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秦国,跟秦朝完全是两个概念。 秦朝的历史,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算,到秦王子婴开城投降结束,总共也就只有十五年。但是秦国的历史,却得追溯到商朝的时候了。 话说在夏朝末年,有个叫嬴费昌的人,因为看不惯夏桀王的昏庸暴虐,所以转投了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历史名臣录 管仲 千古一相
[var1]
秦国,跟秦朝完全是两个概念。
秦朝的历史,得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算,到秦王子婴开城投降结束,总共也就只有十五年。但是秦国的历史,却得追溯到商朝的时候了。
话说在夏朝末年,有个叫嬴费昌的人,因为看不惯夏桀王的昏庸暴虐,所以转投了当时正在崛起的商政权,投奔了商汤。后来,在商汤灭夏的过程当中,嬴费昌做了商王朝的先锋官,立下了不少功劳。
这个嬴费昌,就是秦国的先祖。
[var1]
因为辅佐商汤开国有功,所以后来,嬴费昌就逐渐有了自己的部落,子孙开始逐渐繁衍开来,成了商朝的贵族。
在整个商朝,嬴氏家族一直长盛不衰,所以人口也开始越来越多。但是到了商朝末年的时候,因为遇上了改朝换代,再加上嬴氏家族一直都站在商王朝这边。所以在这次改朝换代的时候,嬴氏家族的地位开始暴跌了。
据说当时嬴氏家族这边,有一个叫蜚蠊的人。当时蜚蠊在嬴氏家族内部,有点像是家族的当家人的感觉。同时,蜚蠊还是商纣王的亲信,这就导致嬴家被彻底绑到了商纣王的战车上。
[var1]
更要命的是,后来周武王击败了商纣王之后,没过几年,周武王就去世了。周武王去世之后,因为接下来是幼主周成王即位,然后由那位会解梦的周公辅政。所以很多商朝的旧贵族就开始发动叛乱。在这个过程当中,嬴氏一族也有很多人参与了叛乱,但是最后叛乱却被周公给镇压了。
所以,在这次叛乱之后,嬴氏一族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很多人干脆直接成了奴隶。昔日在商朝显赫一时的赢家,算是彻底家道中落了。
顺便说一句,在嬴氏一族家道中落的这个过程当中,作为关键人物的蜚蠊,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恶来,次子叫季胜。这个恶来,就是后来秦国王族的直系祖先。同时,有意思的是,那位次子季胜,后来也有子孙不断传承下去。若干年之后,季胜的子孙,成了晋国的大臣,并且逐渐在晋国内部掌握了大权,最终和其他两个家族,瓜分了整个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而季胜的子孙,就是后来战国七雄当中的赵国王族。
[var1]
简单来说,在周朝取代商朝的这个过程当中,嬴氏一族衰落了。然后当时嬴家的当家人蜚蠊,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恶来,他是后来秦国的祖先。另一个叫季胜,他就是后来赵国的祖先。
因为参与谋反,后来嬴氏一族家道中落,所以后来很多嬴氏一族的子孙,都被流放到了西边,成了中原人眼里的‘蛮夷’。不过,虽然暂时家道中落,但是当时嬴氏一族的前辈,还是凭借自己的本事活了下来,并且开始完成艰难的复兴。
在接下来的上百年时间里,嬴氏一族花了五代人的时间,逐渐在西边扎下了根,并且开始不断复兴家族。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嬴家的一门家传手艺,无疑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门手艺,叫做养马。
[var1]
在古代的时候,马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不管是哪一个政权,只要想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就必须有骑兵;要想养骑兵,就必须得有战马。而老嬴家在养马这件事上,则是有着祖传的天赋。
所以,周朝开国百年之后,当时恶来的五世孙嬴非子,就成了周王室的御用马夫。有一次,当时在位的周孝王,去自己的马场巡视,这期间就召见了嬴非子。在这次召见过程当中,周孝王提出了不少养马的问题,嬴非子全都对答如流。所以在这之后,周孝王一高兴,直接给他升了官,让他做了周王室马场的管理员。
这个官职,在古代神话当中,往往也被称之为‘弼马温’。虽然在《西游记》里面,被封了这个官职的孙悟空,十分不满,最后还直接大闹天宫。但是对于秦国的祖先来说,这却是他们家族复兴的开始。
