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历史中记载这个女子为晋成公之女,也称她为“赵庄姬”。 赵庄姬嫁过去没多久,就生下了儿子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的主人公。 按理说,赵庄姬已是人妇,且又生了儿子,理应
晋国赵武:如何从险遭灭族的“赵氏孤儿”变为春秋“一代贤臣”?
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圣迹图》在绘制和刻印手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样式
管仲这条计谋,堪称教科书般的事发,吃透了人性,看透了人心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古战争 长平之战 坑杀的意思是什么
韩非子死得冤枉吗?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周天子的待遇如何?
一件争论2000年的公案:秦始皇的爹是异人还是吕不韦?
战国四大名将之人屠白起—战无不胜,战必全歼为,却死在秦王剑下
春秋孔子之后,关西出现的五位“孔子”,个个师范百世
河南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志砖 实证“城摞城”
吴国太:孙策孙权之母,孙家的定海神针,多亏有她,孙家才没散!
秦国能统一天下,源于历代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的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下庶人”,及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作用
金庸小说中的两次合纵(上):慕容氏的复兴大燕计划有可行性吗?
战国四大名将一一李牧
荆轲刺秦王的最后一击!“徐夫人匕首”,是最早的钢制兵器?
《大秦赋》秦王嬴政躺赢的一生,前半生靠吕不韦,后半生靠李斯
史上最长寿的公主,鲁国公主活了多久
历史名臣录 管仲 千古一相
[var1]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历史中记载这个女子为晋成公之女,也称她为“赵庄姬”。
赵庄姬嫁过去没多久,就生下了儿子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的主人公。
按理说,赵庄姬已是人妇,且又生了儿子,理应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在生下儿子赵武后不久,赵庄姬的丈夫,也就是赵朔突然死了。
具体怎么死的,史料中没有记载,大概是因为得了急病而死的,而他的死,就让妻子赵庄姬在正值壮年之际,成了一个寡妇。
成了寡妇不要紧,但没过多久,赵庄姬却和另外一个人走到了一起,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赵朔的叔叔赵婴齐。
也就是说,赵庄姬和夫家的叔叔,开始了一段有悖人伦的感情。
正是因为这一段不正常的感情,让原本在晋国属于如日中天的赵氏家族,自此沉沦,但也是因为这一段感情,让赵家走上历史舞台,最终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var1]
事情的始末缘由,还得从那段有悖人伦的桃色新闻说起。
赵庄姬和叔叔赵婴齐私通之后,两人的感情越发深厚,几乎已经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但她们却忘了一句话,就是纸包不住火。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赵庄姬和赵婴齐的感情,最终还是被旁人知道了。
而知道的人,正是赵婴齐的两个哥哥,也就是赵朔的另外两个叔叔赵同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那位)得知。
对于自家兄弟与侄儿媳妇有私情的事,赵同、赵括十分果断的进行了举报。
当然,赵同、赵括这二人的举报,并非完全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大义灭亲,他们的目的,其实就是争权夺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当时,赵庄姬的丈夫赵朔已死,而他的父亲赵盾是晋国数一数二的大贵族,而作为赵盾的弟弟,包括赵同、赵括,以及赵婴齐都有继承大哥赵盾地位的资格。
基于这种情况,如果其中一位因为出现问题而被迫退出,对于另外的人就绝对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知道赵婴齐与侄儿媳妇私通之后,赵同、赵括兄弟二人,就知道机会来了,举报赵婴齐,让他丧失前程,必须是一击即中的事情。
[var1]
