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 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己未年。 这一年,伊丽莎白一世几经辗转,终于加冕为英国女皇。 法国和西班牙打了半辈子的仗,终于发现打来打去谁也战胜不了谁,只能是彼此内耗,于是开始坐下来和谈。
“文臣无所不能,武将一无是处”,没人害死狄青
开封危急,崇祯皇帝释放狱中的孙传庭,率军救急
“靖康耻”到底有多耻辱?三千妃嫔身披羊皮,皇后无奈自尽
梁山上此2人最狂,得罪一位虎将,若非与宋江护短,很难留在山上
别再被水浒传欺骗了,蔡京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清兵打来时没有行动么?
曾巩
万贞儿是如何迷住宪宗的?《明史》中说她恶毒,其实是宪宗的最爱
司马光真砸过缸救过人?马未都提出不同意见,老师从不说后来的事
嘉靖年间,一男子去朋友家做客。盛情之下,朋友想要宰一只鸡来款待他
此人是金庸笔下的多情王子,实际却是一代明君,曾向宋徽宗进贡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关于看他说历史,我有个人生建议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面对韩世忠的质问,秦桧为什么没有报复?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尚有二十万守卫军,怎么最后不战而亡了?
崇祯让法师预测明朝国运,法师说了四个字,崇祯高兴明朝却亡了
给宋朝带来绝望的女真族究竟是何方神圣?现在他们是否还存在?
明代中日两国贸易的两个阶段
都说宋朝是一个诡异的朝代,那么宋朝皇室都发生了哪些诡异的事情
朱元璋: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多年后字字应验
威武的秦桧,还是背着江洪的秦桧,游戏里游戏外都是力量的影子
(伊丽莎白一世)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
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己未年。
这一年,伊丽莎白一世几经辗转,终于加冕为英国女皇。
法国和西班牙打了半辈子的仗,终于发现打来打去谁也战胜不了谁,只能是彼此内耗,于是开始坐下来和谈。
欧洲各国并无太大变故,中原大地上的大明王朝也十分平静。
当然,这份平静来之不易。
沿海有倭寇匪患,西北又有民变,朝堂上的官员们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捶你,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恶意教唆下,争斗得不可开交。
大明王朝一直乱糟糟的,但在这一年的史书记载上,却并没有什么大事儿发生。
可一声婴儿的啼哭,却打破了这份难得的平静。
这个1559年出生的孩子叫做成基命,降临在河北大名府。
熟悉我写作风格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位成基命,自然是本篇文章的主角。
(成基命)
作为一篇文章的主角,他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是与众不同的。
有些人出生时天有异象,打雷闪电刮风下雨顺带着祖坟冒烟。有些出生即神童,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十二岁经史子集倒背如流。
虽然倒背如流本质上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事情,文章正着背恐怕还不解其意,倒着背又有什么意义?
但为了体现主角很牛,主角是个狠人,所以我们时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这样的描述:
某某大臣年少时能倒背《永乐大典》全文,某某将军少年时《四库全书》能倒背起来一字不差。
那么成基命既然是本篇文章的主角,那他是不是也是个天赋异禀,与众不同的狠人呢?
不好意思,成基命同志十分普通,普通到他早年间的履历实在是没什么好提的。
他的家世背景十分不显赫,祖上都是工薪族,他本人的智商也处于正常状态,绝非是什么一生下来就能上树,被十里八乡惊为天人的神童。
他在万历三十五年,即公元1607年考中进士,由于排在进士队伍的末尾,成绩并不能算亮眼,所以就算朝廷包分配工作,他也只不过是当了个司经局洗马的闲官儿。
司经局,即皇家图书馆。
洗马,意为东宫太子的侍从。
(司经局)
所以合起来,司经局洗马就是东宫图书馆的管理员。
朋友们,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在大明王朝能有什么前途?
没前途,很没前途。
成基命的前途就像那些随手被遗弃在图书馆里默默吃灰的书籍一样无人问津,只能随着时光的流逝,变老,变旧。
那有的读者朋友们可能会问了,这位仁兄一没什么传奇故事,二没什么跌宕人生,有什么好说的?
