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的科技成就

宋仁宗时期的科技成就

()
中文名:
宋仁宗时期的科技成就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我们知道,宋朝因为极其重视文教事业,尤其是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明人宋濂“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宋代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宋仁宗的短短的四十二年的时间内。宋仁宗时期的科技器械发明、技术创新天圣五年(1027年),官员燕肃根

宋朝名人推荐

我们知道,宋朝因为极其重视文教事业,尤其是学术文化的成就极高,明人宋濂“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宋代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宋仁宗的短短的四十二年的时间内。

宋仁宗时期的科技

器械发明、技术创新

天圣五年(1027年),官员燕肃根据古籍记载,复原了古代指示方向、记录车辆行过距离的装置指南车、记里鼓车。此外,燕肃还创制了新的“莲花漏”(一种计时器)。

天圣八年(1030年),龙图阁侍制燕肃向宋仁宗呈上了莲花漏的制作方法。他在旧漏刻的基础上创制了新的漏刻,而且试验成功。燕肃莲花漏的箭壶上有一块铜制荷叶,叶中支一片莲花。而上端饰有莲蓬的刻箭从莲花心中穿出,因此得名莲花漏。燕肃在朝廷接纳采用莲花漏后,他每到一处做官,便把莲花漏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刻在石碑上以方便人民使用。

另外,他又著有《莲花漏法》一卷详细记录漏刻的运作。其后朝廷下令司天台考于钟鼓楼下,让“州郡试用(莲花漏),以候昏晓”。景祐三年(1036年),由于燕肃的刻漏制作简单、计时准确且设计精巧,宋仁宗颁行全国使用莲花漏。官员夏竦也为莲花漏作铭,称其“秒忽无差”。

而苏轼《徐州莲花漏铭并序》中亦言:“故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燕公肃,以创物之智闻于天下,作莲花漏,世服其精。凡公所临必为之,今州郡往往而在,虽然巧者,莫敢损益。”赞扬燕肃的功劳。

天文学

庆历元年(1041年),司天监上《崇天万年历》。

医学

宋仁宗非常关心医疗事业,对医学传承也具有强烈意识。天圣四年(1026年),他认为针艾之法讲求精准,而前代古籍对穴位之描述纷繁错杂,易误导医者,故诏令王惟一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为范。

天圣五年(1027),在尚药奉御官、针灸专家王惟一主持下制作完成。计二个。铜人系青年裸体式,长短大小与真人同,体内装配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外表刻有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据王惟一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旁用金字标明穴位名称。奉宋仁宗旨令,一个针灸铜人置宫中,供鉴赏;一个送医官院,作为针灸教学模型和测试医学生及医人针灸能力的工具。

王惟一又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与之配合,由宋朝政府刻于石碑而颁行全国,为针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庆历八年(1048年),赵祯命翰林医官院编撰的、专门用于防治蛊毒的医学方书《庆历善救方》颁行。

嘉祐二年(1057年)设立校正医书局,由当时权威医学工作者有组织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推广,使诸多宋以前医书得以流传后世,对中国医学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朱棣庙号不是明太宗吗 最后为什么会是明成祖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朱棣庙号不是明太宗吗 最后为什么会是明成祖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在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详情>>

内蒙古开鲁县辽代琉璃砖皇族墓葬

金宝屯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东南5公里,西距县政府所在地开鲁镇约30公里。2016年6月末至9月初,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开鲁县博物馆联合对金宝屯遭盗掘严重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为M1、M2。M1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甬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