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顶替领导上位,这4点是基础!

资治通鉴:顶替领导上位,这4点是基础!

()
中文名:
资治通鉴:顶替领导上位,这4点是基础!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汉高帝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 【原文】(可跳过原文看解析) 时赵王年十岁,上忧万岁之后不全也;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上乃以昌相赵,而以尧代昌为御史大

宋朝名人推荐

汉高帝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

【原文】(可跳过原文看解析)

时赵王年十岁,上忧万岁之后不全也;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上乃以昌相赵,而以尧代昌为御史大夫。

【译文】(可跳过译文看解析)

当时赵王刚十岁,高帝担心自己死后他难以保全;符玺御史赵尧于是建议为赵王配备一个地位高而又强有力,平时能让吕后、太子及群臣敬惮的相。高帝问:“谁合适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正是这样的人。”高帝便任命周昌为赵国的相,而令赵尧代替周昌为御史大夫。

【解析】

这段材料,最大的亮点在于,周昌和赵尧的职务任命。

周昌被外派去赵国给刘如意做相国,这是典型的降职。

而赵尧迅速提拔为御史大夫,成为朝堂中仅次于丞相、太尉的人物。

赵尧是谁?之前又是干什么呢?

参考《史记》中的记载。

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

赵尧当时很年轻,官职不过是看管符玺的御史。

这么一个小官,连跨数级别,成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这提拔用坐火箭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这种迅速提拔,很多人都想要。

但是,想要提拔面临三个大问题。

其一,空缺问题。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没有空位子,就算你能力再强都没用。

其二,阻挡问题。你想升职,你上面还有人压着你呢,尤其是隔着一级的上级,天然属于竞争者。

其三,归属问题。就算你费尽心思把你的上级搞走了、让职位有空缺,你怎么保证你能填坑?

所以,这段赵尧的故事,非常具有参考意义。

1.贴近刘邦

上面这一段材料,太单薄,还是要用《史记·张丞相列传》中的相关记载来补充。

前面说赵尧的官位,这个位置有个优势,容易接近刘邦,能在刘邦面前混个眼熟。

很多有才干的人默默无闻,输就输在这里,有本事、有成绩,但是领导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就想不到,遇到事情就用不上。

赵尧并没有在这个位置被动的混脸熟,而是采取了更为主动的方式,这个在《资治通鉴》中并没有记载,《史记》有。

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赵尧主动点破刘邦心思,让刘邦眼前一亮。

这里重点有两个,其一赵尧主动,不是刘邦问他。

其二,赵尧直接把刘邦的心思给摸透了,一语中的。

这才是赵尧厉害的地方,一是胆子大敢去说,二是能真正的说到目标心中。

很多有本事的人做事,就是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超出本职之外就不管,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一样。

这里要学学赵尧,

手头上的事要做好,但是更要关注领导关注、重视什么,尝试往这边去靠拢。

2.送周昌走

如果其他情况下赵尧想要顶替周昌的位置,会怎么办?

告黑状?收集黑材料?

大多数人想到的也是如此。

这么做不是不行,只不过风险极大。

其一,通过这种阴暗的手段把周昌搞下去,刘邦敢不敢、愿不愿意用赵尧这样的人?

其二,周昌属于沛县功臣派之一,用这招把他搞走了,其他人会不会报复?

所以,赵尧并没有从攻击的角度去撬动周昌。

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

基于刘邦担心赵王刘如意的问题,赵尧建议给赵王找个能保护他的人。

然后又围绕这个位置,提出了几个相应的要求条件。

最后,一筛选,落在周昌头上。

甚至可以说,这些条件要求,就是特意为周昌定制的。

刘邦再结合周昌为了保太子时的态度,也认同周昌是个好人选。

于是,周昌要挪窝。

赵尧的操作,属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极难复制。

但是从底层逻辑上来看,却很简单。

你能把你的领导送走、送上去,远比把你的领导拉下马难度更小、风险更低、相对的潜在收益更大。

3.权衡计算

周昌走,位置空,人心动。

排在赵尧前面的,至少还有九卿以及一批高级官员。

怎么轮都轮不到赵尧。

但是,刘邦却点了赵尧,这是为什么?

看《史记·张丞相列传》这段记载

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谁可以为御史大夫者?”孰视赵尧,曰:“无以易尧。”遂拜赵尧为御史大夫。尧亦前有军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从击陈豨有功,封为江邑侯。

这有三个点。

其一,刘邦细细看着赵尧,内心必定有思考。(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

其二,刘邦说,没有谁能比赵尧更合适。(无以易尧)

其三,赵尧之前有军功。

刘邦思考其实就是利弊权衡,而最后的结论说赵尧最合适。其实有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来,之前周昌在废太子上的态度,让刘邦意识到,新的御史大夫必须是完全听自己的,这样才能够起到监察百官的作用。

二来,赵尧年轻,未必能够压的住,把他提上来,他必定会紧紧抱住刘邦大腿。

三来,赵尧本身有功劳,提拔他也能说的过去。

但是反过来看这三点,又能总结出其他东西。

一者,上级提拔一个人,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合适,而是因为提拔这个人对自己更有利。

二者,提拔的这个人必须要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绝不可能提拔个二五仔上来。

三者,提拔一个人,上级其实也要考虑其他人的意见,需要有一个过得去的借口来堵别人的嘴,并不是说权力越大就可以为所欲为。

【启发】

赵尧例子的可复制性太低,但是其背后所蕴含的规则其实还是很有参考意义。

在职场中,升职加薪谁都想要。

但是怎么升上去,才是关键问题。

升上去,不过是你选对路子之后,必然的结果。

靠阴谋诡计把领导拉下马肯定不行。

靠埋头干事等上级发现提拔,肯定也不行。

所以,综合的来说,要做好4件事。

其一,能够提拔你的上级,必须知道你,并且知晓你有能力、有本事、能把事情干好。这里注意上级区别于领导,这里的领导和你差一级或半级,他压根没有权限无法提拔你,但是上级可能是大你好几级的,他能够在你的提拔上有决定权。

其二,用尽全力把你的领导送上去。你的领导也是人,他也想升职。你把他送上去了,一来你是得力干将,他投桃报李说不定会把你提拔起来。再一方面,你有能力让上级高升,这种高级人才,谁都想带在身边,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利益。

其三,权力上必须要服从,这是绕不过的一关。

其四,平时做好掩饰、人设打造工作,让升职的时候,别人挑不出大毛病。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大明律》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大明律的历史影响)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千年来书院盛衰和官府对民间社会的管制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