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天怼地!喷完人还收钱?你不知道的孟子!

怼天怼地!喷完人还收钱?你不知道的孟子!

()
中文名:
怼天怼地!喷完人还收钱?你不知道的孟子!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怼诸子、怼君王、怼天怼地 [var1] 他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意思这三位圣人都很牛X,接下来就看我比比。 “息邪说”、“正人心”。什么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农家,通通不放在眼

秦朝名人推荐

怼诸子、怼君王怼天怼地

[var1]

他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意思这三位圣人都很牛X,接下来就看我比比。

息邪说”、正人心什么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农家,通通不放在眼里。

如果君王拿我当草芥,那么我君王当仇敌;如果君王不听劝,那么建议换人重开一局”。气得君王“勃然色变”,但还是得给他包鸡包眼。

大家好,我是知识区最inrapperTest,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孟子到底有多狂。

他如何批判当时的主流思想,扛起复兴儒家的大旗?如何在杀红眼的战国时期,力推仁政、重视民心?如何diss纵横家这样的当红炸子鸡,重新为大丈夫下定义?如何痛陈利弊、花式怼皇帝?又如何屡屡被拒,仍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战国非主流

当我们谈论孟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教科书里全文背诵的篇目?还拉开学区房序幕的孟母亦或是儒家宇宙的万年二把手,动辄谈论仁义礼智信的白发老叟?这些都是他为人知的“成就”,而《孟子》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我还有个隐藏“成就”其实是战国非主流。

孟子所在的战国是什么样的格局呢?不能说是团结友爱,只能说是礼崩乐怀,各国共处“和谐”,在物理上·“打成一片”。如果说春秋的博弈还是不讲武德,那么战国的乱斗就是没有规则

这样的时代简直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没有安乐

用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话说,“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而孟子呢就生活在这个时代。并表示能吵吵就别动手,“你们不要再打啦”

根据《史记》记载邹国是孔子的门徒。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

然后关于他的出身背景只有寥寥数字

这也是仅有的关于孟子最没有争议的信息

要说背景模糊也不能怪司马迁,毕竟当时的孟子还没红,也还不是亚圣,甚至只能和自己的死对头荀子组团出道,出现在《孟子荀卿列传》中。

但单飞的路并不远,想必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

孟子他妈对他好生培养,以至于孟子从小博古通今,并早早选定孔子作为偶像。他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把师从孔子视为自己的理想。

当时的情况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道家的杨朱和墨家的墨子才是文化圈里的香饽饽。就像高中的时候同学以科密和詹密居多。而我呢偏偏只粉阿泰斯特。取了个偶像一名字

而且,同样是追星,孟子作为孔子的狂热粉丝,想的不仅是之乎者也,如何振兴儒学。

儒学地位岌岌可危是吧孟子揪住这两家主流一通狂怼。说杨朱的“为我”是无君,墨子的“兼爱”是无父,而“无父无君”就是禽兽,直接开启人身攻击。

墨子和杨朱表示:你礼貌吗?尤其墨子作为孔子天敌,鲁班克星,为啥能成为一时显学,也肯定有点东西,对怼人精2号墨子感兴趣的老板弹幕扣1,可以单独安排一期。

总之孟子追星不是谁红追谁,而是追谁就要让谁红。所以千年以后跟偶像并肩成为儒家的双子星,我愿称之为追星的最高格局。

[var1]

为了重振儒学,孟子也效仿孔子开班教学,誓要将儒家做大做强。

[var1]

在总结教育经验的时候为我们贡献了成语“一曝十寒”与“拔苗助长”。甚至教育这个词都来自孟子,他说君子有三乐,第三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然哈,孟子也提醒我们,不要“好为人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放着我来

教育事业不仅为孟子积累了声名,也赚到了第12345桶金,鱼和熊掌兼得了属于。名利双收之后,自然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也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治国理想了

关键是,孟子不仅自带盘缠,人无论走到哪里,还都受到优待。比如他离开齐国,齐王送他黄金100镒,他不要,说是无功不受禄。有钱任性。

宋国国君送他70镒,齐国贵族送50镒,他又收了,理由是需要盘缠和武器,没钱也任性。

反正最终解释权归他所有,主动权也在他手中。

于是才有他“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这阵仗,偶像孔子都得馋哭了。

要说孟子为啥能一狂到底、怼天怼地,一方面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是氪金大佬一上来就给他刷礼物上总督。

