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霸郑庄公!开启春秋争霸战的男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春秋小霸郑庄公!开启春秋争霸战的男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
中文名:
春秋小霸郑庄公!开启春秋争霸战的男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var1] 他是一国之君,但是却跑到周王室去做官。兢兢业业给周王室打工,最后却引来周王室的猜疑。后来没办法,他只能回国领兵,和周王室干了一仗。本来只是想着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结果却把周王室给打的一败涂地。 然后,大家看到他把周王室打败了

秦朝名人推荐

[var1]

他是一国之君,但是却跑到周王室去做官。兢兢业业给周王室打工,最后却引来周王室的猜疑。后来没办法,他只能回国领兵,和周王室干了一仗。本来只是想着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结果却把周王室给打的一败涂地。

然后,大家看到他把周王室打败了之后,所有国家都开始轻视周王室。于是在这之后,所有诸侯国都开始纷纷独立,相互争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男人,其实是历史上那场春秋乱战的真正开启之人。

这个男人,就是郑桓公,后世史学家笔下的‘春秋小霸’。和后来著名的春秋五霸相比,郑桓公却没能名列其中,但是他却开启了这个争霸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春秋历史的影响,比后面那几位公认的春秋霸主,只高不低。

[var1]

那么,这位春秋小霸郑庄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当时他会和周王室开战?郑庄公既然成为了春秋小霸,那为何后来郑国却没能崛起,反倒沦为一个小国呢?

这事,我们还得从郑国的历史开始说起。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郑国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太强大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的人,智商似乎不是很高,要不然也不会留下‘郑人买履’这样的典故。

但实际上,郑国不够强大,这其实是春秋后期之后的事情了。而在春秋初期的时候,郑国其实是一等一的大国。

郑国出现于西周末期,第一位郑国国君,是那位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的亲叔叔。而郑庄公,就是他的孙子,同时也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

[var1]

据说是当年在周幽王在位期间,这位亲叔叔贡献很大。再加上当时周王室已经有衰落的迹象,周幽王急需找几个和自己亲近的大国,支持自己,所以才提出要册封一个郑国。

据说册封郑国的时候,周王室先是自己拿出一部分土地,然后让其他几个相邻的诸侯国,也拿出几座城,最后大家一起拼凑出了一个郑国。

不管郑国开国的时候,到底是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反正总之,郑国开国之后不久,历史上就发生了那场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事件。因为周幽王的执政失误,导致西周首都镐京被攻破,周幽王也被杀了。

在这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当中,郑国的初代国君,也就是周幽王他叔叔,其实还是很够意思的,直接陪着周幽王死在了镐京。这倒也不奇怪,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郑国这位初代国君,除了是郑国的国君之外,还是周王室内部的高官。之前周王室之所以要册封他,很大一个原因,其实也是想借着册封他的机会,从其他诸侯国手里面收取地盘。

[var1]

所以,犬戎攻破镐京之后,这位郑国初代国君,直接殉国了。此后,他的儿子,也就是郑庄公他爹即位,这就是整个的第二位国君郑武公。

郑武公即位之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带着郑国的军队,去解救已经沦陷的镐京。后来,在郑国和其他国家的联手之下,犬戎被击退,但是西周首都镐京也被付之一炬。所以接下来,大家拥立了周幽王的儿子即位,这就是周平王。

因为当时镐京已经被毁了,重建成本太大,再加上犬戎又不断袭击镐京,所以后来大家决定,干脆直接让周王室搬个家,从今天的西安地区,搬到洛阳那边好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

[var1]

当时周平王即位之后,之所以要东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洛阳地区离郑国很近。当时周平王想得其实挺好,觉得郑国这边是实在亲戚。以后离得近一点,还能互相帮衬一下。周王室这边,也能借着郑国的力量,再度崛起。

