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
中文名: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勘合贸易建立之初,两国朝贡互市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随着明朝国力的下降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政府没有实力在组织两国的贸易,民间贸易成为了两国贸易发展的趋势。 勘合贸易阶段 明朝建立初期,日本的社会情况也十分混乱,浪人、武士以及牟求利益的商

宋朝名人推荐

勘合贸易建立之初,两国朝贡互市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随着明朝国力的下降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后,政府没有实力在组织两国的贸易,民间贸易成为了两国贸易发展的趋势。

勘合贸易阶段

明朝建立初期,日本的社会情况也十分混乱,浪人、武士以及牟求利益的商人组成海盗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明太祖时期派使臣入日本,希望日本管制倭寇,两国友好相处。但是碍于怀良亲王的破坏,并未完成。足利义满发现中日贸易有利可图,于永乐四年派遣使臣来到明朝,希望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因此在永乐四年时勘合贸易正式建立。

明朝规定日本朝贡的规模为两艘船,200人十年来朝贡一次,而且不能私带刀枪。到足利义持时期,对沿海倭寇不加管制,两国的贸易终止。足利义教时期,日本又派史臣来到明朝请求两国贸易交往,明仁宗准许,而此时的规模限定从两艘船变成了三艘船,200人变成了300人,允许携带刀枪,但是不要超过3000,唯一没有变的还是十年进行一次朝贡贸易。

此时,两国贸易处于官方垄断状态,而且明朝规定“非入贡即不许互市”。到宣德八年,又将朝贡规模增加到300人,三艘贡舶,允许带3000把刀剑,到此时,两国之间的勘合贸易形成定制,此后日本都要依照此规模对明朝进行朝贡。

后来日本发现倒卖中国的产品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于是在双方进行官方贸易往来的同时,商人随着朝贡船队来华,日本所搭载的货物也超过明朝规定,而且来的时间也不定期,有时三五年,有十五六年,明朝对中日两国勘合贸易的规定也犹如一纸空文,对日本也几乎没有了约束作用。

直到在嘉靖二年,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在宁波“争贡之役”的爆发,也标志着中日两国官方勘合贸易的结束。

私商贸易阶段

争贡之役的16年以后,大名大内氏再次申请与明朝进行勘合贸易。明政府依然重申之前的规定,即船不能超过3艘,人不过300,每十年进行一次贸易。但此时,私市贸易已经兴盛。“嘉靖二十三年,复来贡,未及期,且无表文,部臣谓不当纳,却之,其人利互市,留海滨不去”可见嘉靖二十三年时,日本来朝贡但是并未携带官方的表文,明朝官方也没有向日本纳贡,日本将带来的货物在沿海地区,与私商进行了贸易,也就是说日本此时已经不再重视与明朝的官方贸易,只是以朝贡的名义,来到中国与私商进行贸易,进而谋取更大利润。

后来中国的商人与日本的商人进行贸易成为了中日贸易的主要形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日本中央权力的衰落,朝贡的权利从将军手中落入了大名手中,而且中日两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使私人贸易最终取代官方贸易。

结束原因分析

中日两国之所以进行贸易,建立外交,是因为两国之间共同利益,明政府是希望以钱财换取东南沿海的和平安定,日本压制倭寇获取利益,所以双方一拍即合。所以中日勘合贸易的结束,并不是由单方面因素引起的,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无论是中日两国,还是世界的大势都发生了改变,全球化的进程已经逐渐开始。因此,要研究两国勘合贸易的结束,还必须将其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

1.日本因素分析

要分析勘合贸易走向终结的原因首先就要看它的产生背景,勘合贸易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明朝的统治者急于维护自己的统治,以建立起稳定的周边环境,特别是对抗明初以来倭寇的入侵,希望通过中日官方贸易利用日本政府减少甚至停止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这也是勘合贸易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

但实际上可以说是事与愿违了,首先,日本的使臣朝贡途中,劫掠现象时有发生,威胁了社会稳定,明朝对此十分反感,积极性不高;其次,勘合贸易的后期,也就是在16世纪,日本国内已经一片混乱,各方大名势力相互斗争,对中央提出挑战,中央衰落已无力管制地方,而且朝贡贸易的控制权掌握在细川氏手中,政府无力组织勘合船队,整个勘合贸易处于无序状态。既然明朝统治者,希望通过勘合贸易保证自己国家安全这一根本目的,没有办法保证实现,牺牲经济利益无法换取政局稳定,因此中日勘合贸易结束。

2.明朝国力衰微

勘合贸易的消失也与其对中国明朝政府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勘合贸易建立之初,四方来朝,统治者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勘合贸易向来都是厚往薄来,诸国知识进贡一小部分,明朝对各国的赏赐,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明朝建立政局稳定之后,政权的统治前期,恢复生产,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之后,自然给国家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财政是进行外交的重要保证,明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也成功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建立起大国微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国家财政收入的萎靡,出现财政危机。这时经济收入的急剧匮乏已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对外贸易开销,因此,中日的勘合贸易失去了经济保障,勘合贸易就走向结束。

除了日本和明朝自身的因素之外,此时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欧的国家率先进行探险与航行,殖民者沿新的航线,从欧洲到达亚洲来到中国,特别是葡萄牙人向明朝申请互市,但是并未达成共识,便到中国的东南沿海与海盗相互勾结,骚扰中国沿海的百姓,明王朝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维护自身统治再次加强海禁,将中国与外界相隔绝,这也成为了中日之间勘合贸易结束的一个因素。

历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还原历史,以史为鉴,希望日本可以调整合强化两国关系并使之向前发展。因而研究中日两国勘合贸易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明代中日朝贡贸易探析》《明代中期中日贸易简论》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