的确没什么好说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基命只是一个小人物。
从万历三十五年,即公元1607年开始,到天启元年,即公元1621年,整整十四年的时间里,成基命真的就在图书馆默默吃了五千一百一十天的灰。
十四年,足可以让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变成一个脑满肠肥的中年大叔。
十四年不升职,要么是成基命实在太完蛋,没什么能力,要么就是官场黑暗,打压基层官员。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成基命的毅力,或许他并没有想要升官发财的本意,但十四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不是谁都能办到的。
诸位有没有想过,如果让一个人十四年里每天只重复地做一件事,那么这个人到最后多半会被逼疯。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这样的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如果不出意外,再干个十几年,成基命就能从司经局洗马的位置上卸任,领上几十两银子,然后光荣退休。
《明史》局部
那么我们在翻阅《明史》时,就会发现如下记载:
成基命,曾任图书管理员,辛勤扫地三十年,无疾而终。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这篇文章实在是有些太过无聊,肯定也会有读者认为是我在戏耍他们。
故事当然不会仅此而已,就此结束,因为命运还是给了成基命一个机会。
不过能不能抓得住,就要看成基命自己了。
天启元年,大明王朝又换了一届领导人。
从之前居心不良,整天唆使大臣们打架斗殴的嘉靖,到沉迷房事,日日不早朝的隆庆,再到压根不上朝,整天把房门一关当宅男的万历,最后再到有病不找医生看,偏偏信什么江湖方术的泰昌,大明已经历经了四任领导人。
而新领导,正是泰昌皇帝的儿子,即明熹宗朱由校。
我们知道,泰昌皇帝朱常洛早年深陷储君之争,根本没有时间陪儿子,人到中年,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办的却是一张体验卡,在皇帝的位置上干了不到一个月就领了便当,这期间,更是没有时间关心儿子的教育问题。
朱由校是太子,历来,在太子成为真正的帝王之前,都需要由一支由朝臣们组成的精锐师资团队对其进行长期教育。
不学习是不行的,毕竟以后要当皇帝,一来要学基本文化,二来要学宫中礼仪,三来还要学帝王规范,通过这样高强度的学习,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太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但对朱由校来说,这事儿就完全是扯淡了。
因为他当太子的时候,大家根本没时间管他。
一来没人督促他读书,二来没有什么有文化的大臣当他的老师,所以熹宗皇帝在登基之前,一穷二白,一节文化课也没上过。
(明熹宗朱由校)
皇帝没文化,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没文化,而是十分的没文化。
这事儿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影响不大。
大明的臣子们是责任工作制度,所以不管谁来当这个皇帝,大臣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皇帝有没有文化,不耽误大臣们升职,皇帝肚子里有没有墨水,也不耽误大臣们每个月发工资。
相反,如果皇帝没有文化,那么这位皇帝必然不会很聪明,如果皇帝不聪明,那么权臣就能作乱,权宦就能擅权,文武百官就能结党营私,反正皇帝是傻子,咱们这帮大臣们还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绝大部分人对这件事儿都没什么意见,但有一位大臣却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成基命。
十四年磨一剑,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上场表演了。
成基命此时仍任司经局洗马,他听说皇帝没上过小学,大字不识一个的消息之后,心中大为震惊,立刻向皇帝本人上疏一封,要求皇帝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工作之余,上一上夜校,找点老师给自己补补课。
成基命向皇帝上疏的行为,实在是十分奇怪。
六部也好,三司也罢,满朝那么多文武百官都不管皇帝的闲事儿,你一个洗马,操得哪门子心?
什么理由呢?
有两点。
(明朝大臣)
第一点,朝堂上的大臣们大都不关心皇帝的文化问题,是因为文化离官员们本身就很遥远。
他们大多数人曾经在年轻时寒窗苦读,为的是博取功名,站到这个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来。
而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读书学习对他们来说意义已然不是很大,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想想怎么样往上爬。
自己都不再学习进修了,皇帝学习不学习,他们实在是无所谓。
成基命虽然也是朝廷命官,但和这帮官员们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他是司经局洗马,管的是图书馆,干的就是和文化事业相关的工种。
所以他十分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而面对几乎相当于文盲的天启皇帝,他本能性的就会上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臣子劝学,这无疑是好事一桩。
但我们同样也要去揣摩一下成基命同志的私心。
他既然十分诚恳地要求皇帝要日常进修,要请老师来辅导功课,如果皇帝肯听从,那么必然会从朝中选拔大臣直入皇宫,来充当自己的帝王少师。
而当皇帝在选人的时候,当然也会优先考虑这个率先提出建议的成基命。
所以换句话说,成基命这一封奏疏,不仅仅是对皇帝的规劝,更是一封求职信。
他希望皇帝可以找一些饱读诗书的大臣来教导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那满朝文武中,谁是最为饱读诗书的大臣?
答案不言而喻,当然就是他这个图书管理员。
天启皇帝看了成基命的奏疏,还没等发表意见,内阁先不干了。
(明朝内阁)
我们知道,明朝的政务系统分为“票拟”和“批红”两部分。
内阁是中央最大的权力机构,一来统领百官,二来约束群臣。
无论是朝臣还是地方官写的奏折,写完之后,都要先呈送内阁,由内阁中的大学士们附上自己的意见和批注,以供皇帝参考,之后,才能交到皇帝案上,这便称之为“票拟”。
而皇帝拿过奏折,翻阅之后,要用朱笔在奏折上写下自己的处理意见,当然,这个处理意见不会太长,通常是“已阅”,“知道了”这样的短句。换做朱由校,他可能字也不会写,只能同意的画圈,不同意的画叉。
这便称之为“批红”。
从成祖朱棣成立内阁开始,百年以来,大臣们上折子都要遵守这个流程,但成基命却绕开了内阁,直接把折子送到了皇帝面前。
我们十分理解成基命的心情,时不我待,本朝内阁的办事效率十分之低,自己初一送折子,十五皇帝才能看到,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成基命急于求官,无意冒犯,但这事儿在内阁眼里却是大大的不恭敬。
怎么着?六部的尚书,三司的长官都得规规矩矩地往我们内阁送折子,就你搞特殊是吧?
于是,内阁中的大学士们第二天上朝,就联名弹劾成基命不遵守既定制度,绕过内阁,擅自向皇帝报告,实在是肆意妄为,胆大包天,必须严惩。
我们可怜的成基命同志,没能等来皇帝的聘用证书,反而等来了内阁的解雇通知。
你成基命连内阁都不放在眼里,我看大明朝堂你是待不下去了,你还是回家养老吧!
(大明王朝)
于是,坚持了整整十四年奋力一搏的成基命没能搏一搏,单车便摩托,反而单车变成自行车,被朝廷解去所有职务,告老还乡了。
文章最后,通过成基命的故事,我想我们还能看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道理,这个道理未必正确,但却在职场中十分适用,即:
越级报告不可取,想要打报告,还是老老实实汇报直属上司吧。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