但没想到的是,这位郑国的二代国君郑武公,和他爹比起来,可就有些不厚道了。平王东迁之后,郑武公因为之前有勤王和拥立的功劳,又从周王室手里获得了不少土地。然后,郑武公又利用在周王室担任高官的机会,不断挖周王室的墙角,还趁机吞并其他国家的领土。

如此一来,郑国固然是越来越强大。但是被郑国推出来做挡箭牌的周王室,可就里外不是人了。要知道,郑国吞并其他国家的土地,那可都是打着周王室的旗号。所以郑国的这种做法,是很影响团结的。

[var1]

原本周王室的打算,是希望能够借助郑国的军事力量,威慑其他国家,让其他诸侯国再次臣服,以此来弥补之前西周灭亡损失的那部分军事力量。没想到这样一来,周王室反倒是被这个郑武公给当枪使了。

如此,郑武公在位二十七年,先后灭了郐国和东虢国,让郑国地盘扩大了近一倍。但是这样一来,郑国在周王室的眼皮子底下搞扩张,和周王室的关系自然也就越来越坏。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郑武公去世之后,郑庄公即位了。

郑庄公即位之前,郑国的历史背景,基本上就是如此。这些历史背景,几乎决定了郑庄公登基之后,大部分的人生轨迹。而他剩下的小部分人生轨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郑庄公他妈决定的。

[var1]

对于郑庄公来说,他虽然是嫡长子,但是他的登基之路,却并不顺利。

这种不顺利,主要来自于他妈。

据史书记载,郑庄公他妈生他的时候难产,所以后来一直就不喜欢郑庄公。反倒是郑庄公的弟弟,出生的时候是顺产,他妈比较喜欢。

出生的时候怎么出来,这事理论上来说,郑庄公他也决定不了啊!但就是因为这样一件事,后来两兄弟逐渐长大之后,他妈就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心。不但在衣食住行方面,明显表现的对小儿子更好一些,对大儿子不屑一顾。甚至于他妈还提出,让他爸换一下继承人,把继承人换成他弟弟。

同样都是亲兄弟,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var1]

郑庄公他妈这种明显不公平的做法,也让后世很多历史学家产生了怀疑。有些人猜测,或许郑庄公根本就不是他这位嫡母所生的,只是被放到名下寄养而已。不管真相如何,总之,在郑庄公小的时候,他妈对他很不好就是了。

所以,年少的郑庄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做出了什么?为什么我会被这样对待呢?

这种特殊的少年遭遇,缺少母爱的生长环境,让郑庄公养成了一种特殊的素养。他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后行,同时又非常记仇。说好听点,这叫优秀的政治天赋,为他以后做一个成功的国君打下了基础。说不好听的,这……其实叫缺爱。

就这样,熬了十四年之后,随着他爹驾鹤西去,十四年之后,年少的郑庄公,正式继承了国家。

[var1]

虽然继承了国家,但是他母亲给他带来的影响,依然没有停止。

照理来说,大儿子都已经上位了,做母亲的就该收手了。可是郑庄公他妈不一样,非得继续瞎掺和。首先,郑庄公他妈要求,把郑国内部的大城京邑,封给他弟弟。然后他弟弟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大肆加固城墙,整军备战,一副随时要打仗的架势。至于要打谁,这可就说不好了。

接下来,人家又直接下令,要求郑国北部和西部的地方官员,完全听从自己的调遣,不再听从郑庄公的安排。等到郑国的北部和西部,都归他管之后,他又开始明目张胆地置办武器,组建军队……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二要造反了。

偏偏郑庄公示弱不见,什么都不做。

[var1]

当然,什么都不做,这是史书上的说法。我们有理由相信,郑庄公在明面上,确实是什么都没做。因为当时在他身边,还有他的那位生母,郑国的那位太后。只要他稍有异动,他母亲就能全部得知,然后告诉他弟弟。所以,他必须保持表面上的平静。所有的事情,都得绕过他母亲的耳目,悄悄地进行。