[var1]
此后的几十年里,嬴非子靠着给周王室养马,逐渐得到了周王室的赏识。后来周王室琢磨了一下,觉得养马工作还是要再扩大一些。所以接下来,周王室就把今天甘肃天水地区,直接给了嬴非子,专门让嬴非子养马。
因为这块地方,当时称之为秦地。所以后来,嬴非子也被称之为秦嬴。秦国的国号,也是这么来的。
有了一块专属自己家族的地方,接下来嬴氏一族,就可以更好地繁衍生息了。但是说实话,当时周王室给嬴氏一族的这块地方,真不是什么好地方。这块地方远离中原,比较适合养马,但是却不适合人类居住。最要命的是,当时在周王室的西边,还有很多西戎人生活。
[var1]
这些西戎人有点近似于游牧民族,反正是不归周王室管,人家是以狗作为图腾的,所以也被称之为犬戎。这些西戎人没事就来袭击一下周王室边境,抢点东西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如此一来,当时地处周朝边境的嬴氏一族,自然就成了西戎部落的重点光顾对象了。
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居住,周围又经常有人来抢劫。这种生存环境,怎么看都是恶劣至极了。但是对于嬴氏一族的先辈来说,能有一块地方,已经很美好了,他们也没法要求更多。而接下来的上百年时间里,嬴氏一族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从这块小小的封地开始,不断繁衍生息,不断开始壮大了起来。
都说‘自助者天助’。虽然秦人祖先的复兴起点,实在是低了点,但是接下来的百年时间里,嬴氏一族却靠着养马这个机会,得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var1]
就在嬴氏一族被封到了秦地之后,周朝的国力也逐渐达到了顶点,开始征讨西边的犬戎。而周朝要和犬戎作战,嬴氏一族所在的这块区域,自然就成了一块桥头堡。再之后,到了西周晚期的时候,随着周王室自身的力量持续衰落,周王室想要抵抗犬戎的入侵,又不得不大力支持嬴氏一族,希望嬴氏一族强大起来之后,可以作为周王朝在西方的一道屏障。
于是,就这样,在接下来的百年当中,嬴氏一族开始迅速壮大。从一个最初只占据了五十里方圆土地的部族,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真正的国家!
但是,请注意,直到这个时候,嬴氏一族的当家人,依然不是诸侯,只是周王室的一个普通大臣而已。因为对于当时的周王室来说,嬴氏一族做出的这些贡献,还不足以得到周王室的册封。所以,在西周晚期,秦国的雏形,已经出现了。但是秦国的国君,却并不是诸侯。
[var1]
这是一种很奇葩的现象。一般来说,诸侯国和诸侯,都是同时出现。或者说应该是先有诸侯,然后诸侯被封了一个国家之后,才有了一个诸侯国。但是到了秦国这边,其实是反过来的。秦国是先有国家,然后才有诸侯。
秦国真正位列诸侯之位,这其实已经是西周末期的事情。到了西周末期,周幽王在位期间,秦国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据说当时周王室内乱,周幽王废黜了自己的王后和太子,然后这位王后的娘家人就不干了。王后的父亲,是当时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这位国君一气之下,直接带着自己国内的兵马,联合西边的犬戎,一起杀向西周首都镐京。
[var1]
因为当时周朝内部,同样是矛盾重重,所以当犬戎前来进攻的时候,其他诸侯国也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前来救援。所以,在犬戎的进攻之下,最终,西周的首都镐京被攻破,周幽王本人也被干掉了,西周自此灭亡。
就在镐京被攻破的同时,远在西北的嬴氏家族,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因为当时嬴氏一族,算是周王室的核心附庸者,所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当时嬴氏一族的族长,直接带上全部的家底,倾力前来救援。不过,最终嬴氏一族还是来晚了。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犬戎已经攻破了镐京。
所以接下来,嬴氏一族的族长,就联合其他几位诸侯,直接对犬戎开战。一场大战之后,大家终于赶跑了犬戎。但同时,镐京也被犬戎劫掠一空,连城池都被犬戎放火烧没了。而接下来,因为周幽王已死,所以嬴氏一族的族长,就和其他几位前来勤王救援的诸侯一起,拥立了周幽王的儿子,做了新的天子,这就是周平王。
