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叔叔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战争,那是一段极具悲剧性的、波澜壮阔的但是又具有转折性的历史。秦与赵的长平之战相持了三年,最终赵军落败,五十万赵国将士的生命也被坑杀了,从此赵国由盛转衰而秦国达到了鼎盛,但是历史却把这样的责任推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他在位两年办了两件事,一件影响秦国三百年,一件影响华夏两千年
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是不是在推行三军之制呢?
文|刘叔叔
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战争,那是一段极具悲剧性的、波澜壮阔的但是又具有转折性的历史。秦与赵的长平之战相持了三年,最终赵军落败,五十万赵国将士的生命也被坑杀了,从此赵国由盛转衰而秦国达到了鼎盛,但是历史却把这样的责任推到了赵括身上。但其实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时会看到,赵括是一个这样一个以身殉国的忠勇军人,被钉在这样一根耻辱棍上是极不公平的,而且还是一位难得的帅才。
[var1]
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结果,必有其内在原因。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大家都懂。当我们在给赵括定罪的时候,必然要先了解这场战役的前因后果。战争前期赵国大将赵奢,也就是赵括的爸爸,当时已经死了。蔺相如病重,赵王只好派出廉颇担任主帅。廉颇虽然是赵国的大名将,但他善于平原野战而不适合在上党这样的山地作战,再加上初战失利,上党沦陷。因此廉颇引军长平,所以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想和秦国打消耗战。这简直是错上加错,秦国很快疏通了渠道,改从从水路运粮,后勤因此比赵国更快。这一战就打了两年,到最后赵国连粮食都没了。
[var1]
与此同时,秦军不断骚扰赵国粮道,赵国在外交上也更加被动,导致赵国陷入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局面,规模巨大的战争对秦国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秦昭公想与赵进行决战,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最担心的其实是赵括将军。再加上赵孝成王刚即位不久,急于证明自己。所以就让赵括为主将,换下了廉颇。赵国与秦国之间长期的消耗战,而且后来赵国突然增兵近五十万,在物资、军队、军械上的重大损耗,给赵国更大的负担。所以廉颇不再担任主将其实是个必然结果。
[var1]
此时,赵括作为长平之战的重要人物出场了。因为赵括最擅长的就是进攻战,所以当赵国政治群体看到廉颇的消耗战并没有给赵国带来意想中的胜利之时,他们就果断地换上了赵括,希望以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方式重新改变战争形势。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临阵换将给主帅和战士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当时已经完全形成的对垒战形势,秦军气势大盛,赵国却在强大的消耗战面前早已气势渐短,战争形势早已形成定局,岂是一个赵括就能改变的!赵括入主赵军,已先输一筹,这并不是赵括的错。这样的形势,使赵括入主长平后,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进攻。赵国不能再继续消耗,需要尽快结束战争,守不得,退不得,所以只能选择主动进攻。
[var1]
赵括担任主将之后,不再继承廉颇死守的策略。而是选择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进攻秦军。当时的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但秦军箭如飞蝗赵括壮烈牺牲。最后白起诈降坑傻了四十余万赵兵,长平之战也就此结束了,但这也不能说明赵括的能力不行,赵国在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队主要是骑兵,所以选择通过骑兵突击其实并没有错,比起廉颇的等死其实是个更好的选择。
[var1]
但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一点是,当时赵括接手部队的时候,正是士气低落的的时候,面对的是“人屠”白起,还有两倍于自己的敌军,以及比赵国强大得多的秦国国力,所以打了败仗其实是在情理之中的,说不上是历史的必然,不过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长平之战赵国输了的结果上,赵括可以说有责任,但如果说整个责任都是他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而且赵括还算是条汉子,在最危急的时刻敢于带队冲锋,只是运气实在太差了,弓箭不长眼,被射杀了,否则一旦冲出去了,那崩溃的恐怕就是秦军了,长平之战的结果就要另说了。无论怎么说,赵括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后人对他的评价可以说并没能从场景带入这个角度去评价。
[var1]
尤其是九月份以后,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出现了为争夺食物而自相残杀的现象。赵括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最后决定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但不幸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被白起诈降。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不到200个士兵回赵国报信。整个赵国上下全部都震惊了。后因赵国的平原君写信给其妻子的弟弟魏国的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发兵救赵,于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发兵救赵,魏王派晋鄙率十万大军就赵。但由于秦昭襄王的威胁,魏王也只能让军队在邺城待命。信陵君为了救赵,只好用侯嬴计,窃得虎符,并且把晋鄙杀了,围魏救赵,大败秦军于邯郸,赵国才得以逃过一劫。
[var1]
其实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略上的失误,当时的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的发展毫不在意,一直认为秦国不敢这么快的与其开战,所以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才开始察觉到秦国的野心,匆忙应战,在长平之战前期,老将廉颇的战役指挥上,不和秦军锋芒硬拼,但是赵国论国力,和军事实力来看都弱于秦国,秦国拥有关中和巴蜀两大粮仓,俨然可以支撑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赵国虽然地广,但是却缺少产粮地,后勤很容易出问题,甚至都不足以支撑四十多万大军,虽然廉颇这样做只是尽量拖延,打消耗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军有生力量,想以此来让秦军疲惫。所以赵国本身的实力其实才是其最大的硬伤。
1593年正月,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