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登基的当天,一个武将被满门抄斩,赵匡胤知道后痛惜不已

赵匡胤登基的当天,一个武将被满门抄斩,赵匡胤知道后痛惜不已

()
中文名:
赵匡胤登基的当天,一个武将被满门抄斩,赵匡胤知道后痛惜不已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后周于数年之间迅速崛起,一派兴盛气象,连北方号称天下无敌的契丹都被他打得招架不住,眼看柴荣就将成为又一个终结乱世、一统天下的盛世明君。可惜天妒英才,显德六年六月,才39岁的周世宗柴荣,一病不起,并不治而亡。英明一世的柴荣,死前却犯了一

宋朝名人推荐

后周于数年之间迅速崛起,一派兴盛气象,连北方号称天下无敌的契丹都被他打得招架不住,眼看柴荣就将成为又一个终结乱世、一统天下的盛世明君。可惜天妒英才,显德六年六月,才39岁的周世宗柴荣,一病不起,并不治而亡。英明一世的柴荣,死前却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他把心腹大将赵匡胤提拔为检校太傅、殿前都检点,成为手握后周兵权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谁知赵匡胤背叛了柴荣重托,眼看周世宗留下7岁幼子柴宗训继承帝位,他自己又手握重兵,起了不臣之心。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后,赵匡胤利用自己在军中的人脉和影响力,争取到一大批实力派武将的支持和拥戴,在建隆元年正月初一,谎称出兵抵御契丹,调动大军离开汴梁。

在汴梁城外的陈桥驿,后周将士发动兵变,赵匡胤假模假样地半推半就一番后,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赵匡胤这次兵变篡位事件,在五代十国时期并不稀奇,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靠这种篡逆手段上位。万幸的是,赵匡胤又和这些人迥然不同。他从五代乱世走来,亲眼见证了五代时期的短命王朝成批出现又昙花一现般迅速消亡的悲剧,决心把这些当成前车之鉴,做一个真正收服民心、开创万世基业的明君。

因此,赵匡胤从兵变当天开始,就处处留心,竭力显示出不嗜杀人的仁义之风、大度恢弘的王者之气,以获得天下臣民认同支持。他在黄袍加身后,第一件事就是和三军将士约法三章,第一不准侵害杀戮后周少帝柴宗训和皇太后,第二不准欺辱杀戮后周文臣武将,第三不准抢劫后周的府库财产,并且再三申明,“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违令者杀无赦。

在赵匡胤的严加约束下,这场兵变几乎兵不血刃地圆满成功。然而百密难防一疏,中间还是出了岔子。后周大将韩通,兵变当天正在皇宫值班,听闻赵匡胤造反,不觉大吃一惊。他急忙从皇宫中跑出来,“惶遽而归”。《宋史》没有说明他要去干什么,很有可能是想赶回家中照顾家小。谁知此时赵匡胤大军已经进入汴梁城,与韩通撞了个满怀。赵匡胤手下武将王彦升认识韩通,知道他不是赵匡胤的嫡系,此时又慌慌张张东奔西跑,疑心他是想组织反抗,当场把他斩杀。王彦升一不做二不休,又跑到韩通家里大开杀戒,韩通“妻子皆死”,被满门抄斩。

赵匡胤知道后,痛惜不已。韩通不是一般人,他担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官高爵显,人品端方正直,威望极高。更为重要的是,韩通才能全面,除了军事才能卓越,在抗击契丹、征伐南唐的战事中屡立战功。而且善于治理民政和水利,他主持的葫芦河治理工程,和黄河治理工程、汴梁城营建工程,都卓有成效,后周军民都对他赞誉有加。

他虽不是赵匡胤嫡系,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但素来与赵匡胤关系还算和睦,因此赵匡胤满心盘算着将来重用他,利用他的威望和才能为己效力。谁知道出了这么大岔子,部下武将们杀谁不行,偏偏把韩通给杀了,不仅让他日后失去一个得力助手,更为关键的是韩通这样的正人君子被满门抄斩,严重影响了赵匡胤的明君形象。赵匡胤赶紧采取补救措施,专门下达罪己诏,一方面追悼韩通,追封他官爵谥号,一方面阐明真相,说明不是他所为。并且“怒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虽然饶了王彦升不死,但却终身不加封他的官职,以示惩戒。

参考史料:《宋史》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