既然能瞒过一国太后,那么瞒过史官,自然也不稀奇了。

如此,等到郑庄公即位二十二年之后,这时候的老二,终于正式造反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准备之后,此时的老二,已经三十多岁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再加上那位偏心眼的郑国太后,一直在偏帮她这个小儿子,不断给他输送各种情报。甚至于老二起兵之后,她还打算主动给老二开城门。

偏心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没谁了。

但问题是,随着老二打到京城,接下来的事情,却很诡异了。

[var1]

得知老二造反之后,郑庄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封锁了京城,然后迅速派人,去进攻老二的封地京邑。更诡异的是,接下来,当郑庄公的军队打到京邑之后,被老二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的京邑,竟然直接反水了!满城百姓,竟然都支持郑庄公,而不支持老二。

所以,双方交手之后,没过几个回合,郑庄公就控制住了局面,彻底击溃了老二。而老二战败之后,知道自己在郑国是再也待不下去了。只能逃往国外,企图通过外国力量的支持,反过来再回郑国夺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父母的,真不能太偏心眼。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偏心眼,其实并不是对孩子的爱,反倒是害了孩子。

等到郑庄公赶走了老二之后,也忘了他那位偏心眼的老娘。郑庄公直接下令,把他老娘囚禁了起来,还声称是‘不到黄泉不相见’。当然,一年多之后,郑庄公还是见了他老娘,让他老娘最后安享晚年了。只不过,原本手握大权的这位郑国太后,以后再想要实权,肯定是没有了。

对于郑庄公来说,打到他老弟,软禁他老娘,彻底控制郑国,这事基本就等同于他的新手村任务。当然,这个新手村任务有点难就是了。史书上对于这件事的记载,可能只有寥寥几行字。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郑庄公却花了整整二十二年的时间!

从十四岁登基,到接下来花二十二年的时间统一全国,郑庄公花了三十六年的时间,终于通关了新手村。而接下来,郑庄公就开始率领整个郑国,开始向外发展了。

之前的二十多年里,郑国因为国内的这段纠纷,一直没怎么参与外边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期间其他国家就闲着了。

在这期间,山西地区的晋国,彻底崛起,吞并了周围的一大堆小国,成了山西地区的头号霸主。但是再之后,晋国因为内部争权的问题,宗室内部开始内战,暂停了对外扩张。陕甘地区的秦国,开始彻底崛起,常年和这一代的霸主,西戎部落开战,逐渐成了陕甘地区的新兴强国。

[var1]

山东的齐国,之前在西周末年的时候,曾经内乱过好长时间。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换上了齐庄公在位。这个齐庄公,就是后来那位齐国霸主齐桓公他爷爷。齐庄公在位期间,彻底结束了齐国的内乱,开始带领齐国不断发展。而且,这位齐庄公属于那种超长待机型的国君,一共在位六十多年,所以他在位期间,齐国的国力也开始迅速增长,逐渐成了山东地区的霸主。

至于南边的楚国,因为距离周王室的统治核心比较远,受到的控制程度比较小。所以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跑马圈地,在南边看谁不服就灭谁,国土面积也在迅速暴增。

总之,在这二十多年里,当郑庄公在打新手村任务的时候,其他几个新兴的大国,都在快速崛起。而郑国作为一个老牌大国,一个之前被周王室亲手扶持起来的大国,此时其实已经落后的多少。如果说,郑国刚出现的时候,国力要比这几个新兴大国略胜一筹。那么到了这个时候,郑国已经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被反超了。

除了这几个新兴大国之外,周王室那边的情况,也比较复杂。那位东迁首都的周平王,也是个超长待机的国君。只不过,他的超长待机,并没有给周王室带来复兴,最多也就是只能让周王室不内乱而已。

