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有很多孙子,但为什么是嘉靖即位?

朱见深有很多孙子,但为什么是嘉靖即位?

()
中文名:
朱见深有很多孙子,但为什么是嘉靖即位?
别名:
国籍:
人物简介:

有人说明武宗驾崩后,明明根本没有留下遗诏,所谓遗诏,根本就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写的,所以在这份遗诏中,让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兴王”朱厚熜继承皇位,这是杨廷和和朱厚熜之间的“交易”。 不然的话,朱见深二十多个孙子,为什么偏偏选了朱厚熜? 内阁制诏

宋朝名人推荐

有人说明武宗驾崩后,明明根本没有留下遗诏,所谓遗诏,根本就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写的,所以在这份遗诏中,让当时年仅十四岁的“兴王”朱厚熜继承皇位,这是杨廷和和朱厚熜之间的“交易”。

不然的话,朱见深二十多个孙子,为什么偏偏选了朱厚熜?

内阁制诏。

可事实上,即便明武宗遗诏不是明武宗选的,让朱厚熜即位这事也不是明武宗安排的,而是明武宗的母亲张太后和杨廷和一起决定的,其“合理性”一样不存在问题,换句话来说,就算让明武宗来选,他也只能选朱厚熜。

在《明武宗实录》中,就有遗诏中的那么一段原话,它是这样写的:

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

之所以说朱厚熜即位具备“合理性”,正是因为其中“伦序当立”这个理由,所谓伦序,就是伦理秩序,亦或说是“顺序”,秩序是方向论,顺序是方法论。

朱家是个大家族,人口多,需要分伦理、讲顺序,不然的话就会闹得一团糟。

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确实不少,一生有十四个儿子,但在三子朱祐樘以前,明宪宗的“生育状况”乃是一个极端的分水岭。

艰难生育。

朱见深深爱比他年纪大了一轮多的万贵妃:万贞儿,这是一段扭曲的情感,万贞儿是带着朱见深长大的,关系相当于平常人家的“养母”,可朱见深长大后却和万贞儿谈起了恋爱,说离谱那是相当离谱,但人家是皇帝,这没办法去指责。

而万贵妃或许也知道自己“年老色衰”,于是迫切地想着用“孩子”作为拴住朱见深的工具,这也就孕育了朱见深的“长子”,可谁知道,这孩子早夭了。

孩子早夭,万贵妃直接疯了,而出于“传承安全性”,不论是大臣还是皇室,都建议朱见深多养妃,多生子,朱见深年轻,禁不住劝,于是乎和一些妃子也有了孩子,当万贵妃知道这些事情后,一个个妃子找过去“收拾”,造成了朱见深的后宫“大面积流产”。

这可是惨案,可朱见深却没有什么愤怒,仅是无奈的模样,要问他心态为什么这么好?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当然,唱因为爱情肯定是串台了,但朱见深确实是一开始因为爱情把自己的子嗣问题给忽视了,于是朱见深后来慢慢感到悲哀,天天哀叹着完了,以后要绝嗣了。

有几个资深的太监和宫女看到朱见深这个样子于心不忍,于是太监张敏就告诉朱见深,其实您有儿子,而且儿子已经六岁了。

就这样,被出生就一直被藏到了“六岁”的明孝宗朱祐樘终于和父亲相见,当时朱祐樘的头发还是刚出生的胎发,可见日子过得多么可怜,或许是万贵妃看着朱祐樘已经长大了,根本扼杀不了了,也有可能是对朱见深的愧疚,于是她放开了对朱见深的束缚,而朱见深开始了“报复性生育”,后来一口气生下了十几个儿子。

宪宗子孙。

但戏剧性的是,朱见深的十几个儿子中,仅有五个儿子能给他生下孙子,其他好几个儿子都不算短寿,可却都没有儿子,以至于封国后来都被除掉了。

这五个儿子分别是:

三子朱祐樘:生二子朱厚照朱厚炜(早夭)。

四子朱祐杬:生二子朱厚熙、朱厚熜(大哥早夭,成为世子)。

六子朱祐槟:生四子朱厚烨、朱厚炫、朱厚煌、朱厚熠

七子朱祐楎:生七子朱厚燆、朱厚烃、朱厚熑、朱厚煐、朱厚炳、朱厚煃、朱厚烩

十三子朱祐枢:生六子朱厚勋、朱厚熹、朱厚煦、朱厚烮、朱厚然、朱厚焌

即便能生孙子的儿子少,但朱见深的五个儿子还是担任起了朱家枝繁叶茂的大任,而严格来说,这五个皇子,还有活下来的十九个皇孙,那都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当然啦,具体如何继承,而且每个人的继承优先权都有完全不同的说法,这个“继承权”对于大部分皇子皇孙来说,始终只是一个空头支票,比如朱祐枢和他的儿子们,就是有这个资格,但一辈子都几乎不可能实现。

