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的日子,在这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往事。 图:1993年时的天皇德仁及其太子妃 [var1] 那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攻破了吴国的国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大批吴国贵族乃举家入海逃亡,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今天是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的日子,在这一天我突然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往事。
图:1993年时的天皇德仁及其太子妃
[var1]
那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攻破了吴国的国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大批吴国贵族乃举家入海逃亡,由于北面的齐国也是吴国在和中原争霸过程中结怨的大国,这些亡命的贵族也不敢靠岸,只好在东海和黄海中漫游,最后漂流到朝鲜半岛或日本九州岛等地。
[var1]
吴人到达日本列岛九州时,日本正处在绳文时代的后期,约公元前450年至公元前400年。至今在福江岛到平户岛之间的大小岛屿上,尚留有许多有关此事的遗迹和传说。如在福江岛的西北角之井乐小巷还遗留着日本古人望乡的遗址。望乡遗址在港口西边一个高坡的顶上(港口向北)。据传此地就是吴国灭亡后,吴国贵族通过战舰、战船,登陆日本之处。
之后,日本渐渐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国家形态,也就是弥生时代,在东汉初年的光武帝时期,其派遣使节到洛阳朝贡,第一次与中国建立联系,光武帝刘秀乃颁发金印,印文曰“汉倭奴国王”。为何其自称为倭呢?原来,古吴语“吴”与“倭”音相连。
[var1]
图:公元1784年,在日本博多湾志贺岛发掘到一颗刻有“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边长2.3厘米,印高2.2厘米,上有蛇形钮。据学者考证,它就是当年汉武帝在洛阳赐给倭奴国使者的印绶。“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被视为日本国宝,现收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其复制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89年日本发行第三组国宝邮票,“汉倭奴国王”金印名列其中。
[var1]
至公元三世纪,日本诸国中的大和国统一了列岛,而日语中的“和”,也是“吴”的谐音。
到了魏晋至隋唐时,中国与日本的联系更加紧密,日本天皇曾多次派遣使者来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如《晋书 倭人传》:“日本户有七万,男子无大小,皆黥(音情)面而文身,闻其旧语,自谓吴泰伯之后。”这里说一下,泰伯就是吴国的祖先,周文王的伯父。而黥面文身,或者说断发文身,也是吴人的旧俗,也就是留着板寸、脸上身上都是纹身,跟现在古惑仔似的,其实究其源头,不过只是为了下水打鱼方便。至于“闻其旧语”,意思是听那古日语,与那古吴语也相差不大:两种语言皆多发声和尾声,如,古吴语“句吴”的“句”,和“于越”的“于”,都是发声;又如,古日语:“ヴマ”(马),“ヴ”是发声,“マ”(马)才是本声,“ヴマ”源出于古吴语。
[var1]
不光晋书,我国其他史书如《魏略》、《梁书》、《北史》、《路史》、《资治通鉴》,都对此有类似的记载,总之,每个朝代,都不断有操着满口吴音的倭人来中华上邦朝贡,并在中国皇帝面前自诩“泰伯之后”。日本平安时代嵯峨天皇时编著的《新撰姓氏录》也说:“松野,吴王夫差之后也,此吴人来我亡始也。” 事实上,今天日本姓“吴”、“吴人”、“吴羽”、“吴服”、“吴服部”、“吴汉”的这些人都自称是吴国的后裔。另据日本著名的体质人类学家长谷部言人博士等对全国280年县市数万名男女日本头型、血型的分析研究,也证明日本人种的源流主要来自中国大陆沿海的吴越民族。
另外,有些日本人还说,不仅很多日本人是吴人,他们的天皇也是吴人,如日本南北朝时著名僧人中岸园月(元朝时曾到中国学佛)在其名著《日本记》中就有“国常立尊为吴太伯之后”的记述。江户时期大儒林罗山父子执笔的《本朝通全鉴》和《神武天皇论》里亦发现了“大和民族是吴太伯之后裔”的记载。公元1700年,日本学者松下见林,在其所著的《异称日本传》书中也说:“吴之时,其国王姬姓(之后)亡命日本,是日本开国之始。” 日本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三本七平(1921~1991)在其《何为日本人》一书中,更是开篇就说,日本有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江南(扬子江入海口附近),并且认为天皇的先祖就是“吴国的泰伯”。此外,日本的稻作文化来源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吴越地区,这也已是日中学者的共识。而日本的和服,就是由吴地的纺织、缝衣工匠传到日本逐渐演化而成,至今日本和服尤称吴服,足证此论不虚。
[var1]
虽然如此,但持反论的日本人也大有人在,这些人大多是保皇派,大概觉得认外国祖宗这种事儿挺丢人的;但他们就是不敢掘天皇家祖坟,生怕一旦挖出来个泰伯或徐福拟或朝鲜半岛李承晚的十八辈儿祖宗,那就彻底歇菜了。然而中国人有时偏偏爱下他们面子,民国时期,大军阀吴佩孚在北京参加了某次宴会,座中有几个日本使馆的客人。这老吴虽是大帅,却是秀才出身,蛮有文化,对历史也蛮有研究,加上可能喝了点酒,就在宴会上竟大发议论说——日本为吴泰伯之后。说起来与他老吴还是同宗,而且按辈份考,裕仁天皇是第一百二十四代,他老吴是第一百二十三代,所以他老吴应是裕仁天皇的大爷,哇哈哈哈哈呀!
[var1]
我倒是很想看看这几个日本客人的表情。太尬了。
1593年正月,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