这倒也不能怨他,自从当年烽火戏诸侯那一战之后,镐京被攻破。周王室的直属军事力量,在那一战当中,损失惨重。与此同时,随着周平王东迁,周王室在陕西这边的地盘,基本上也全都丢了。更要命的是,后来有些诸侯不服周平王,直接拥立了周平王的一个叔叔做天子。所以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周王室罕见的同时拥有两位天子。

所以,这二十年的内斗,对周王室来说,也是不小的消耗。直到二十年之后,差不多就是郑庄公即位之后不久,晋国出手,帮周平王解决了他的那个叔叔,周王室这才结束了两王并立的局面。

[var1]

但这一连串的打击下来,到了周平王解决了他叔叔之后,周平王忽然发现,他早已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控制。当时周王室能实际控制的地盘,东不过荥阳,西不过潼关,南不过汝水,北到沁水南岸,只有方圆六百里大小。

这个实控范围,甚至还不如郑国。

此时的周平王,估计也感觉很无力。当时几个强大的诸侯国,都在忙着搞扩张,根本没谁愿意来帮他。或者说,那些诸侯其实乐于见到周王室衰落。周平王之前东迁洛邑,原本就是指望着离晋国和郑国这两个姬家的诸侯国,能够帮帮忙。但此时晋国那边忙着自己搞扩张,郑国当时在位的郑庄公,正在攻略新手村任务。如此一来,最后的指望,自然也没了。

[var1]

就这样,周平王干掉自己的叔叔之后,又过了二十多年,周平王身体越来越差,知道自己即将命不久矣。更要命的是,周平王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周王室太子,去世得比较早。这导致周平王不得不直接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孙,就像后来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一样。但问题是,这位嫡长孙又年龄太小,周平王又担心他镇不住场子……

所有的这些,千头万绪,堆在一起,确实让人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就在这个时候,周平王忽然听说了一个消息。

郑庄公通关新手村了。

这对于周平王来说,这个消息其实是好坏参半。之前郑庄公他爹在世的时候,就没少挖周王室的墙角。而郑庄公即位之后,因为长时间在攻略新手村任务,也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因为郑庄公继承了他爹的位置,继续做周王室的‘卿士’,一直也没停止挖墙脚的工作。

[var1]

所谓卿士,大家其实可以理解成后世的丞相。只不过,后世是皇帝让丞相帮忙做事,丞相立功之后,皇帝给丞相一块封地;而当时周王室为了团结更多力量,强化自身,直接挑选那些统领强大诸侯国的国君,前来做他的‘卿士’。

所以,之前周平王本想趁着郑国内乱,趁机除掉郑庄公的卿士之位。但结果,郑庄公也不傻,直接全力对周王室施压。最后,周平王为何不和郑国翻脸,非但没有除掉郑庄公的卿士之位,反倒得把自己的太子送到郑国去学习,做了变相的人质。

堂堂周天子,混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窝囊的了。

而接下来,随着郑国内乱结束,郑庄公终于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周王室这边。当然,郑庄公没想过匡扶王室,他想要的,是像他爹那样,继续挖周王室的墙角,强大自身。

[var1]

恰好这个时候,那位被郑庄公赶走的老二,跑到了卫国。卫国为了占领郑国的城池,自然也就借着这个机会,对郑国开战了。而郑庄公这边,此时已经和周王室谈妥了条件。要是不利用一下,可就太可惜了。

所以接下来,郑国直接联合周王室,以及周王室的另一个铁杆支持者虢国,一起进攻卫国。

在春秋初期,这个阵容其实还是挺吓人的。虽说当时秦晋齐楚这几个大国已经崛起,但如果是周郑联手,再加上他们几个附属小弟也出手的话,这个阵容在春秋时代最初的五十年里,足以战胜任何一个新兴大国。

当然,这是在其他新兴大国,不找帮手的情况下。

随着周郑联盟一起进攻卫国,卫国也不甘示弱,直接拉上了宋国、陈国和蔡国。然后郑国又和齐国结盟,和之前有冲突的鲁国重修旧好……

[var1]

