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有赵匡胤之风的皇帝不但没有力挽狂澜一雪靖康之耻,也没守住继位时的国土,反而是畏金如虎一路南逃,甚至一度逃亡海上漂荡了四个月之久,成了独一无二的海上皇帝。 为什么史书记载中英明神武中兴宋朝的赵构前后表现反差如此之大呢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曾巩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嘉靖年间,一男子去朋友家做客。盛情之下,朋友想要宰一只鸡来款待他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面对韩世忠的质问,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尚有二十万守卫军,怎么最后不战而亡了?
崇祯让法师预测明朝国运,法师说了四个字,崇祯高兴明朝却亡了
给宋朝带来绝望的女真族究竟是何方神圣?现在他们是否还存在?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朱元璋: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多年后字字应验
威武的秦桧,还是背着江洪的秦桧,游戏里游戏外都是力量的影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有赵匡胤之风的皇帝不但没有力挽狂澜一雪靖康之耻,也没守住继位时的国土,反而是畏金如虎一路南逃,甚至一度逃亡海上漂荡了四个月之久,成了独一无二的海上皇帝。
为什么史书记载中英明神武中兴宋朝的赵构前后表现反差如此之大呢?
下面就通过不同史料的对比佐证,透过历史迷雾看看宋高宗赵构身上被掩盖的真相。
靖康之变前的赵构是一个太平王爷,封号康王,什么也不用操心,就一个字——玩。
宋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公元1125年)金国于灭辽当年分东西两路侵宋,宋徽宗匆忙禅位将锅甩给了太子宋钦宗赵桓,这烂摊子为父搞不定,交给你了。
宋钦宗赵桓逼不得已继位后也没什么御敌良策,在战、和,守、逃之间摇摆不定。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初七金国东路军兵临汴京(开封)城下。由于汴京城高墙厚,金军连续攻打几个城门不下,于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提议与宋朝议和,议和条件是宋朝支付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绢彩各一百万匹,牛马驴骡等各万头,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还要亲王和宰相为人质,如此狮子大开口是个正常人肯定不会答应,但是宋钦宗居然——他居然答应了。
既然已经答应了,三镇之地放那不会跑,金银也好说不够就搜刮,下面就是派谁去当人质了。
既然是要亲王,那一直窝在家享乐的康王赵构也就该登场了。
《三朝北盟会编》:“上召诸王:谁肯为朕行?康王越次而进,请行。(越出位次主动请行)。临行前, 还向宋钦宗密奏说:“ 朝廷若有便宜, 无以一亲王为念。” (密奏也就是说就俩当事人知道)
出发之前,少宰张邦昌惧怕的眼泪鼻涕都下来了,康王赵构慨然道:“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张邦昌羞惭满面,这才不哭了。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康)王慷慨请行。
总之一句话,赵构毅然决然,大无畏的主动站出来请求前去金营为质。一个有为青年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当时负责汴京防守的名臣李纲在《靖康传信录》中记载:(正月初三)夜漏二鼓,道君太上皇帝(宋徽宗)出通津门东下,道君太上皇后及皇子、帝姬(公主)等相续以行,侍从百官往往潜遁。皇子、帝姬皆流寓沿路州县,后闻贼(金军)退,多先归者。今上皇帝(康王),方在康邸,俾同少宰张邦昌,为质于金人军中。”
