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留下半首诗,四百年来无人敢接,朱元璋:这有何难?让我来

赵匡胤留下半首诗,四百年来无人敢接,朱元璋:这有何难?让我来

()
中文名:
赵匡胤留下半首诗,四百年来无人敢接,朱元璋:这有何难?让我来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抛开诗词水平不谈,皇帝都很喜欢在朝堂上吟诗作对,毕竟这既能博得群臣的赞誉,也能在诗坛上扬名立万,何乐而不为呢? 就拿乾隆来说,他可是有名的“诗人皇帝”,一生写诗作词四万多首,但却没有一首,是被后世人认可的。 当时,宋朝大军包围金陵的时候,

宋朝名人推荐

抛开诗词水平不谈,皇帝都很喜欢在朝堂上吟诗作对,毕竟这既能博得群臣的赞誉,也能在诗坛上扬名立万,何乐而不为呢?

就拿乾隆来说,他可是有名的“诗人皇帝”,一生写诗作词四万多首,但却没有一首,是被后世人认可的。

当时,宋朝大军包围金陵的时候,南唐国君派学士徐铉和宋朝交涉,想要以口舌之辩解决问题。

徐铉博学多才,能说会道,他见到赵匡胤后,就向赵匡胤吹嘘南唐皇帝李煜的才华,说他的《秋月》是出了名的绝世佳作。

赵匡胤一听,哈哈大笑,说:“这是寒士才会喜欢作的诗,我可不会作。”徐铉十分不服气,要赵匡胤也写一首。

就在群臣面面相觑的时候,赵匡胤悠然吟诵:“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

徐铉大吃一惊,立马跪下高呼万岁。

赵匡胤念出的这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月亮东升西落的场景变化,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月亮指的就是他自己,如今他还没有一统天下,这天下自然是混乱无比的,可等到他日后问鼎中原,万国的局面,就会被他终结了

徐铉是个聪明人,自然能听出赵匡胤的弦外之音,他明白南唐的命运,终究无法挽回,两国的谈判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正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中透露出来的那份野心,才让这首诗近400年来,无人敢接下一句。

毕竟赵匡胤的意向是做天下之主,如果不是身为皇帝的人,接出下一句来,那绝对是死路一条。

朱元璋的后半句

直到400年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得知了这首诗的存在,觉得自己与赵匡胤同为开国皇帝,不免有些惺惺相惜,于是便自告奋勇,要补全这首诗。

朱元璋冥思苦想了很久,终于提笔接下:“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战问鼎开太平”

从朱元璋所作的诗句中,我们同样能看出他的抱负,为了拯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朱元璋历经了百战,才开创下了这太平盛世

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算得上是一代伟人了,毕竟从一个人人可欺的乞丐,变成人人跪拜的皇帝,其中的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

不过,朱元璋草根出身,并没有读过几天书,所以他的水平与赵匡胤比起来,就相差甚远了.

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接的这几句诗完全就是狗尾续貂,将一篇旷世名作,变成了普普通通的打油诗。

甚至于这后半首诗的水准,许多人还认为这并不是朱元璋的作品。毕竟,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在《后山诗话》中有记载的,而剩下的诗句,都是史书上所没有的。

但是诗作这个东西,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谓的诗词水,,也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朱元璋没读过书,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已经很厉害了。

两位帝王合作一首诗,可以说是一段人间佳话了,并且两人都是开国皇帝,都为国家和百姓作出了很多贡献。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人是真的很有缘分,这场跨越400年的友情,通过这首诗展现到了世人的眼前。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