总之,这场原本属于郑庄公和他弟弟的争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越闹越大,逐渐把更多的国家给牵扯了进来。这个过程,要细说起来其实很复杂,因为牵扯到的国家和人物太多。总之,经过这几年的征战之后,郑国虽然没有彻底打垮卫国,但是郑庄公却打出了自己的威名,而且占了不少地盘。

最关键的是,在战争期间,郑庄公还不断去拉拢对手的盟友。经过郑庄公的拉拢之后,原本是他敌人的宋国,和郑国重修旧好。原本帮卫国打仗的陈国,也倒向了郑国,甚至于陈国国君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郑庄公的儿子。

这场涉及了超过十个国家的混战,其实也可以被称之为‘第一次春秋大战’。虽然规模没有后来的很多战争大,但是牵扯的国家、人口以及势力,却非常广泛。当时整个中原核心地区的国家,基本上都卷入其中。而这场混战的结果,就是郑庄公打出自己的威名,隐隐成为了这些国家的大哥。

[var1]

大哥这个身份,听上去似乎有点虚,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候,其实非常好用。

除此之外,在这几年当中,还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这几年当中,周平王死了。

作为西周到东周的转折之君,后世看周平王的时候,大多会把他当成一个昏君。毕竟,如果不是昏君,为什么西周传到他手里,就瞬间从天下共主,衰落成一个中等诸侯国的程度呢?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了解过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周平王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弱。

周王室之所以会衰落,罪不在周平王,而是在于他的前辈们,或者说是在于历史潮流。在这股潮流面前,周平王能保住周王室没有被除名,这已经是天大的能耐了。

[var1]

不管治国能力如何,至少在政治手腕方面,周平王肯定是大师级别的。要不然,之前镐京被攻破之后,他也无法平衡各方势力,为周王室争取到东迁的结果。

但是,周平王去世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因为他的儿子,去世比较早。导致周平王去世之后,周王室是由他的嫡长孙接手的,这就是周桓王。周桓王比较年轻,所以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就比较年轻气盛。

周桓王登基之后,想问题比较简单:既然那些诸侯国不听话,那就直接派兵去把他们打服不就得了吗?那些大的诸侯国,或者远的诸侯国,暂时打不动,那就先打身边的。只要一个个武力收复,不就得了吗?

周桓王的这个思路,如果放到当代的某些网络爽文里,其实是很好的剧情,而且估计很有卖点。但问题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别的。如果这么做,真的可行的话,那之前他爷爷周平王为啥不做呢?

[var1]

周王室这边,随着周桓王登基,态度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点,郑庄公肯定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因为当时郑庄公还担任着周王室的卿士,很多政务,都要由他来直接负责。

所以,接下来的十年里,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开始越来越紧张。

周桓王觉得,既然郑国就会挖墙脚,那就直接以暴力压服郑国,把郑国打到听话好了。而郑国这边,自然也是早有防备。一边尽量做事滴水不漏,不给周王室找自己麻烦的机会。另一边行动更加迅速,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如此,到了周桓王上位十年之后,这时候的郑国,已经成功召开了会盟,和陈齐鲁蔡等多个国家会盟,并且击败了之前一直作对的卫国和宋国。当时在中原核心区域,郑国已经是头号大国了。

[var1]

与此同时,周王室这边,周桓王也做了不少事情。在这十年当中,周王室插手了晋国的内政,得到了晋国的支持。同时,为了杜绝郑国再挖墙角的行为,周桓王一方面对郑庄公表现得十分冷淡,另一方面,又提拔了虢国的国君,同样入朝做卿士,分去了郑庄公的一部分权力。

等到周桓王登基十三年之后,这时的郑国,已经俨然成了多个国家的带头大哥,和多个国家举行了会盟。而周桓王这边,也自觉做好了准备,得到了好几个国家的支持,觉得可以武力压服郑国了。