《靖康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关于皇子出城的记载也是一样。
意思就是正月初三夜里宋徽宗乘船出城逃亡了,随后他的皇后和皇子公主们听到消息也跟着溜了。
也就是说围城期间的汴京城里只剩下不受宠没得到消息的康王和后来替换康王为人质的肃王这两个倒霉亲王了。既然只有两个人那康王既不可能越次而进,也不存在主动请行,因为他是唯一人选,是弃车保帅的那个车。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记载。
《宋史》:钦宗召帝(赵构)谕旨,帝慷慨请行。
《靖康要录》:又令中贵引皇弟康王(赵构)传宣,康王说国家有急,死亦何避。
说的很明白,是宋钦宗派人召赵构点名让他去的。
因为排行老五的肃王和排行老九的康王赵构身份地位不同,肃王的母亲王贵妃受宠,肃王的亲哥郓王又是宋徽宗最喜欢的儿子,受宠到一度想立郓王为太子。
而赵构的母亲韦氏只被宋徽宗临幸过一次,好在她肚子很争气,一次就生下了赵构也因此才封为婉容,不过离成为妃还差老远距离,更别说地位更高的贵妃了,所以赵构也并不受宠。
两人一对比肃王自然要尊贵的多,让肃王去了等宋徽宗回来咋交待啊,不用说也是让赵构去当人质,所以才有了《宋史》和《靖康要录》里宋钦宗令中贵(皇帝的近臣、宦官)召康王来谕旨。
因为送人质方肯定不会傻到送含金量高的人去当人质,当然是派无足轻重的人去啊。
所以赵构对自己出使该是有心理准备的,见了宋钦宗后他即便真的“慷慨请行”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无可奈何。赵构报的心态是反正也是要去,还不如表现的大方一点,只是当人质,等履行完和约不就可以回来了嘛。
于是赵构和同样倒霉的少宰张邦昌就这样被“内定”去了金营当人质。
随着勤王大军陆续来到有了兵力优势后,宋钦宗的怂人胆壮起来了,心思也活泛起来了,再加上少壮激进派姚平仲的撺掇,脑子一热决定夜袭金营,结果提前几天就走漏了消息,偷袭时中伏失败,金人因此大怒,就把在营中做人质的赵构和张邦昌拉出来了:你们的人在搞什么东西,人质也不管了?看来人质没啥份量啊。
对劫营时赵构在金营的表现,李纲的《靖康传信录》:(赵构)居金人军中几月,姚平仲劫寨之夕,恬然无所惊怖。
《宋史》:留军中旬日,帝(赵构)意气闲暇。金人(劫营之事)见责,邦昌恐惧涕泣,帝不为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张邦昌恐惧涕泣,王(赵构)不为动。
当时一直负责和金军对接的郑望之正奉命交割珠玉犀角象牙等物而滞留营中,作为和谈全程亲历者的郑望之在《奉使录》中记载:康王颇惊骇。郑望之趁金人忙着作战悄悄对他说:若我军取胜金人必不敢加害;若金人取胜大王你在城外已有半月,岂能预知我军劫寨之事,所以不须恐慌。康王颇以为然。
《靖康要录》:斡离不请康王及张邦昌相见,帐前堆着缴获的宋军旗帜数百面,俘虏将校数十人,再三诘责张邦昌,张邦昌说必不是朝廷如此,恐是四方勤王之师各奋忠义自相结集故来劫寨。
两相对比是不是大跌眼镜,本该英明神武的赵构“惊骇”,而奸臣张邦昌竟然一反“恐惧涕泣”的常态,镇静如常据理力争。
其实这才正常,张邦昌毕竟是官场历练几十年见过大风浪的,赵构呢,只是个才二十岁不经世事没见过世面的纨绔王爷。
关于劫营之事李纲的记载很隐晦简单,只说赵构很淡定没有害怕,要知道赵构称帝后李纲可是奏请杀张邦昌的,此处却一句也不提他,如果张邦昌吓尿会不记载吗。
宋史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则捧赵构贬张邦昌。
当事人郑望之则说赵构惊骇,却没提张邦昌,因为郑望之的奉使录遗失了不少内容。
靖康要录记载的则比较具体,包括张邦昌和斡离不说了什么,并没有因为后来张邦昌成为伪楚皇帝被杀而诋毁他,却绝口不提赵构如何,但是如果赵构表现极佳,不可能不记载的,显然答案就很明显了。
为何此处记载反差强烈呢,因为当事人只有斡离不、张邦昌、郑望之和赵构四人。郑望之在金人撤军后就被贬谪,南宋初致仕淡出官场,斡离不在灭宋次年死去,张邦昌在赵构继位后被赐死,只有赵构活着,还当了皇帝。
劫营事件后金人想用其他亲王替换掉赵构,至于原因嘛。
《宋史》说:斡离不异之,更请肃王。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金人因(忌)惮(康)王,不欲留,更请(换)肃王。
哈哈!金人有什么可忌惮赵构的呢?怕赵构在金营里杀人放火?还是和宋军里应外合?