然而正如网络上的段子所讲,我们知道了许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孟子收获了许多君王粉丝,却无法推行他的仁政。

(二)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有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var1]

孟子可以说是把狂写在了脸上,坐等诸子百家来杠。当然他自己也主动出击,齐、宋、鲁、滕、魏,都吃过他技能所以孟子周游列国的旅途,也是他的怼天怼地之路。他的原则就是以德服人,不服来辩。所以孟子与权贵交往的基本礼仪就是——“说大人,则藐之,甭管你有没有显赫地位与滔天权势,一盖藐视。

比如在滕国,孟子便怼了农家代表人物许子的弟子陈相,农家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所有人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农耕社会,认为贤明的君主应该跟人民一起耕地。而两千年以前,孟子便已经探讨了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当然他提到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常被后世诟病,似乎在说剥削合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充分肯定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农家学派忽略商品质量一刀切的商品定价方法是错误的也就是熟瓜和生瓜都按一样的瓜价卖,那只会让大家一起摆烂。孟子的怼人功力可见一斑,连他的弟子都说他真能侃。

孟子则反驳: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段,说自己并不好辩论,不过是继承了大禹、周公和孔子三位圣人的衣钵,为了“正人心”、“息邪说”。

你看,高端凡尔赛的同时,把杨朱和墨子人身攻击了一波。

当然怼人之余,孟子也没忘记自己的仁政理想,滕文公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他给出的意见是“有恒产者有恒心”,国家稳不稳,还是要看百姓。接着为了实现百姓有恒产,他介绍了“井田”制度,而这也是目前所知有关井田制的最早、最详细的记录。

[var1]

滕文公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表示下次一定

而孟子也同样坦然,战国最不缺的就是国君,不行咱就换。

于是为《孟子》一书开篇的魏国梁惠王登场了。这里先分享个冷知识,《孟子》目前通行的版本分为七章,每章的名称没有实际意义,开头是谁就以谁命名。所以梁惠王就这样以堪比单词表Abandon的地位“青史留名”了,而开场就是他问孟子远道而来能带来什么好处,然后被孟子批评太庸俗。他跟孟子讲“利益”,孟子跟他讲“仁义”,鸡同鸭讲了属于。

当然这只是孟子嘴炮输出的冰山一角,比如梁惠王说:我这里风景不错。孟子回怼:如果不能与民同乐,那有啥好开心的。又比如梁惠王说:我对国家可算是尽心尽力了。孟子答:呵呵,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战国的国君就这样被孟子轮着。

当然除了皇帝,其他权贵阶层孟子也是要雨露均沾的。比如魏国大臣白圭说:我治水能力超过大禹。孟子回怼:以邻为壑要不得。比如对于公孙衍和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孟子说他们虽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但不过是迎合权贵的“妾妇之道”,而真正的“大丈夫”应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那当他来到周游列国的最后一站,齐国。齐宣王刚刚即位,踌躇满志想要大有作为孟子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揪住君王花式开怼。

别问,问就是仁政与王道。齐宣王主动问起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道,孟子直接敷衍:我不道。

[var1]

总之无论是打猎还是音乐,不以与民同乐收尾就不算完结。歌词没有仁者无敌就不算流行。什么话题都能转到仁政上去,并直言这届皇帝不行。

反正齐宣王这人能处,被怼也不生气,并表示:你说的都对,但下次一定。

孟子索性变本加厉,说如果君王拿我当草芥,那么我把君王当仇敌。更是在探讨公卿职责的时候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不听话就推翻。听得好脾气的齐宣王都变了脸,并为我们留下成语“勃然色变”。

反正这一路是权贵、君王怼遍,孟子表示:累了,毁灭吧,赶紧的。

[var1]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孟子与齐宣王的友好关系也走到尽头。虽然比起偶像孔子,孟子过得肆意洒脱,怼完君王还能拿钱,也不会辛苦如丧家之犬,但是论及政治理想的破灭,他们还是殊途同归了。

(三)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邹国,选的仍然是跟偶像孔子相同的道路,教学和著述,而周的世界跟他的终极理想相比,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系。