所以在这一年,双方彻底撕破脸了。

首先,这一年夏天,周桓王正式罢免了郑庄公的卿士官职,不允许他再插手周王室的政务。而郑庄公这边,为了表示自己的态度,也当即决定,今后不再朝拜周王室。

[var1]

郑庄公的这个决定,无疑是触犯了周朝以往推行的礼乐制度。而按照以往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当一个诸侯不来朝拜天子的时候,天子就有理由去征讨这个诸侯了。所以在这之后,周桓王直接下令,召集自己的小弟,直接去征讨郑国。

消息传出之后,当时整个天下都震惊了。

要知道,自从进入东周时代之后,周王室就从来没有大规模征讨过其他诸侯国。之前周平王在位的时候,更多是以怀柔的手段,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而如今,周王室不但再次出征,而且还是直接针对郑国这种强国。

显然,这是周王室在有意亮自身的肌肉。

[var1]

如果周王室能打赢,那就意味着,周王室已经恢复了一定的力量。之前各地的诸侯敢独立,就是因为周王室丧失了绝大部分的军队。如果这一战,周王室能够轻易战胜郑国,那也就意味着,周王室也能轻易击败其他强大的诸侯国。如此一来,至少在中原核心地区,周王室的威严,就能重新树立起来了。

所以,当周桓王宣布,要讨伐郑国之后,所有诸侯国的目光,都投向了这座战场。大家都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将会决定太多的事情了。

周桓王这边,自然也知道这一战的轻重。对周王室来说,这一战可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战。如果能打赢郑国,周王室的威信就能再次树立起来,以后的事情就相对容易了。而如果败了,周王室仅剩的几个小弟,恐怕也要转投其他大哥。而那些大国,以后就更不会听周王室的命令了。

[var1]

而郑庄公这边,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打赢了,以后郑国就可以彻底独立,摆脱周王室的控制。而且那些和郑国结盟的国家,也会真心认郑国做大哥。但如果打不赢的话,说不定这一战之后,周桓王直接就会收回郑国的全部领土,到时候就没有郑国了。

所以,这一战,双方都有不能输的理由。

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历史上著名的‘繻葛之战’,正式开打了。

开战之前,周王室利用自己仅剩下的一点威信,发出召集令,让其他诸侯前来助战。但结果,最后却只有陈国、蔡国、虢国和卫国这四个国家,前来响应。而且这四个国家,之所以愿意来也是各有原因的。要么是和郑国有仇,要么是国君在周王室这边担任卿士,和周王室的利益高度捆绑。

[var1]

就算这四个国家来了,他们带来的军队,同样也不算多。真正作战的主力,其实还是周王室的直属军队。对此,周桓王也很快做出了部署,他把这四个国家的军队,放在了左右两翼,只是承担配合作战任务。而周王室的直属军队,则是被他放在了中军,负责直接打硬仗。

显然,这一战,周桓王也是下了老本的。只要能打赢,周桓王也不在乎会有多少战损。只要能打赢郑国,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郑庄公这边,得知周王室的布置之后,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击策略。最后,郑国集中主力,先打左翼的陈国军队。因为陈国当时内部正在内乱,陈国军队的军心比较松散。只要郑国军队,稍微冲锋一下,很容易让陈国军队溃败。而陈国军队溃败之后,则是会冲乱周王室军队阵型,接下来,仗就好打了。

[var1]

如此,双方布置完之后,正式开打。等到双方真正开打之后,差距就开始凸显出来了。郑国因为这些年一直在打仗,所以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彪悍,大家也知道怎么打。反观周王室这边,虽然是主力尽出,但是多年没有打仗,士兵们的作战能力,都已经严重下滑。

所以,经过短暂的僵持之后,战场上的情况,就如同郑国这边预判的一样:首先,陈国军队开始溃逃;陈国这边溃逃之后,周王室军队的侧翼,就彻底暴露出来;接下来,郑国主力再从侧面突击,直接杀入周王室的军阵,彻底把周王室大军给搅乱。

