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他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其实对这个王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曾巩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嘉靖年间,一男子去朋友家做客。盛情之下,朋友想要宰一只鸡来款待他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面对韩世忠的质问,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尚有二十万守卫军,怎么最后不战而亡了?
崇祯让法师预测明朝国运,法师说了四个字,崇祯高兴明朝却亡了
给宋朝带来绝望的女真族究竟是何方神圣?现在他们是否还存在?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朱元璋: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多年后字字应验
威武的秦桧,还是背着江洪的秦桧,游戏里游戏外都是力量的影子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他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其实对这个王朝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我们现在讲的,原生家庭的这样一个影响。宋太祖赵匡胤他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对未来的朝代产生哪些深刻的影响?
从宋朝讲起,还有个原因,是因为唐和宋两个大的朝代之间,夹杂了一个五代十国。其实造成五代十国这样的分崩离析的局面,不是说朱温灭唐之后发生的,而是黄巢起义之后带来巨大的影响。黄巢的起义跟其他起义军有一个重大的变化,他是一种流动性的作战。
他作战的区域,从山东、河南再往下到安徽,然后到浙江再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再往上湖南、湖北、一直到陕西,它波及的省份太多了,每到一个地方,各地的官军总要围追堵截。慢慢围追堵截,就形成自己一套军事系统,这套系统之间彼此又各自为政。随着唐政府的统治能力越来越弱,慢慢的这些势力就不断的做大,最后这些势力形成了十个势力集团。北方有四个,南方有六个。
北方的四大门派是晋王李克用、梁王朱温、歧王李茂贞、燕王刘仁恭,南方的六大势力是蜀、吴、闽、楚、吴越、南平,中原王朝的乱局,让北方游牧民族也趁机做大了。比如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就在这个时候不断的崛起,而党项族的首领拓跋思恭帮助朝廷平定叛乱有功,也被奉为“定难军”,得到一定的封赏,他也就是西夏王朝的诞生。
在这身心目当中,都有一个或大或小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一个梦想。朱温率先灭了唐王朝,率先称了皇帝,这就是后梁。结果后梁没有存在多久,就被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给灭掉了,接着又灭了刘仁恭和李茂贞,他短暂的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后唐。接下来后晋、后汉、后周都是这一个集团内部产生不断的更替,所有这些人都来自一个集团,就是沙陀集团。
赵匡胤到称帝之前,他所有的职业生涯都在这个沙陀集团内部诞生,包括他的父亲,他们父子俩是一个没落,这五代当中的每一代政权的更迭,他们全都赶上了。他父亲从小对他教育非常严格,吃饭都得规规矩矩的,这是最基本的。而且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起来练武,冬练三伏夏练三九,那绝对是个虎爸。他和兄弟赵光义之间,关系非常的好,而他母亲对他们兄弟俩又都特别的慈和。
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一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另一边感受父亲的严格。赵匡胤很早的时候就体现出跟别人的不一样,武功首先很高超,都说他发明了《太祖长拳》,同时他也非常有谋略,熟读各种兵书。这样的年轻人肯定也格外有自己的个性,由于跟父亲一言不合心情不好,那我就离家出走,也不带钱,我就云游天下,靠我自己能力,我要去闯一闯。
带着叛逆和个性离家出走,出去闯荡的赵匡胤也遇到了很多的波折。最早他上湖北复州投奔王彦超。你看能不能我留在这?给个实习生的机会。结果觉得这个年轻人,我留你没什么大用,给你点钱给打发走了。接下来没办法,他到湖北随州投奔他父亲的一个老战友叫董宗本。这个董宗本对他还不错,说你留下跟着我儿子一起学习。结果没想到,董宗本的儿子叫董遵诲,这小子也是年少气盛,两人一言不合开始吵起来了,武功上赵匡胤肯定是比他强多了,而且讨论起兵书战策又能把对方说的哑口无言。人家的孩子被你这么怒怼的,人家肯定不高兴,他又待不下去了,只好又继续流浪了。