[var1]
因为镐京已毁,所以周平王登基之后,干脆也不再恢复建城,直接搬家去了东边的洛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
在周平王东迁的过程当中,嬴氏一族一直贴身保护,直接把周平王送去了洛邑。如此一来,赢氏一族立下的功劳就大了。不但有着勤王救主的功劳,而且还对周平王有拥立之功。
所以,周平王上位之后,直接给了嬴氏一族两个奖励。一是正式册封嬴氏一族的族长为诸侯,虽然当时周平王只是给了一个伯爵的爵位,但这对于嬴氏一族来说,也算是天大的喜事了。第二,周平王还承诺,以后嬴氏一族在函谷关以西,只要打跑了犬戎,所有占领的地盘,完全可以归嬴氏一族自己所有。
[var1]
从周平王给出的这两个奖励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周平王其实真的挺小气的。他给出的这两个奖励,其实都是空头支票。爵位就不用说了,人家嬴氏一族原本就有封国,此时周平王给他们的,只是一个空头衔而已。而且,按照周朝的爵位制度,爵位共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级别,伯爵只是第三等。当时的嬴氏一族,对周平王有如此大的帮助,周平王却只给了一个伯爵,实在是很小气了。
至于第二个承诺,所谓的地盘,更是虚无缥缈。要知道,当时这些地盘,都在人家犬戎手里。周平王这个承诺,等于是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奖励嬴氏一族,这简直连空头支票都算不上了。
但是,如果联系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两个看似无用的奖励,却偏偏成了秦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根基。
[var1]
爵位,让秦国成了一个正式的诸侯国。自此之后,秦国就可以和其他诸侯国,在法理上平等的相处。而合法扩张的空头支票,在当时来看,确实不太重要。但是在接下来的上百年时间里,这却成了秦国在西北迅速崛起的理论基础。
在后来的春秋时代,这个合法扩张的理由,曾经难倒了无数的诸侯。后来大家所谓的争霸,其实归根到底,也就是为了拿到这个合法扩张的资格而已。
自从平王东迁之后,秦国终于成了一个真正的诸侯国。而当时在位的嬴氏一族的族长,也成了真正的诸侯,这就是秦国的第一位实际国君,秦襄公。
[var1]
从恶来身死,一直到秦襄公再度成为一国之君,这期间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整整十代人。靠着十代人的不断努力,嬴氏一族终于是再次崛起了。
当然,接下来的崛起之路,依然很艰难。
秦襄公虽然拿到了合法扩张的资格,但是土地毕竟还在人家犬戎手里。所以接下来的上百年里,秦国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犬戎手里抢地盘。在这个过程当中,秦国先后经历了秦襄公、秦文公、秦宪公、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这九位国君,大战无数次之后,终于从甘肃天水地区,扩张到了关中平原,继而占领了大半个关中。
[var1]
到了秦穆公登基的时候,此时的秦国,已经基本占领了整个关中平原,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国。到了这个时候,嬴氏一族,其实已经算是完成了复兴,甚至超过了当年在商朝的地位了。
而接下来在位的秦穆公,则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最有分量的国君。他的存在,承前启后,直接决定了接下来两百多年的秦国。
就在之前秦国埋头扩张的这一百年里,中原地区其实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的力量开始迅速衰落,导致各大诸侯国开始逐渐崛起。在这个过程当中,齐、晋、楚、燕等诸侯国,逐渐开始兼并其他国家,迅速扩张。
[var1]
而到了秦穆公登基之初的时候,几个一流强国,已经彻底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当时正是齐国的齐桓公在位期间。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霸主。而且,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思路,也成了接下来其他诸侯纷纷效仿的对象。