太祖家法。

这一切的规则,朱元璋早就给出了家法,都写在了《皇明祖训》里面了。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皇明祖训·法律》

《皇明祖训》是朱元璋给朱明皇家写的“家法”,写于洪武二年,成书于洪武六年,最后在洪武二十八年再次重订,而在《皇明祖训》的法律篇中,朱元璋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家法”,那就是“兄终弟及”。

兄终弟及这个概念,在以前的中原王朝是很不被接受的,因为这是游牧政权最常用的一套,可朱元璋并不迂腐,他唯恐朱明后世会出现什么灾难,导致皇帝不能传位给子嗣,于是把皇位的继承权多加了一个平行继承的规则,那就是继承给自己的兄弟。

那么这个时候,肯定又有人来问了,那为什么朱标死后,朱元璋没遵守兄终弟及的原则,把太子给予次子朱樉,或者是三子朱棡,哪怕是给了四子朱嫡,后来朱棣也不至于造反啊。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伦序问题”,那就是朱元璋到底如何看待朱标儿子们的身份。

朱元璋把朱标看得很高,跟其他的儿子们地位区分得很开,在朱元璋的眼中,朱标才是他真正的嫡子,所以朱标这一脉是具有很优先的皇位继承权,朱标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儿子还是“嫡孙”,因此被朱元璋立为了太孙,仍然把朱标的继承权垂直继承了,而不是平行继承。

不过话说回来,朱元璋这么做依然是有些“漏洞”的,比如朱樉、朱棡、朱棣在史书的记载上都是“嫡子”,按照朱元璋立下的规矩,确实应该先给这几个儿子才对,所以这里面要不就是朱元璋考虑到“兄弟相争”的问题,要不就是后来有人给这三兄弟的“嫡子”身份造假。

反正朱元璋开了这个先例,这就是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后人也要遵守。

孝宗之误。

要说当皇帝,明孝宗的政治能力在历朝历代中都绝对是数一数二,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一个家业的拥有者,他却是犯了很大的错误,因为他也选择了“爱情”,竟然只爱一个女子,堪称是隋文帝和朱见深的“综合版”。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约好只生彼此的孩子。

朱见深只爱万贵妃,其他妃子都是生育工具。

而明孝宗则是,只爱张皇后,也和张皇后生孩子,如果张皇后和独孤皇后一样争气,生下十个子女,那么倒也没什么问题,可张皇后却只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早夭了,所以说,明孝宗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照可以继承皇位,不管朱厚照是好是坏,是蠢是精,都得继承皇位。

倒霉的是,朱厚照这孩子,打小就不学好。

在明孝宗驾崩后,朱厚照仍然沉迷于自己的玩乐世界中,热衷于“豹房”,喜欢做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其实朱厚照人很聪明,但都被太监带坏了,所以人生的发展方向歪了,这导致朱厚照浪荡一生,也没有生下一个儿子,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在豹房交出了自己的性命,年仅三十一岁。

朱厚照驾崩了,这是大事,但更大的事情还在后面,朱厚照没有儿子继承皇位,这种情况根据《皇明祖训》中的“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来代入,那么就要用朱厚照的亲兄弟来继承皇位,可问题是,明孝宗太痴情,他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这下子可该如何是好。

朝廷大臣们蠢蠢欲动,这时候杨廷和站了出来:

“别慌,看我来主持大局”

伦序梳理。

如果没有《皇明祖训》,这问题确实棘手,但有《皇明祖训》,一切问题有据可依,有矩可循。

杨廷和认为,既然朱厚照没儿子,还没有亲兄弟,那么就应该往“堂兄弟”的方向上去找,朱祐樘只有一个儿子,但是朱祐樘有兄弟,根据“兄终弟及”的原则,这个问题还是能够解决。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从朱祐樘的兄弟中去找,那为什么会找到朱厚熜,在当时,朱祐樘的兄弟还有好几个在世,朱厚照驾崩于1521年,在他驾崩时,还有益王朱祐槟、衡王朱祐楎、寿王朱祐榰、汝王朱祐梈、荣王朱祐枢这些叔叔在世,理应也是轮到他们才对啊。

所以这就涉及到了“标准”问题,兄终弟及的标准,到底是对应了明孝宗,还是明武宗,事实上,理应对应的是明武宗才对,因为明孝宗已经继承了大统,并且把皇位传给了明武宗,那么就应该对标明武宗去寻找“兄弟”。

注意朱元璋所提到的“须嫡母所立者”,意思就是这个皇帝的弟弟,要不就是太后的另一个儿子,要不就是挂在太后名下的儿子,也可以视为嫡子,那么问题来了,朱祐樘的这些兄弟们,有可能挂在张太后的“名下”当明孝宗的儿子吗?

