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八百年:先秦时期湖北的崛起与衰落

楚国八百年:先秦时期湖北的崛起与衰落

()
中文名:
楚国八百年:先秦时期湖北的崛起与衰落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湖北最早的名号——楚,正式形成于先秦时期,在此之前,湖北地区只是远离中原政治中心的蛮荒之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已经成了当时天下举足轻重的强大政权,但到了西汉早期,楚地重新被纳入汉朝大一统政权,又重新成为了帝国的边缘地带。 [var1]

秦朝名人推荐

湖北最早的名号——楚,正式形成于先秦时期,在此之前,湖北地区只是远离中原政治中心的蛮荒之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已经成了当时天下举足轻重的强大政权,但到了西汉早期,楚地重新被纳入汉朝大一统政权,又重新成为了帝国的边缘地带。

[var1]

蛮荒之地,小小子爵

远古时期,中国气候较为温暖湿润,经济文化重心集中在黄河流域地区,湖北属于长江流域,炎热且多瘴疠,人口较少,经济也不发达。在西周之前中原政权很少与湖北地区发生交流和联系,史料上也少有此方面的记载。然而到了西周时期,一切都为之改变。

楚国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现存大量楚贵族墓),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

据史料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第五代后代中有个叫吴回的,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郑一带)。

[var1]

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是楚之先祖。季连之后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其曾孙熊绎,周成王时,被封为楚子(意为楚地的子爵)。

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的子孙在商末有个叫鬻熊的,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其子事文王,早以卒。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时,封熊绎于丹淅之地,建都于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建立了楚国。

不知读者们通过这则史料感受到了什么?那就是楚国的先君其实爵位十分低下——仅仅只是子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倒数第二!

[var1]

而且丹淅之地在当时条件十分恶劣,远离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人烟稀少,沼泽遍布,经济落后,炎热且瘟疫流行。所以说当时进行分封的周成王对楚国先君并不十分重视,因此才将这么一块荒蛮之地给了他。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方面由于楚国远离西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反而更容易扩张势力,反正“山高皇帝远”;另外楚国先民们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也在其崛起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var1]

《左传》两言“筚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至熊仪(若敖)、熊眴(蚧冒)等十余代君主。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苦奋斗的穷日子。但楚国先君一直怀有不臣之心,曾击杀了前来讨伐的西周国君(《史记》中讳言说是被雷劈死)。

到了东周早期,楚国终于开始强势崛起。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

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长的时间。而楚国的先君们颇有当今之“暴发户”心态,一旦阔了起来就开始明目张胆对周王室搞“禁运”。

[var1]

东周早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有“尊王攘夷”的共识,大家依然奉周天子为主,强大的诸侯国会出兵讨伐不守周礼的侯国,齐桓公率兵伐楚,意即是此。

楚国在齐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纳贡,并且与齐结盟,各自罢兵。

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此时楚国崛起的势头已经难以阻挡了。

自立为王,镇抚南夷

楚国最开始,是被封为一个子爵,随着政权的强势崛起,以及领土范围的不断扩大,楚国国君们,已经不甘心只是个小小的子爵。

到了熊通这里,他直接自立为王,称楚武王,开始和周王平起平坐了。对于传统周礼来说,“天无二王,人无而主”,熊通此举,是极大的僭越。但无耐周王朝式微,周王室无力讨伐熊通的这种逾矩行为,周王室只能要求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来维持最后的体面。

[var1]

自立为王,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很多学者都以此事作为春秋时代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公元前638年,宋(曾是“春秋五霸”之一)、楚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晋国先退避三舍诱敌,趁楚军方阵大乱时一举击败强大的楚军,挫败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var1]

楚国虽遭此败但是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

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蔡,后来又灭越,成为席卷南土、有问鼎中原之势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时任楚国国君的楚庄王也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

天数变易,物壮则老

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跨今十一省,兼县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800年之久,直到战国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开始由盛转衰。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微走向瓦解,诸侯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土地资源。其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楚国。

[var1]

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里”的战国时代最大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了战国后期,能与秦国一争天下的国家只剩下两个:赵国和楚国。特别是在长平之战后,楚国成了硕果仅存的那棵“独苗”。然而在楚怀王的一番瞎折腾下,楚国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为强秦所灭。

不过,楚人的复仇精神十分强烈——“楚虽三户必亡秦”。很快,楚人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随后楚人刘邦、项梁、项羽、等人也发动起义,最终暴秦亡于项羽之手。紧接着两位“楚国老乡”同室操戈,最终楚人刘邦夺得天下,建立了大汉。

[var1]

此时韩信被封为楚王,然而对于大楚政权刘邦还是心有畏惧,最终找借口将其改封“淮阴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由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王吴王刘鼻带头发动的,而曾经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和越国早在春秋晚期就已被楚国所吞并。可以说楚国的威名一直持续到了西汉早期。

之后楚地一直作为一个历史名词而存在,这里之后就没有出现过强势的割据政权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一统的思想已经沁润到中国人的血液里,楚地也在中国的整体发展中,不断的书写着其特有的色彩。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中日万历战争(万历平壤战役)

平壤之役是亚洲战役史上著名的步、炮、骑协同攻坚战。此役明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公平地讲,到了明朝中后期,军队体制和练兵手段已经很落后,而规模却过于庞大,这就难免造成士兵素质整体低下,不像日军经过多年的内战打拼,兵精将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刚刚,摩洛哥把西班牙踢回老家!| 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