这时候赵匡胤的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找到了一个改变的一生命运的人,就是郭威。郭威这个人可真是太不一般了,他是后汉的一名大将。后汉皇帝刘知远能够称帝,主要靠郭威的功劳。结果没想到,刘知远干了一年多的皇帝就死了,他的儿子刘承佑继位了,这就是后汉的汉隐帝。郭威的官职又不断的增长,又升为枢密使,这个官就已经非常的大了。
紧接着,他又平定长安等地的叛乱,北边跟契丹打了一仗,而且取得了胜利。整个河北的军政要务都由他来统领,这时候已经达到了一个权利的顶峰。这样一来,正所谓功高震主,皇帝就不放心了。怎么办呢?派人刺杀郭威,然后又找人把郭威全家都给杀掉了。郭威这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领着军队就杀回到开封城了。汉隐帝手下这帮人谁能挡住郭威?马上郭威就取得了这样一个真正的实际国家掌控权,但是取得正确的郭威也没有急着称帝。他找了另外一个宗氏叫刘赟,让他来称帝。
旁边还有一几个宗氏,也是在那虎视眈眈的,这时候我要称帝,肯定这帮人要起兵造反的,我还是稳一稳大局为重。过了不久,后汉政权又出现问题了,说北方的契丹族又打进来了。怎么办呢?没办法郭威亲自领兵出征。军队走到澶州的时候,众将拿出一面黄旗披到了郭威的身上,然后大家山呼万岁。就在拥立郭威当皇帝的人群当中,有一个青年的将领就是赵匡胤,他亲眼看着郭威一次次如何胜利的,他亲眼看着众将士怎么把黄旗披到了郭威身上,而郭威又如何去接受。
接下来又怎么样顺利的称帝,把后汉灭掉建立了后周。当时的赵匡胤心里,可能不一定想到自己会称帝,但是这一切在他眼前发生,一定给他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赵匡胤本身是将门虎子加上能力出众,很快从一个小兵升到东西关的行首,虽然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完成了从由兵到官的转变。
接下来又被封为滑州的副指挥使,更重要的是在他生命这段时间里,遇到了另外一个人就是柴荣。这个柴荣不是一般人,他是郭威的养子。郭威本来有儿子,但是被汉隐帝都杀掉了,只好把他侄子过继过来,变成他的养子。这样一来,柴荣就是未来郭威的继承者。赵匡胤跟他搭上了关系,自然就有平步青云的机会。柴荣对赵匡胤那是一见如故非常的信任,就把赵匡胤调到了自己身边当护卫。
后来郭威去世也很早,把位置就传给了柴荣。柴荣继位之后就把赵匡胤封为禁军的总首领,专门掌控朝廷最精锐的这支部队。柴荣继位还不到一个月,马上北边就又开始拉响警报了,契丹和北汉的人员又联合打过来了。怎么办呢?他决定开始御驾亲征。按理说像这种事是不应该让周世宗柴荣亲自御驾亲征的,但是他有一个重要的心理障碍,就是我刚刚继位,我一定要巩固我的政权,所以要在军队当中树立自己绝对的威信。
这时候的赵匡胤作为禁军的统帅,也必然跟着皇帝一起出征。所以他们就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战役,就是高平战役。后周的军队在高平这个地方,跟北汉的军队相遇了。刚开始分成左中右三路大军一起向对方进攻,正打的过程当中,右路军将领刚刚跟别人接触。马上就往回跑,散的散逃的逃。将领先跑了,这下怎么办呢?兵败如山倒。这个时候是非常危急的,一旦右边缺口被打下来了,马上对方形成包抄之势,那后周队伍就非常的危险了。
关键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赵匡胤和另外一个将领叫张永德,两个人各率2000兵马分左右2翼顶上这个缺口。尤其是赵匡胤他真是身先士卒,一个人往前冲。历史上记载胳膊上被飞矢击中,也就是留箭给射中了。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往前冲。这一下整个士气大振,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性胜利。北汉和契丹的联合队伍,被这一战而击溃,而赵匡胤也因此一战成名,奠定了他在后周当中的一个重要的地位。这一仗下来,他跟张永德两人的私交就更好了。张永德也不是一般人,他是郭威的女婿,那是朝廷的驸马,还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
有他的照顾,赵匡胤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被封为殿前都虞侯,这已经是禁军当中的高级将领行列了。这场战役虽然胜利了,但是郭威心里也压力非常大,如果不是赵匡胤和张永德拼死往前冲,谁输谁赢还不好说。这样一来,必须要加强军队的建设,也就是禁军的建设。禁军交给谁呢?当然就看好了赵匡胤。此时此刻的赵匡胤早已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他把这么多年自己学习的过程当中的经验,和他父亲当年教诲他那些内容全都结合在一起。认认真真的打造队伍,真正练出一支铁军来。