他批判春秋无义战,而战国的不义之战打得是如火如荼。

他希望善战者服上刑,而军功贵族们却在享受高官厚禄。

他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战乱之中承受苦难最多的还是老百姓。

他虽然对现世失望透顶,但仍留下《孟子》一书,将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传递。

刚回到故乡邹国的时候,孟子大概60 岁左右,孔子六十而耳顺,正是听得进意见的年纪。但是我们无法揣测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孟子面对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命的终点对于圣人来说从不是完结,一生怼天怼地、迎难而上的孟子,后面还有漫长封圣之路要走,且同样走得轰轰烈烈。

相比于孔子的温良,用脚都能猜到孟子的人缘肯定不咋样,所以他离世之后,一开始也没人把他往圣人的角度想。事实上,他的思想主要是他的死对头荀子在传播,不过是从批评的角度。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而性善论恰恰是孟子的代表作。

别看孟子对诸子君王都看不顺眼,但是内心其实是个傻白甜觉得大家生来都是善良的,主要是注意不要后天跑偏。即“圣人,与我同类者。”、“人皆可以为尧舜”。

正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才一心推行仁政的政治理想。

在文学方面,孟子的能力同样不遑多让。孟子文如其人,霸气又犀利。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老庄》中讲:“《孟子》七篇,不特推言义理,广大而精微。其文法极可观”。

那不就是战国版满分作文?然而即便如此文采斐然,也没有让孟子迅速登上亚圣的神坛。

事实上,我在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学术界有个专门的词就叫孟子升格运动

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分水岭,此前是子学时代,此后是经学时代。《论语》早在西汉就已成为被官方认定的经典,而《孟子》由子升经是唐宋时期的事情。其间,韩愈、王安石、朱熹对于这一“升格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是韩愈论道统,然后王安石鼎力推动,给宋神宗吹耳边风,接着朱熹注释《四书》,使得《孟子》跟科举产生联系。然而即便如此,孟子也是直到元代才被奉为“亚圣”,至此“孟子升格运动”基本升格完成。

当然中间最大的插曲就是朱元璋读了《孟子》中对于君王的挑战,代入感很强,已经生气了,恨不得把孟子从孔庙开除,在官员舍命争取之下,才勉强对《孟子》进行了官方删减还是留下了。足见对于君王来说,孟子的思想有多超前,怼力有多持久

(四)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梁惠王曾问孟子:天下怎样才能安定?

孟子答:“定于一”(统一)。

梁惠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

孟子答:不好杀人的国君。

然后孟子死后不到一百年,华夏大地真的迎来了统一,实现统一大业的是兵强马壮的强秦。孟子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这结局。

但孟子更想不到的是,在更多年以后,被称为改革家的王莽提出了恢复井田制的主张;而作为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的太平天国运动,制度照搬了他“五母鸡”、“树之以桑”的社会理想。千年的时间里,底层人民所求不过如此,早已洞悉了这一切的孟子,不知作何感想。

直到两千年后,伟人的那一句“人民万岁”,仍然闪耀着孟子最初的野望。

孟子在他所处的战国乱世显得格格不入、不合时宜。而哪怕是放在如今,也被嫌弃过于迂腐、过于理想主义。但孟子之于我们的意义,不在于他政治理想的不切实际,更多在于实现人生积极意义的命题。

“虽千万人,吾往矣”,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是孔子的“杀身成仁”,是孟子的“舍生取义”。

是王安石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正是这些成为了我们思想的底色、民族的脊梁,汇聚成整个国家的浩然之气。

读懂孟子的浩然之气,就更能切身感受这片伟大的土地,感受它追逐伟大复兴的澎湃动力。

它使得中华民族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亡时刻,能够奋然崛起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它使得我们的国家在危难之际,能人志士前仆后继,薪火相传、文明千年不息。

参考文献

《史记》司马迁

《孟子》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孟子新传》孟祥才

<孟子>极简史:历史、思想与读法杨海文

《孟子与“孔孟之道”的形成》杨海文

《孟子的税收思想与实践》衣抚生

《穿越历史趣读孟子》文溪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碧蹄馆之战金甲倭将(碧蹄馆之战日军损失)

1593年正月,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刚刚,摩洛哥把西班牙踢回老家!| 地球知识局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