而事情的发展,也确实如赵同和赵括所预料的一样,赵婴齐因为丑闻被曝光,最终不得不被逐出了晋国。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但任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女人的复仇之心会这么强烈。
在赵婴齐被驱逐之后,最伤心和最难过的,莫过于赵庄姬了,她与赵婴齐之间的感情,已经到了十分深厚的程度,而心爱的男人被赶走,让她不由得怀恨在心。
怀恨在心怎么办,自然是想办法报复,而赵庄姬报复的方式,却着实有些”奇特“,她向当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举报,说赵同、赵括兄弟二人意欲起兵谋反。
从亲属关系上来讲,晋景公还是赵庄姬的兄弟,两人都是晋成公的子女,但亲戚归亲戚,最开始的时候,晋景公对于赵庄姬的举报,并不是特别相信。
为什么呢?首先,赵庄姬是一介女子,古代女子的地位并不高,即便她是自己的姐姐,但对于女子之言,晋景公表示可信程度很低。
其次,赵同和赵括皆是赵家子弟,而赵家对国家的贡献很大,因此族中子弟地位都很高,他们犯不着去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造反。
因此,晋景公认为赵庄姬的话有假,他不相信赵同和赵括会谋反。
但就在晋景公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时,晋国内部两个重要的家族首领,同时也是晋国朝中身居要位的两个大臣站了出来,表示要为赵庄姬作证。
这两个人,分别是栾氏和郤氏家族的栾书、郤锜。
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在晋国的地位仅次于赵家,他们之所以会主动表示要为赵庄姬作证,其实目的并不单纯,说白了就是有所图。
作为晋国的大家族之一,栾氏和郤氏对于赵家的势力强大一直很是眼红,并且,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私下,没少和赵家产生摩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深的积怨。
而今,看到赵家内部出现内讧,这对栾氏和郤氏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因此,在听闻赵庄姬告发赵同、赵括要造反后,他们第一时间跳了出来,为赵庄姬作证,先是晋景公向栾书求证,之后郤锜又对晋景公表示确有此事,最终让原本持怀疑态度的晋景公相信赵同和赵括确实有谋反的嫌疑。
既然有人想造反,那就必须将其提前平定,因此,晋景公一方面安排栾书、郤锜备战,另一方面则号召群臣,为剿灭赵家来做全面的准备。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在晋景公的号召下,晋国那些曾经与赵家有积怨的贵族们,纷纷加入了消灭赵家的队伍之中。
最终,在一切都做足完全准备后,晋景公发难,“意欲谋反”的赵同、赵括两兄弟被诛杀,其他的赵氏族人,也大多在这场混乱中遇害。
简单来说,就是赵家经过此事后,基本上已经被灭族了。
从曾经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到如今的轰然倒塌,赵家就这么从晋国的政坛上黯然退出,并且,还是用一种十分惨烈的方式。
这场针对赵家的灾难,历史上称其为“下宫之难”,不过,“下宫之难”有两个不同版本。
在《左传》中所记载的,基本上与前文相同,赵家的覆灭是因为赵庄姬的诬告,以及栾氏和郤氏两大家族的推波助澜。
而在《史记·赵世家》里,则多了一个叫做屠岸贾的奸臣,并且,赵家被灭族完全是他操纵的结果。
不过,根据相关专家的考证,《左传》的记载更接近真实一些,而不管是哪一个版本,赵家在“下宫之难”后,彻底失势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为何仅凭赵庄姬的一个诬告,就让包括晋景公以及其他贵族如此“配合”呢?
事实上,“下宫之难”的幕后推手不是别人,正是晋景公自己。
[var1]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下宫之难”结束后,晋景公的赏赐十分怪异,他并没有将赵家的土地等资产赏给在此事中立大功的栾氏和郤氏,而是赏给了另外一个与此事毫不相干的人祁奚。
祁奚也是晋国的贵族之一,但从头至尾,他并没有参与到“下宫之难”中,却在最后得到了赵家的土地。
那么,晋景公为何会这么做呢?说白了,他就是把祁奚当做了一只“白手套”。
诛灭赵家,是晋景公以削弱国内大贵族的势力,达到巩固自己统治的目的,但如果他在诛灭赵家后,把赵家的土地赏赐给栾氏和郤氏,那么就会让栾氏和郤氏成为第二个赵家。
这显然不是晋景公想要的,也与他的宗旨相违背,因此,只能是把赵家的土地,赏给另外一个能被控制的人。
简单来说,这个祁奚的作用,就是一个“保管员”而已。
除了把赵家的土地等资产安排好,晋景公又在“下宫之难”结束后,“恰如其分”的展现出了他的仁爱之心。
如何展现的呢?就是在晋景公准备将赵家仅存的独苗赵武杀掉时,大臣韩厥站出来进行了谏言阻止,而晋景公则“恍然大悟”,最终刀下留人,放过了赵武。
这样一来,晋景公不仅达到了削弱打击赵家势力的目的,并且,也算是没有将赵家彻底灭门,留了一个赵武来继承香火,因此,晋景公就得了一个“仁爱之君”的美名。
