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首先,抗金大业怎样才算成功,需要一个合理的定义,假如说夺回北宋旧都汴京便算抗金大业成功的话,那么岳飞没有受到宋高宗和主和大臣的压制的话,几乎肯定能完成此战略任务。 若以直捣黄龙府,完全消灭金国为抗金大业成功的标准的话,南宋在岳飞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曾巩
武松做错了两件事,被宋江抛弃,但宋江不敢得罪鲁智深
明朝后期继续执行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可以延续大明江山吗?
元朝灭亡前夜,统治者内部激烈的内讧
《永乐大典》里的兰州印记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宋代科技辉煌,农业生产和农学、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高度发展
寡妇携子面圣,还拿出一样东西,朱元璋:孩子封王吧
明朝大将常遇春,长女交给了朱元璋的儿子,为何40岁突然离世?
宋朝最凄惨的皇帝,掘坟晾尸头颅被做成酒器,元朝皇帝用了九十年
身居高位的人总是关注鬼神之事,金朝皇帝完颜亮问臣下杨伯雄关于鬼神的问题,
朱棣在朱元璋活着时,不敢造次,他谋反时朱元璋其他儿子在干嘛?
笔者认为,首先,抗金大业怎样才算成功,需要一个合理的定义,假如说夺回北宋旧都汴京便算抗金大业成功的话,那么岳飞没有受到宋高宗和主和大臣的压制的话,几乎肯定能完成此战略任务。
若以直捣黄龙府,完全消灭金国为抗金大业成功的标准的话,南宋在岳飞一代几乎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同时,岳飞的军事优势,并没有一般人认为的如此稳固,考虑到地形和后勤的因素,再参看陈庆之,刘裕等南方悍将北伐的历史事实,以恢复全部北宋故土为抗金成功的标准,岳飞建立不朽之功的概率,笔者看来不过十停中之三停罢了。
一.岳飞抗金大业成功的正面因素
1.从政治上来讲:岳飞第四次北伐之时,金国处于一个不利节点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金国的朝廷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内讧,主战派的女真贵族,对主和派的女真贵族,进行了血腥的清洗,完颜挞懒被杀,肯定让金国的高层,出现了不可弥补的裂缝。
女真政治上的成功,是和军事力量紧密联系的,他的政治结构是简陋的,女真的人口,是金国政权最大的隐忧,他必须用高超的手腕来压制,平衡北方的汉人,契丹等势力,他由于人口的稀少,内耗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对岳飞来说,如果不被召回,那么眼前的汴梁几乎是唾手可得,当然,不能认为取回汴梁就是抗金大业成功了,但是这个北宋旧都的沦陷,在金国的内部,必然让主战的完颜兀术等人,处于不利的境地,主和派的反攻,金国皇帝可能的迁怒,都很可能让金陷入内耗的恶性循环。
2.从军事上来讲:岳家军从体系的层面做到了面对金军不落下风
金国具装骑兵的冲击,在当时的时代,几乎是不可抵抗的。宋对于金的很多军事胜利,都倚仗城防,重弩和火药科技,这些都是防御时候的利器,但是消极的防御,永远拿不回故土,只能迎接北方一次又一次的战略冲击。
岳家军在河南的胜利,是野战对金国骑兵的胜利,虽然朱仙镇大战本身是否存在,在我国的史学界中都颇具争议,而什么消灭10万铁浮屠,更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梦话,但是岳家军的背嵬军确实是能够和金军重装骑兵交战的军队,这点在淮西岳家军抵抗金军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了。
而重装步兵的使用,砍马腿的战术,确实被证明对金国骑兵有效,如果南宋能够在其他各路部队中推广这样的战术,把和金国的战争拖入交换比大致正常的比拼国力环节,对于财政情况较好的南宋朝廷来说,就是非常理想的局面了。
3.北方忠义军:同其他各路义军,契丹复国对金国的威胁
岳飞第四次北征的时候,金国还没有完成对北方的整合,岳飞被召回后,完颜兀术第一件事,就是扫灭汴梁附近的义军,本来就人丁稀少的金国,必须将大量的力量投入到后方的稳定中,而不能集合起来加入可能的战略会战,这对金国是非常不利的。
相比于汴梁,金国的核心区域无疑是黄龙府周边,也就是现在的东三省和京畿地区,金军的潜在威胁最大的敌人,也是和他们同样擅长弓马的契丹,契丹人的基数,可比女真一族大的多了。前面说的岳飞拿回汴梁,还有个好处就是把金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毁灭了,这会让各族网民反抗金国暴政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对女真民族来说,这才是致命的。
二.岳飞灭金的不利因素
1.从政治地位来讲:若岳飞得高宗支持,是否会被同僚群臣牵扯
完颜兀术和岳飞,并不是相同量级的统领,政治上地位的差异,让金国可以果断快速的执行一切战略设想,南宋方面,则肯定不能如此,就看刘光世被剥夺兵权后,几个南宋高级将领在争夺刘的旧部中的做为,就能看到 南宋高级将领间的明争暗斗。
抗金大业,不是岳飞一路可以完成的,西路从益州对陕西的压迫,东路从淮水一侧发起的进攻,都是战略进攻重要的组成,岳飞假如只是京湖路宣抚使,他怎么调配复杂的战略进攻?
