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据史载记载,韩国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后裔,迁入晋国后被封于韩原,遂以封地为姓,始有韩氏。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至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历时共173年,先后有13位君主,其中后5任君主称王,是战国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var1]
据史载记载,韩国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后裔,迁入晋国后被封于韩原,遂以封地为姓,始有韩氏。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至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历时共173年,先后有13位君主,其中后5任君主称王,是战国七雄中国祚最短的国家。韩国的疆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的狭小区域,最初都城在阳翟(今河南禹州),韩国吞并郑国后迁都到新郑(今河南新郑)。
[var1]
俗话说,弱则思变。韩国并不是坐以待毙,在战国初期也进行了变法改革,那也是韩国国势最强的时候,韩昭侯在位时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进行了变法改革,使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韩氏立国之后多有征战,最大的战绩是吞灭了春秋小霸之一的郑国。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从当时的战略布局来讲是四面受敌,完全没有发展空间。经过韩昭侯在位时期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迅速衰落,屡遭列强欺凌。在战国初期就已经沦为魏国和齐国之间的争霸资本,公元前341年爆发的马陵之战就是在齐国围魏救韩的局面下爆发的。
[var1]
随后秦国和楚国争霸之时,秦国又要挟韩国和魏国共同伐楚,完全听任强国摆布。到了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公元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由此引发了影响历史走向的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的这几场决定各国霸主局势的战争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诸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在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1593年正月,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