国时期,各方诸侯的力量渐渐减弱,此时的秦国强盛起来了,始皇帝灭六国一统天下,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但是秦朝国祚并不久,秦朝实施的是郡县制,有人就会想秦朝这么快灭亡会不会和郡县制有关系呢?

那我们就从秦朝来看看郡县制和分封制

秦朝的崛起不就是靠着周王室衰微才有机会的吗?秦朝施行郡县制,废除礼乐之教,施行苛刻之政;王侯子弟无任何封地,同样功臣也没有封地,内无宗子辅政,外无诸侯藩卫,秦始皇自以为关中地区固若金汤,他建立的大秦帝国是千秋万代的基业,没想到的是只经历了二世就毁了。

[var1]

“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传》

秦国的郡县制也并不是从秦始皇一统后才开始的,文献记载当年秦国迁都时就已经有了“郡县制”。

有人就认为“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可以认为秦的灭亡是没有设立诸侯,危难时期没有诸侯拱卫都城,导致迅速败亡的。假若秦始皇将各州割裂分给子嗣,形成封国,这些封国可以辅助皇室,枝叶相扶,这样的话秦朝也不会因为陈胜、吴广起义和其他起义而迅速灭亡了。

二、从汉看分封与郡县

[var1]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再来看看汉朝的兴亡:

“汉鉴秦之失,封植子弟。及诸吕擅权,图危刘氏,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曹冏《六代论》

汉高祖刘邦吸取亡秦教训,实施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的,在刘邦去世后吕雉专权,之所以能转危为安都是因为“诸侯强大”,但是西汉的分封制又造成吴楚七国之乱的根源,至于如何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我个人认为,分封制中的诸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突发状况,譬如西周时期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周幽王调皮为了讨好妃子褒姒点燃烽火台,没多大一会诸侯们就都赶到了,就表明在这些诸侯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历史上这诸侯反叛的事也不少,西汉有名的“七国之乱”不就是诸侯反叛吗?还有后来魏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所以就要把分封制中的诸侯问题解决好,这样才能使诸侯真正的为皇室服务。

我想诸侯到最后之所以反叛无非以下几种原因:

(1)皇帝无能,皇帝一旦无能了,诸侯们的野心就大了。

(2)血缘关系的淡化,第一代开国皇帝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时间久了虽然同宗,但是在血缘上已经没有多亲近了。

(3)中央集权的弱化,地方势力强盛。皇帝居庙堂之高,不懂远处的江湖,拥有封地的诸侯有土地所有权和税收权,财政军三权在手,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很低,日子久了,诸侯就不免心生反意。

对于诸侯的遏制,汉武帝也有自己的办法——推恩令。

[var1]

有人认为推恩令的形式和分封制极其相似,但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从大汉集团创始人刘邦开始,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一同施行,慢慢集团里的各地分公司的经理(各地诸侯王们)做大了,就想要单干,或者是夺权,这就要引起大汉集团董事长(皇帝)注意了。

到了汉武帝当上董事长的时候听从主父偃献计,决定使用另一种方法加强总公司的集权统治,就是“推恩令”,本来各地诸侯死后,只能有一位“合法继承人”继承封地,现在只要是诸侯王的儿子,不论是嫡系还是庶出都有权利,分得一片土地。

董事长我对每一位员工都很好的,大家都好好干,都有土地可以分。而且由董事长给制定封号,所以大家都是合法的。

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儿子们都成了王侯,但是也使王国封地被分割,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这才是推恩令真正的目的。

“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var1]

推恩令和分封制还是有区别的:

分封制的核心是天子,天子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兄弟、子嗣、有功之臣,这种方式一是为了奖赏他们,而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领域,还能在紧要关头“勤王”。再来看看推恩令,推恩令说是分封制的一种延续,但是又很矛盾,因为推恩令的产生是为了削弱诸侯王权力的,而分封制是给诸侯王下放权力的,这是本质上的不同。

但是推恩令还给西汉带来了一个不能弥补的失误,就是王莽篡汉时。推恩令虽说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封国势力,但是分封制中“拱卫王城”这项职能也彻底失去了作用。

说到底不管是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还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政策“推恩令”,都是为了统治阶级巩固王权而诞生的。

三、从魏晋看分封与郡县

曹魏统治时期以曹爽和曹芳为代表的统治时期,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在这一时期,就有人主张加强宗室力量。认为自秦朝废除郡县制后,以后各朝的灭亡都和郡县制有关,郡县制使得一些重要的地方没有子弟把守,在朝堂之上也没有宗室支持,在国家危急之时,没有支援,这是造成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

[var1]

“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前车之倾覆,而不改其辙迹。子弟至空虚之地,君有不使之民;宗室窜于闾阎,不闻邦国之政。权均匹夫,势齐凡庶,内无根深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之百代也。”——《六代论》

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郡县制的问题,而是统治者个人的问题,就分封制来说,的确可以在国家危急之时出兵勤王,但是那是建立在君臣信任之上,如果皇帝本身就和诸侯王有矛盾,这时候不来捣乱就不错了。

[var1]

有人支持分封制,就有人反对分封制。

“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有禁防壅隔,同于囵圄;号位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三国志》

陈寿认为曹魏的分封有名无实,虽有分封之形,分封制所有的优点,没有一点体现出来的。

总体来看,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就是拱卫帝室,巩固皇权。但对于宗室封国威胁皇权的一面,有些人并没有看到,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产生的,后来也有人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用,相互补充,相互牵制。对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上文中我所说的都是从制度表面来看历代的兴亡,所关注的问题,即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郡县制自产生以来从没有被彻底废除过,直到今天使用的制度也是由郡县制转变而来的。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中日万历战争(万历平壤战役)

平壤之役是亚洲战役史上著名的步、炮、骑协同攻坚战。此役明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公平地讲,到了明朝中后期,军队体制和练兵手段已经很落后,而规模却过于庞大,这就难免造成士兵素质整体低下,不像日军经过多年的内战打拼,兵精将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刚刚,摩洛哥把西班牙踢回老家!| 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