等到周王室军阵大乱之后,这时候战场上的胜负,已经没有疑问了。到了这个时候,郑国已经是必胜无疑了。

[var1]

不过,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其实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郑国这边有个大将,一箭射向周桓王,直接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当时在场的郑庄公,见到这一幕之后,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别看郑国当时敢在战场上,和周王室正面开战。但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但也不敢杀周天子。一旦这一箭射偏了,真的把周桓王给杀了。那接下来,所有诸侯国都会对郑国群起而攻之。就算郑国的那几个小弟,都会对他反目成仇。

那些诸侯,未必是想给周桓王报仇,但他们一定想瓜分郑国的领土,所以谁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所以,周桓王被射中肩膀之后,郑庄公马上下令,宣布停战,任由周军撤退。当晚,郑庄公还派人去周军那边慰问。确定周桓王只是轻伤,并没有性命之忧以后,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var1]

就这样,这场繻葛之战,最终以周王室的战败和郑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

这一战的结果,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哪个诸侯国,会去管周王室的命令了。周王室的诏令,离开周王室的直辖地盘之后,基本等同于废纸。而郑国则是瞬间崛起。原本还处于观望的那几个小弟,也彻底臣服于郑国,愿意拜郑国做大哥。

此时的郑国,在中原核心地区,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大哥了。所以,郑庄公才会被后世称之为‘春秋小霸’。不过,他这位小霸,和后来那几位真正的霸主,还是有区别的。真正的霸主,那得是要至少大半个天下的诸侯国,都得管他叫大哥,那才可以。而郑庄公这种,大哥的势力范围仅限于中原核心地区的,其实还差了一点。

不过,即便这样,这一战给郑国带来的好处,也是难以想象的。此战之后,郑庄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大哥身份,直接带着其他小弟,去征讨那些不服从自己的诸侯国了。

[var1]

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郑庄公先是借着帮齐国出气的机会,和北边的北戎开战,击退了北戎,再次为郑国提高了不少声望。然后,郑国又联合齐国,从鲁国那边抢地盘。

当时郑庄公其实已经意识到,郑国的地盘,位置太过局限,位于中原核心的地理位置,注定郑国很难对外扩张。所以郑国想要彻底做大,唯一的机会,就是不断利用自己的大哥身份,压制周围的小弟。在各种道义礼法方面找理由,殴打他们,然后从他们手里夺取地盘,这样郑国才能不断扩张。

但可惜的是,就在郑国刚刚开始有崛起的迹象之后,郑庄公本人不行了。

公元前701年,就在郑庄公打赢繻葛之战六年之后,郑庄公忽然病倒了。这一年五月,郑庄公病重去世,终年只有五十七岁。

[var1]

这个年龄,虽然在春秋时代,已经算长寿了。但是显然,如果郑庄公能再多撑十年二十年,郑国的局面,将会截然不同。

而郑庄公即位之后,他的儿子虽然顺利即位,但是却因为内斗的问题,没过几年就去世了。而随着郑国内部开始内斗,原本郑国蒸蒸日上的上升趋势,也瞬间戛然而止。此后,其他一流大国,开始彻底崛起,再次把郑国甩到后面。

等到郑国再次恢复稳定的时候,那时已经是齐桓公称霸的时代了。郑国本就地处四战之地,周围都是强敌,而且不远处还有齐桓公这样的巨头虎视眈眈。到了这个时候,郑国再想扩张,已经不可能了。

[var1]

所以,到了春秋中后期,郑国就逐渐变成了小国。而到了战国时期之后,郑国则是最后被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吞并了。

如果郑庄公能够多撑一段时间,或许,郑国后来的历史,就会截然不同了。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碧蹄馆之战金甲倭将(碧蹄馆之战日军损失)

1593年正月,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刚刚,摩洛哥把西班牙踢回老家!| 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