柴荣亲自检阅之后,对他也竖起了大拇指。赵匡胤在整顿禁军的过程当中,必然要选择自己最信任的人。这样一来,就搭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班底。同时有了一支自己完全可以掌控自如的军队,这是他未来能够走上皇帝帝位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接下来赵匡胤又跟着柴荣三次征讨南唐,都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个时候又被加封为殿前都指挥使,距离最高统帅也就是两步之遥了。这个时候的后周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南边到了长江流域,北边紧挨着幽云十六州,基本上一统中原了。
周世宗柴荣又开始御驾亲征,一直往燕云十六州打,一路上势如破竹,一个多月就已经打到北京城南了。但是没想到,就在这时候柴荣得了一场重病,马上往回走。回到京城不久,就已经故去了。虽然后周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也不过十年。但是从郭威和柴荣这两个非常年轻有抱负,有能力的君主身上,体现出很好的一个中兴的迹象。基本上统一了中原,这一切都给赵匡胤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政治课、军事课。周世宗去世之后,只留下皇太后和一个七岁的孩子,像这样的一个孤儿寡母,是没有能力跟赵匡胤进行抗衡的。半年以后,发生了“陈桥驿兵变”。郭威“黄旗加身”这件事在赵匡胤这被演绎成了“黄袍加身”,从此北宋王朝建立。
经历了梁、唐、晋、汉、周变化的赵匡胤心里,最大的隐患就是我不能再重蹈其他人的覆辙。赵匡胤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到底是谁能够威胁皇权?他清楚的看到,无论是唐朝的后期藩镇割据,再到后来的梁、唐、晋、汉,都是当时的“节度使”推翻了中央王朝。而郭威和他本人这个黄袍加身是“禁军”的问题,第一个就要解决“节度使”的问题,其次是解决“禁军”的问题。
削减节度使权力这件事,赵匡胤也处理非常的得体。因为以前的节度使要管多个州,这时候他在每个州都派出个京官,叫“通判”归京城统一调遣。这样一来,节度使调动不了其他人,然后又把节度使明确规定,你只能管你所在这个州,其他州的政事你只能名义上管理。对其余各个州又派出文官,叫“权知军州事”也叫“知州”。有了知州以后,节度使连名义上的管辖权都没有了。
在中央的设立“三司使”,把宰相的财政权挪出来了。在地方还设立“转运司”,又把地方的财权牢牢的掌握在中央的手里。这样一来,节度使的军权、政权、财权全都被削减,所以节度使干脆就变成个名誉头衔。到后期,上任都不用去了。同时这个知州归中央统一调遣,每三年更换一次,就把所有的权利牢牢的归于中央的集权。解决了节度使的问题,赵匡胤还有个心腹大患,那是“禁军”的问题。
赵匡胤的把精锐的部队,全都编到禁军当中,统一由中央进行调配。地方手里的兵,那就剩老弱病残了,你看到好多泼皮无赖都加盟这样一个军队了,所以地方军队虽然有,但你也就是个欺负老百姓还行。至于其他保家卫国,确实是不大中用了。宋朝开国的时候,有20万禁军,中央有10万,地方有10万,而且这些军队之间互相换防。好处就是我不能轻易发生叛乱,因为我下一步到哪都不知道,坏处就是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弱。
在解决了这两大隐患之后,赵匡胤又觉得还得进一步分权,避免任何一个强人的出现,我所不知道的强人的出现。接下来他把相权再细分,然后把军权再细分,由多个机构分别掌控,互相之间能形成制衡。接下来又把官职差遣陆陆续续的分离,这样一来宋朝需要的官员就越来越多。特别是文职官员越来越多,因为我不让你武将上位,所以文官集团想要增加。人从哪来呢?就要通过科举。
科举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这一点也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的改变,这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想夺取天下,你都要获得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赵匡胤很努力,在他的职业生涯当中,他把自己年轻时候遇到这种波折苦难或者隐患,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都给解决了。赵匡胤是武将世家,他本身也靠军事夺得天下,但是单纯靠武力夺取的政权,终究是不能长久的。所以他选择了用“制度”和“文化”来改变一个国家改变一个王朝。
他的这样一个行为,包括跟他有共同经历的赵光义的行为。在后来变成了宋朝著名的“祖宗之法”,能够被继任者一直的持续加以推行,他在两宋期间彻底终结了兵强马壮者就可以为天子这样一个局面。同时在两宋期间,没有曹操、司马懿这样的权臣窜位,也没有安禄山、朱温这样的武将造反。但是历史大事势不可挡,虽然他解决了阶段性的问题,但是两宋还分别的亡国了。所以历史是出卷人,每个执政者都是答卷人,真正的阅卷人是广大的人民百姓。
与古为徒 厚重华滋
这有
古往与今来
族谱与祖训
名人与古迹
这里
弘扬传统文化
深耕姓氏人文
凝聚精神动力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