所以,秦穆公登基之后,见到中原腹地的局面,风起云涌,也开始打算东出函谷关,去中原腹地插一脚。当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秦国已经占领了整个关中平原,在函谷关以西,也已经到了没有扩张空间的地步。秦国如果想要进一步扩张,最好的方向,就是向中原腹地扩张。
但问题是,如果想要东出函谷关,秦国就势必要面对一个一流强国。这个强国,就是晋国。
[var1]
当时的晋国,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山西地区,并且还在不断向外扩张,直接控制了函谷关以西的地盘。所以,秦国想要东出,就必须要面对晋国。
最开始的时候,秦穆公其实也没想和晋国开战,而是打算通过联姻的手段,从晋国手里友好地换取通道。所以接下来,秦穆公娶了晋国老国王的女儿。但是没想到的是,晋国老国王对联姻这件事很感兴趣,联姻之后却根本不提通道的事情。
所以,再之后,秦穆公就想和晋国打一仗,武力夺取通道。结果秦国和晋国之间,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之后,秦穆公发现,根本就奈何不了晋国。所以再之后,秦穆公又打算通过联姻的关系,插手晋国的内政,扶持和秦国交好的晋国国君。
[var1]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晋国老国君去世,秦穆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断和晋国联姻,甚至把自己女儿都嫁给了自己一个大舅哥的儿子,希望将来这孩子上位之后,能给秦国通道。但结果,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不管晋国那边谁做国君,不管秦穆公怎么结亲,怎么插手晋国内政,人家就是不给通道。
所以,二十多年之后,秦穆公又盯上了一个新的人选。这个人也是他的一个大舅哥,只不过之前因为晋国内乱,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接下来,秦穆公直接扶持这位舅哥回国,送他上了国君的宝座。而这位被秦穆公扶上宝座的晋国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晋文公上位之后,出于替晋国利益的考虑,也不想给通道,但是又不愿意得罪秦穆公。所以接下来,晋文公就忽悠秦穆公,提出两国一起去打楚国。楚国被打败之后,晋国少了一个强敌,秦国也能从楚国那边,夺取东出的通道。
[var1]
在晋文公的忽悠之下,秦穆公当时也被唬住了,直接同意了这个计划。所以再之后,秦晋两国开始围殴楚国。当时齐桓公已经去世,齐国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内战,国力暴跌,几个大国正在忙着争夺新的霸主之位。原本楚国刚刚击败老牌强国宋国,正式春风得意的时候。结果,楚国这时候被秦晋两国直接围殴,瞬间就被打下去了。
就这样,晋文公顺利击败了楚国,成了春秋时代的第二个霸主。
不过,打着打着,秦穆公发现不对劲了。为什么秦国仗没少打,人没少死,却依然没有东出通道?反倒是让晋国成了霸主?最关键的是,秦穆公忽然发现,如果楚国真的被灭了,那以后晋国就会占领整个楚国,秦国以后更没有东出的机会了。
[var1]
所以,在秦穆公晚年,秦穆公开始调整策略,改为联楚抗晋。就算不再东出,也不能让晋国灭了楚国。因为楚国一旦被灭,秦国就彻底成了西方的孤立大国,接下来晋国就可以轻易灭掉秦国。就算是为了秦国,也不能让楚国被灭掉,反倒是要让晋楚双方,常年打仗,这样才最有利于秦国。
秦穆公的这个策略,后来被秦国延续了上百年。整个春秋时代,秦国后来的基本国策,都是联楚抗晋。但同时,自此之后,秦穆公彻底放弃了东出的念头,转而在西方专心发展。而晋国这边,则是趁势利用地理优势,对秦国进行经济封锁和文化封锁。
这就是为什么,自从秦穆公去世之后,秦国在春秋时代的戏份,忽然就变少了。
[var1]
另外,秦穆公临终之前,还留下了一个遗诏,要求当时朝堂上最优秀的几个大臣,给自己殉葬。其他国君殉葬,都是用妃子和奴隶,秦国却是用大臣。如此一来,其他国家的人才,自然不敢再到秦国做官,生怕自己也被拉去殉葬。所以,后来春秋中晚期的时候,秦国内部就在再也没出过什么特别优秀的人才了。