因此,与其说“下宫之难”是源自赵庄姬的诬告,倒不如说其是一场各得其所的阴谋,赵庄姬报复了赵家人,栾氏和郤氏打击了对手,而最大的获益者晋景公,则平衡了朝堂势力,稳定了自己的统治。
[var1]
除了晋景公之外,该事件的另一个受益者赵武,也自此登上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赵家被灭时,赵武尚且还是幼儿,得益于晋景公的“宽仁”,赵武幸运地长大成人,在此期间,晋景公去世,继位的是其儿子晋厉公。
由于政治手段和驾驭群臣的本领不如父亲,因此,在晋厉公登基数年之后,朝堂上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以栾书和三郤(郤氏家族的郤锜、郤犨、郤至)独揽大权的局面。
而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晋厉公很是着急,他迫切的想把大权重新夺回来。
但夺回来谈何容易?栾书和三郤根深蒂固,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况且,晋厉公也没有当年他父亲晋景公灭赵家的魄力。
因此,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扶持新的贵族,来制衡栾书和三郤。
不过,扶持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被扶持的人第一个要忠心于晋国,这样就就保证其能为自己所用,第二个则是要有资历,不然根本就没有扶持的必要。
而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除了赵家的独苗赵武外,没有别人。
论忠心,赵家祖上数代人都是晋国的功勋,赵武的祖父赵盾和曾祖赵衰都为晋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而论资历,赵武又是功勋世家之后,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并且最重要的是,此时距离“下宫之难”,已经过去了八年了,曾经的屠杀,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忘记。
更何况,在晋厉公看来,赵武在当时只是一个幼儿,对于自己的家族被灭,更应该是一个遥远的记忆。
基于这种心理,晋厉公就决定扶持赵武,而为了表示重视,在赵武成年的时候,晋厉公亲自为其主持了弱冠之礼。
而对于晋厉公的举动,朝中大臣则在赵武的弱冠之礼上,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其中,当初劝谏晋景公给赵家留下子嗣的韩厥,对赵武的态度十分严厉,但严厉之中,透露出殷切的希望,所说之话,也是以谆谆训诫为主。
而当初助力晋景公灭掉赵家的栾书和三郤,则是态度冷淡,甚至三郤当场还泼起了冷水。
至于其他朝臣,有些是只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漂亮话,有些则是真心的希望赵武能光复祖业,比如荀庚和荀罃,但因惧于三郤的势力,只能暗中勉励赵武。
朝臣的不同反应,折射出了他们对赵武的态度,而主人公赵武,却在面对态度不一的众人时,十分漂亮地演绎了什么叫做态度谦卑。
侍奉厉公、尊重栾书、亲昵韩厥、敬重二荀,不得罪三郤。---赵武当时为人处事的方针
在这种方针之下,年轻的赵武得到了快速成长,并且,没有因为晋厉公刻意重视他而遭到栾书和三郤等人的打击,换句话说,他把自己设定为一个态度谦卑,且行事低调的人,以此来换取成长的机会。
正当赵武闷头成长之际,晋国的内部却出现了大问题,晋厉公被杀了。
弑杀晋厉公的正是栾书,由于晋厉公激进的削权方式,导致了部分贵族的不满,因此,在公元前573年初,栾书杀掉晋厉公,拥立新君晋悼公上位。
[var1]
这场事件,前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时间,一直到晋悼公上位之后,重用了老臣韩厥,并废掉了栾书,最终才将混乱的局势平定。
而在这十年里,赵武也已经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
得益于晋悼公的大力改革,将之前朝堂上的浊气一扫而空,同时秉承厚待对晋国有功的臣僚后代这个原则,因此,他开始大力提拔功臣之后。
而作为曾经晋国的功勋之后的赵武,就自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在此之后,赵武进入政坛,并且,因为表现出色,被晋悼公赞其为“善文,能断大事”,命其佐新军。
这下,赵武算是成为了实权人物,而他在这个职位上没干多久,又再次得到升迁,被委任为首席公族大夫。
赵武的一路升迁,是晋悼公在经过长期考察后,得出了赵武是一个治世贤臣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赵武不仅才华横溢,也确实真的是一心为国。
因此,在晋悼公的欣赏之下,赵武可谓是官运亨通,没过多久,又从新军佐一跃为上军将,其地位也从当时的晋国六卿末位升至中间。