或许为了当皇帝,他们愿意,但在伦理家法上,这是荒唐至极,所以,明孝宗的兄弟们就被排除掉了。

这也表明了一个原则,新找来的皇帝是需要挂在张太后名下的,意思就是要把明孝宗尊为皇考(父亲),把明武宗尊为皇兄,意思就是,即将要即位的朱厚熜确实要把自己的生父朱祐杬称为“叔叔”才对,但朱厚熜后来搞出了个大礼议,就是为了反驳这件事,当然此事都是后话了,继续说说朱厚熜的“合法性”。

立“长房”孙。

按照排序来看,朱祐杬其实是朱见深的第四子,但其实是次子才对,因为前面两个孩子都早夭了,所以朱祐樘之后便是朱祐杬,朱祐樘因为是“长子”被立为了太子,所以在礼法关系上,朱祐樘有两个顺位继承人,一个是朱厚照,一个是朱祐杬。

所以朱祐杬是除了朱祐樘以外的“长房”,这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但也说明了其在继承皇位上的高概率性。

正如前面所说,其实朱祐樘的兄弟们都有这个“隐性资格”,排得越后资格越小,假如最后一个兄弟真的能够继承了皇位,那么肯定是十几个哥哥全都去世了,这种概率几乎为零。

因此,杨廷和“顺位”顺到朱厚熜这里来是很符合逻辑的,因为朱厚熜乃是明孝宗之弟的唯一儿子,所以朱厚熜按照礼法来说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虽然他作为朱见深的皇孙年纪不是最大的,但因为他的父亲靠前,他就有这个资格,所以说朱厚熜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父亲朱祐杬。

一切合情合理,没人反对,新君已立,必有新党崛起,有的人等的就是朝廷换主以求新的生机,有良臣也有奸宦,都在暗中伺机而动,但这些对朱厚熜都没有影响,有争斗在帮助他扫平表面的噪音,又有太祖立下的家法保驾护航,朱厚熜光明正大前往了北京,是为明世宗。

爹还是爹。

不过朱厚熜不是善茬,在他进京之前,文官集团想方设法让这个被“馅饼”砸中了脑袋的新皇帝“改认父亲”,如此一来,文官们可以拿着“孝道”来对朱厚熜指手画脚,比如君臣存在争执时,大臣们可以说,明孝宗、明武宗都是这样做的,你不这样做,就是不孝。

朱厚熜是年少,但他有个不是善茬的老师“袁宗皋”,袁宗皋或许早就教好了朱厚熜千万不要“改认皇考”,所以文官集团从接朱厚熜再到送他进京当皇帝,都没能让朱厚熜认明孝宗为父亲。

这还不算完,朱厚熜“趁胜追击”,要把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以显得名正言顺,这件事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便是“大礼议”之争。

所以朱厚熜的父亲根本就没有换人,朱祐杬还因此得到了一个“明睿宗”的追封。

严格来说,大礼议本身的立场中,朱厚熜是有错的,可当时的文官宦官确实太猖狂了,他不这样去压制这些人的气焰,大明皇帝将成为彻底的傀儡。

而杨廷和等人,后来或许也有些后悔,本以为立一个好糊弄的小子,谁知道却是一个难降服的强蛟,后来进了北京,正式成为了一条龙。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朱棣成功了吗(朱棣打赢了吗)

建文初年,朱棣在北方起兵靖难,建文帝闻讯后,派出65岁的老将耿炳文“帅师伐燕”,“兵号三十万”,向朱棣的大本营北平开进。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武将,在朱元璋时代就屡立军功,曾打下安徽广德和江浙之门户长兴。大明建国后,他又率军北清沙漠,南平云南详情>>

美军电磁炮要复活了?美国国会知道被忽悠,但拜登还想上杆子给钱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建国后尚小云全国巡演 黄牛把票价炒到原来三倍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张惠:后梁太祖朱温发妻,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人物生平丽华之叹张惠,后梁太祖详情>>

山东省属于华东咽喉重地,1979年,为何驻扎了3个精锐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部队建设发展和各个军区变迁的故事,例如沈阳军区、武汉军区、兰州军区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济南军区。在五六十年代,济南军区管理了山东省各地的部队和其他武装力量。1979年,山东省境内合计驻扎了3个详情>>