但同时,秦穆公留下的这个制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因为优秀的大臣都被殉葬了,秦国内部就很难再形成超强的士大夫家族。如此一来,秦国也就避免了后来‘三家分晋’那一类的事情出现。所以,秦穆公留下的这个殉葬传统,对于秦国来说,只能是祸福相依了。
而秦穆公去世之后,接下来的整个春秋中后期,秦国虽然是四大强国之一,但是戏份却少得可怜。只有春秋后期的时候,楚国被吴国攻破了王都,秦国派兵救援,防止楚国被灭国,这件事算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其他的时候,秦国基本上都是偏安西方,一直在西方发展。
[var1]
同时,因为常年在西方发展,缺少和中原诸国的交流,内部又缺少人才。所以接下来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秦国历经十六代国君。在这两百多年里,秦国一直在不断衰落,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
如此,在这两百多年里,中原诸国又是一番风起云涌。春秋中后期,晋国开始压制其他诸侯国,一家独大,但是后来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衰落之后,吴越两国又开始争霸,然后又衰落。就这样,随着三家瓜分晋国,历史终于跌跌撞撞进入了战国时代。
到了战国时代之后,秦国忽然发现,原本强大的晋国,竟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韩赵魏三国。所以,此时的秦国,就再次产生了东出的念头。在秦国人看来,自己之前也是四大强国之一,单打晋国尚且不难,如今晋国分裂成了三个国家,自己只打三分之一个晋国,那不是手到擒来的吗?
[var1]
但结果,就在秦国刚刚产生这个念头之后,紧随而来的,却是直接被打脸了。
简单来说,当时秦国向三晋之中的魏国方向发力。但没想到的是,当时秦国这边出动了五十万大军,却被魏国这边的五万新兵给暴打了一顿,而且直接打到全军崩溃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阴晋之战,而魏国那边领兵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吴起。
五十万人,反过来被五万人吊打,这种事情,不光后世看来觉得匪夷所思,就连当时的秦国执政者,也很难理解。
不过,此战之后,秦国高层也开始进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夸张的事情。而接下来,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秦国高层得出结论:原来是因为时代不同了,人家魏国当时已经变法了。
[var1]
变法,这件事在战国初期的时候,绝对是一个主旋律事件。
简单来说,在春秋末期的时候,随着冶铁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以往的土地制度崩溃了。而土地制度的崩溃,直接导致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开始发生剧变。如此一来,率先建立起新制度的国家,国力自然就会迅速提升。而国力提升之后,紧随而来的,自然就是军事制度的改革。军事制度改革,国家军事力量自然就暴涨了。
这就是之前秦国五十万人,被魏国五万人暴打的根本原因。
对此,秦国高层其实早就知道,但问题是,当时的秦国,想要变法,还真不是太容易。因为只要变法,势必会触及旧贵族的利益。比如说按照原本的制度,所有平民和奴隶,都得给贵族打工,贵族可以什么都不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但是一旦变法,贵族们就得去工作,这可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var1]
但是,为了秦国,再难也得变法啊!所以,自从阴晋之战结束以后,秦国历经三代国君,一直在忙着为变法做准备。具体来说,大致就是强化中央集权,强化国君能控制的军事力量。只有当国君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可以压制那些旧贵族的时候,这时秦国才能真正完成变法。
如此,在这三代国君在位时期,秦国虽然依旧被率先变法的魏国暴打,领土也丢了不少。但同时,一个新生的强大种子,却开始逐渐孕育而出了。
如此,这三代国君之后,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了。从秦穆公到秦孝公,已经过去了十六代国君。