而且从之后迎回赵构的宇文虚中口中可知斡离不对赵构“言语不逊,礼节倨傲”(三朝北盟会编里记载),何来忌惮一说呢。
实则金人要换人质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宋朝表现的根本不把人质当回事,金人觉得自己可能被糊弄了,康王只是个亲王里的边缘人物甚至可能是假冒亲王,从金人方面来说,要一个有分量的人质可以让宋朝规矩一点,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乖乖履行和约,这才要求更换人质。
本来金人刚提和谈时想要的是宋徽宗最宠爱的三子郓王赵楷为质,不过郓王不在城中才派了赵构,现在金人又想让越王代替康王为质,从这两个要求就可以佐证金人是想要有分量的人质。然而越王是宋钦宗的叔父,宋钦宗不敢派他去,这样人质就轮到了倒霉的肃王头上。
肃王去金营后,赵构就被遣送回来了,随后金人撤军把肃王一并带回金国。赵构则侥幸逃过一劫。
当年八月金人再次南侵,十一月兵临黄河,宋钦宗又派赵构北上去金营求和,不但对他加官进爵还加封他母亲韦氏为龙德宫贤妃,随后又封赵构为兵马大元帅,要他领兵勤王救援汴京。
而赵构的表现呢,出使走到磁州被宗泽拦下,随后绕回到相州停滞不前,汴京被围困时他跑到大名府,再到东平府,手里兵马越来越多,却离金军越来越远,北宋皇室被押送北上时赵构更是远在济州,金人北返以后,张邦昌派人劝赵构继位,赵构也没有返回汴京,反而是向南到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称帝。
赵构继位之后高调下诏称:“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之(金人)决战,归宅故都,迎还二圣,以称朕夙夜忧勤之意。”
口号喊得震天响,一幅中兴明主积极进取的模样,实则是继位不足十天就派人去金国求和,又让张邦昌作书表示愿意以黄河为界。同时收拾打包东西,金人还没来就转身先跑到了扬州。
随后又继续派人去金国求和,谁知金人却不给面子再次南侵,并险些在扬州抓住赵构,赵构听闻金军离扬州只有几十里,谁都没通知只带了几个人匆匆出城,一直跑到长江边渡江后一直逃到杭州,之后金人再次渡江南侵,赵构被逼得急了就逃到海上漂了几个月。
赵构自靖康年间登场以来就离不了两个词:逃跑和议和。挨打前派人去求议和,挨打中也派人去议和,挨打后仍派人去议和。
为什么赵构的体魄强健聪明才智没有用到和掳走自己父母妻女的金人作战上,而是把自己变成了长跑名将逃跑能手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赵构在绍兴初年曾亲口说靖康年间他曾用家人礼参见宋钦宗:“ 京师甲士虽不少,然皆游惰羸弱,未尝简练。敌人若来,不败即溃耳,陛下宜少避其锋,以保万全。朕在相州时得到渊圣(宋钦宗)书信说悔不用我言,小人争言用兵、殊不量力,遂至今日之祸。”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赵构在北宋灭亡之际手握重兵却按兵不动避战了。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还记载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写给金主完颜吴乞买的书信中说:“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此所以諰諰(xi)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故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为后快哉!”
赵构写给金军元帅粘罕的书信更长,大致内容是:国相元帅阁下,大金国攻打我们宋朝小国就像孟贲(战国勇士)打三尺小儿一样,在靖康年间国土完整时尚且不能与贵国抗衡,现在疆域日渐缩小,军不堪战,盗贼蜂起,财力困窘,贵国大军一来根本没法守御,只能束手听命。我开国才两年就从汴京(河南开封)逃到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又逃到扬州,再逃到江宁(江苏南京),已经不知道该往哪逃了,所以我现在整日忧惧,希望您能可怜我饶了我吧。
如此卑躬屈膝,真恬不知耻也!
绍兴十九年赵构对秦桧说:“在元帅府时,朕不知有身,但知有民,每惟和好是念……朕自始至今,惟以和好为念。”(我自始至终只想议和,我不是为了自己,是不想百姓生灵涂炭啊,不想百姓生灵涂炭你逃个屁,直接去五国城算了)
这么多史料的表明心迹也就不难理解赵构的一系列所作所为了。
透过这些隐蔽的史料,剥下了赵构身上“为尊者讳”而穿上的光鲜外衣后,也就明白了并不是赵构前后表现反差大,而是一以贯之的软弱本色。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