每次向皇帝请旨,再让临安下令,很可能就失去了战机。岳家军本身,从岳飞被构陷就能看出,也是驳杂不堪的,王贵做为岳飞的副手,在风波亭事件中面目狰狞,岳家军的二把手都对统帅如此的居心叵测,在需要众志成城才能成功的抗金大业中,岳飞如何能做到统御毫无凝滞呢?
2.从纯军事的角度:越接近北方金国的核心区域,宋军面临的情况越险恶
岳家军是依靠体系战斗的军队,他需要纪律,阵型,发达的物流提供的后勤,进入金国的核心区域后,他随时可能遭到金国骑兵突然的冲击,依靠南方发达的航运支撑的后勤,在北上以后必然受到极大的钳制。
事实上第二次北伐,岳飞在陕西和湖北西部的战斗,就收到后勤的钳制,从而不得不放弃大量战斗获得的州郡。岳家军的后勤,由于严明的军纪,完全依靠朝廷的调配,而金国骑兵的暴虐,客观上让他们用劫掠解决了不少的粮饷问题。
金军骑兵的高比例,不单纯是战术 上的优势,他更是战略上的优势,这意味着金军拥有决战战场选择的权力,他们几乎会挑选平原来发挥北地骑兵的优势,在北方,除了个别地区的山地,几乎全是适宜骑兵发挥作用的平原,金军确实享有战略上的主动。
3.从陈庆之和刘裕看南人北征的难度
陈庆之和刘裕,在军事上面对北魏和后秦的优势,比起岳飞是不遑多让的,他们的北伐,取得过比起朱仙镇大的多的战果。但是两人的北伐,总体来说算不得成功,南人北征,即使从唯心主义的气运来说,都是难见一成。
这有地理的因素,人口的因素,民风的因素,岳飞的北伐,笔者认为很难逃脱这样的历史宿命,由于军队风格的特点不同,北军在不断地被击败后,都能迅速地积蓄力量,而南人往往一次战场失败,都会造成战略溃退的局面,岳家军纵然悍勇,徐达在元末,都还吃过败仗,岳飞就能保证自己百战不败吗?
三.综合看抗金大业,实在难尽全功
1.岳飞的目疾,统帅的身体中巨大变数
岳家军的强大,几乎一半都在岳飞本人的统御能力和个人威望上,岳飞在母亲亡故以后,眼睛的情况就一直不好,怕光。经常无故流泪,剧烈刺痛,这些都让这个统帅饱受病痛的折磨。
事实上1136年,岳飞几乎就没有正常的料理过军务,一直在医治眼睛,可以想见,随着战争越来越艰苦,岳飞的眼睛旧疾,可不可能在北方复发呢?
笔者认为是非常有可能的,那么岳家军的灵魂人物的伤病,必然会深切的影响到抗金大业的成功与否,这个巨大的变数和阴影,是我们考虑此事的时候不能忘记的。
2.从伪齐的成立综合的看,抗金极可能出现的局面
笔者综合各种考量,想到的最可能岳飞北伐的情况,就是岳家军攻占汴梁,然后和金军在河南北部和陕西一代拉锯,抗金大业即使能够成功,也不是岳飞一代能做到的事情。
参考汉武帝对抗匈奴,战略爆发需要积累,南宋缺乏一锤定音的实力,真正完全消灭金国,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两代皇帝的积蓄。
忠义军不能完全的说明北方的情况,即使金国衰落了,还可能有契丹人的,汉人的,对抗南宋朝廷的势力出现,南宋道统的力量,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如此牢固。
结语:
笔者是可以理解南宋的国民,后世的华夏子嗣,对于岳飞被冤屈杀死的悲愤的,但是想当然的认为岳飞能够轻松完成抗金大业,本身就是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不尊重。
抗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南宋连续的皇帝能够保持战略进攻的决心,岳飞身体壮健,他的继承者也能够大致维持岳家军的战斗力,三代以后,抗金才可能成功。
相信朱仙镇岳家军击溃十万铁浮屠是荒谬的,南宋战胜金国的关键,是要发挥财政上的优势,在政治上团结北方的抗金各派力量,从而最大程度的限制金国的军事优势,这显然不是岳飞一个人,甚至不是岳飞一代人可以做到的。
参考资料:
《宋史》
《岳飞传》
《岳飞列传》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典。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草创于金戈铁马的战争时期,完成于重典治国的洪武年代。这部大法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岗高谈阔论,碰上了此人,却鸦雀无声,如同猫见了老鼠,他究竟有多厉害?详情>>
自宋代书院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形成两套教育体系,一是涵盖了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的官学体系,其特点为官办,接受学政、教谕的领导与管理,与科举制高度结合,以培养预备官员为教育目标。官学之外,传统社会另有一套以书院为代表的民间讲学体系。书院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