[var1]
秦孝公即位之后,因为有着之前三位国君,给他打下的基础,所以秦孝公登基之后不久,就开始主持变法。而就在秦孝公开始进行变法工作之后,又有一个关键人物来到了秦国,这个人就是商鞅。商鞅原本在魏国做官,精通变法事宜。而到了秦国之后,秦孝公开始全力支持商鞅,对秦国进行各种改革。
在商鞅的变法之后,秦国开始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改革军事体系。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很多,总之,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彻底焕然一新了。
成功变法的秦国,几乎等同于脱胎换骨。而接下来的秦国,自然就要开始逐步对外扩张了。和当年春秋时代相比,此时的秦国,拥有的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原本一家独大的晋国没了,分裂成了韩赵魏三家。而三国共存的局面,则是给了秦国彻底东出的机会。
[var1]
如果晋国此时还在,秦国大概率可能还是无法顺利东出的。
接下来,秦孝公在位的时候,夺回了当年被魏国夺走的河西地区,恢复了秦国的版图。秦孝公之后,接下来的即位的秦惠文王,正式开始执行东出的作战计划。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重用纵横家张仪,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避免了被其他国家围攻的局面,同时缓缓扩张。同时又重用公孙衍、司马错等人,积极对外开疆拓土。这期间,秦国打垮了身后的义渠国,又扫平了巴蜀之地。自此之后,秦国有了战国七雄当中,最大的战略纵深,而且身后再也没有敌人,可以全力向东发展了。
秦惠文王去世后,接下来即位的秦武王,在位时间比较短,对秦国的影响还没那么大。而秦武王去世之后,秦惠文王的另一个儿子,也就是秦武王的弟弟登基,这就是秦昭襄王。
[var1]
秦昭襄王登基之初,因为是幼年即位,所以秦国常年由秦昭襄王的母亲,也就是当时的秦国太后控制,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那个芈月。芈月主政期间,秦国彻底吞并了义渠国和巴蜀,消化了这两块地方。
同时,芈月掌权期间,秦国开始专心打韩魏两国,开始在函谷关以东,占领较大的土地。在秦国的暴打之下,韩魏两国迅速衰落了下去。除此之外,秦国还利用齐国犯众怒的计划,和其他几国联合讨伐齐国,直接把齐国打得一蹶不振。自此之后,齐国就开始执行绥靖政策,再也不管国外的事情了。
随着韩魏齐三国被打压下去,芈月也逐渐老迈,秦昭襄王开始掌权。秦昭襄王掌权之后,开始对剩下的两大强国,赵国和楚国发力。首先,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对楚国开战。在白起的进攻之下,秦国一口气夺下了楚国的首都,同时占领了楚国的大片领土。并且在鄢郢之战当中,消灭了楚国大量的有生力量。
[var1]
此后,秦昭襄王又把楚国当时在位的楚怀王,骗到了秦国,彻底软禁起来。进过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楚国也是国力暴跌。最重要的是,当时楚国正处于变法的紧要关头。被秦国这样一搅合,楚国再也没有了完成变法的希望。所以在这之后,楚国著名的大臣屈原,才会投江而死,因为他实在是看不到希望了。
楚国被打下去之后,六国当中,就只剩下赵国还算强大了。所以接下来,秦国就开始和赵国交手。最开始的时候,秦昭襄王其实是想要避免和赵国决战,因为当时秦国连年打仗,国力损耗也不小。但是后来,因为韩国用了一连串计策,导致秦国不得不提前和赵国进行决战。
这场决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
[var1]
在长平之战当中,因为秦国主帅白起,发挥的实在是太优秀了,导致赵国四十万精锐,直接被秦国给全部消灭了。这一战,直接把赵国彻底打得由盛转衰了。当时赵国国内,一多半的青壮男人,都死在了长平前线。
所以,此战之后,六国当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抗衡秦国。所以,长平之战结束以后,战国时代的局面,就从原来的七雄争霸,变成了秦国横推六国。