而这些,都为赵武在后期成为六卿之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赵家成为一方诸侯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当然,赵氏能在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靠的可不仅仅君王的赏识,更多的是晋国王室的日渐式微以及和天下大势的变化。
[var1]
对赵武有知遇之恩的晋悼公,可以说是晋国中后期一个难得的明主。
在他的带领下,晋国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当时,朝政大权尽归其手,同时,他大胆任用包括赵武、韩起等年轻派大臣,君臣等人配合紧密,共同打造了晋国继续称霸中原的宏图伟业。
但可惜的是,正当晋悼公在复兴霸业的路上大展拳脚之际,他突然得病死了。
晋悼公去世后,其子晋平公继位,在此期间,晋国六卿的位置再次发生变化,由于原六卿之首的范宣子去世,赵武得到升迁,位于六卿之首位。
从赵氏仅存的血脉,到如今的六卿之瘦,赵武用了35个春秋,这三十五年,赵家也完成了从几近灭族到再次兴旺的华丽转变。
而在赵氏日渐兴旺的同时,晋国的朝堂之上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原本在晋悼公活着的时候,晋国的政权还算比较正常,但随着他的去世和晋平公的上位,由于晋平公的相对弱势,朝政大权逐渐被六卿所掌握。
到了赵武去世之后,掌握大权的六卿经过争斗,权力再次重新分配,形成了以韩、赵、魏、智四个家族为首的局面。
[var1]
而在这四家里,智家权力最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也为了削弱其他三家实力,智家利用他们三家心不齐的弱点,游说韩、魏两家,以不愿贡献出土地为由,发兵攻打赵家。
最开始,韩、魏两家对于攻打赵家并不情愿,但迫于智家的压力,不得不各自派遣一路部队一同前去,著名的“晋阳之战”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
而晋阳之战的最终结果,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三家大军抵达赵家所在的晋阳后,赵家陷入重围之中,不过,由于当时赵家的家主赵襄子安排得当,让进犯的大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一边是重重包围,一边是据死守卫,双方在这种胶着的状态下,持续了两年由余。
为了抓紧结束这场战争,智家的智伯瑶在走访晋阳周边的地形后,想到了一个狠毒的主意。
晋阳城的东北方向是晋水,晋水水流汹涌,智伯瑶就派人把晋水改道,让其往西南方向流,这样,就能够用大水冲垮晋阳城。
这个计划实施的非常成功,据史料记载,当时大水倒灌过来后,城里的房子被淹没很多,幸存的百姓们不得不躲在高处避难。
对于这个战果,智伯瑶十分满意,但韩、魏两家的首领就颇有些不自在了。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家的城池附近,各自也有一条大河,而今智伯瑶能用水淹了晋阳,保不齐日后也会把这个招数用在他们身上。
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谁也不想将来落这么个下场。
[var1]
而在他们两家进退维谷之际,赵家暗中派人找了上来,把其中利害关系再次说了一遍,这就更加重了韩、魏两家脱离智家的心思。
最终,韩、魏、赵三家经商议后决定,一起联合起来,反攻智家。
如此一来,毫无防备的智伯瑶以及其部队,在一个黑夜里很快就被其他三家击溃,智伯瑶本人也在乱军中被杀。
有道是趁你病要你命,在杀了智伯瑶后,韩、魏、赵三家趁热打铁,率领联军开始攻打智家封邑,最终,智家上下两百多口人全部被杀,其土地和资产,也被韩、魏、赵三家瓜分。
经这么一闹,三家的势力得到快速增长,而晋国虽说还有国主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之后,韩、魏、赵三家开启了不断蚕食晋国土地的进程,到了公元前438年的时候,晋国的所有疆土,就只剩下曲沃和绛这两个地方了。
而剩余的,早已被韩、魏、赵三家瓜分干净。
三家分晋,就是这么来的,而其最终的结果,是让韩、魏、赵三家,从晋国的大贵族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战国七雄中的韩、魏、赵三个诸侯国。
[var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也自此拉开了帷幕。
1593年正月,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359-西班牙VS摩洛哥作者:车辙制图:果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左右,世界杯一场1/8决赛结束交流,西班牙点球0:3不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