不过,长平之战结束后,因为秦国高层的内斗,丞相范雎担心白起功劳过大,会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劝秦昭襄王退兵了。而秦昭襄王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也同意了这个提议。而这次撤兵,也让秦国失去了马上灭赵国的机会。
[var1]
因为在这之后不久,其他几个国家,不愿看到赵国被灭,开始纷纷前来增援赵国。于是,当两年以后,秦国再度来袭的时候,面对的已经不是赵国,而是几个国家的联军。就这样,秦国难得遭遇了一次大败。
这场大败,再加上秦国之前连年征战,导致秦国内部,青壮年士兵折损得也很严重,暂时国力大损。最关键的是,就在这之后不久,秦昭襄王就去世了。秦昭襄王去世之后,因为秦国高层开始长时间混乱,再加上秦国国力之前损失了不少。所以接下来的十年里,秦国开始暂缓对外扩张的脚步。
当然,到了秦昭襄王去世的时候,秦国一家的地盘,已经快要比得上其他几个国家的总和了。除了楚国之外的其他五国,加起来也没有秦国大。
[var1]
而秦昭襄王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还没等正式即位,就去世了,这就是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去世之后,其子秦庄襄王上位。秦庄襄王上位之后,仅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这期间唯一的贡献,就是灭了周王室。
而秦庄襄王去世之后,他的长子嬴政即位,这就是秦始皇。不过,秦始皇登基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三岁。所以秦始皇登基之后,大权长时间掌握在丞相吕不韦,以及王后赵姬的手里。
简单来说,秦昭襄王去世之后,秦国三年之内换了四个国君,然后又遇上了主少国疑的局面。这种情况下,秦国自然不能对外扩张了。不过,这段时间,倒是也给了秦国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其他六国虽然这期间整体上也在恢复,但因为秦国地盘最大,人口最多,所以算下还是秦国恢复的更多一些。
[var1]
如此,又过了几年之后,随着秦始皇成年,秦始皇先是平定了王后赵姬的宠臣嫪毐,然后又驱逐了吕不韦,彻底独掌大权。秦始皇掌权之后,秦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就开始再次被发动。驱逐了吕不韦之后,秦始皇先是花了七年时间,继续休养生息,并且控制整个国家。
七年之后,公元前230年,秦国首先灭掉了最弱小的韩国。紧接着,一年之后,又灭掉了赵国。灭赵之后,秦国又趁势打了一下燕国,吞并了燕国的一多半土地。再之后,秦国又趁势灭掉了魏国。
魏国被灭之后,秦国东出的大门,已经彻底打开。而仅存的几个国家当中,此时唯一还能抵挡秦国的,就只剩下楚国了。当时的楚国,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当秦国灭魏之后,转而灭楚的时候,第一战,秦始皇派李信等人,率二十万大军灭楚,结果却被楚国用四十万人给击退了。直到第二战,老将王翦出马,调兵六十万,并且对峙了近一年之后,才彻底消灭了楚国的主力。
[var1]
楚国主力被灭之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就再也无法逆转了。公元前222年,王翦彻底平定楚地。同年,王翦之子王贲,北上灭了燕国的残余势力,以及赵国的残余势力代国。
这几个国家都被灭了之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挥师东进,进攻最后的齐国。此时的齐国,根本没法抵挡,直接投降了。
随着齐国投降,秦始皇彻底统一了中原。自此之后,后面的历史,就是秦朝的历史了。
从恶来身死,到秦襄公立国,再到秦穆公东出,秦孝公变法,最后才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才是完整的秦国历史。
[var1]
所以,秦朝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十四年。但是秦国的历史,哪怕是从秦襄公立国开始算,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也有550年之久。而如果从秦非子开始算起,那秦国的历史,就已经快有七百年之久了。
1593年正月,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